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沃森人文关怀理论在改善小儿斜视矫正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晓冉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沃森人文关怀理论在改善小儿斜视矫正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2例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 目的探究沃森人文关怀理论在改善小儿斜视矫正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2例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接受基于沃森人文关怀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和术后3个月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视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患儿焦虑量表(m-YPAS)评分、依从性评分、近斜视和远斜视棱镜度数以及斜视儿童生存质量量表(child-IXT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m-YPAS评分和近斜视、远斜视棱镜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和child-IXT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沃森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斜视术后患儿不良情绪,强化患儿遵医行为,有利于患儿视力恢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森人文关怀理论 小儿斜视矫正术 遵医行为 视力恢复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贴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孙艳群 庞福强 单洪雪 《医师在线》 2025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究压贴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儿采用压贴三棱镜的... 目的探究压贴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儿采用压贴三棱镜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压贴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斜视度变化情况、融合功能恢复情况、中心立体视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近距离(33 cm)斜视度、远距离(6 m)斜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近距离(33 cm)斜视度、远距离(6 m)斜视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融合功能恢复正常34例,对照组恢复正常12例,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融合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恢复正常19例,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融合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中心立体视恢复正常24例,对照组恢复正常4例,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中心立体视恢复正常29例,对照组恢复正常16例,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中心立体视恢复正常32例,对照组恢复正常23例,研究组中心立体视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贴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的双眼视功能,减轻斜视度,并更快地恢复双眼融合功能与中心立体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贴三棱镜 斜视矫正术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斜视矫正术应用喉罩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周小丹 熊思敏 叶菊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斜视矫正术应用喉罩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斜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行喉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不... 目的分析小儿斜视矫正术应用喉罩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斜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行喉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入气管插管/喉罩即时(T2)、插入气管插管/喉罩后5 min(T3)、拔出气管插管/喉罩前5 min(T4)、拔出气管插管/喉罩后5 min(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T1~T5时的HR、MAP水平与同组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5时的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4时的HR、MAP水平较同组T0时更高(P<0.05);研究组T2、T4时的HR[(108.35±12.54)、(111.21±11.65)次/min]、MAP[(82.21±6.15)、(80.35±5.87)mm Hg(1 mm Hg=0.133 kPa)]较对照组的[(122.45±14.74)、(126.64±12.05)次/min]、[(94.58±6.24)、(92.65±5.36)mm Hg]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30.56%(P<0.05)。结论小儿斜视矫正术应用喉罩全身麻醉,可减少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斜视 喉罩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期 斜视矫正术 声音嘶哑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静脉输注联合常规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葛晓丹 刘伟伟 +1 位作者 鲁海兵 贾英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静脉输注联合常规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行小儿斜视矫正术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静脉输注联合常规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行小儿斜视矫正术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静脉输注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麻醉前(T_(1))、麻醉后5 min(T_(2))、开始矫正时(T_(3))、术毕(T_(4))]平均动脉压、心率,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同时间(术后2、12、24 h)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2)、T_(3)、T_(4)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T_(1)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24 h,观察组FPS-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静脉输注联合常规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可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FPS-R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静脉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斜视矫正术 躁动 平均动脉压 心率 FPS-R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隆溴铵和长托宁对斜视矫正术患儿术中眼心反射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5
作者 汤西玲 侯雅欣 +2 位作者 沈亚萍 吴俊鹤 孙振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价格隆溴铵和长托宁对斜视矫正术患儿术中眼心反射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患儿87例,年龄3~1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格隆溴铵组(G组,42例)和长托宁组(P组,45例)。麻醉诱导... 目的评价格隆溴铵和长托宁对斜视矫正术患儿术中眼心反射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患儿87例,年龄3~1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格隆溴铵组(G组,42例)和长托宁组(P组,45例)。麻醉诱导前5 min G组静注格隆溴铵5μg/kg,P组静注长托宁0.01 mg/kg。记录给药前(T_(0))及给药后10 min(T_(1))、20 min(T_(2))的SBP、SpO_(2)和HR。统计术中眼心反射(OCR)、术后24 h恶心呕吐(PONV),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儿HR组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及组别交互差异明显(P<0.05)。与P组比较,G组患儿T_(1)、T_(2)时的HR均较高;P组患儿T_(1)、T_(2)时的SBP较T_(0)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患儿术中OCR的总发生率和需阿托品补救的发生率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术中的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患儿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长托宁比较,格隆溴铵应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有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有效预防术中发生眼心反射,且不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隆溴铵 长托宁 斜视矫正术 术中眼心反射 术后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王文成 张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5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民医院开展手术治疗的100例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民医院开展手术治疗的100例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h、1 d、7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传统斜视矫正术在斜视治疗中均有一定可行性,但前者具有并发症少、痛感轻、出血量少等优势,且利于改善患者视觉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 疼痛程度 视觉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的效果及其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高锦展 王素萍 何利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1期41-43,F0003,共4页
目的探探讨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的效果及其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95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行斜视矫正术,对照组47例给... 目的探探讨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的效果及其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95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行斜视矫正术,对照组47例给予术中作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观察组48例给予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视功能改善效果、手术效果、泪膜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9.36%(χ^(2)=0.6632,P=0.4154);观察组水平共同性斜视患儿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1.9892,P=0.0000);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泪液分泌量高于对照组(t=15.0051,P=0.0000),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上升(t=9.2228,P=0.0000),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较对照组降低(t=10.7815,P=0.0000)。结论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矫正眼部,改善患儿视功能及泪膜功能,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 水平共同性斜视 泪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功能训练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儿童间歇性斜视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何剑威 曾素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视觉功能训练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儿童间歇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4年6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诊的间歇性斜视患儿50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斜视矫正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视觉功能训练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儿童间歇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4年6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诊的间歇性斜视患儿50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斜视矫正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视觉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视功能恢复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近度、视远度、斜视圆周度降低,融合范围提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觉功能训练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儿童间歇性斜视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儿视功能、心理状况,降低斜视度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斜视 斜视矫正术 视觉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斜视矫正术患儿效果观察
9
作者 李倩 牛圣青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4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80例斜视矫正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 目的:观察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80例斜视矫正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焦虑情绪、依从性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术前等待阶段~术后24 h,观察组患儿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配合、饮食管理、术后用药及患眼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斜视矫正术患儿可改善患儿焦虑情绪,提高患儿依从性,提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矫正术 儿童 围术期综合护理 焦虑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护理干预结合生活指导在斜视矫正术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杜君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34-0137,共4页
分析认知护理干预结合生活指导对斜视矫正术患儿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4例斜视矫正术患儿,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结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视觉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生活... 分析认知护理干预结合生活指导对斜视矫正术患儿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4例斜视矫正术患儿,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结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视觉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斜视矫正术患儿进行认知护理联合生活指导,可有效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认知评分,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护理 生活指导 斜视矫正术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中的效果
11
作者 成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84-0187,共4页
分析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期间细节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斜视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 分析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期间细节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斜视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患儿不良情绪。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参照组的45.00%(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00%,高于参照组的75.00%(P<0.05);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97.50高于参照组82.5(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细节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患儿不良情绪,还能够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斜视矫正术 细节护理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红旗 林洪启 +1 位作者 孟凡民 刘培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4期79-81,共3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S组与PR组各40例,诱导麻醉后,S组吸入七氟醚、PR组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术中收缩压(SBP)、...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S组与PR组各40例,诱导麻醉后,S组吸入七氟醚、PR组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的变化,并观察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麻醉后SBP、DAP均较麻醉前降低,P均<0.05;两组间SBP、DBP比较,P均>0.05。PR组麻醉后HR较麻醉前及S组降低,P均<0.05。两组麻醉后AEPI比较,P均>0.05。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低于PR组,Steward苏醒评分达到4分及PACU停留时间均高于PR组,P均<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对斜视矫正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七氟醚麻醉者呼吸恢复较早,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者意识恢复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斜视矫正术 血流动力学 Steward苏醒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水平斜视矫正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劲松 殷小龙 +1 位作者 邓燕 彭小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水平斜视矫正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决定术后首次散瞳验光时机。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09-01/2010-12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接受水平斜视矫正术的3~8岁儿童进行随访,搜集资料完整、无失访的患儿178例318... 目的:探讨儿童水平斜视矫正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决定术后首次散瞳验光时机。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09-01/2010-12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接受水平斜视矫正术的3~8岁儿童进行随访,搜集资料完整、无失访的患儿178例318眼。分为四组,分别为外直肌后徙术(Ⅰ组),内直肌后徙术(Ⅱ组),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组(Ⅲ组),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组(Ⅳ组)。排除全身重大疾病及眼部器质性病变。进行术前1mo,术后1wk,1,2,4,8mo的眼部检查、弱视相关检查、散瞳检影检查。结果:术后1wk,Ⅲ和Ⅳ组患儿散瞳检影球镜屈光度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mo各组与术前比较已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mo各组的球镜屈光度较术前出现一定程度下降(P<0.05)。术后1wk各组柱镜屈光度与术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1mo,Ⅲ和Ⅳ组柱镜屈光度与术前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2mo后各组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时段与术前比较,散光的循规性及散光轴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儿童水平斜视手术后短期内的屈光度确实存在变化,但在一定时间内多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总的来说,不同术式对术后屈光度变化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患儿散瞳验光配镜可于术后2mo以后进行,最迟不应超过4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状态 水平斜视矫正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桂芝 常超 +3 位作者 闫书妹 庆淑梅 李志刚 朱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连续观察并分析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OCR)的发生特点。方法:借助12导联同步DCG,对68例斜视矫正术(涉及176条眼外肌)中OCR的发生率、发生时机、DCG变化特征、不同眼外肌OCR敏感性、麻醉对心律和OCR的影响、术...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连续观察并分析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OCR)的发生特点。方法:借助12导联同步DCG,对68例斜视矫正术(涉及176条眼外肌)中OCR的发生率、发生时机、DCG变化特征、不同眼外肌OCR敏感性、麻醉对心律和OCR的影响、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8例眼外肌矫正术中OCR发生率高达94.12%;勾拉眼外肌时OCR的发生率最高和最为严重;OCR的DCG特征以窦性心律减慢(64.70%)为主,少数(4.55%)出现短暂全心停搏;3级OCR或全心停搏者均在停止手术操作或给予阿托品后恢复正常窦性心律;OCR均于术后3 h恢复到术前状态。结论:DCG可用于术中OCR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矫正术 眼心反射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厚仁 王力峰 +1 位作者 郭锐 邓云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超前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其在小儿斜视矫正术超前镇痛中合适的剂量。方法 100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4组:A组、B组、C组和D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5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超前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其在小儿斜视矫正术超前镇痛中合适的剂量。方法 100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4组:A组、B组、C组和D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5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术毕前10 min,给予地佐辛:A组0.1 mg·kg-1肌内注射,B组0.2 mg·kg-1肌内注射,C组0.1 mg·kg-1静脉滴注;D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L静脉滴注。观察4组术后30 min(T1),1(T2)、2(T3)、3(T4)和4(T5)h时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镇痛评分(VAS评分)、躁动评分(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4组患儿T1—T5时HR、RR、MAP和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C 2组T1—T5时VAS得分均明显低于A、D 2组(均P<0.05),A、B、C3组T1—T5时RS得分均明显低于D组(P<0.05),A、B、D3组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结论 0.2 mg·kg-1地佐辛肌内注射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超前镇痛效果较好,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能有效减少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少,可安全应用于小儿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矫正术 地佐辛 超前镇痛 不良反应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汪洁 姚家奇 周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实施全面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纳入10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实施均等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实施全面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纳入10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实施均等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恶心呕吐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调查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2h与术后24h分别对两组患儿实施恶心呕吐评分,可得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护理质量评估,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方面经比较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观察各项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实施全面围手术期护理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促进患儿的康复,并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斜视 斜视矫正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廖志品 田玉科 马自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43-2044,共2页
目的:评价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患儿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静脉较深麻醉后,置入合适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同时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麻醉平稳,监测动脉血气值、SpO2、PetCO2、气... 目的:评价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患儿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静脉较深麻醉后,置入合适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同时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麻醉平稳,监测动脉血气值、SpO2、PetCO2、气道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参数。结果:小儿斜视矫正术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置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能保证患儿有效的气体交换,PetCO2和PaCO2较高频通气前明显降低,而PaO2明显升高。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采用喉罩配合高频喷射通气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高频通气 小儿 斜视矫正术 麻醉处理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斜视矫正术手术操作对眼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恩华 赵娟 赵堪兴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3-764,共2页
眼迷走神经反射(oculovagal reflex,OVR)是眼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为更好地暴露眼外肌和最大斜视角,不可避免地会发生OVR[1],尤其是迷走神经兴奋性高的患儿㈨,其危险性已有较多报道[3-4]。本研究观察全身麻... 眼迷走神经反射(oculovagal reflex,OVR)是眼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为更好地暴露眼外肌和最大斜视角,不可避免地会发生OVR[1],尤其是迷走神经兴奋性高的患儿㈨,其危险性已有较多报道[3-4]。本研究观察全身麻醉下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不同术者OVR的发生率以及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反射 斜视矫正术 手术操作 小儿 对眼 神经兴奋性 手术中 预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技术应用于斜视矫正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洁 马凤娟 +1 位作者 邵之江 孙志成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技术应用于斜视矫正术的优点。方法对37例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斜视矫正术,其中5例复杂性斜视行睫状前血管分离。平均随访6个月,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第一眼位获得理想眼位,...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技术应用于斜视矫正术的优点。方法对37例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斜视矫正术,其中5例复杂性斜视行睫状前血管分离。平均随访6个月,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第一眼位获得理想眼位,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5例复杂性斜视成功分离并保留睫状前血管,减少手术次数。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术更安全,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技术 斜视矫正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衍辉 薛广燕 +3 位作者 孙新兰 周志东 卢忆梅 董莉萍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5-886,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术后恢复结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PK组,n=20)和氯胺酮组(K组,n=20)。分别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术后恢复结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PK组,n=20)和氯胺酮组(K组,n=20)。分别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术中第15分钟、手术结束时即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停药后记录完全清醒时间(自动睁眼和指令性反应恢复)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K组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术中第15分钟及手术结束即刻的HR、MAP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均有增快和升高(P<0.05)。而PK组的上述参数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则无显著变化(P>0.05)。PK组和K组的相应各时点参数间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K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PK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K组(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氯胺酮 血流动力学 手术后恶心呕吐 儿童 斜视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