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马氏文通》状字部分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荣祥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0-47,共8页
本文认为《马氏文通》状字部分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没有一个统一的、前后一致的确定状字的原则。《文通》确定状字有三个标准:(1)语法功能;(2)构形特征;(3)语义特征。三个标准互相冲突,不能统一,于是带来了其他两个问... 本文认为《马氏文通》状字部分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没有一个统一的、前后一致的确定状字的原则。《文通》确定状字有三个标准:(1)语法功能;(2)构形特征;(3)语义特征。三个标准互相冲突,不能统一,于是带来了其他两个问题。二、状字的范围不明确。把很多非状字看作状字,而有些真正的状字又排除在状字之外。三、状字的职能不明。这主要表现在论述具体状字时,与“界说”不一致,分析语言材料时处处出现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通 《马氏文通 语法功能 形容词 语义特征 动静字 句法结构 动字 古代汉语虚词 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词类理论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兴伟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6-51,共6页
《马氏文通》词类理论再研究陈兴伟引言《马氏文通》是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语法研究从此走进了世界的视野,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经过将近百年的时间距离,人们渐从历史的反思中抛弃了一度困扰的浮躁与... 《马氏文通》词类理论再研究陈兴伟引言《马氏文通》是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语法研究从此走进了世界的视野,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经过将近百年的时间距离,人们渐从历史的反思中抛弃了一度困扰的浮躁与偏激,对《文通》开始抱以公正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通 《马氏文通 句子成分 类理论 现代汉语 句法功能 字无定类 词汇意义 《汉语语法学史》 语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的“状字”和“状词”、“状语”、“转词”、“加词”、“状读”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永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4-80,86,共8页
《马氏文通》的状字研究,实际上包含了四个不同层面的语法意义的研究。马建忠在这几个方面都作了辛勤的探讨,研究相当全面深入,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相当的混乱。本文主旨是:1从理论与方法上探究这种混乱产生的原因;2考... 《马氏文通》的状字研究,实际上包含了四个不同层面的语法意义的研究。马建忠在这几个方面都作了辛勤的探讨,研究相当全面深入,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相当的混乱。本文主旨是:1从理论与方法上探究这种混乱产生的原因;2考察并理清《马氏文通》中与状字研究有关的术语“状字”、“状词”、“状语”、“状辞”、“转词”、“加词”、“状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转词 文通 形容词 加词 语法意义 “读” 静字 名词性成分 附加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的辞气论 被引量:6
4
作者 袁本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9-53,共5页
一本文讨论《马氏文通》研究中尚未引起广泛注意的一个方面──《文通》的辞气论。“辞气”是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一个术语。《论语·泰伯》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朱熹注:“辞,言语;气,声气也。”辞气指的是言语的语气。... 一本文讨论《马氏文通》研究中尚未引起广泛注意的一个方面──《文通》的辞气论。“辞气”是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一个术语。《论语·泰伯》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朱熹注:“辞,言语;气,声气也。”辞气指的是言语的语气。吕叔湘先生(1944)指出:“‘语气’可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通 《马氏文通 辞气 句法结构 语气词 语法体系 吕叔湘 语文学 语势 语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与句读之学 被引量:6
5
作者 季永兴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4-59,共6页
一.关于传统句读学人们常说,《马氏文通》以前,中国没有语法学,只有语法研究的“萌芽”。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按西方语言理论的标准,中国传统语言学对句、读、字的研究同西方语言学对词法、句法的研究,框架是颇不一样的。可是... 一.关于传统句读学人们常说,《马氏文通》以前,中国没有语法学,只有语法研究的“萌芽”。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按西方语言理论的标准,中国传统语言学对句、读、字的研究同西方语言学对词法、句法的研究,框架是颇不一样的。可是,经过前人和我们的大量的考察,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文通 马建忠 《助字辨略》 卢以纬 《语助》 《对类》 “也” 语法框架 中华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建忠和《马氏文通》——纪念《马氏文通》出版90周年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锡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简述了马建忠的生平和思想,再次确认《马氏文通》的作者是马建忠,並对这本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的学术价值作了具体评价,对现今研究马建忠和《马氏文通》方面的某些看法予以澄清或驳议。
关键词 马建忠 《马氏文通 马相伯 李鸿章 学术渊源 文通 洋务活动 旅顺 语气词 传统虚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的“用如”说及其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月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39,共4页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用如”不是一个严格的术语,与之用法和含义相同的还有“用若”、“用同”、“用为”等,因“用如”最多见,我们拿他作为代表语。“用如”有以下四种情形:(1)某类字用如另一类字,如“表词...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用如”不是一个严格的术语,与之用法和含义相同的还有“用若”、“用同”、“用为”等,因“用如”最多见,我们拿他作为代表语。“用如”有以下四种情形:(1)某类字用如另一类字,如“表词不用静字,而用名字、代字者,是亦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文通 句读成分 句子成分 字无定类 对应关系 修饰语 静字 印欧语 字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氏文通》句读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子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2,共3页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①由此可见,句读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该书的重点,正名、字...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①由此可见,句读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该书的重点,正名、字类等内容都是为它作铺垫的。“句”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文通 传统语言学 定式动词 主谓结构 句子 汉语语法 汉语的特点 主要动词 名词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状字》辨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蒋文野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3期49-50,54,共3页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文通 现代汉语副词 孟子 方位名词 形容词 《马氏文通 意义关系 《史记·五帝本纪》 梁惠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语法学角度读《马氏文通》
10
作者 李锡胤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119-120,共2页
从比较语法学角度读《马氏文通》李锡胤我国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出版于1898年;照传统计算法,今年已是100周年了。我从比较语法学角度谈几点意见,门外谈文,算是读《文通》的粗浅体会也罢。马建忠... 从比较语法学角度读《马氏文通》李锡胤我国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出版于1898年;照传统计算法,今年已是100周年了。我从比较语法学角度谈几点意见,门外谈文,算是读《文通》的粗浅体会也罢。马建忠在《后序》中说:“则常探讨画革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语法学 《马氏文通 文通 马建忠 字无定类 现代汉语 印欧语法 汉语语法 “三品说” 名词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氏文通》的句法研究
11
作者 向熹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99-108,114,共11页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下称《文通》)系统划分了汉语词类,研究了汉语句法规律,在我国传统语言学(小学)的基础上开创了语法研究的新天地,使汉语语法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许多分析和结论至今仍为我们所继承。《文通》仍然是...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下称《文通》)系统划分了汉语词类,研究了汉语句法规律,在我国传统语言学(小学)的基础上开创了语法研究的新天地,使汉语语法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许多分析和结论至今仍为我们所继承。《文通》仍然是一部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典籍。本文想就《文通》在句法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和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以便向方家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句法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 起词 止词 动字 文通 汉语句法 代字 司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马氏文通》“转词”与“动字”之间的格关系
12
作者 唐爱华 《宿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46-47,40,共3页
一、转词的含义 转词的定义在《马氏文通》(以下均简称《文通》)中有两处。一处在“外动字”章:“外动行之及于外者,不止一端。止词之外,更有因以转及别端者,为其所转及者曰‘转词’。”另一处在“内动字”章:“内动者之行不及乎外,故... 一、转词的含义 转词的定义在《马氏文通》(以下均简称《文通》)中有两处。一处在“外动字”章:“外动行之及于外者,不止一端。止词之外,更有因以转及别端者,为其所转及者曰‘转词’。”另一处在“内动字”章:“内动者之行不及乎外,故无止词以受其所施,内动之不得转为受动者此也。而施者因内动之行,或变其处焉,或著其效焉,要不能无词以明之,是即所谓‘转词’也。”那什么是止词呢?《文通》曰:“凡受其行之所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词 外动字 格标 文通 《马氏文通 内动字 试析 补词 格框架 介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的辞气论
13
作者 袁本良 《安顺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2-22,共11页
本文对《马氏文通》中有关辞气的论述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马氏语法体系中的辞气理论。文章分三部分:壹、重视辞气研究是《马氏文通》的一大特色;贰、《马氏文通》辞气论的主要内容:叁、辞气论在马氏语法体系中的重要意义。文章认... 本文对《马氏文通》中有关辞气的论述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马氏语法体系中的辞气理论。文章分三部分:壹、重视辞气研究是《马氏文通》的一大特色;贰、《马氏文通》辞气论的主要内容:叁、辞气论在马氏语法体系中的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关于《马氏文通》辞气论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对马氏语法体系的全面了解,而且有助于对汉语语法特点的深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通 《马氏文通 辞气 语法体系 汉语语法特点 语气 陈望道 师专学报 吕叔湘 句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文通”与OOXML文字处理文档格式的比较与转换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倩 李宁 方春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1-594,共4页
较系统地介绍了"标文通"和office open XML两种文档格式在字处理部分的相同点及其存在的差异。综合功能和描述方式,提出了预处理、主转换与后继处理相结合的文档格式转换的转换思路,并通过构建转换器,实现了两种文档格式之间... 较系统地介绍了"标文通"和office open XML两种文档格式在字处理部分的相同点及其存在的差异。综合功能和描述方式,提出了预处理、主转换与后继处理相结合的文档格式转换的转换思路,并通过构建转换器,实现了两种文档格式之间的字处理文档的转换。该项研究对于文档信息共享和"标文通"国家标准的推广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通 OOXML 文字处理 文档格式 格式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马氏文通>代字章》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文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1,共3页
也谈《<马氏文通>代字章》蒋文野《马氏文通》论述字类,代字是论述的重点之一。对此,王海芬先生已有《<马氏文通>代字章述评》一文,论述精当,很是透彻,有助于我们学习、研究《马氏文通》代字章。不过,该文对《马氏文通》代字... 也谈《<马氏文通>代字章》蒋文野《马氏文通》论述字类,代字是论述的重点之一。对此,王海芬先生已有《<马氏文通>代字章述评》一文,论述精当,很是透彻,有助于我们学习、研究《马氏文通》代字章。不过,该文对《马氏文通》代字章的评述中,似欠不足,笔者就一些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文通 代字 指代词 关系代词 《尔雅》 语法功能 同义词辨析 指示代词 范围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的“次”理论
16
作者 刘公望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6-21,共6页
《马氏文通》(以下称《文通》)不惟首开我国语法学之先河,“导夫先路,开创之功,不可泯灭”,还由于其“独具卓识”①的见解和博大精深的内容,给尔后的语法研究给予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尽管其自身“体系殊欠分明”,②论述多有纰漏,但文通具... 《马氏文通》(以下称《文通》)不惟首开我国语法学之先河,“导夫先路,开创之功,不可泯灭”,还由于其“独具卓识”①的见解和博大精深的内容,给尔后的语法研究给予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尽管其自身“体系殊欠分明”,②论述多有纰漏,但文通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功绩却使它一直受到语法学界的重视.本文在如实反映原著意图的基础上,用现今人们语法学的观点对《文通》的“次”加以述评,企望对汉语语法学史的回顾能更合乎实际,更科学一些,并于今天的语法探索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语法学史 宾次 语法学界 偏次 语法研究 文通 介字 文通 起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马氏文通》的起词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剑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5-89,共5页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文通 大主语 “焉” “读” “有”字句 宾语前置 中国语法学 介词短语 动词谓语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文通与OOXML演示文稿文档格式的比较与转换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宁 滑淑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3-70,共8页
针对不同办公文档格式的互通问题,系统地分析了标文通和Office Open XML Format两种文档格式的演示文稿描述结构及其存在的差异。在两种格式的基础上提出演示文稿文档模型结构,采用预处理和主转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转换器,实现了两... 针对不同办公文档格式的互通问题,系统地分析了标文通和Office Open XML Format两种文档格式的演示文稿描述结构及其存在的差异。在两种格式的基础上提出演示文稿文档模型结构,采用预处理和主转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转换器,实现了两种文档格式之间转换。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转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通 OOXML 演示文稿文档 文档格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荃宰《文通》的文章学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宗美 刘金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4,共7页
作为明代资料汇编式文话的代表,《文通》固然因为"辑而不作"在理论建树上稍显逊色。但通过细致考察,其隐藏于编纂思路、材料选取、体例设置以及多篇序言背后的文章学思想仍值得关注与重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以... 作为明代资料汇编式文话的代表,《文通》固然因为"辑而不作"在理论建树上稍显逊色。但通过细致考察,其隐藏于编纂思路、材料选取、体例设置以及多篇序言背后的文章学思想仍值得关注与重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以经史为"文","文"以经史为本源;其二,"时"变"文"亦变的辩证文学发展史观;其三,会通古今、明法究变的辨体意识。《文通》的思想来源十分驳杂,《周易》《史通》和《文心雕龙》都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总体上看,其文章学思想不仅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时流行的文章观念和文学、史学、经学、科举交织的社会文化生态,也奠定了自身在明代文章学中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荃宰 文通 文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料汇编式文话的文献价值与理论意义——以《文章一贯》与《文通》为中心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体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5,共7页
资料汇编式文话是文话的重要类型,此类文话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料,保存了很多散佚的珍贵典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同时,随着编撰思想的日趋成熟,资料汇编式文话又体现出作者一定的文论思想,反映出当时的文坛风尚,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资料汇编式文话是文话的重要类型,此类文话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料,保存了很多散佚的珍贵典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同时,随着编撰思想的日趋成熟,资料汇编式文话又体现出作者一定的文论思想,反映出当时的文坛风尚,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明代高琦《文章一贯》与朱荃宰《文通》两部文话,在这两方面都有代表性,且各具特色,是申说此类文话文献价值与理论意义的优秀例证,值得学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汇编式 文话 高琦 《文章一贯》 朱荃宰 文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