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赋权语境下网民的言论表达与行动研究——以“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为例 被引量:22
1
作者 罗以澄 王丹艺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12,共5页
本文通过发生在2016年春节期间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所折射出的新媒体赋权语境下,网民的言论表达以及行动对传统媒体和现实社会的影响,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由于公民身份的觉醒以及对公共事件参与度的提高,对于分化和重构现有... 本文通过发生在2016年春节期间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所折射出的新媒体赋权语境下,网民的言论表达以及行动对传统媒体和现实社会的影响,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由于公民身份的觉醒以及对公共事件参与度的提高,对于分化和重构现有的媒介权力的作用,以及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所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言论表达 公众参与 “天价鱼”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欣 王悦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2,共2页
本文对农民工如何使用新媒体获取就业信息问题进行探讨,发现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扩大和延伸了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部分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面对就业压力和城市生活带来的挑战,农民工利用新媒体实现了一定程... 本文对农民工如何使用新媒体获取就业信息问题进行探讨,发现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扩大和延伸了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部分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面对就业压力和城市生活带来的挑战,农民工利用新媒体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赋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信息 新媒体赋权 城市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与农村绿色社区建设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志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1,共6页
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赋权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张力,也促进了新媒体赋权理论的诞生。新媒体赋权给农村绿色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研究表明,新媒体的透明性、脱域性等特征促进村民信任感、成就感、归属感等社区情感的培... 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赋权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张力,也促进了新媒体赋权理论的诞生。新媒体赋权给农村绿色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研究表明,新媒体的透明性、脱域性等特征促进村民信任感、成就感、归属感等社区情感的培育;媒介近用权保证村民随时随地获取绿色社区建设的信息;媒介框架塑造的媒体奇观吸引村民乐于参与绿色社区建设;自媒体促进了绿色社区有效奖惩机制的形成;媒介受众对象的设定促进了绿色社区建设的资源链接与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新媒体赋权 农村绿色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自我赋权”下公民舆论的形成——以“长沙修地铁移栽樟树”事件中的公民舆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汉华 《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18期1-2,共2页
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占有和获取是关系个体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新媒体的兴起,微博、微信平台的广泛使用,使民众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提升了社会参与的主动性意识,促使了传统权力系统的分散和结构。新时期,公民舆论从民众自我赋权便开始... 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占有和获取是关系个体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新媒体的兴起,微博、微信平台的广泛使用,使民众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提升了社会参与的主动性意识,促使了传统权力系统的分散和结构。新时期,公民舆论从民众自我赋权便开始逐步形成,并最终影响社会的决策过程。这个过程受到新媒体平台信息真伪不明和民众自身水平局限性的影响,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将走向不同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自我 公民舆论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的议程设置结构与创新扩散机制研究——基于新媒体赋权的角度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佳欣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7-69,共3页
随着新媒体赋权,当下媒介与人的关系呈现多元融合嬗变的趋势。结合议程设置理论与创新扩散理论来看,作为新媒体代表,时下社交媒体的议程设置结构核心、手段与形式围绕遵循新闻价值规律、分化信息流诉求和增加受众衡量要素展开,其创新扩... 随着新媒体赋权,当下媒介与人的关系呈现多元融合嬗变的趋势。结合议程设置理论与创新扩散理论来看,作为新媒体代表,时下社交媒体的议程设置结构核心、手段与形式围绕遵循新闻价值规律、分化信息流诉求和增加受众衡量要素展开,其创新扩散机制也彰显多元化融合媒介传播创新、受众说服和文化认同以及建立“流量领袖”机制特征,与传统大众传播有着天壤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议程设置 扩散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筹观影:新媒体赋权与消费者观影方式变革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波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88,共5页
众筹观影是近年来在电影消费者当中兴起的新型观影模式,在新媒体平台的介入以及社交化传播的助力下,它动摇了影院在排片权这一核心权力上的独占性和垄断性,冲击了既有的观影权力格局。经由信息获取、话语表达和行动参与等新媒体赋权手段... 众筹观影是近年来在电影消费者当中兴起的新型观影模式,在新媒体平台的介入以及社交化传播的助力下,它动摇了影院在排片权这一核心权力上的独占性和垄断性,冲击了既有的观影权力格局。经由信息获取、话语表达和行动参与等新媒体赋权手段,众筹观影推动消费者在个体心理、人际互动、社区归属三个层面获得增权效应,进而带来了观影方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筹观影 新媒体赋权 电影消费者 观影方式 大象点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视角下性少数群体使用抖音赋权行为与效果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泽龙 《社会科学前沿》 2021年第9期2648-2658,共11页
在当下的数字媒介时代,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性少数赋权提供了新的路径。性少数群体正在借助媒介技术的力量组织、动员、成长起来,逐渐由传统社会的边缘走向现代社会舞台的中央。本文将在新媒体赋权的理论视角下,分析抖音... 在当下的数字媒介时代,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性少数赋权提供了新的路径。性少数群体正在借助媒介技术的力量组织、动员、成长起来,逐渐由传统社会的边缘走向现代社会舞台的中央。本文将在新媒体赋权的理论视角下,分析抖音平台中性少数群体的赋权生态与赋权效果,探究性少数新媒体赋权的模式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性少数 短视频 抖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沛玥 段思远 《传媒论坛》 2021年第1期6-7,共2页
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兴媒体的普及,中国青年亚文化的意涵也随之得以延展,并日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青年亚文化的形态在不同媒介时代有不同表征,新媒体以其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参与性、包容性为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思想领域交流的空间... 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兴媒体的普及,中国青年亚文化的意涵也随之得以延展,并日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青年亚文化的形态在不同媒介时代有不同表征,新媒体以其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参与性、包容性为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思想领域交流的空间,同时亚文化群体的活跃也赋予了新媒体更多的文化意义,本文将在新媒体语境下,解读新媒体赋权与青年亚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从青年亚文化的特点、形式以及转型中探索新媒体赋权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新媒体赋权 网络技术 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斗孤儿”事件中新媒体赋权的异化——基于媒介景观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幻 《新闻传播》 2018年第15期56-57,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我们置身于网络广泛运用,媒介不断为我们提供影像,一个个图像不断堆积的时代时,人们看待问题的态度往往只停留于表面,行如走马观花,我们难以深入地了解事情发生的整个经过,并且用理智的态度看待问题。但是在这样的情...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我们置身于网络广泛运用,媒介不断为我们提供影像,一个个图像不断堆积的时代时,人们看待问题的态度往往只停留于表面,行如走马观花,我们难以深入地了解事情发生的整个经过,并且用理智的态度看待问题。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的行为、言语却对当事人造成了真实的伤害,从而在本应是新媒体赋权的时候发生了赋权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媒介景观 格斗孤儿 异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视阈下农村留守妇女对短视频平台的使用研究——以快手APP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瑶 《声屏世界》 2023年第5期95-97,共3页
农村留守妇女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赋予了弱势群体以权力,重构了现有的社会权力结构。文章以新媒体赋权理论为基础,以快手APP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短视频的使用... 农村留守妇女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赋予了弱势群体以权力,重构了现有的社会权力结构。文章以新媒体赋权理论为基础,以快手APP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短视频的使用进行研究发现,拍摄短视频是她们日常生活中消遣娱乐的重要方式,短视频成为她们构建身份认同的平台,成为她们提升家庭收入和家庭地位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农村留守妇女 短视频 快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语境下的网络谣言与应对
11
作者 宋楚乔 《新闻前哨》 2017年第3期52-53,共2页
新媒体时代成为无法逆转的媒介发展新趋势,赋权伴随新媒体技术成为时代背景最强音,网络谣言借助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介赋权,加强谣言传播影响效果,扩大谣言传播影响范围。其中信息"把关人"的消解与"议程设置"削弱成为... 新媒体时代成为无法逆转的媒介发展新趋势,赋权伴随新媒体技术成为时代背景最强音,网络谣言借助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介赋权,加强谣言传播影响效果,扩大谣言传播影响范围。其中信息"把关人"的消解与"议程设置"削弱成为网络谣言失控传播的影响因素。通过健全"公共领域"与缩小"信息鸿沟"来减小新媒体赋权之下,网络谣言肆意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网络谣言把关 人议程设置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媒体赋权对舆论走向影响--以重大突发事件为例
12
作者 王卓 《传播力研究》 2021年第30期153-154,共2页
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新闻媒体不再是信息接受者唯一获取信息的渠道。依托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逐渐模糊了传播者与接受者的界限。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报道内容、公众参与程度、传播效果三个方面以微博粉丝应援为研究对... 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新闻媒体不再是信息接受者唯一获取信息的渠道。依托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逐渐模糊了传播者与接受者的界限。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报道内容、公众参与程度、传播效果三个方面以微博粉丝应援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媒体赋权对舆论走向影线研究。研究意义在于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新媒体赋权的影响,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等,进而应互联网经济潮流推动媒介融合,让多方协作参与互动平台,以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带动公众更加理性地参与社会治理以及问题的解决,最终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舆论 情绪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下个人隐私泄露成因及规避探析——以“埃航浙江女大学生遇难”事件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的呈现为例
13
作者 童茜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期93-94,共2页
新媒体赋权带来的话语权下放,冲击传统新闻传播,并且在个人隐私问题上,新闻伦理失范险象迭生。本文根据2019年"埃航浙江女大学生遇难"事件在微博平台上对个人隐私权侵犯的呈现,概括其侵犯的表现并分析成因,总结规避新闻伦理... 新媒体赋权带来的话语权下放,冲击传统新闻传播,并且在个人隐私问题上,新闻伦理失范险象迭生。本文根据2019年"埃航浙江女大学生遇难"事件在微博平台上对个人隐私权侵犯的呈现,概括其侵犯的表现并分析成因,总结规避新闻伦理失范的途径,促进新媒体赋权下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个人隐私泄露 成因 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下草根支教组织公益传播的发展——以“微光支教”为例
14
作者 姜弈灵 饶思敏 《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7期19-20,共2页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的草根公益组织为研究对象,开展新媒体赋权语境下草根支教组织公益传播的研究,了解民间支教组织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基本状况,掌握新媒体技术对于草根支教组织获取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草根支教组织 公益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下的微信众筹动员机制分析
15
作者 代文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23期119-119,共1页
众所周知,传播在微信众筹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传播效果好坏与众筹结果息息相关,但当前以传播学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运用新媒体赋权理论,从理论的三个层面对微信众筹进行分析,来厘清其动员机制。
关键词 微信众筹 新媒体赋权 动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权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琼如 侯志阳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1-147,共7页
新媒体赋权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现途径。新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流入城市前获取流入城市的相关信息,促进她们做好职业发展的身心准备;帮助她们获取就业信息,找到工作;帮助她们增加收入,... 新媒体赋权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现途径。新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流入城市前获取流入城市的相关信息,促进她们做好职业发展的身心准备;帮助她们获取就业信息,找到工作;帮助她们增加收入,让她们成为"两栖群体"、实现"工作-家庭"平衡;帮助她们建立或扩展社会关系网络,为职业发展广开渠道;帮助她们学习知识与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新媒体赋权揭示了技术、性别与制度的理论关联,同时反映了女性农民工反"沉默螺旋"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生代女性农民工 职业发展
原文传递
新媒体赋权与农民工城市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颖慧 管成云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83,121,共19页
长期以来,现有研究习惯于从制度结构层面笼统地将农民工视为一个同质化的弱势群体,对该群体内部分化所产生的"打工精英"缺少关注。为此,本研究以家装工长为案例,探讨他们当中的"打工精英"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是如何... 长期以来,现有研究习惯于从制度结构层面笼统地将农民工视为一个同质化的弱势群体,对该群体内部分化所产生的"打工精英"缺少关注。为此,本研究以家装工长为案例,探讨他们当中的"打工精英"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自我赋权而改变自己的弱势处境的。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家装工长依托新媒体技术在信息、关系、行动层面的赋权,使个体的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而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由此逐渐摆脱了经济上的弱势地位,成了底层群体羡慕的对象。农民工家装工长使用新媒体进行自我赋权的过程,是他们获取有用信息、拓展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互动与表达行动赢得客户信任的过程。这些工长依托新媒体赋权,不断地获得城市化发展的机会和资源,这使他们在经济收入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当然,新媒体赋权的效能也不能片面夸大。因为新媒体赋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力量。农民工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和城市资源交换的职业技能,以此才能把握新媒体赋权产生的机会和资源而获得发展的市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新媒体赋权 信任
原文传递
“流量”准则:算法机制下的新媒体赋权——基于两种对立观点形成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党明辉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共14页
基于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学者们检验了网络媒介市场的幂律分布特征,乐观者得出了互联网技术完成了新媒体赋权、悲观者却得出了互联网社会完成了更为深刻的集权统治的结论。本研究层层解析了这两种相反结论的形成过程,发现相反的研究结... 基于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学者们检验了网络媒介市场的幂律分布特征,乐观者得出了互联网技术完成了新媒体赋权、悲观者却得出了互联网社会完成了更为深刻的集权统治的结论。本研究层层解析了这两种相反结论的形成过程,发现相反的研究结论来源于二者分别观察到了相反的幂律分布变化趋势,而相反的变化趋势却共同来源于对网络"流量"的追逐。以"流量"为准则的新媒体赋权,强化了网络用户的消费者身份,其本质是商业与技术的合谋下媒介对用户的控制与宰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幂律分布 网络“流量” 平台媒体 “算法”推介
原文传递
“转发”行为的扩散与新媒体赋权——基于微博自闭症议题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黄月琴 黄宪成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7,共12页
在新媒体赋权视野中,"转发"是对弱势群体的"支持性传播",亦可促使弱势群体参与到对自身的传播之中。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通过研究微博空间关于自闭症议题的转发扩散状况,揭示新媒体对弱势群体的赋权特... 在新媒体赋权视野中,"转发"是对弱势群体的"支持性传播",亦可促使弱势群体参与到对自身的传播之中。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通过研究微博空间关于自闭症议题的转发扩散状况,揭示新媒体对弱势群体的赋权特征和潜能。本文发现,微博关于自闭症议题的主体数据呈现"泡沫化"特征,商业资本力量和流量操作逻辑已渗透到该议题的传播实践当中。同时,微博在推动自闭症人群的外部性赋权方面表现突出,党媒"人民日报"、公益机构"壹基金"、娱乐明星及其粉丝团是最突出的中心关键节点,但自闭症病患及其照护人群均不在网络可见的关系节点范围,以弱势群体为主体的内生性赋权非常微弱。自闭症议题在整体上未形成广泛的、突破圈层的交互传播关系网络。关于新媒体复合赋权的假设不能得到充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新媒体赋权 复合 转发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微博消费维权:一种有效的新媒体赋权实践
20
作者 李珂 《电脑乐园》 2022年第10期253-255,共3页
权力与赋权是一对相伴而生的的概念,有权者分配权力,无权者争取权力,新媒体的出现使权力的争夺变得更加复杂。以消费者微博维权为例,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换方式的改变,打破了经营者的信息垄断,为消费者争取到权力博弈的空间,建立起相对平... 权力与赋权是一对相伴而生的的概念,有权者分配权力,无权者争取权力,新媒体的出现使权力的争夺变得更加复杂。以消费者微博维权为例,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换方式的改变,打破了经营者的信息垄断,为消费者争取到权力博弈的空间,建立起相对平等的权力格局。文章围绕赋权理论就消费者微博维权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赋权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