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模式及机理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39-44,共6页
中国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发展道路有着相似之处。这一类型国家及其典型代表在与我国相近发展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了具有正反两方面政策启示意义的"东亚"模式和"拉美化"国家模式。应以我国现阶段... 中国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发展道路有着相似之处。这一类型国家及其典型代表在与我国相近发展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了具有正反两方面政策启示意义的"东亚"模式和"拉美化"国家模式。应以我国现阶段国情为基础,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并将各方面经验按内在逻辑形成能产生联动效应的配套措施,坚定信心,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东亚”模式 “拉美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参与
2
作者 李路曲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7-74,共8页
本文从选举参与和集团参与的角度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新加坡、台湾、韩国和香港的政治参与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八十年代之前,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以较低水平的政治参与来实现政治发展,并以此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政治... 本文从选举参与和集团参与的角度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新加坡、台湾、韩国和香港的政治参与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八十年代之前,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以较低水平的政治参与来实现政治发展,并以此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政治参与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扩大了,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利益集团 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 反对党 投票率 国民党 八十年代中期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状况及产业战略研究
3
作者 王若军 《新乡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9-20,共2页
文章对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状况和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应注重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才能带动母国的经济发展,并提出了对外产业选择的方法。
关键词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对外投资 产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才集聚环境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健 邵秀娟 纪建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70-173,182,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条件下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国与国之间人才方面的竞争。以人才集聚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关注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顺应且极大地促进了一国经济地持...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条件下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国与国之间人才方面的竞争。以人才集聚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关注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顺应且极大地促进了一国经济地持续发展。战后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如亚洲“四小龙”、马来西亚等都是走以改善环境集聚人才为依托的经济发展道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人才集聚环境 人力资本 经济发展模式 人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乐婉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7年第6期58-61,共4页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系指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台湾省)是战后以来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和外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实行对外经济技术...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系指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台湾省)是战后以来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和外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实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们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技术引进较多,现金引进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技术引进 外国直接投资 合营企业 引进技术 研究与开发工作 南朝鲜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许可证贸易 60年代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分工和两大类国家交换商品的价格问题——兼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其人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 CSSCI 1993年第1期24-31,共8页
世界分工是国际经济秩序的物质基础。从18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形成的世界划分为先进的工业国和落后的农业国的格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某些变化,其中包括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不同类型国家通过商品交换而结成的经... 世界分工是国际经济秩序的物质基础。从18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形成的世界划分为先进的工业国和落后的农业国的格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某些变化,其中包括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不同类型国家通过商品交换而结成的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分析这些问题,揭示其中的规律,对于加深理解国际经济秩序的实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价格 资本有机构成 国际经济秩序 新兴工业化国家 工业 平均利润率 不变资本 发达国家 农业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困境与展望
7
作者 王永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共4页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们经过自己对成熟工业化国家的模仿,结合本国各自的特点,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市场化道路。本文拟探讨这些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根据新增长理论对发展前景做出了分...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们经过自己对成熟工业化国家的模仿,结合本国各自的特点,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市场化道路。本文拟探讨这些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根据新增长理论对发展前景做出了分析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市场化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经验及借鉴 被引量:1
8
作者 谷浩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5,共4页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经验及借鉴谷浩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优势来源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更加注重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这些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经验及借鉴谷浩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优势来源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更加注重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这些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投资主体多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 跨国经营 投资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
9
作者 安妮.克鲁格 张君一 《国际展望》 1983年第3期2-12,共11页
在过去的十年内,为数不多的以出口导向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很快。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新加坡、南朝鲜、台湾和香港。虽然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对于它们的成功有两类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它们都依靠出口推销产品,都把世... 在过去的十年内,为数不多的以出口导向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很快。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新加坡、南朝鲜、台湾和香港。虽然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对于它们的成功有两类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它们都依靠出口推销产品,都把世界经济作为它们的制造业和工业部门取得发展的主要源泉;二是它们都以实现经济增长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出口导向 制成品出口 工业部门 出口工业 增长速度 进口替代 国际收支状况 九六 出口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制造业 被引量:2
10
作者 R.詹金斯 姜云生 《经济资料译丛》 1997年第3期11-24,91,共15页
对东亚和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的比较研究一直在试图通过考察其宏观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来解释东亚国家相对突出的工业业绩。本文则通过考察一个特定的工业——汽车工业——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最后的结论是:就汽车工业而言,... 对东亚和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的比较研究一直在试图通过考察其宏观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来解释东亚国家相对突出的工业业绩。本文则通过考察一个特定的工业——汽车工业——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最后的结论是:就汽车工业而言,不能简单地把东亚和拉美两个地区用二分法来进行比较,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象我们常常认为的那样明确的划分依据,但是“经济发展国家主义”分析却仍有助于理解各个国家工业业绩的差异。1 引言近年来,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它们的发展战略经验到底意味着什么,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同时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工业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发展 工业政策 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 墨西哥 汽车制造商 韩国政府 汽车制造业 政治经济学 政府干预 零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国际经济背景——介绍 R.维农“产品周期”理论的一个实践侧面
11
作者 汪慕恒 《南洋问题研究》 1982年第3期57-61,共5页
战后三十多年来,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三个突出的变化:(1)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经济迅速赶上美国;(2)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3)发展中国家中出现了石油输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经济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和... 战后三十多年来,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三个突出的变化:(1)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经济迅速赶上美国;(2)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3)发展中国家中出现了石油输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经济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经济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经济学者的极大关注,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这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奇迹”,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济经发展已经威胁到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国际经济 经济发展 产品周期 世界经济 出口贸易 技术差距 西欧国家 高技术水平 东盟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亚洲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
12
作者 翁全龙 《经济问题探索》 1985年第3期65-69,共5页
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半衡,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原来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跳跃式地向前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经济技术水平也有极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以能够跳跃式地发展,... 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半衡,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原来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跳跃式地向前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经济技术水平也有极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以能够跳跃式地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积极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则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本文侧重对七十年代以来亚洲、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当前的调整措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拉丁美洲 对外贸易发展 发展中国家 亚洲 制造业 新加坡 贸易结构 原材料 出口总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
13
作者 翁全龙 《世界经济研究》 1985年第1期26-30,共5页
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原先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跳跃式地向前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初步发现了工业化、经济技术水平也有极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以能够跳跃式的发展,... 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原先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跳跃式地向前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初步发现了工业化、经济技术水平也有极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以能够跳跃式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积极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则是最关键的因素.本文侧重对七十年代以来亚洲、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当前的调整措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拉丁美洲 对外贸易发展 发展中国家 亚洲 制造业 新加坡 原材料 贸易结构 出口总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
14
作者 列任.,T 黄景贵 《国外财经》 1992年第3期49-57,共9页
关键词 亚洲地区 工业化国家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原因及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激波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62,共8页
试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原因及影响戴激波20世纪60、70年代,以东亚、拉美、南欧的一系列国家和地区步入现代工业社会并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①为转折点,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的全球性工业化进程终于跚跚... 试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原因及影响戴激波20世纪60、70年代,以东亚、拉美、南欧的一系列国家和地区步入现代工业社会并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①为转折点,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的全球性工业化进程终于跚跚来到了一些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工业化进程 落后国家 发达国 普惠制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资本输出 制造业 工业品出口 国际资本流动
原文传递
论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政府对市场的培育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彩波 《东北亚论坛》 1997年第3期26-31,共6页
]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万面是对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最终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国内外学者在分析ANIES经济起飞的原因时,往往强调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多,这对正确认识... ]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万面是对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最终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国内外学者在分析ANIES经济起飞的原因时,往往强调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多,这对正确认识这些成功经济的经验不利。事实上,ANIES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对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实施保证和促进市场发挥作用的经济政策,通过市场体系的发展而保持经济发展的持久后劲。因此,不能只强调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忽视其政府对市场的培育,从长期的经济发展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政府 市场 经济政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外贸结构的变化及其出口贸易战略的调整
17
作者 陈招顺 翁金龙 孟学聪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84年第2期22-25,共4页
二次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外贸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亚洲和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它们的出口贸易一直发展很快,成为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样板。分析和探讨亚洲和拉美新兴工业化... 二次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外贸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亚洲和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它们的出口贸易一直发展很快,成为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样板。分析和探讨亚洲和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外贸结构变化的特点、原因和条件及其出口战略的调整,这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南南贸易合作,推动第三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 出口带动 墨西哥 外贸结构 发展中国家 出口贸易战略 六十年代 对外贸易发展 工业制成品出口 地区
原文传递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近期拓展出口的措施
18
作者 陈招顺 翁全龙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87年第3期19-20,共2页
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跌,日元不断升值,美元汇率持续下浮。以出口导向型为特征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审时度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拓展出口,摆脱衰退,以推动经济回升。对此,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研究... 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跌,日元不断升值,美元汇率持续下浮。以出口导向型为特征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审时度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拓展出口,摆脱衰退,以推动经济回升。对此,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研究。本文拟将这些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世界经济形势 出口导向型 新加坡 亚洲 经济回升 美元汇率 发展中国家 日元 日本
原文传递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
19
作者 陈招顺 翁全龙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85年第9期4-6,共3页
近些年来,亚洲、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双方的经济联系已从贸易领域逐步向金融、技术和劳务等领域扩展,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是南南经济合作中引人注目的一个新现象。一、经济... 近些年来,亚洲、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双方的经济联系已从贸易领域逐步向金融、技术和劳务等领域扩展,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是南南经济合作中引人注目的一个新现象。一、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二次大战后直到六十年代,亚洲、拉丁关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基本上面向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 拉丁美洲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联系 发达国家 亚洲 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贸易关系 国际金融市场
原文传递
从以引进为主逐步转向以创新为主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开发型战略变化浅析
20
作者 陈招顺 翁全龙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84年第9期27-29,共3页
近几年来,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技术开发型战略正逐步从以引进为主转向以创新为主,这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拟就它们采取这一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技术开发型战略正逐步从以引进为主转向以创新为主,这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拟就它们采取这一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存在的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开发 战略转变 科研机构 新兴工业化国家 工业部门 竞争力 科技人员 西方发达国家 生产领域 新技术革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