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宫廷宴乐与清唱曲选《盛世新声》的编集
1
作者 韦强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盛世新声》是明代最早的一部清唱曲选,它的产生与明代宫廷宴乐具有密切关联。首先,明代前期宫廷宴乐多以金元北曲为主,而《盛世新声》是一部主选北曲的选本。其次,明代宫廷宴乐以歌功颂德的作品为主,而《盛世新声》选录大量颂圣曲作... 《盛世新声》是明代最早的一部清唱曲选,它的产生与明代宫廷宴乐具有密切关联。首先,明代前期宫廷宴乐多以金元北曲为主,而《盛世新声》是一部主选北曲的选本。其次,明代宫廷宴乐以歌功颂德的作品为主,而《盛世新声》选录大量颂圣曲作。结合这两个关联,再考虑到《盛世新声》的编者臧贤是负责宫廷宴乐的教坊司奉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盛世新声》是一部广泛搜集精品曲作而又可以服务于宫廷演唱的选本。臧贤之所以编选这样一部选本,首要原因是博取喜爱曲乐的明武宗欢心,同时也因为明代早期的宫廷乐章质量不高且在传习流播中错讹较多,需要编集一部高质量的戏曲选本来提升宫廷宴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宫廷宴乐 曲选 盛世新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西医汇通视野下的本草学发展新特点——以民国期刊《国药新声》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宏丽 宋海坡 段逸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0-691,共2页
在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影响下,本草学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化学分析、药物提纯等方法,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这一时期,中医药期刊以其时效性、广泛性、权威性而成为业界同仁重要的学术阵地和舆论平台,汇集了... 在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影响下,本草学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化学分析、药物提纯等方法,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这一时期,中医药期刊以其时效性、广泛性、权威性而成为业界同仁重要的学术阵地和舆论平台,汇集了大量的本草学研究论文。以民国期刊《国药新声》为例,期刊共刊载本草类研究文章103篇,综合分析这些文章,呈现研究方法科学化、重视药理实验、强调道地药材和药物安全评价等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学 中西医汇通 民国期刊 国药新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声与世变——汉代俗乐中的“新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怀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2,共8页
"新声"是汉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代俗乐的统称,演奏手法多样、音声多变,适合表现曲折深婉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情感穿透力和感染力。与"新声"一同指称俗乐的还有"郑卫之音"、"楚声"等。这些... "新声"是汉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代俗乐的统称,演奏手法多样、音声多变,适合表现曲折深婉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情感穿透力和感染力。与"新声"一同指称俗乐的还有"郑卫之音"、"楚声"等。这些音乐多为"悲声",体现出两汉时期"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念。"悲"带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既指音乐类型和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也包括审美痛感与快感等。《淮南子》《论衡》等对此进行了理论总结,将"悲"定义为音乐美的本质。两汉"新声"的繁荣代表一种新的审美原则的兴起。这是一种以感官体验为基础的感性美学,重视主体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带有人性解放的性质。这一新的审美原则与此前儒家音乐美学设立的审美原则互动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世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声 俗乐 审美特征 世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部新声与唐代边塞诗创作 被引量:3
4
作者 何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8,共7页
唐代边塞诗创作繁盛的原因众多,但学界对音乐对边塞诗创作的推动作用一直缺乏深入探讨。"胡部新声"是胡地乐器奏出的有着浓烈异域风情的乐曲,由于受到官方的追捧和推崇,风靡一时,隆盛于唐。唐代边塞诗多旧题乐府和近体,形制短... 唐代边塞诗创作繁盛的原因众多,但学界对音乐对边塞诗创作的推动作用一直缺乏深入探讨。"胡部新声"是胡地乐器奏出的有着浓烈异域风情的乐曲,由于受到官方的追捧和推崇,风靡一时,隆盛于唐。唐代边塞诗多旧题乐府和近体,形制短小,适于传唱,娱乐功能显著,内容与胡乐的风格恰相适应,是与"胡部新声"相配的最佳歌词。"胡部新声"的传入与流行从艺术消费和传播的角度推动了边塞诗创作的繁荣,与边塞诗创作的繁荣之间有着不可分割、不容忽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部新声 流行边塞诗 繁盛 适应 推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新声”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翟麦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2-127,共6页
"新声"是中国音乐史中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商代,与"正声"或先王时期的"古乐"相对。周秦时代,儒家视其为淫乐,为亡国之声。汉代,"新声"的内涵有所变化,它与"亡国之声"没有必然联系... "新声"是中国音乐史中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商代,与"正声"或先王时期的"古乐"相对。周秦时代,儒家视其为淫乐,为亡国之声。汉代,"新声"的内涵有所变化,它与"亡国之声"没有必然联系。使用了"变声"的乐曲可称"新声",在原有旧曲基础上吸收异域音乐元素重新改编的乐曲也可称"新声",汉代"新声"以楚声影响最大。它流行广泛,不仅运用于民歌,而且也渗透到官方用乐的每个场合。其流行原因一方面与乐理、乐器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汉代社会文化背景有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声 靡靡之声 雅乐 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 被引量:8
6
作者 周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新声昆山腔的形成是一个延续二百余年的演化过程 ,而魏良辅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他所领导的昆山腔改革大致包含以下四项内涵 :以苏州语音为基准 ,制定声腔格律规范 ;雅化声腔曲调 ,丰富演唱技巧 ;融合南北声腔 ,同时保持二者... 新声昆山腔的形成是一个延续二百余年的演化过程 ,而魏良辅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他所领导的昆山腔改革大致包含以下四项内涵 :以苏州语音为基准 ,制定声腔格律规范 ;雅化声腔曲调 ,丰富演唱技巧 ;融合南北声腔 ,同时保持二者各自的艺术风格 ;建立并逐步完善昆曲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良辅 新声昆山腔 腔格 口法 南北合腔 昆曲场面 声腔格律 声腔曲调 伴奏场面 演唱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朝乐府新声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50,共5页
南朝乐府新声,即吴声和西曲,渊源于徒歌民谣,经"被之管弦"发展为乐歌,并经历了消费期和转化期两个阶段。在南朝新声由下而上的动态演进过程中,晋宋齐与梁陈时代的新声在辞乐面貌、创制方式、乐歌定位及乐歌与诗歌的关系等方... 南朝乐府新声,即吴声和西曲,渊源于徒歌民谣,经"被之管弦"发展为乐歌,并经历了消费期和转化期两个阶段。在南朝新声由下而上的动态演进过程中,晋宋齐与梁陈时代的新声在辞乐面貌、创制方式、乐歌定位及乐歌与诗歌的关系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差异,反映了乐府新声的诗体特征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乐府新声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国的唐宋词“新声”与近代乐歌的雅俗分化——以陈厚庵《宋词新歌集》为中心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兴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晚清民国时期,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推动了唱词的发展。从陈厚庵所编《宋词新歌集》中,可一窥近代音乐家贯通"东方风趣"与"西洋规律"的实践。与学堂乐歌多以启发民智、促进教育为目的不同,唐宋词"新声"受... 晚清民国时期,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推动了唱词的发展。从陈厚庵所编《宋词新歌集》中,可一窥近代音乐家贯通"东方风趣"与"西洋规律"的实践。与学堂乐歌多以启发民智、促进教育为目的不同,唐宋词"新声"受到西方艺术歌曲及浪漫主义思潮影响,强调音乐艺术的纯粹性,推动了近代乐歌由学堂乐歌向艺术歌曲、即由"俗乐"向"雅乐"的转变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堂乐歌 艺术歌曲 唐宋词新声 陈厚庵 《宋词新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李新声”与词体艺术之先导——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另面观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伯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6,共12页
"温李新声"作为晚唐诗坛上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的绮艳诗风的标示,是那个时代一部分才士心理的典型结晶。它的出现不仅使唐诗的发展回归于"缘情体物"的传统,还将大历以来正式确立的"缘情构景"路线提升... "温李新声"作为晚唐诗坛上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的绮艳诗风的标示,是那个时代一部分才士心理的典型结晶。它的出现不仅使唐诗的发展回归于"缘情体物"的传统,还将大历以来正式确立的"缘情构景"路线提升到虚拟与象征并用的"因情造景"阶段,对深入开发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心灵熔铸物象有独特的贡献。其"婉曲见意"的表达方法则生成了作品特有的绵密深曲的体性和朦胧隐晦的旨趣,反映于诗歌意象的密实化、意脉的跳脱化和意境的空灵化诸多方面。而其对后世诗歌的深远影响,更在于为诗体艺术向词体艺术的延伸作了先导,体现出古典诗歌意象艺术转型的另一个重要的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情造景 婉曲见意 温李新声词体艺术先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药新声》杂志看民国时期中药研究状况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颖 郭忻 +2 位作者 金素安 何世民 段逸山 《中医药文化》 2012年第5期17-19,共3页
民国时期是西方现代医学的开始和发展阶段,中医药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药新声》杂志以"中医科学化、中西医药沟通"作为办刊宗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药发展新的特点,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从《... 民国时期是西方现代医学的开始和发展阶段,中医药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药新声》杂志以"中医科学化、中西医药沟通"作为办刊宗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药发展新的特点,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从《国药新声》杂志内容可分析民国时期中药研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药新声 民国 中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声诗的现代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丹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3-248,共6页
新声诗是中国工业文明时代的声诗,讨论中国新声诗的"现代性"问题,不能简单照搬以"西方现代性为唯一真实的现代性"的一家之说。因为中国的国情十分特殊复杂,工业文明发展的道路异常艰难曲折,在中国工业文明的三个发... 新声诗是中国工业文明时代的声诗,讨论中国新声诗的"现代性"问题,不能简单照搬以"西方现代性为唯一真实的现代性"的一家之说。因为中国的国情十分特殊复杂,工业文明发展的道路异常艰难曲折,在中国工业文明的三个发展阶段,"现代性"呈现出不同的"中国内涵"。新声诗的发生、演变几乎同中国工业文明的历史步伐同步,并映射出中国特有的工业文明道路整体的历史特性,呈现出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特性,在各个不同层面上较全面地体现出现代性的"中国内涵"。"现代性"是"新声诗"有别于中国农业文明时代产生的传统"声诗"的根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内涵 新声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艺音乐文化的记录与传播——以《乐府新声》中鲁艺音乐文献的传承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108-109,共2页
1938年,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倡议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抗战胜利后,鲁迅艺术学院从延安迁至东北,1949年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在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的基... 1938年,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倡议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抗战胜利后,鲁迅艺术学院从延安迁至东北,1949年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在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鲁艺音乐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鲁艺音乐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和重要载体,是对前人鲁艺音乐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总结,为人们了解鲁艺音乐文化发展历程和全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鲁艺音乐文献是承载历史、缅怀前辈、教育后人的资源素材,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的原貌,是我们借鉴历史、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献 沈阳音乐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 《乐府新声 借鉴历史 抗战胜利后 理论研究成果 重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期刊《国药新声》医药广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毅敏 任宏丽 +1 位作者 孙文杰 段逸山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5期388-389,共2页
在中国古老的文明中,中医药文化根深蒂固地为人们所接受,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1840年之后,随着西学东渐,中医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近代的中医药期刊中,广告这种新的信息载体一出现,就成了中药和西药品牌宣传的必争之地,... 在中国古老的文明中,中医药文化根深蒂固地为人们所接受,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1840年之后,随着西学东渐,中医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近代的中医药期刊中,广告这种新的信息载体一出现,就成了中药和西药品牌宣传的必争之地,形成了相互渗透的独特文化现象,《国药新声》的医药广告就是其中的特色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期刊 国药新声 医药广告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音乐院校学报发展的困境与消解——以《乐府新声》2016-2020年载文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楠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4-51,共8页
地方音乐院校学报是艺术学科研创新的重要引领载体,是艺术学研究成果重要的交流园地和集中传播平台,是推动艺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是整合艺术学学术资源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16-2020年刊载的论文... 地方音乐院校学报是艺术学科研创新的重要引领载体,是艺术学研究成果重要的交流园地和集中传播平台,是推动艺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是整合艺术学学术资源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16-2020年刊载的论文进行梳理与分析,归纳地方音乐院校学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学报发展要素提出消解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地方音乐院校学报办刊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音乐院校学报 《乐府新声 专题化出版 特色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主题文献”的期刊出版现状及启示——以学术期刊《乐府新声》等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楠 张益嘉 《艺术传播研究》 2020年第2期31-36,共6页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主题文献”是研究“鲁艺”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料,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乐府新声》等学术期刊所刊载的鲁艺音乐文化研究主题文献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可窥见相关主题研究在热点与方向、研究机构与梯队、研究方法...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主题文献”是研究“鲁艺”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料,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乐府新声》等学术期刊所刊载的鲁艺音乐文化研究主题文献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可窥见相关主题研究在热点与方向、研究机构与梯队、研究方法等方面尚存的问题和提升空间。对这些的认识,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推进,并在出版专题化、栏目特色化等方面对相关的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艺音乐文化 文献 期刊编辑出版 《乐府新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荣寿《新声》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和平 《音乐探索》 2019年第1期16-22,共7页
《新声》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家李荣寿作曲的歌集,于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深入了解20世纪20年代中国歌曲创作的重要史料。然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材及相关成果对此著作少有关注。现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视角,以李荣寿《新声》为对象... 《新声》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家李荣寿作曲的歌集,于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深入了解20世纪20年代中国歌曲创作的重要史料。然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材及相关成果对此著作少有关注。现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视角,以李荣寿《新声》为对象,在梳理总结李荣寿生平贡献的基础上,围绕《新声》创作背景、内容构成等展开分析,并给予符合实际的客观评价,旨在为深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荣寿 新声 民族声乐 乐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李新声”与新诗旧梦——论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与晚唐诗歌之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龙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6-169,共4页
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歌独树一帜,被称为"温李新声"。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人群体用全新的审美视角与价值尺度,将"温李"一派精致绮丽的风格、朦胧迷离的意境、感伤缠绵的情调与西方的诗学理论相结合... 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歌独树一帜,被称为"温李新声"。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人群体用全新的审美视角与价值尺度,将"温李"一派精致绮丽的风格、朦胧迷离的意境、感伤缠绵的情调与西方的诗学理论相结合,开掘出新诗的艺术特质。可以说"温李新声"唤醒了新诗的旧梦,同时现代诗派也用现代的眼光照亮了以温李为代表的晚唐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李新声 晚唐诗 现代诗派 意象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资源与优势媒体的整合——儿童选秀节目《中国新声代》传播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春耕 张连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第11期15-16,共2页
儿童选秀节目《中国新声代》的成功与其全方位立体营销的传播方式是密不可分的。首先,金鹰卡通充分利用湖南广电优质资源,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最大程度扩大节目影响力。其次,在节目制作与播出前,利用事件进行营销传播。再次... 儿童选秀节目《中国新声代》的成功与其全方位立体营销的传播方式是密不可分的。首先,金鹰卡通充分利用湖南广电优质资源,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最大程度扩大节目影响力。其次,在节目制作与播出前,利用事件进行营销传播。再次,在节目播出结束后,通过品牌延伸宣传,保持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选秀节目 《中国新声代》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第一个新文化出版物”——林育南与《新声》半月刊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作林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1,共3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林育南深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影响,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在恽代英的指导下,于1919年3月创办了《新声》半月刊。这是"武昌第一个新文化出版物","亦是全国响应北大新思潮的先驱者"。①正...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林育南深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影响,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在恽代英的指导下,于1919年3月创办了《新声》半月刊。这是"武昌第一个新文化出版物","亦是全国响应北大新思潮的先驱者"。①正是从创办《新声》的实践中,林育南广泛阅读宣传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新思潮的书籍,通过反复实践与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终生信仰,坚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林育南 新文化运动 新声》半月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
原文传递
《乐府新声》(1996~2008·总第51~99期)载文及作者群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立社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05-208,共4页
本文依据文献计量学基本原理,以《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为研究对象,对1996~2008年间出版的49期杂志上所登载的1129篇论文和705名作者群进行了统计,反映了作者及论文的数量、分布、核心作者职称状况等,用数据说明了《乐府新声... 本文依据文献计量学基本原理,以《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为研究对象,对1996~2008年间出版的49期杂志上所登载的1129篇论文和705名作者群进行了统计,反映了作者及论文的数量、分布、核心作者职称状况等,用数据说明了《乐府新声》办刊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新声 载文 作者群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