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3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叶白冰 李秀娟 陈赛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资料收集、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年龄较大,Killip分级Ⅲ-Ⅳ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比较高(P<0.05)。与左心室无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P<0.05)。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较低(P<0.05)。GWE、GCW、GWI、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负相关,GWW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冠心病早期患者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而上述指标均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室压力-应变环 冠心病早期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研究
2
作者 单晓英 高菊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对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全面评估,探讨脑梗死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潜在关联。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并选择无...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对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全面评估,探讨脑梗死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潜在关联。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并选择无脑梗死病史的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Adama分型,分为A组(腔隙性梗死组,50例)、B组(中等面积梗死组,40例)、C组(大面积梗死组,6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2D-STI检查,比较各组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左室整体环向应变(GCS),评估左心室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组及C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流速E峰/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侧壁侧及间隔侧的心肌位移峰值e’(E/e’)均增高,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E/A)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C组LVEDd、LAD、E/e’增高,LVEF、E/A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LVEF、E/A减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亚组的GLS均减低,B组及C组GCS减低(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GCS、GL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GCS、GL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能够有效评价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且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梗死程度的加重,左心室收缩功能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脑梗死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
3
作者 柳雪晨 杨雷 +2 位作者 廖梦倩 潘俊翔 王廉一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心脏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在临床评估中,尽管超声心动图技术可用于评估心脏的相关改变,但对于心房颤动患者而言,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心房颤动患...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心脏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在临床评估中,尽管超声心动图技术可用于评估心脏的相关改变,但对于心房颤动患者而言,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估与预防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综述旨在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Atrial fibrillation is a common cardiac arrhythmia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clinical settings,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s in both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heart. Echocardiography is a wildly utilized modality for evaluating these cardiac modifications. However, its util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s subject to limitations.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beneficial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left hear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potentially influencing the prevention of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This review delv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to evaluate left hear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右心室功能进展
4
作者 宋红梅 李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7期120-123,共4页
随着右心室功能异常的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应增加。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的出现为临床右心室功能评估提供无创、准确的客观依据。本综述就3D-STI评估右心室功能... 随着右心室功能异常的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应增加。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的出现为临床右心室功能评估提供无创、准确的客观依据。本综述就3D-STI评估右心室功能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黄芪甲苷对表柔比星大鼠心脏毒性的影响
5
作者 栾丽娜 陈海燕 +2 位作者 李正 刘阳 舒先红 《肿瘤影像学》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表柔比星(epirubicin,Epb)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但具有心脏毒性。本研究旨在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Epb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pb模型组、... 目的:表柔比星(epirubicin,Epb)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但具有心脏毒性。本研究旨在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Epb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pb模型组、低剂量AS-Ⅳ组和高剂量AS-Ⅳ组,每组8只。所有大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监测,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参数。于第6周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CK-MB、LDH及IL-17,心脏取材行Masson染色。结果:组别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对LVEF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对GLS值的影响均具有高度显著性[F组别(3,21)=11.0142,P<0.0001,F时间(3,21)=7.2154,P=0.0017],两者交互效应接近显著[F交互(9,63)=1.8761,P=0.0720];各组大鼠血清学指标CK-MB、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b模型组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低剂量及高剂量AS-Ⅳ组IL-17水平相仿,较Epb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心脏重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纤维化面积百分比具有显著组间差异,纤维化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正常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及Epb模型组(P<0.0001)。结论:AS-Ⅳ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Epb相关的心肌损伤。GLS能较LVEF更为敏感准确地识别亚临床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心脏毒性 表柔比星 斑点追踪成像 经胸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膀胱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致心脏毒性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刘志龙 付莹 +1 位作者 孟庆来 付秀秀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675-1680,共6页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方案(吉西他滨 + 顺铂)后左室收缩功能早期受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期间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1例(A组实验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方案(吉西他滨 + 顺铂)后左室收缩功能早期受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期间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1例(A组实验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2.65 ± 10.80岁,采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 (顺铂 + 吉西他滨)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 RC)化疗的治疗方案,以28天为一个周期,全部患者在用药前基线水平(T0)、第1周期(T1)、第2周期(T2)、第3周期(T3)结束后48 h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获取IVSD、LVPWD、LVEDD、LVESD、LVEDV、LVESV、LVEF、LVFS、E、A、E/A、e'、E/e'、LVGLS。另选取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B组对照组),并进行一次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获取与实验组同样数据。比较组间及组内数据的差异性。结果:与T0相比,T1、T2、T3时实验组患者IVSD、LVPWD、LVEDD、LVESD、LVEDV、LVESV均无显著差异(P > 0.05);与T0相比,T1、T2、T3时实验组患者LVEF、LV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相比,实验组患者LVGLS于T2、T3时出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E、e'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膀胱癌新辅助化疗后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时,GLS可准确提供左室整体纵向应变的收缩功能参数变化,从而协助临床医生评价化疗后患者心脏早期受损情况。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wo-dimensional spot tracking imaging in the early impaire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gemcitabine +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How: Thirty-one patients (group A experimental group) diagnosed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3 to December 2024, including 23 males and 8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2.65 ± 10.80 years old, were selected fo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 (cisplatin +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radical cystectomy (RC) chemotherapy, with a 28-day cycle. All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echocardiography and two-dimensional spot tracking imaging within 48 hours after the end of baseline (T0), cycle 1 (T1), cycle 2 (T2), and cycle 3 (T3) before medication. Obtain IVSD, LVPWD, LVEDD, LVESD, LVEDV, LVESV, LVEF, LVFS, E, A, E/A, e', E/e', and LVGLS. In addition, 34 patients with non-invasive bladder cancer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B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echocardiography and two-dimensional spot tracking imaging were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same data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 data differences between and within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0,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VSD, LVPWD, LVEDD, LVESD, LVEDV and LVESV at T1, T2 and T3 (P > 0.05). Compared with T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VEF and LVFS at T1, T2 and T3 (P > 0.05). Compared with T0, LVG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at T2 and T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ut E' and e'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When the results of routin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ladder cancer are in the normal range, GLS can accurately provide the change of systolic function parameters of the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the left ventricle, so as to assist clinicians in evaluating the early cardiac damage after chem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超声心动图 膀胱癌患者新辅助化疗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7
作者 赵勇 邹浩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两者联合用于冠心病诊断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41、0.689、0.946。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单独诊断(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明显优于单独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合并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王业兵 李春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估冠心病(CHD)合并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肌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有支架植入适应...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估冠心病(CHD)合并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肌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有支架植入适应证并成功实施择期PCI术的CHD患者33例为观察组,于术前、术后3~5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选取同期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各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心脏常规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左心室壁分为17个节段,采用aCMQ软件进行应变分析,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以及左前降支供血的6个节段包括前壁基底段(BA)、前壁中间段(MA)、前壁心尖段(AA)、前间隔基底段(BAS)、前间隔中间段(MAS)、间隔心尖段(AS)的节段纵向应变及节段圆周应变。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CI术前LVEF、GLS绝对值、GCS绝对值及BA、MA、AA、BAS、MAS、AS的纵向应变、圆周应变绝对值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5 d上述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均高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除LVEF外,上述指标观察组仍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CI术后6个节段各时间点的纵向应变、圆周应变绝对值均值与LVEF之间正相关(r=0.482、0.474,P<0.01)。结论2D-STI技术可敏感和准确地评价CHD合并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患者PCI后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收缩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应变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评价
9
作者 付海杰 王琪 王玥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及磁共振成像(MR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患者,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将其分为≥50%组(62例)和<50%组...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及磁共振成像(MR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患者,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将其分为≥50%组(62例)和<50%组(38例),比较不同LVEF患者3D-STI和MRI参数的差异,并比较3D-STI参数、MRI参数以及联合数据诊断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效能。结果:LVEF<50%组患者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前降支(LA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全局面积应变(GAS)、全局纵向应变(GLS)及全局圆周应变(GCS)指标,以及左室收缩期容积(ESV)及右室收缩期容积(EDV)均高于LVEF≥50%组患者;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A峰与E峰速度比值(E/A)、全局径向应变(GRS)、心搏量(SV)、射血分数(EF)及心排血量(CO)均低于LVEF≥50%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3、4.778、4.936、5.863、4.302、5.057、5.350、5.072、4.636、4.963、5.076、4.898、5.47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Vsd、LAd、LVPWd、GAS、GLS、GCS、ESV及EDV为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OR=2.102、1.286、1.605、1.311、1.314、1.324、1.291、1.063,P<0.05),E/A、GRS、SV、EF及CO为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保护因素(OR=0.008、0.823、0.813、1.850、0.201,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MRI参数(SV、EF、ESV、EDV、CO)、3D-STI参数(IVsd、LAd、LVPWd、E/A、GRS、GAS、GLS、GCS)诊断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43、0.800、0.784、0.777、0.793、0.770、0.754、0.745、0.786、0.836、0.766和0.799。将MRI参数和3D-STI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数据诊断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AUC为0.995,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8.4%。结论:MRI和3D-STI参数可评估T2D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且联合数据诊断价值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 磁共振成像(MRI) 心室舒缩功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评估中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吴汉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6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按照1:1的比例从本院2021年1月至...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按照1:1的比例从本院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HFpEF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各20例,分别设为HFpEF组(n=20)、HFrEF组(n=20),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0),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应用2D-STI技术测量三组的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Overall 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GLS)、圆周峰值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peak systolic strain,GCS)、径向峰值应变(Global radial systolic peak strain of left ventricle,GRS)等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相关指标。结果左心室GLS、GCS二维应变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HFpEF组<HFrEF组,GRS比较结果则显示HFrEF组<HFpEF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FpEF患者GLS、GCS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组织多普勒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值呈正相关,与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呈负相关,GRS与NT-proBNP、E/e´值呈负相关,与E/A值、LVEF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pEF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大多已受到损害,且2D-STI技术在评估HFpEF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知轩 石玉姣 +3 位作者 刘春秋 杨晨光 乔文博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02-707,共6页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善。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HFpEF早期且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证见水饮内停的...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善。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HFpEF早期且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证见水饮内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气化方颗粒(每袋27.5 g)口服,每日2次,每次1袋,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 min walking test, 6MWT)测试,并在步行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检测:患者运动负荷状态下的常规心脏超声参数[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 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间隔侧及侧壁侧运动速度(e′)、计算平均E/e′],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获取左室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和心外膜下层整体纵向心肌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计算整体纵向应变跨壁阶差(△GLS=GLSendo-GLSep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及△GLS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GLSepi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6MWT、E、间隔侧e′、GLSendo有统计学差异(P<0.05),△GLS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苓桂气化方可以增加HFpEF早期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更敏感地检测HFpEF早期左室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值的改变,揭示苓桂气化方是治疗HFpEF早期潜在的有效中药方剂,同时也表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是评价HFpEF早期心功能改善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苓桂气化方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左室心肌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焱 耿峰 王永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算左心室17节段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圆周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csr-SD)、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lsr-SD)参数水平值。应用RT-3DE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17节段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选取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最大时间差(Tmsv16-Dif%)进行同步记录分析。结果:①病例组Tcs-SD、Tls-SD、Tcsr-SD、Tlsr-SD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病例组LVEDV、LVESV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心肌存在收缩不同步运动,RT-3DE及2D-STI能够对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量化,并且能够对其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
13
作者 夏莉莉 胡献金 +3 位作者 童陶然 董崇周 谢莉萍 郑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7例,并根据代谢风险因素进行分层,其中低风险组(DM1)60例,高风险组(DM2)67例;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7例,并根据代谢风险因素进行分层,其中低风险组(DM1)60例,高风险组(DM2)67例;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1例为对照组。搜集所有受试者血压、甘油三酯、BMI等临床资料;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E检查,离线分析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并进一步对右心室游离壁进行分段分析。比较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DM1组与DM2组各参数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参数评估右心功能的价值。结果:糖尿病组的右心室游离壁厚度、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三尖瓣E/A值、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VFWS绝对值、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绝对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DM2组的右心室游离壁厚度及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较DM1组增高,右心室游离壁应变绝对值、右心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绝对值较DM1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心尖段应变区分DM1组与DM2组的效能较高,约登指数为0.389,AUC为0.743(95%CI:0.657~0.829),敏感度为0.806,特异度为0.583。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有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且合并高代谢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脏功能 右心室 超声检查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功能损害的研究
14
作者 尤东华 李博 +1 位作者 贾保霞 王俊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心肌损害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入选者三尖瓣瓣环位移(T...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心肌损害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入选者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组织速度(S’)、右心室做功指数(RV-Tei)、三尖瓣E/A值等。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6个节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右心室纵向整体心肌应变(RVMyo-GLS)和右心室径向整体心肌应变(RVMyoGRS)参数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RV-Tei高于对照组、TAPS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22、8.552,P <0.05);观察组RVFAC、S’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右心室室间隔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RVMyo-GLS、RVMyo-GR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1、3.921、6.669、4.223、9.980、9.092,P <0.05)。结论 应用2D-STI技术可在RVFAC下降出现之前发现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右心室室间隔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RVMyo-GLS、RVMyo-GRS的改变,评估右心室功能损害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房颤动 右心室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功能
15
作者 季萌萌 林艺霞 +3 位作者 高朗 贺晴 谢明星 李玉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并与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高密切相关,通常需要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肺动脉瓣反流可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并弥补其创伤大的缺点。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室功能方... 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并与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高密切相关,通常需要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肺动脉瓣反流可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并弥补其创伤大的缺点。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室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拟综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患者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法洛四联症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 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血生化指标对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探讨
16
作者 邓鑫淦 韩宇琛 +1 位作者 严定芳 张文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与血生化指标联合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65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资料。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指标。按照...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与血生化指标联合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65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资料。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指标。按照7∶3的比例进行数据拆分,在训练集上使用5次10折交叉验证进行预测模型构建,并绘制列线图以供实际使用。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模型评估。在测试集上绘制DCA曲线,以判断模型在临床决策中的实际效益。结果:LASSO回归共筛选出5个关键变量包括主应变、纵向应变、白蛋白、血肌酐及乳酸脱氢酶用于模型构建。训练集包括115例患者,测试集包括50例患者,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和0.882,准确度为0.835(0.754,0.898)和0.840(0.709,0.928),灵敏度为0.739和0.800,特异度为0.960和0.900。临床决策曲线图显示该模型的潜在临床获益可观。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血生化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指导不良结局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血生化指标 新冠肺炎 死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的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吴永鑫 林胜男 +2 位作者 崔婕琳 黄惠美 阮琴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寻找能反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功能学特征的纵向应变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典型AHCM患者30例(AHCM组),另纳入35例原发性高血...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寻找能反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功能学特征的纵向应变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典型AHCM患者30例(AHCM组),另纳入35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TLVH)患者(HTLVH组)和4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患者的心腔大小及室壁厚度,应用2D-STI分析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变,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纵向应变(LS_(A)、LS_(M)、LS_(B))。以心尖与整体及其余节段纵向应变的比值作为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包括心尖与基底段纵向应变比(ABLR,LS_(A)/LS_(B))、心尖与整体纵向应变比(AGLR,LS_(A)/GLS)、心尖与基底-中间段纵向应变比[ABMLR,LS_(A)/(LS_(B)+LS_(M))]。结果:AHCM组与HTLVH组的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AHCM组与HTLVH组的LS_(A)、LS_(M)、LS_(B)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AHCM组以LSA降低为著且低于HTLVH组,而HTLVH组则以LSB降低为著且低于AHCM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CM组的ABLR、AGLR、ABMLR均明显降低,而HTLVH组的ABLR、AGLR、ABMLR均显著增加(P均<0.05)。ROC曲线显示,在诊断AHCM时,ABLR、AGLR、ABMLR及LS_(A)的AUC为0.873~0.916,ABLR<1.28诊断AHCM的灵敏度(90.0%)和特异度(88.7%)最好。结论: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较单一心尖纵向应变值更能反映AHCM患者的心肌功能学特性,尤其ABLR可能有助于鉴别AHCM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可作为AHCM心肌功能损伤的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尖收缩功能 心尖相对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谢颖 钟晓娇 +1 位作者 周翠翠 黄志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65-0068,共4页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对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S患者资料97例,患者术前均行STI检查,统计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分...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对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S患者资料97例,患者术前均行STI检查,统计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2组术前STI检查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TI对AS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97例AS患者术后有30例预后不良(30.93%);预后不良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均较预后良好组低(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STI检查参数(SRs、SRe、SRa)单一检测、联合检测预测AS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依次为0.813、0.857、0.899、0.971,均有预测价值。结论 STI对AS患者术后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考虑未来可将STI相关检查参数作为患者预后评估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扩张指数联合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左心房功能
19
作者 隋文倩 陈秀晓 +1 位作者 马晓 付秀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16-20,共5页
目的:应用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RFCA治疗成功的31例阵发性AF患者(设为PAF组)、32例持续性AF患者(设为... 目的:应用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RFCA治疗成功的31例阵发性AF患者(设为PAF组)、32例持续性AF患者(设为CAF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LAEI,应用3D-STI对三维图像进行分析获得左心房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以及PAF组和CAF组术前与术后各参数差异,分析LAEI与GLS、GC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PAF组和CAF组GLS、GCS、LAEI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PAF组和CAF组GLS、GCS、LAE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EI与GLS、GCS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较健康志愿者,AF患者左心房功能已受损;RFCA术后,PAF和CAF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善;LAEI、GLS、GCS能早期有效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房扩张指数 射频消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颈动脉结构正常的超重老年人群动脉功能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王美娟 姜学忠 +2 位作者 王会 刘小静 庞慧燕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正常的老年超重人群动脉僵硬度和动脉应变力变化。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就诊的124例≥60岁老年人,按照BMI水平分为2组:正常组65例(BM...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正常的老年超重人群动脉僵硬度和动脉应变力变化。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就诊的124例≥60岁老年人,按照BMI水平分为2组:正常组65例(BMI<24)、超重组59例(BMI≥24),再将超重组分为cIMT1组(cIMT≤0.66 mm,n=32)和cIMT2组(cIMT>0.66 mm,n=27)。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彩超及颈动脉2D-STI检查。结果超重组搏动硬度指数(纵)、弹性模数(纵)、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纵)大于正常组(P<0.05),径向位应变(横、纵)小于正常组(P<0.05)。cIMT1组横断面顺应性、扩张性高于cIMT2组(P<0.05),cIMT2组的横断面及纵断面搏动硬度指数、弹性模数、PWV均高于cIMT1组(P<0.05)。结论cIMT正常的老年超重人群动脉僵硬度增加、应变力下降,2D-STI可用于监测老年超重人群早期动脉僵硬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老年人 超重 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