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四川盆地与江汉沉降区的对比提出对新华夏系的质疑 |
林宗满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14 |
1
|
|
2
|
皖北新华夏系构造对淮北市双顶山水泥灰岩矿体的影响 |
陈珊珊
葛绍山
刘运标
|
《现代矿业》
CAS
|
2019 |
4
|
|
3
|
新华夏系成因补探 |
牛树银
孙爱群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96 |
1
|
|
4
|
关于新华夏系第四隆坳带的认识 |
李端生
|
《吉林地质》
|
1998 |
1
|
|
5
|
浅析川东北铜锣峡背斜北段新华夏系与新北西向构造特征 |
李明彬
|
《地球》
|
2018 |
1
|
|
6
|
浅析东北地区新华夏系对矿产分布的控制作用 |
温玉娥
|
《化工管理》
|
2017 |
0 |
|
7
|
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油、气形成的地质条件 |
关德范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
1977 |
3
|
|
8
|
江西赣南纬向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构造特征 |
廖森
|
《低碳世界》
|
2017 |
0 |
|
9
|
试论汾渭“S”型旋转拉分构造体系及其影响 |
李述靖
吕古贤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0
|
胶东金矿集中区构造体系多层次控矿规律研究 |
吕古贤
郭涛
舒斌
申玉科
刘杜鹃
周国发
丁岳祥
武际春
赵可广
孙之夫
郑小礼
哈本海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6
|
|
11
|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演化及应力场光弹性模拟分析 |
黄庆华
马寅生
李永贤
王砚庆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
1991 |
7
|
|
12
|
胶东金矿田地质勘查研究 |
许谱林
吕古贤
武际春
韩鑫
罗毅甜
杨人毅
苏晓云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3
|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地质特征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 |
刘迅
申世亮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
1991 |
4
|
|
14
|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与东海盆地油气运移规律 |
沈淑敏
郑芳芳
刘文英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89 |
5
|
|
15
|
我国岩溶塌陷分布规律的探讨 |
刘传正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
1997 |
24
|
|
16
|
从庐山第四纪地层中高价铁与低价铁的比值关系探讨古温度变化 |
何培元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89 |
6
|
|
17
|
中国石油普查勘探中的地质力学理论与实践 |
孙殿卿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89 |
4
|
|
18
|
北武夷山及其外围地区银金多金属矿产构造控制及找矿方向 |
刘迅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9
|
井陉地区第四纪地层与冰期划分 |
王守一
胡玉泉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
1984 |
1
|
|
20
|
浅谈影响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田区域分布的构造控制因素 |
王宗永
吕古贤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