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容矿岩石及蚀变特征 被引量:55
1
作者 申萍 沈远超 +6 位作者 刘铁兵 张锐 王京彬 张云孝 孟磊 王丽娟 汪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92,共16页
新疆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西准噶尔晚古生代达拉布特岛弧南部。根据容矿岩石、热液蚀变和矿化特点,结合成矿元素Cu-Mo-(Au)组合特征,认为该矿床是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识别出含矿岩体是一个岩性和岩相复杂的中性斑岩体,岩性主要为... 新疆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西准噶尔晚古生代达拉布特岛弧南部。根据容矿岩石、热液蚀变和矿化特点,结合成矿元素Cu-Mo-(Au)组合特征,认为该矿床是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识别出含矿岩体是一个岩性和岩相复杂的中性斑岩体,岩性主要为闪长岩、似斑状(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隐爆角砾岩和各种脉岩,有少量的花岗闪长岩,岩相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中心相、主体相和边缘相,稍晚形成的深部隐爆相叠加在上述各岩相上。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矿化赋存于岩体各岩相尤其是深部隐爆相中,少量赋存于围岩中。热液蚀变填图和研究显示,蚀变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由钾硅酸盐化和石英绢云母化组成的叠加带、角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与Hollister的模式类似。矿体主要赋存于叠加带中,部分赋存于角岩化带中。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中性岩浆-流体活动控制着岩体的蚀变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中性斑岩 闪长岩 蚀变分带 包古图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富文 李华芹 +5 位作者 王登红 肖光铭 杨晓君 高亦文 梅玉萍 林秀广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98-1305,共8页
园珠顶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北缘、粤桂交界的广东省封开县境内。铜钼矿化普遍发育于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中,岩体内部见星点状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分布,但铜钼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中,并围绕着岩体具椭圆形环状矿化分... 园珠顶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北缘、粤桂交界的广东省封开县境内。铜钼矿化普遍发育于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中,岩体内部见星点状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分布,但铜钼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中,并围绕着岩体具椭圆形环状矿化分带特征,由内向外依次为钼矿化带→铜钼矿化带→铜矿化带,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离子探针和Re-Os分析技术,作者分别对矿区二长花岗斑岩和矿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 SHRIMP年龄为154±2Ma(95%可信度,MSWD=0.75,N=11),铜钼矿体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5±5Ma(95%可信度,MSWD=0.31,N=8),表明圆珠顶斑岩型铜钼区的成岩成矿作用都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南拉张大地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珠顶 斑岩型铜钼矿 二长花岗斑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钼矿RE-OS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格咱岛弧带南缘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硫铅同位素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3 位作者 张娜 杨富成 康健 张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变化范围很小,表明硫同位素来源单一,显示岩浆源硫同位素组成的特征。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8.3325~18.694,207Pb/204Pb为15.588~15.663,208Pb/204Pb为38.454~39.008,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显示正常铅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参数(△β与△γ、V1与V2)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依据铅构造模式判别和成因分类的综合分析,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铅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显示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岩活动存在较密切的关系,但地层源的成矿物质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厂沟 格咱岛弧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朱明田 武广 +4 位作者 解洪晶 万阈 钟伟 糜梅 刘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67-3682,共16页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379.9±8.3Ma,表明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型)、含CO2三相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并有少量纯CO2及纯CH4包裹体。成矿早阶段钾长石化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晶中主要为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00~395℃之间,峰值为358~395℃,盐度介于7.59%~11.22%NaCleqv;主成矿阶段石英细脉中主要发育W型、C型和S型包裹体,并可见少量纯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230~378℃,盐度变化较大,介于0.02%~52.00%NaCleqv;成矿晚阶段石英-方解石脉中仅见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8~241℃之间,盐度主要介于1.57%~9.54%NaCleqv。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43℃,压力为17~59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介于1.7~2.2km之间。成矿流体不混溶或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推测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向伊犁-中天山微板块之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RE-OS定年 流体包裹体 斑岩型铜钼矿 莱历斯高尔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查干苏布尔加(Tsagaan Suvarga)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含矿蚀变岩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8
5
作者 方维萱 杨社锋 +2 位作者 刘正桃 韦星林 张宝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4,共10页
蒙古Tsagaan Suvarga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网脉状硅化、泥化、石英-绢云母化、钾硅酸岩化和青盘岩化。从热液成矿中心向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为含铜网脉状硅化蚀变带→含铜泥化带→含铜钼石英-绢云母化带→含铜钼钾硅... 蒙古Tsagaan Suvarga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网脉状硅化、泥化、石英-绢云母化、钾硅酸岩化和青盘岩化。从热液成矿中心向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为含铜网脉状硅化蚀变带→含铜泥化带→含铜钼石英-绢云母化带→含铜钼钾硅酸岩化带→青盘岩化带。早期为钾硅酸岩化带,中期为石英-绢云母化和硅化,晚期为泥化带和碳酸盐化(方解石)。含矿蚀变岩明显受不同级次构造-裂隙带控制,北东向和北西向裂隙带可能是斑岩成矿热液体系的运移通道。随着接近循环热液成矿体系的成矿中心和硅化不断增强,REE,LREE和HREE含量降低,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增强;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与硅化-钾硅酸盐化之间关系具有指数关系。随着(Na2O+K2O)含量逐渐增高,从负Eu异常→无Eu异常→正Eu异常→明显正Eu异常,说明Eu异常受循环热液成矿体系的碱交代程度控制明显,因此,正Eu异常、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明显及其相关围岩蚀变特征是寻找与蒙古Tsagaan Suvarga斑岩型铜钼矿床类似的找矿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agaan Suvarga斑岩型铜钼矿 围岩蚀变 分异规律 正铕异常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成因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超 谢兴楠 +3 位作者 柳建新 顾连兴 胡建 肖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03-3517,共15页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铜钼矿区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在距地表400 m以下,被众多细粒钾长花岗岩脉穿插,其热液蚀变-矿化从上往下可分为上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部线型钾长石化带以及下部面型钾长石化带。典型的细脉-浸染状铜钼矿化主要发育于面...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铜钼矿区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在距地表400 m以下,被众多细粒钾长花岗岩脉穿插,其热液蚀变-矿化从上往下可分为上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部线型钾长石化带以及下部面型钾长石化带。典型的细脉-浸染状铜钼矿化主要发育于面型钾长石化带中,但钾长花岗岩中也常见铜钼硫化物的细脉和浸染。花岗闪长斑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1.4~437.8℃,并集中于150~300℃;盐度(NaCl equiv,质量分数)多数为0~12%。辉钼矿和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为1.2×10-3~9×10-3,平均值为4.5×10-3。辉钼矿的δ34S略大于黄铁矿的,表示成矿流体已经达到了同位素平衡。作为一个斑岩型矿床,马头矿区花岗闪长岩体下方可能存在一个较大的钾长花岗岩体,为该铜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金属物源及成矿流体,而花岗闪长斑岩主要起了容矿围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胶辉钼矿 斑岩型铜钼矿 江南深断裂 马头 池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努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胜跃 马生明 +2 位作者 朱立新 刘崇民 陈晓锋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3,143,共8页
以乌努格吐山试验区钻孔岩芯中MgO、CaO、Na2O贫化现象为切入点,结合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蚀变分带明显和矿化特征,发现钻孔中CaO、MgO、Na2O等组分相对各自丰度明显贫化的信息可以反映到地表岩石上来。讨论了这种贫化信息与成矿元素C... 以乌努格吐山试验区钻孔岩芯中MgO、CaO、Na2O贫化现象为切入点,结合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蚀变分带明显和矿化特征,发现钻孔中CaO、MgO、Na2O等组分相对各自丰度明显贫化的信息可以反映到地表岩石上来。讨论了这种贫化信息与成矿元素Cu、Mo在钻孔岩芯和地表岩石中的关系,并对该试验区47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讨论了这些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与成矿元素和CaO、MgO、Na2O等组分构成的整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根据该矿床的富集与贫化两类元素所表现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该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此项成果对斑岩型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与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结构 斑岩型铜钼矿 成矿环境 乌努格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尼木县白容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及成矿期次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维德 张正伟 +2 位作者 袁盛朝 吴承泉 李玉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4,共8页
西藏尼木县白容铜矿产于冈底斯山喜山期斑岩带中部,矿化主要赋存于黑云二长花岗斑岩和英安斑岩中,为近年来发现并勘探的中型铜矿床。通过矿区含矿岩体的岩相学和矿床特征研究,划分出不同岩相的岩体侵入顺序为黑云二长花岗斑岩→英安斑... 西藏尼木县白容铜矿产于冈底斯山喜山期斑岩带中部,矿化主要赋存于黑云二长花岗斑岩和英安斑岩中,为近年来发现并勘探的中型铜矿床。通过矿区含矿岩体的岩相学和矿床特征研究,划分出不同岩相的岩体侵入顺序为黑云二长花岗斑岩→英安斑岩→花岗斑岩,为多期形成的复式岩体。成矿期次可划分出岩浆期、热液期、表生期。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的平均值为0.15‰,非常接近于零,具有幔源硫的特点。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碰撞造山晚期形成的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床特征的描述以及成矿期次的划分,对进一步找矿和勘查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容 斑岩型铜钼矿 成矿期次 冈底斯斑岩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蒙西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军 聂风军 刘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1161,共11页
蒙西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古亚洲洋成矿域准噶尔—南蒙古成矿带北塔山—琼河坝铜、镍、金、铁成矿区,是东噶尔琼河坝矿集区有新突破的斑岩铜钼矿床之一。笔者从蒙西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方面入手,分析认... 蒙西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古亚洲洋成矿域准噶尔—南蒙古成矿带北塔山—琼河坝铜、镍、金、铁成矿区,是东噶尔琼河坝矿集区有新突破的斑岩铜钼矿床之一。笔者从蒙西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方面入手,分析认为含矿斑岩主要为一套中晚志留世的中酸性岩石,围岩为中-上奥陶统荒草坡群(O2-3hcq),是早古生代的斑岩铜矿,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晚古生代斑岩铜矿床。成矿期次主要分为黄铁矿-石英、黄铜矿-黄铁矿-石英和碳酸岩-石英3个阶段。矿石含70%多黄铁矿,15%的黄铜矿,还有少量磁铁矿和辉钼矿。次生矿物有孔雀石、褐铁矿和蓝铜矿。矿石中矿物组合显示中-低温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蒙西铜钼矿床的岩石属高铝高钠钙碱性花岗斑岩,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Ba、Th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Hf相对亏损。(Yb+Nb)-Rb和Y-Nb判别图解表明岩石形成于火山弧。(R1-R2)构造图解表明为同碰撞期花岗岩,由此可以初步确认该地区主要侵入岩形成于同碰撞壳源参与的火山弧构造环境。所以蒙西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构造属性为同碰撞期大陆岛弧,说明了东准噶尔为早古生代存在构造-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西斑岩型铜钼矿 地质特征 元素地球化学 火山岛弧 东准噶尔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岩型铜钼矿床重要共(伴)生元素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冲 赵元艺 +3 位作者 水新芳 常玉虎 申维 杨永强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12,共12页
斑岩型铜钼矿床除主要成矿元素Cu,Mo外,还往往共(伴)生Re,Co,Au,Ag等重要元素,综合回收利用共(伴)生金属具有重大资源及环境效益。通过研究斑岩型铜钼矿床中共(伴)生元素Re,Co,Au,Ag的品位、储量、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认为Co主要以类质... 斑岩型铜钼矿床除主要成矿元素Cu,Mo外,还往往共(伴)生Re,Co,Au,Ag等重要元素,综合回收利用共(伴)生金属具有重大资源及环境效益。通过研究斑岩型铜钼矿床中共(伴)生元素Re,Co,Au,Ag的品位、储量、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认为Co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其分布与黄铁矿密切相关,通常浓集于绢英岩化带外侧;Au,Ag主要以自然金、银与金银系列矿物的形式产出,Au,Ag在不同硫化物中的含量、颗粒粒度以及赋存形式差异很大,Au在各蚀变带均有可能富集,但主要浓集区域是钾化带与石英-绢云母化带;Ag在早期主要以Cu-Ag-Au的形式富集于绢英岩化带,晚期以Pb-Zn-Ag形式赋存于青磐岩化带;Re的分布与绢云母化带的辉钼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共(伴)生元素 赋存状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地球化学立体探测示范 被引量:7
11
作者 赖晓丹 张锦章 +2 位作者 祁进平 王乾杰 杨泽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3-976,共14页
罗卜岭矿床是与晚中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的隐伏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区位于紫金山矿田的东北部;铜钼矿体主要产于绿泥石化-绢英岩化和(弱)钾化-绢英岩化带中,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铜矿+辉钼矿;少量过渡类型矿体产于高级泥化带中,矿石矿物组... 罗卜岭矿床是与晚中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的隐伏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区位于紫金山矿田的东北部;铜钼矿体主要产于绿泥石化-绢英岩化和(弱)钾化-绢英岩化带中,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铜矿+辉钼矿;少量过渡类型矿体产于高级泥化带中,矿石矿物组合为蓝辉铜矿+铜蓝+辉钼矿。罗卜岭矿区的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模型显示,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分带特征,低温元素Au与高温元素组合W、Sn、Bi分布于矿体上方,中低温元素Pb、Zn、Ag分布于Cu、Mo元素之间;元素直观垂向分带序列大致为:(As、Sb、Hg)-(W、Bi、Sn)-Ga-Au、Ba-Cu、Ag-Pb、Zn-Mn-Mo;前缘晕的元素与氧化物组合为As、Sb、Au、Ga、Al2O3,矿体近矿晕元素组合为Ag、Pb、Zn,缺失尾晕元素组合;Cu、Mo可直接作为找矿指示元素,Au、Ag、Pb、Zn、As、Sb、Ga、Ba、Mn可作为间接指示元素,矿床深部K2O正异常与Al2O3负异常可作为斑岩型铜钼矿的重要找矿标志,这一规律对紫金山矿田深部和外围隐伏斑岩型矿体的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立体探测示范 三维模 斑岩型铜钼矿 罗卜岭 紫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某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浮选试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甄春红 孙春宝 +3 位作者 李绍英 刘行刚 李彩琴 王培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83,87,共4页
内蒙古某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矿物成分复杂,目的矿物相互嵌生,且粒度粗细不均。为开发利用该资源,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混合浮选原则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段磨矿—1粗3扫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1粗3精3扫流程处理该矿... 内蒙古某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矿物成分复杂,目的矿物相互嵌生,且粒度粗细不均。为开发利用该资源,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混合浮选原则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段磨矿—1粗3扫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1粗3精3扫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获得了铜、钼、金品位分别为20.20%、0.797%、20.30 g/t,铜、钼、金回收率分别为为88.42%、80.39%、74.75%的铜钼混合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混合浮选 混合粗精矿再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斑岩型铜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迎国 曹进成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针对我国某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铜钼特性 ,提出并采用粗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粗精矿再磨—铜钼适度分离工艺流程 ,得到部分合格铜精矿和铜钼混合精矿 ,铜钼混合精矿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分离 ,取得了理想的指标 ,从而确定了该矿合理的... 针对我国某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铜钼特性 ,提出并采用粗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粗精矿再磨—铜钼适度分离工艺流程 ,得到部分合格铜精矿和铜钼混合精矿 ,铜钼混合精矿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分离 ,取得了理想的指标 ,从而确定了该矿合理的技术经济利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浮选 分离 粗磨 抛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斑岩型铜钼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鲁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09年第6期15-18,共4页
针对南美某斑岩型铜钼伴生矿进行浮选工艺试验研究。使用常规药剂,在-74μm 50%的入选粒级下,采用粗选抛尾、再磨精选、铜钼分离、钼精选流程闭路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含铜36.03%、铜回收率89.83%和钼精矿含钼46.60%、钼回收率75.77%的优... 针对南美某斑岩型铜钼伴生矿进行浮选工艺试验研究。使用常规药剂,在-74μm 50%的入选粒级下,采用粗选抛尾、再磨精选、铜钼分离、钼精选流程闭路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含铜36.03%、铜回收率89.83%和钼精矿含钼46.60%、钼回收率75.77%的优良指标,为开发利用该特大型铜钼矿提供了工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混合浮选 钼分离 钼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石墨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赖伟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78,共6页
某含铜0.37%、含钼0.0096%,硫化铜占总铜的89.19%、硫化钼占总钼的85.42%的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其可供综合回收或伴生回收的元素有金、铼等贵金属和铁,矿石中含有的少量片状石墨将影响钼矿物的浮选效果。为确定该矿石的选矿工艺,进行... 某含铜0.37%、含钼0.0096%,硫化铜占总铜的89.19%、硫化钼占总钼的85.42%的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其可供综合回收或伴生回收的元素有金、铼等贵金属和铁,矿石中含有的少量片状石墨将影响钼矿物的浮选效果。为确定该矿石的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经1粗3精铜钼等可浮、1粗4精1扫铜钼分离、1粗3精2扫强化浮铜、1粗1精1扫弱磁选选铁、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钼品位36.33%、含铜1.69%、钼回收率68.12%的钼精矿,铜品位19.24%、含金2.42 g/t、含钼0.095%、铜回收率84.94%的铜精矿,铁品位66.19%、铁回收率50.87%的铁精矿。浮选钼精矿经重选脱碳,获得了钼品位49.03%、钼综合回收率为58.35%、含铼618.46 g/t、铼综合回收率为27.22%的钼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等可浮 强化浮 钼分离 石墨 摇床重选 弱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斑岩型铜钼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鲁军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针对南美某斑岩型铜钼伴生矿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使用常规药剂在-74μm占50%的入选粒级下,采用粗选抛尾-再磨精选-铜钼分离-钼精选流程进行闭路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含铜36.03%、回收率89.83%和钼精矿含钼46.60%、回收率75.77%的优... 针对南美某斑岩型铜钼伴生矿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使用常规药剂在-74μm占50%的入选粒级下,采用粗选抛尾-再磨精选-铜钼分离-钼精选流程进行闭路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含铜36.03%、回收率89.83%和钼精矿含钼46.60%、回收率75.77%的优良指标,为开发利用该特大型铜钼矿提供了工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混合浮选 钼分离 钼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太平沟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贺 孙靖宇 赵泽龙 《新疆有色金属》 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
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西北10.5 km,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8′30″~123°23′00″,北纬48°09′00″~48°12′00″。2006年发现了钼矿,至今仍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近几年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等多种技术方法综合研究... 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西北10.5 km,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8′30″~123°23′00″,北纬48°09′00″~48°12′00″。2006年发现了钼矿,至今仍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近几年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等多种技术方法综合研究,在矿区内发现了11条钼矿体和3条铜矿体,矿床规模已达到大-中型。但是,仍有许多地质问题尚待解决。文章试图通过综合研究多年的地质勘查成果,阐述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明确找矿方向,用以指导今后的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斑岩型铜钼矿 太平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18
作者 朱明田 武广 +2 位作者 解洪晶 钟伟 刘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33-634,共2页
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斑岩与矽卡岩复合型铜(钼)矿床产出地区(王志良等,2006)。已发现喇嘛苏中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铜矿床,北达巴特、西天山科克赛、汗吉尕、恰尔巴赫特、莱历斯高尔等中-小型斑岩铜(... 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斑岩与矽卡岩复合型铜(钼)矿床产出地区(王志良等,2006)。已发现喇嘛苏中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铜矿床,北达巴特、西天山科克赛、汗吉尕、恰尔巴赫特、莱历斯高尔等中-小型斑岩铜(钼)矿床,东图津、肯登高尔等中-小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斑岩型铜钼矿 新疆西天山 三相包裹体 矽卡岩 成矿流体 矿床地质 复合 斑岩 花岗闪长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金安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环境及控矿特征
19
作者 徐桂林 高德祥 +2 位作者 王奉林 张美怡 赵华平 《河北地质》 2009年第3期7-9,共3页
通过一比五万矿产调查工作,研究分析认为金安岭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成矿围岩为太古代元坊岩组变质岩,成矿源岩为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体。环绕斑岩体周围分布有数十个规模较大的矿体。矿体形态复杂,大多产于岩体内和... 通过一比五万矿产调查工作,研究分析认为金安岭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成矿围岩为太古代元坊岩组变质岩,成矿源岩为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体。环绕斑岩体周围分布有数十个规模较大的矿体。矿体形态复杂,大多产于岩体内和围岩的接触带。岩体和围岩蚀变强烈,大体可划分3—4个蚀变带,明显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矿体矿化良好且规模大延深稳定,品位相对富集,愈向深部愈趋良好,是大型矿床的有望地区。建议进一步详细工作,必将会有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环境 成矿条件 斑岩型铜钼矿 蚀变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幅频激电在西藏某地斑岩型铜钼矿勘查中的应用
20
作者 汪洋 李伟林 +1 位作者 谢涛 简楚 《价值工程》 2014年第19期313-314,共2页
为了研究西藏某地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物理特征,扩大该地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找矿远景,在西藏某地进行了幅频激电测量。偶极幅频激电法对一般矿体有探测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在本矿区采用幅频激电,最后通过异常和地质结合划定... 为了研究西藏某地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物理特征,扩大该地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找矿远景,在西藏某地进行了幅频激电测量。偶极幅频激电法对一般矿体有探测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在本矿区采用幅频激电,最后通过异常和地质结合划定出斑岩型铜钼矿的位置,最后总结幅频激电找斑岩型铜钼矿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频激电 斑岩型铜钼矿 幅频散率 视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