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斧头状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大海 柳建忠 +1 位作者 张蕊 林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总结斧头状皮瓣在体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7例软组织缺损中,面积最小2cm×1.5cm,最大8cm×7.5cm。在缺损边缘的一侧形成皮瓣,面积为创面的1~1.5倍,蒂部宽度约为旋转侧宽度的1/2~1/3,形成深度在浅筋... 目的:总结斧头状皮瓣在体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7例软组织缺损中,面积最小2cm×1.5cm,最大8cm×7.5cm。在缺损边缘的一侧形成皮瓣,面积为创面的1~1.5倍,蒂部宽度约为旋转侧宽度的1/2~1/3,形成深度在浅筋膜层。皮瓣形成后向受区旋转修复创面。结果:全部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得以Ⅰ期修复,3例供区创面植皮封闭,余直接缝合。经1~3个月随访,瘢痕不明显,局部外形满意。结论:斧头状皮瓣制作简单,血运可靠,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状皮瓣 肤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斧头状皮瓣联合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韩东亮 刘琳 +1 位作者 生明娟 崔光怀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1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斧头状皮瓣联合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20例面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斧头状皮瓣联合美容缝合修复,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研究斧头状皮瓣联合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 目的探讨斧头状皮瓣联合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20例面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斧头状皮瓣联合美容缝合修复,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研究斧头状皮瓣联合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的创面均Ⅰ期愈合,斧头状皮瓣均成活,未见附近器官或组织的移位和畸形。术后随访6个月,满意率96%。结论斧头状皮瓣联合美容缝合在眼睑部位、鼻背部和额部的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术后瘢痕形成较小,周围组织器官变形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状皮瓣 面部肤缺损修复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斧头状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兵 程晓芹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3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斧头状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斧头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海霞 刘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目的:观察斧头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者面部皮损先行类圆形或楔形切除,在缺损邻近处设计斧头状皮瓣,游离皮瓣及缺损周围皮肤,旋转推进修复缺损,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全部皮瓣成活良好,无坏死、血肿及感染... 目的:观察斧头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者面部皮损先行类圆形或楔形切除,在缺损邻近处设计斧头状皮瓣,游离皮瓣及缺损周围皮肤,旋转推进修复缺损,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全部皮瓣成活良好,无坏死、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局部瘢痕不明显,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斧头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 面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斧头状皮瓣修复颌面部各类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克勍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587-588,共2页
目的总结斧头状皮瓣修复术在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皮肤癌切除术的应用体会。方法我院头颈科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颌面部各类皮肤缺损患者20例,缺损的面积为2.3cm×2.8cm-6.3cm×6cm,创面的修复均采用斧头状皮... 目的总结斧头状皮瓣修复术在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皮肤癌切除术的应用体会。方法我院头颈科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颌面部各类皮肤缺损患者20例,缺损的面积为2.3cm×2.8cm-6.3cm×6cm,创面的修复均采用斧头状皮瓣。结果所有斧头状皮瓣都存活良好,损伤面Ⅰ期愈合,经过2-6个月的随访和问卷调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线不明显,外形较为良好,患者比较满意。结论斧头状皮瓣转移修复术是一种简洁、有效的皮肤缺损修复手术,适用于颌面部各类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状皮瓣 颌面部恶性肿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第五趾近节胫侧创面
6
作者 游兴 张驰 +4 位作者 陶科融 刘野 罗昭和 杨海燕 孙广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6-657,共2页
目的总结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20年5月,采用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9例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男3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岁。单足7例,双足2例。外伤创面3例,瘢痕松解术后... 目的总结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20年5月,采用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9例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男3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岁。单足7例,双足2例。外伤创面3例,瘢痕松解术后创面2例,慢性溃疡4例。创面范围为1.5 cm×1.0 cm~2.0 cm×1.0 cm,均合并骨或关节外露。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1.0 cm~2.5 cm×1.5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皮瓣外观不臃肿,慢性溃疡患者无溃烂复发。足趾外形满意,不影响穿鞋及走路。供区无明显瘢痕及功能障碍。结论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位置隐蔽、血供可靠、切取方便,对供区损伤小,是修复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 趾固有动脉 斧头状皮瓣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斧头状”随意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泰然 孟庆延 +5 位作者 冯葳 马靓 修一平 张旭 钱学义 张丽艳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斧头状”随意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面部圆形或椭圆形缺损周围正常皮肤的弹性力学和几何学原理,设计“斧头状”皮瓣,修复缺损直径最大4.5cm。结果全部“斧头状”皮瓣成活良好,均I期愈合;... 目的探讨“斧头状”随意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面部圆形或椭圆形缺损周围正常皮肤的弹性力学和几何学原理,设计“斧头状”皮瓣,修复缺损直径最大4.5cm。结果全部“斧头状”皮瓣成活良好,均I期愈合;切口瘢痕不明显,无器官扭转和移位,患者对远期效果满意。结论“斧头状”皮瓣具有设计简便、操作简单、血运可靠及旋转后张力分布均匀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状皮瓣 面部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斧形皮瓣在修复眉区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冯薇 骆宁 +3 位作者 李泰然 修一平 张旭 孟庆延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1期-,共3页
目的 通过斧形皮瓣的探索和应用,探寻修复眉区皮肤缺损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烧伤科治疗的不同原因眉区皮肤缺损病例23例,根据病变的性质彻底切除病损组织及一定范围的周围正常组织.沿缺损区的长轴方向在眉毛的上方设计... 目的 通过斧形皮瓣的探索和应用,探寻修复眉区皮肤缺损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烧伤科治疗的不同原因眉区皮肤缺损病例23例,根据病变的性质彻底切除病损组织及一定范围的周围正常组织.沿缺损区的长轴方向在眉毛的上方设计斧刃在上方蒂在下方的斧头状皮瓣,使弧线尽量与眉毛自然弧线一致.蒂部的宽度与皮瓣最长弧线(斧刃)的比例以<1:3为宜.切开游离皮瓣并将皮瓣向软组织缺损部位旋转推进,尖端和旋转点处根据需要去除多余的皮肤,保证无张力下分层缝合.结果 本组病例所有皮瓣成活良好,无1例出现皮瓣坏死和血运障碍,眉毛无移位变形.术后5 ~7d拆线.经6个月至3年随访,术区原发病变无复发,未见瘢痕组织增生,功能和外形均满意.结论 斧头状皮瓣设计灵活,弧线与眉线一致,张力分布均匀,遗留瘢痕不明显,适合用于修复眉区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状皮瓣 眉区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老年鼻背内眦恶性肿物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
9
作者 陈哲 林泉 +3 位作者 荣莉 朴英丹 郭晶东 张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05-2406,共2页
目的:总结斧头状皮瓣及植皮在切除老年人鼻背内眦肿物后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在修复内眦鼻背肿物创面时,可根据创面深度选择在创面边缘的一侧形成斧头状皮瓣或植皮,创面较深时可应用斧头状旋转皮瓣,创面较浅时应选择植皮。... 目的:总结斧头状皮瓣及植皮在切除老年人鼻背内眦肿物后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在修复内眦鼻背肿物创面时,可根据创面深度选择在创面边缘的一侧形成斧头状皮瓣或植皮,创面较深时可应用斧头状旋转皮瓣,创面较浅时应选择植皮。结果随访3~6个月,其中8例老年患者皮瓣及15例植皮患者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及坏死,鼻背形态良好,下睑无外翻,未见明显畸形,恶性肿物无复发现象。结论斧头状皮瓣及植皮操作简单,在老年人鼻背内眦肿物应用斧头状旋转皮瓣或植皮修复创面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旋转 内眦鼻背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