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裂缝性漏失断缝体系特征及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邓津辉
谭忠健
+2 位作者
袁亚东
张向前
彭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8,共15页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深入,复杂断块构造、火成岩发育区及深层—超深层逐渐成为主要勘探目标区,古近系—新近系井漏概率日趋增大,井漏已成为制约渤海油田增储上产作业的主要钻井地质风险。长期以来,由于对渤海古近系—新近系裂缝性漏失...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深入,复杂断块构造、火成岩发育区及深层—超深层逐渐成为主要勘探目标区,古近系—新近系井漏概率日趋增大,井漏已成为制约渤海油田增储上产作业的主要钻井地质风险。长期以来,由于对渤海古近系—新近系裂缝性漏失地质规律和力学机制认识不足,导致井漏预防和处理缺乏有效技术支撑。基于此,在系统梳理井漏主控因素和机制基础上,综合钻井、地质、地震及露头资料,运用井—震联合统计分析和地质力学建模方法理清了渤海油田古近系—新近系裂缝性漏失断缝体系特征及力学机理,研究表明:(1)地层裂缝性漏失与郯庐断裂带密切相关,“Y”形断层交叉点及多级“Y”形断层组成的负花状构造的花心、平面“X”形复合断裂、高角度断层等是易漏构造;火成岩区地层产状突变部位、火山通道内部等为井漏高风险区;(2)厚泥薄砂互层,厚层泥岩应变量大,应力多集中于薄层砂岩,一般裂缝较为发育,井漏风险最大;(3)基于应力场有限元模拟理清火山通道周缘应力场分布特征,结合实钻厘定火山通道及周缘100m为井漏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古近系—新近系
裂
缝
性漏失
断缝体系
力学机理
防漏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
2
作者
闫雪莹
桑琴
+5 位作者
蒋裕强
方锐
周亚东
刘雪
李顺
袁永亮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9,共12页
在致密灰岩储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薄片鉴定、测井响应、叠前地震波形指示反演(SMI)等方法对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展开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大安寨段灰岩储层可...
在致密灰岩储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薄片鉴定、测井响应、叠前地震波形指示反演(SMI)等方法对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展开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大安寨段灰岩储层可分为厚层型和薄层型2种类型。灰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2%,平均渗透率为0.05 mD,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孔和微裂缝;②根据断层规模、断穿层位及平面上的断距,将研究区断层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大安寨段主要受一级和二级断层影响,与断层伴生的裂缝体系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③研究区有利相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断储配置关系控制了油藏的产能,可分为“薄层灰岩+一级断缝”与“厚层灰岩+一级/二级断缝”2种高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缝体系
介壳灰岩
构造
缝
成岩
缝
有利相带
断
储配置关系
大安寨段
侏罗系
公山庙西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裂缝性漏失断缝体系特征及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邓津辉
谭忠健
袁亚东
张向前
彭超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8,共15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十四五”重大专项“海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地质作业关键技术研究”(KJGG2022-0405)。
文摘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深入,复杂断块构造、火成岩发育区及深层—超深层逐渐成为主要勘探目标区,古近系—新近系井漏概率日趋增大,井漏已成为制约渤海油田增储上产作业的主要钻井地质风险。长期以来,由于对渤海古近系—新近系裂缝性漏失地质规律和力学机制认识不足,导致井漏预防和处理缺乏有效技术支撑。基于此,在系统梳理井漏主控因素和机制基础上,综合钻井、地质、地震及露头资料,运用井—震联合统计分析和地质力学建模方法理清了渤海油田古近系—新近系裂缝性漏失断缝体系特征及力学机理,研究表明:(1)地层裂缝性漏失与郯庐断裂带密切相关,“Y”形断层交叉点及多级“Y”形断层组成的负花状构造的花心、平面“X”形复合断裂、高角度断层等是易漏构造;火成岩区地层产状突变部位、火山通道内部等为井漏高风险区;(2)厚泥薄砂互层,厚层泥岩应变量大,应力多集中于薄层砂岩,一般裂缝较为发育,井漏风险最大;(3)基于应力场有限元模拟理清火山通道周缘应力场分布特征,结合实钻厘定火山通道及周缘100m为井漏高风险区。
关键词
渤海
古近系—新近系
裂
缝
性漏失
断缝体系
力学机理
防漏对策
Keywords
Bohai Sea
Paleogene-Neogene
fractured leakage
fault-fracture system
mechanics mechanism
leakag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
2
作者
闫雪莹
桑琴
蒋裕强
方锐
周亚东
刘雪
李顺
袁永亮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储层评价实验室
福瑞升(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9,共12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项目“中台山—公山庙西大安寨段凉高山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编号:2020CX030101)资助。
文摘
在致密灰岩储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薄片鉴定、测井响应、叠前地震波形指示反演(SMI)等方法对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展开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大安寨段灰岩储层可分为厚层型和薄层型2种类型。灰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2%,平均渗透率为0.05 mD,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孔和微裂缝;②根据断层规模、断穿层位及平面上的断距,将研究区断层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大安寨段主要受一级和二级断层影响,与断层伴生的裂缝体系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③研究区有利相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断储配置关系控制了油藏的产能,可分为“薄层灰岩+一级断缝”与“厚层灰岩+一级/二级断缝”2种高产模式。
关键词
断缝体系
介壳灰岩
构造
缝
成岩
缝
有利相带
断
储配置关系
大安寨段
侏罗系
公山庙西地区
四川盆地
Keywords
fracture system
shell limestone
structural fracture
diagenesis fracture
favorable facies
relationship of fault-reservoir configuration
Da’anzhai Section
Jurassic
western area of Gongshanmiao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裂缝性漏失断缝体系特征及力学机理研究
邓津辉
谭忠健
袁亚东
张向前
彭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
闫雪莹
桑琴
蒋裕强
方锐
周亚东
刘雪
李顺
袁永亮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