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国际主义理念与中国对外政策的选择 |
唐志君
|
《理论月刊》
|
2006 |
8
|
|
2
|
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的新国际主义 |
马玉阶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 |
秦亚青
朱立群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
2005 |
48
|
|
4
|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软实力外交 |
郭树勇
|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5
|
关于“新国际主义”的方法论辨析 |
叶险明
|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6
|
新国际主义想象:实现中国软实力升级换代 |
郭树勇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7 |
2
|
|
7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主义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
李爱敏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4
|
|
8
|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新国际主义与中国深化自由贸易区(FTA)战略的机遇 |
邱龙宇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9
|
程恩富、戴圣鹏: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新国际主义 |
|
《政治经济学研究》
|
2022 |
0 |
|
10
|
新国际主义——来自荷兰的报道 |
克里斯托芬.弗伦奇
特里厄.舒尔塔
朱海龙
忆庭
|
《世界美术》
|
1993 |
0 |
|
11
|
“气候政治”与新国际主义 |
吴强
|
《环球财经》
|
2010 |
0 |
|
12
|
赫鲁晓夫时期的新国际主义转向研究 |
徐燕
|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
2010 |
0 |
|
13
|
传统国际主义的实践困境及其当代转型 |
朱建田
|
《前沿》
|
2017 |
0 |
|
14
|
“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传播 |
李怀亮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15
|
美国社会改革家简·亚当斯的和平主义思想探析 |
张淑华
|
《泰山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6
|
新自由国际主义与美国大战略的思想转向 |
韩志立
|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
2007 |
5
|
|
17
|
国际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的嬗变 |
涂用凯
郭艳妮
|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8
|
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
郭树勇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19
|
地区国际主义与中国的东亚外交 |
李开盛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2
|
|
20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战略思想——意识形态基础、根本战略纲领和当今所遇挑战 |
时殷弘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