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爆轰波面上复杂结构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滕宏辉 王春 +1 位作者 赵伟 姜宗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1-645,共5页
利用欧拉方程和单步化学反应模型,对斜爆轰波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斜爆轰波面上多维复杂结构的形成机理、数值结果显示在斜爆轰波面上,存在两种小尺度的激波和火焰耦合结构:第1种结构由一道横波和三角形火焰组成,是斜爆轰波中特有... 利用欧拉方程和单步化学反应模型,对斜爆轰波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斜爆轰波面上多维复杂结构的形成机理、数值结果显示在斜爆轰波面上,存在两种小尺度的激波和火焰耦合结构:第1种结构由一道横波和三角形火焰组成,是斜爆轰波中特有的结构;第2种结构由两道横波和凸起的火焰面组成,类似于正爆轰波面上的胞格结构、数值结果表明这两种结构具有相同的形成机理,而且能够相互转化,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受到来流马赫数和化学反应放热速度等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胞格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马赫数下斜爆轰波的结构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岩 武丹 王健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利用Euler方程和两步化学反应模型,对低马赫数入流时的驻定斜爆轰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重点研究了斜爆轰波的驻定过程和结构。数值结果显示,当入流马赫数较低时,即使其本身是附体的,在诱导区后侧的高压区的作用下,斜爆轰波也会从其起始... 利用Euler方程和两步化学反应模型,对低马赫数入流时的驻定斜爆轰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重点研究了斜爆轰波的驻定过程和结构。数值结果显示,当入流马赫数较低时,即使其本身是附体的,在诱导区后侧的高压区的作用下,斜爆轰波也会从其起始位置向来流方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斜爆轰波会驻定在靠近斜面前缘的位置,诱导区的长度仅有1mm左右。通过设置初始条件,让斜爆轰波在斜面前缘附近被触发,则其将一直维持在靠近斜面前缘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力学 诱导区 EULER方程 驻定斜爆轰波 低马赫数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劈诱导的斜爆轰波的精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归明月 范宝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0-494,共5页
为了揭示斜爆轰的精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带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利用五阶WENO格式,对尖劈诱导的斜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劈面的压缩下,斜爆轰波阵面被分为三种结构,依次是类ZND结构、单三波点阵面结构和双三波点阵面结构... 为了揭示斜爆轰的精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带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利用五阶WENO格式,对尖劈诱导的斜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劈面的压缩下,斜爆轰波阵面被分为三种结构,依次是类ZND结构、单三波点阵面结构和双三波点阵面结构。同时,根据三波点的轨迹绘制了胞格结构,其中单三波点的轨迹为平行直线,而双三波点的轨迹为倾斜的蜂窝状结构。讨论了来流马赫数和尖劈角度对劈面压缩性的影响,随着马赫数和劈角的增加,尖劈的压缩更厉害,爆轰波阵面也就越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精细结构 胞格结构 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定在高速弹丸上的斜爆轰波 被引量:6
4
作者 崔东明 范宝春 邢晓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给出了锥形弹丸以 16 0 0~ 2 10 0m/s的速度射入预混的氢 空气混合介质中形成驻定斜爆轰波的试验结果 ,并讨论锥顶角。
关键词 斜爆轰波 超音速燃烧 流场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平衡气体效应的斜爆轰波驻定窗口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镭潆 归明月 +2 位作者 张雨桐 崔皓 张辉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4,50,共6页
为研究真实情形下斜劈诱导的斜爆轰波的驻定窗口及影响因素,利用考虑平衡气体效应的极曲线关系式,分析了氢气-空气混合物的斜爆轰波的驻定窗口。与已有的一步反应的驻定窗口对比,讨论了平衡气体效应带来的特性;调整来流混合物的马赫数... 为研究真实情形下斜劈诱导的斜爆轰波的驻定窗口及影响因素,利用考虑平衡气体效应的极曲线关系式,分析了氢气-空气混合物的斜爆轰波的驻定窗口。与已有的一步反应的驻定窗口对比,讨论了平衡气体效应带来的特性;调整来流混合物的马赫数、压力、温度和当量比,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驻定窗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氢气-空气混合物中采用9种平衡气体组分时,随着来流马赫数和温度的增加、混合物当量比的减少,形成的驻定窗口明显增加,斜爆轰波更容易驻定;初压对斜爆轰波的驻定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平衡气体效应 驻定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定斜爆轰波起爆条件与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戴琪 金台 +1 位作者 罗坤 樊建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57-2362,共6页
为了探究驻定斜爆轰波的起爆条件以及来流马赫数和楔面角对斜爆轰波形态结构的共同影响,基于二维欧拉方程和单步化学反应模型,对驻定斜爆轰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斜爆轰波的起爆和结构受到来流马赫数和楔面角的显著影响,来流马... 为了探究驻定斜爆轰波的起爆条件以及来流马赫数和楔面角对斜爆轰波形态结构的共同影响,基于二维欧拉方程和单步化学反应模型,对驻定斜爆轰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斜爆轰波的起爆和结构受到来流马赫数和楔面角的显著影响,来流马赫数越小,形成斜爆轰波的楔面角条件越苛刻。随着来流马赫数和楔面角增加,波后混合气体温度升高,爆轰反应变得更加剧烈,使得斜激波诱导区域变短,未反应气团减少,接触间断面更靠近楔面,下游出现的涡结构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定斜爆轰波 来流马赫数 楔面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量比对斜爆轰波诱导区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楠 Seyed Amin Esfehani +2 位作者 Sudip Bhattrai 刘禹 唐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98-2805,共8页
为探索斜爆轰波诱导区特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利用带H2/O2详细化学反应模型的二维欧拉方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当量比对诱导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增大,诱导区长度呈U型曲线变化,在此过程中温度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研究诱导... 为探索斜爆轰波诱导区特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利用带H2/O2详细化学反应模型的二维欧拉方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当量比对诱导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增大,诱导区长度呈U型曲线变化,在此过程中温度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研究诱导区末端的压力分布发现,诱导区末端的压缩波强度是影响诱导区过渡形式的决定性因素。当量比在0.6~2.5时,压缩波强度较强,过渡形式为突变型,超出该范围,压缩波强度较弱,过渡形式为平滑型。此外,结合定容燃烧(CVC)理论分析了不同来流压力下的诱导区长度随当量比的变化情况,得出诱导区内的化学动力学效应影响了诱导区长度,使其沿理论所预测的U型曲线变化;气动力学效应影响了诱导区长度的变化幅度和速率,避免其过度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诱导区特性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轰波并行数值模拟的化学加速算法性能研究
8
作者 姜长磊 董刚 吴锦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5-775,共11页
考虑基元反应条件下的爆轰波精细结构的数值模拟计算量巨大,发展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计算方法十分必要。以Ma=7的H_(2)/O_(2)/N_(2)预混气来流形成的斜爆轰波为数值模拟对象,研究了一种基于并行计算架构的用于加速化学反应计算的建表算法... 考虑基元反应条件下的爆轰波精细结构的数值模拟计算量巨大,发展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计算方法十分必要。以Ma=7的H_(2)/O_(2)/N_(2)预混气来流形成的斜爆轰波为数值模拟对象,研究了一种基于并行计算架构的用于加速化学反应计算的建表算法的计算性能,考察了不同建表策略,即TP(Transposed processing)策略和PLP(Purely local processing)策略,以及不同并行分区数量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本文采用的建表算法能够很好地再现斜爆轰结构,其计算精度不受建表策略和并行计算分区数量的影响;而算法的计算效率则取决于不同分区对应的数据表之间操作的同步性,其中,数据表中节点数据的取回率和数据表设定的尺寸上限都会影响数据表操作的同步性。本文采用的两种建表策略的计算结果表明,TP策略数据表中节点取回率高于PLP策略,故计算效率更高;而计算分区数量越少,则分区对应的数据表尺寸上限越大,数据表的同步性就越好,计算效率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建表算法 并行计算 计算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氢气射流诱导斜爆轰波起爆的数值研究
9
作者 马君涵 姚瑞扬 张斌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为实现在高空飞行条件下可控制的斜爆轰波(ODW)快速起爆,在诱导区内设置横向氢气射流是一种有效的主动控制方案。通过数值求解二维反应欧拉方程,研究了横向氢气射流诱导的ODW流场特征,以及射流动压比和射流角度对ODW的调控规律。结果表... 为实现在高空飞行条件下可控制的斜爆轰波(ODW)快速起爆,在诱导区内设置横向氢气射流是一种有效的主动控制方案。通过数值求解二维反应欧拉方程,研究了横向氢气射流诱导的ODW流场特征,以及射流动压比和射流角度对ODW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在诱导区内设置横向氢气射流可实现ODW的提前起爆,诱导产生的ODW具有强耦合和弱耦合2种起爆形式。此外,燃烧室出口ODW的高度与射流动压比和射流角度均成正比,可以通过改变射流动压比和射流角度对ODW进行动态控制,实现发动机的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斜爆轰波(ODW)发动机 横向射流 加速起 系结构 动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轰的胞格结构及横波传播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爱峰 赵伟 姜宗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9-354,共6页
针对30°楔角的驻定斜爆轰特性,选择在临界爆轰马赫数附近6.8、7.0与7.5等3种不同马赫数来流状态进行数值分析。在马赫数为6.8、7.0状态下,在斜激波(oblique shock wave,OSW)、斜爆轰波(oblique detonation wave,ODW)与爆燃波交汇... 针对30°楔角的驻定斜爆轰特性,选择在临界爆轰马赫数附近6.8、7.0与7.5等3种不同马赫数来流状态进行数值分析。在马赫数为6.8、7.0状态下,在斜激波(oblique shock wave,OSW)、斜爆轰波(oblique detonation wave,ODW)与爆燃波交汇处形成的三波点后形成一道激波,在楔面上反射,并透过接触间断面与爆轰波阵面产生的横波相互作用,使得下游流场发生扰动,形成不规则的胞格结构。斜爆轰波阵面产生的横波呈现上游单向传播与下游双向传播同时并存的现象,对斜爆轰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力学 胞格结构 阵面 斜爆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楔面诱导的斜爆轰波阵面的磁流体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晓晖 陈志华 +1 位作者 薛大文 沙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5-741,共7页
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爆轰推进发展需要,数值研究了由双楔面诱导的斜爆轰波类型及其磁流体(MHD)控制的可行性,探讨了后楔倾角变化对双楔斜爆轰流场与MHD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前、后楔倾角分别为15°与20°的双楔面诱导的斜爆... 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爆轰推进发展需要,数值研究了由双楔面诱导的斜爆轰波类型及其磁流体(MHD)控制的可行性,探讨了后楔倾角变化对双楔斜爆轰流场与MHD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前、后楔倾角分别为15°与20°的双楔面诱导的斜爆轰,Lorentz力可以将不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稳定斜爆轰波阵面恢复到设计位置,并可以使不稳定斜爆轰波趋于稳定,但是,无法将不稳定斜爆轰波恢复到设计位置.而当后楔倾角稍微增加时,若爆轰流场稳定,同样可对斜爆轰波阵面进行有效控制.但当后楔倾角大于25°时,稳定斜爆轰波流场失稳,此时MHD无法控制流场稳定性.但若增加气体反应速率,虽然斜爆轰波不稳定,MHD控制却可使其趋于稳定,但无法将爆轰波阵面恢复到设计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磁流体(MHD) 流体控制 推进
原文传递
来流边界层效应下斜坡诱导的斜爆轰波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彧 周进 林志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21-228,共8页
以超声速预混气中的斜爆轰波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来流边界层效应下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马赫数为3的超声速预混风洞中,通过斜坡诱导产生了斜爆轰波.当来流的当量比较低时,预混气中产生的是化学反应锋面与激波面非耦合的激波诱导燃烧现... 以超声速预混气中的斜爆轰波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来流边界层效应下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马赫数为3的超声速预混风洞中,通过斜坡诱导产生了斜爆轰波.当来流的当量比较低时,预混气中产生的是化学反应锋面与激波面非耦合的激波诱导燃烧现象.此时边界层分离区中的化学反应放热将使分离区尺度显著增大,流场非定常性显著增强,激波位置剧烈振荡.当来流的当量比较高时,预混气将产生斜爆轰波.此时边界层分离区会影响到斜爆轰波起爆时的形态.在小尺度分离区下,斜爆轰波起爆时呈突跃结构(有横波);在中等尺度分离区下,流场固有的非定常性使斜爆轰波呈间歇突跃结构;在大尺度分离区下,斜爆轰波起爆则呈完全的平滑结构(无横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诱导燃烧 边界层分离 非定常性
原文传递
高速弹丸诱导斜爆轰激波结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尚甲豪 胡国暾 +5 位作者 汪球 王业军 张坤 项高翔 赵伟 魏炳忱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9-317,共9页
斜爆轰推进系统在高超声速推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释热迅速、比冲高、燃烧室结构简单的优点吸引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然而,斜爆轰的地面试验同时涉及到高速试验环境模拟、燃料与氧化剂混合、高温燃烧流场结构测量等技术难点,当前... 斜爆轰推进系统在高超声速推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释热迅速、比冲高、燃烧室结构简单的优点吸引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然而,斜爆轰的地面试验同时涉及到高速试验环境模拟、燃料与氧化剂混合、高温燃烧流场结构测量等技术难点,当前国内外系统的试验研究仍然十分有限,难以支撑斜爆轰发动机的研制.为了研究自持传播的斜爆轰激波结构与波面流动特性,基于爆轰驱动二级轻气炮开展了高速弹丸诱导斜爆轰实验研究,使用直径30 mm球头圆柱形弹丸发射进入充满氢/氧可燃混合气体的实验舱中以起爆斜爆轰波,并采用两种阴影技术对实验流动结构进行测量.实验中在不同速度、不同充气压力下观察到三种弹丸诱导激波结构,即激波诱导燃烧、弹丸起爆爆轰波和相对弹丸驻定的斜爆轰波,实验舱充气压力下降则会造成爆轰横波尺度增加与波面流动失稳.实验中,斜爆轰激波角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弹丸气动不稳定带来较大的弹丸攻角会对激波角测量带来一定偏差.通过对斜爆轰波波面法向传播速度的测量发现,随着远离弹丸,斜爆轰传播速度由弹丸飞行速度衰减至接近实验气体CJ速度,弹丸速度的降低会加速斜爆轰波传播速度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 诱导燃烧 斜爆轰波 二级轻气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轰波的波角和法向速度-曲率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理 岳连捷 张新宇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180,共11页
为研究斜劈诱导斜爆轰波的波阵面弯曲效应,以期为斜爆轰的不稳定性及其演化规律提供新的见解,基于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空间离散和附加Runge-Kutta方法时间离散的求解器,针对不同的化学反应参数(释热量、放热速率和化学反应区参考长... 为研究斜劈诱导斜爆轰波的波阵面弯曲效应,以期为斜爆轰的不稳定性及其演化规律提供新的见解,基于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空间离散和附加Runge-Kutta方法时间离散的求解器,针对不同的化学反应参数(释热量、放热速率和化学反应区参考长度)条件,开展斜爆轰波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斜爆轰波沿波阵面的波角变化可分为3个区域:区域Ⅰ,波角平滑减小;区域Ⅱ,波角跃升后衰减;区域Ⅲ,波角有规律振荡。波阵面法向速度-曲率关系在区域Ⅰ呈现准垂直直线变化趋势,并伴随着爆轰波强度的不断衰减;在区域Ⅲ则呈现出"D"形曲线,即由极曲线段、光滑水平变化段和拟线性变化段组成,为类胞格结构的周期性演变;区域Ⅱ可认为是以上两个区域特征的耦合。不同的化学反应参数对斜爆轰波波阵面的弯曲效应影响存在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斜爆轰波 不稳定性 类胞格结构 法向速度-曲率关系
原文传递
高超声速发动机不同燃烧模式的性能比较──斜爆轰发动机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袁生学 黄志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6,共9页
本文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从熵和的概念出发,论证了理想情况下爆轰发动机的有效性,并定量比较了在同样入口压缩条件下,采用爆轰、等压、等M数等三种燃烧模式的发动机的性能,证明C─J斜爆轰是最佳超声速燃烧模式。
关键词 斜爆轰波 超声速燃烧 航空发动机 热力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持斜爆轰的特性和实验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生学 黄志澄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0-92,共3页
本文指出了自持斜轰是最佳超声速燃烧模式,提出了自持斜爆轰形成后波角与波后物体形状无关的论点,并介绍了进行驻定斜爆轰实验观察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斜爆轰波 超声速燃烧 吸气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劈诱导斜爆轰的胞格结构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归明月 范宝春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为了揭示斜爆轰的胞格结构,基于带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利用五阶WENO格式,对尖劈诱导的斜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非定常的波阵面结构.结果表明,斜爆轰波阵面被分为4个区域,依次是斜激波、类ZND结构、单三波点结构和双三波点结构.... 为了揭示斜爆轰的胞格结构,基于带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利用五阶WENO格式,对尖劈诱导的斜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非定常的波阵面结构.结果表明,斜爆轰波阵面被分为4个区域,依次是斜激波、类ZND结构、单三波点结构和双三波点结构.根据三波点的轨迹绘制了胞格结构,其中单三波点的轨迹为平行直线,而双三波点的轨迹为倾斜的鱼鳞状结构.如移除来流在斜爆轰波切向的分速度,得到斜爆轰法向的胞格结构,其横波间距小于正爆轰胞格的横波间距,这是由于斜爆轰波中横波是爆轰波,而正爆轰波中横波是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单三点结构 双三点结构 胞格结构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轰发动机燃烧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子健 韩信 +4 位作者 马凯夫 张文硕 刘云峰 苑朝凯 姜宗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6-794,共9页
为了研究斜爆轰发动机的稳定燃烧机理,开展了飞行马赫数9的斜爆轰发动机的数值模拟研究和试验研究。设计了全尺度斜爆轰发动机模型,发动机的总长度为2.8m。采用两级进气道压缩,每级压缩角度均为15°。利用三个小支板在进气道前缘主... 为了研究斜爆轰发动机的稳定燃烧机理,开展了飞行马赫数9的斜爆轰发动机的数值模拟研究和试验研究。设计了全尺度斜爆轰发动机模型,发动机的总长度为2.8m。采用两级进气道压缩,每级压缩角度均为15°。利用三个小支板在进气道前缘主流核心区中进行氢气的喷射和混合。采用带化学反应的雷诺平均N-S方程、SST k-ω模型以及9组分19步反应的基元反应模型,对氢气混合过程和发动机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在进气道内混合得比较均匀,在燃烧室内获得了稳定的斜爆轰流场和正爆轰流场。在激波风洞中开展了马赫数9状态下的斜爆轰发动机稳定燃烧机理试验研究,在50ms的风洞有效试验时间内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斜爆轰流场,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在试验中形成了斜爆轰波。研究结果证明了斜爆轰发动机的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超声速燃烧 诱导燃烧 斜爆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轰发动机的推力性能理论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鹏飞 张子健 +2 位作者 杨瑞鑫 滕宏辉 姜宗林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53-2864,共12页
爆轰燃烧具有释热快、循环热效率高的特点.斜爆轰发动机利用斜爆轰波进行燃烧组织,在高超声速吸气式推进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斜爆轰波的起爆、驻定以及波系结构等,缺少从整体层面出发对斜爆轰发动机开展推力性能分析.... 爆轰燃烧具有释热快、循环热效率高的特点.斜爆轰发动机利用斜爆轰波进行燃烧组织,在高超声速吸气式推进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斜爆轰波的起爆、驻定以及波系结构等,缺少从整体层面出发对斜爆轰发动机开展推力性能分析.本文将斜爆轰发动机内的流动和燃烧过程分解成进气压缩、燃料掺混、燃烧释热和排气膨胀4个基本模块并分别进行理论求解,建立了斜爆轰发动机推力性能的理论分析模型.在斜爆轰波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过驱动斜爆轰、Chapman-Jouguet斜爆轰、过驱动正爆轰和斜激波诱导等容燃烧等4种燃烧模式来描述燃烧室内的燃烧释热过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燃烧模式对发动机比冲性能的影响.此外,还获得了不同来流参数、燃烧室参数和进排气参数等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规律,发现来流马赫数和尾喷管的膨胀面积比是发动机理论燃料比冲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结合以往关于受限空间内斜爆轰波驻定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斜爆轰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发动机 推力性能 燃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轰波黏性流场和起爆演化的数值研究
20
作者 杨理 岳连捷 《航空动力学报》 2025年第2期354-362,共9页
为探究黏性效应对斜爆轰波波阵面的影响,认识斜爆轰波(ODW)起爆过程的特性,基于高分辨率求解器,开展斜劈诱导斜爆轰波的无黏/有黏数值计算。研究表明:有黏计算条件下惰性斜激波的波角值明显大于无黏计算,同时耦合下游分离泡的影响,使得... 为探究黏性效应对斜爆轰波波阵面的影响,认识斜爆轰波(ODW)起爆过程的特性,基于高分辨率求解器,开展斜劈诱导斜爆轰波的无黏/有黏数值计算。研究表明:有黏计算条件下惰性斜激波的波角值明显大于无黏计算,同时耦合下游分离泡的影响,使得斜激波后诱导点火长度减小。由于有黏计算中壁面上分离泡的分离/再附激波自身具有不稳定性,分离/再附激波与斜爆轰波波阵面作用更易促使类胞格结构形成。斜爆轰波的起爆可认为是由斜激波诱导的燃烧波与斜激波碰撞引发的,形成的斜爆轰波继而在三波点牵引下向外膨胀;燃烧波强度对最终准稳态流场中强过驱斜爆轰波区域尺度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波 黏性效应 阵面 诱导燃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