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4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安石文章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楚汉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文章论述了王安石的古文、贯道、言志、实用、审美、言意、风格的文章理论。他的“道法”文章论不仅开启了明代“意法”、清代“义法”的文章论,而且对建构现代文章学理论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王安石 道法 文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八大家文章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楚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90-94,共5页
本文从文气、文道、文用、文律、文法、文风等方面论述了唐宋八大家的“道法”文章论。他们的理论标志着我国文章理论进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具有体系性强、理论较一致、富有开拓性的特点,开启了明代“意法”文章论和清代“义法”文章论... 本文从文气、文道、文用、文律、文法、文风等方面论述了唐宋八大家的“道法”文章论。他们的理论标志着我国文章理论进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具有体系性强、理论较一致、富有开拓性的特点,开启了明代“意法”文章论和清代“义法”文章论,是建构现代文章学理论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道法 文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德裕《文章论》的美学意蕴
3
作者 李进宁 《语文知识》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李德裕《文章论》主张诗文以表达思想感情为目的,反对过于讲究声律和雕琢字句,追求行文“自然灵气”,组织运用材料“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的创作观。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气贯说”、“不拘音韵说”和“... 李德裕《文章论》主张诗文以表达思想感情为目的,反对过于讲究声律和雕琢字句,追求行文“自然灵气”,组织运用材料“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的创作观。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气贯说”、“不拘音韵说”和“扬弃说”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些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对中晚唐文学乃至后世文艺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诱导和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文章论 气贯说 不拘音韵说 扬弃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德裕《文章论》考证及其文学观
4
作者 孙敏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穷愁志·文章论》集中地反映了李德裕的文学观,在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其真伪问题,后人却有不同看法,而在内容的具体阐述,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章论》以及李德裕代表的文章观。首先考证了《文章论... 《穷愁志·文章论》集中地反映了李德裕的文学观,在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其真伪问题,后人却有不同看法,而在内容的具体阐述,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章论》以及李德裕代表的文章观。首先考证了《文章论》的真伪,认为当属李德裕所著;其次辨析《旧唐书·武宗纪》中论及李德裕文学观的相关材料;最后,结合当时的文学思潮,分析了李德裕的文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文章论 文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江户時代中國文章論的接受及其展開 被引量:2
5
作者 副島一郎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09年第4期215-243,共29页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接受了宋儒的文章论,并与中国人一样致力于“古文”的创作和对古人之心的体悟。这实际上是对“儒教”的再发现,把儒教内化为自我精神的一种思想搏斗。理解古代、体悟古人的这一方法论创造出日本独有的学术——“古学...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接受了宋儒的文章论,并与中国人一样致力于“古文”的创作和对古人之心的体悟。这实际上是对“儒教”的再发现,把儒教内化为自我精神的一种思想搏斗。理解古代、体悟古人的这一方法论创造出日本独有的学术——“古学”,并由此产生了日本的国学。同时,宋学的文章治藉由《古文真实后集》的流传而渗透社会各个阶层,催生出江户时代的多种文艺样式,并创立了近世和文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章论 古文 古学 和文 《古文真宝后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学科学术文章论证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论证方式 学术文章 人文学科 思辨研究 客观规律性 思维方式 实证研究 认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文章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亚丽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28-35,共8页
《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历来被认为是一部文学批评的专著,但是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文心》的具体内容就不难发现,《文心》所概括的文论,不光是文学的,还有实用文章的。《文心》研究专家周振甫先生在他的《〈文心雕龙〉今译》中明... 《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历来被认为是一部文学批评的专著,但是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文心》的具体内容就不难发现,《文心》所概括的文论,不光是文学的,还有实用文章的。《文心》研究专家周振甫先生在他的《〈文心雕龙〉今译》中明确指出:“他是先博通经史子集,再从文学和文章的角度,论文序笔,研究文体论;再从文体论中剖情析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章论 文体论 文学批评 实用文章 经史子集 具体内容 明确指出 文论 文章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鼎臣《竹隐畸士集》文章论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岳振国 《湘南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0-53,80,共5页
赵鼎臣在北宋后期闻名遐迩,文学成就卓著,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赵鼎臣的文章诸体俱备,内容丰富,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亲友的深挚感情,其文立意新颖、见解独到,纵横捭阖、善为议论,笔酣墨畅,随意挥洒,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明... 赵鼎臣在北宋后期闻名遐迩,文学成就卓著,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赵鼎臣的文章诸体俱备,内容丰富,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亲友的深挚感情,其文立意新颖、见解独到,纵横捭阖、善为议论,笔酣墨畅,随意挥洒,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明快畅达,在北宋后期别具韵致,独标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鼎臣 《竹隐畸土集》 文章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锺书六朝文章论的承续与超越
9
作者 吴冠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6,共8页
近年来,研究者常常将钱锺书与陈寅恪等现当代学者比较,并对他们的文字的思想性、学理性和系统性等进行短长较量。由于对相关问题缺乏客观评判标准,这类大而化之的比较可能会变成各执一词。其实,钱先生论著涉及的很多议题发端自清人,也... 近年来,研究者常常将钱锺书与陈寅恪等现当代学者比较,并对他们的文字的思想性、学理性和系统性等进行短长较量。由于对相关问题缺乏客观评判标准,这类大而化之的比较可能会变成各执一词。其实,钱先生论著涉及的很多议题发端自清人,也为近现代以来的学人所共同关注。如在六朝文学研究范围内,可以将其对于六朝文本和相关"文笔"、骈散和南北朝文学高下等范畴的论述,置于清代以来的学术发展背景中,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之上作一些宏观考察,以更客观地把握钱先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切实体会他的六朝文章论在学术史上的承续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六朝 文章 学术史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德裕的《文章论》及其文学观
10
作者 孙敏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4-49,共6页
在李德裕的整个文学创作中,最有现实意义和最能体现其思想的当首推他的杂论《穷愁志》。据李德裕《穷愁志序》云:“《穷愁志》凡三卷,篇论四十九首。”自己亲手撰序,由此可知《穷愁志》一书是他亲手编订的,共三卷,有杂论四十九篇,其中... 在李德裕的整个文学创作中,最有现实意义和最能体现其思想的当首推他的杂论《穷愁志》。据李德裕《穷愁志序》云:“《穷愁志》凡三卷,篇论四十九首。”自己亲手撰序,由此可知《穷愁志》一书是他亲手编订的,共三卷,有杂论四十九篇,其中收录了颇能反映李德裕文学观的《文章论》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文章论 文学观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气” 权德舆 新唐书 旧唐书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史学的现代转换:从历史文章论看梁启超史学与章学诚的联系
11
作者 崔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1-26,共6页
章学诚论历史文章,主张"仍纪传之体参纪事本末之法",以"陶铸群言"为核心,逐步施以"决择去取""陶熔变化",并强调"情"之参与的重要性。梁启超则推崇以事为中心的"合传"体裁,... 章学诚论历史文章,主张"仍纪传之体参纪事本末之法",以"陶铸群言"为核心,逐步施以"决择去取""陶熔变化",并强调"情"之参与的重要性。梁启超则推崇以事为中心的"合传"体裁,论"史才"分组织与文采两部,"组织"又分剪裁与排列两个环节,"文采"则包含对情感力的阐说,处处体现出与章氏史学的联系。可以说,梁启超对历史文章的阐说展现了传统史学在新史学语境下的转换路径,为进一步评估传统史学的当代价值、探究传统史学现代转换的方式与方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梁启超 历史文章论 现代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洵文章论
12
作者 周楚汉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3期38-42,共5页
苏洵文章理论的核心是“风水相遭而为至文”,因此,他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要“不得已而言之”,重文不重道。其论对苏轼兄弟以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苏洵 文章理论 韩柳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张九龄之文章论其“大手笔”
13
作者 薛新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9X期62-63,共2页
张九龄作为初唐渐盛时期的关键性人物[1],其文章显示雄浑阔达的盛世气象,开启骈散兼具的一代文风,学界历来认为张说之文胜于诗,张九龄之诗胜于文,对张九龄文质兼胜的诗歌研究居多,对其文章关注较少。梳理张九龄之文在内容题材、创作风... 张九龄作为初唐渐盛时期的关键性人物[1],其文章显示雄浑阔达的盛世气象,开启骈散兼具的一代文风,学界历来认为张说之文胜于诗,张九龄之诗胜于文,对张九龄文质兼胜的诗歌研究居多,对其文章关注较少。梳理张九龄之文在内容题材、创作风格、艺术魅力等方面的特征,阐明张九龄也堪称引领盛唐气象的"大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文章 大手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鼎臣文章论
14
作者 岳振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9-102,共4页
赵鼎臣在北宋后期的文坛成就斐然,声名卓著,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其文章表现出关心国事、勤政为民,对亲友感情深挚以及向往隐逸生活等思想情怀。赵鼎臣之文言语精警、翻空出奇,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其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 赵鼎臣在北宋后期的文坛成就斐然,声名卓著,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其文章表现出关心国事、勤政为民,对亲友感情深挚以及向往隐逸生活等思想情怀。赵鼎臣之文言语精警、翻空出奇,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其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事理融通,情文并茂,体现出北宋后期的文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鼎臣 文章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本溯源 禁止有偿新闻——“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文章论点辑录
15
《声屏世界》 1998年第10期43-44,共2页
为了更好地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江西省广电厅于8月2日至7日举办了全省广播影视系统首次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就纪检监察如何围绕宣传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如何禁止“有偿新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在第9期,我刊登载了《有偿... 为了更好地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江西省广电厅于8月2日至7日举办了全省广播影视系统首次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就纪检监察如何围绕宣传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如何禁止“有偿新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在第9期,我刊登载了《有偿新闻发生原因及遏制对策漫谈》《重在治本·靠法制》两文,本期继续辑录文章论点,旨在引起广大广播电视从业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有偿新闻 纪检监察 干部培训 文章论 精神文明建设 新闻工作者 “有偿新闻” 拜金主义 商品交换 新闻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者气之所形”──苏辙文章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楚汉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论述的苏辙的文气理论,是我国古代比较全面系统的文气理论,承前启后,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苏辙 文章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华文摘》刊登本馆期刊文章论点 被引量:1
17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1年第2期52-52,共1页
由本馆主办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9期)刊载的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经盛鸿教授撰写的《走向极端的战争恐怖威慑政策及其破产——我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一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5期"论点摘编"栏目进... 由本馆主办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9期)刊载的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经盛鸿教授撰写的《走向极端的战争恐怖威慑政策及其破产——我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一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5期"论点摘编"栏目进行了摘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文摘》 期刊文章 论点 南京大屠杀 刊登 南京师范大学 2010年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文章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楚汉 《中国文学研究》 1996年第4期48-53,共6页
本文论述欧阳修的文章理论。
关键词 文章理论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巩文章论
19
作者 周楚汉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4期25-30,共6页
曾巩(1019——1083)是一位擅名两宋、沾溉明清的文章家。秦观赞誉他“以文章为世师”(《哀词》),他的文章一出,无论是学士大夫,还是穷乡僻壤普通人,即手抄口诵。“其(曾巩)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出,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 曾巩(1019——1083)是一位擅名两宋、沾溉明清的文章家。秦观赞誉他“以文章为世师”(《哀词》),他的文章一出,无论是学士大夫,还是穷乡僻壤普通人,即手抄口诵。“其(曾巩)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出,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曾肇《行状》)“公(曾巩)之声名在天下二十余年,虽穷阎绝徼之人,得其文手抄口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人之道 先王之道 曾巩 欧阳修 文章理论 司马迁 士大夫 “法” 学士 南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论辽宁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监督
20
《民心》 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
坚决打赢纠治营商环境顽疾攻坚战——一论辽宁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为实现辽... 坚决打赢纠治营商环境顽疾攻坚战——一论辽宁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坚实保障。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一年,省纪委监委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保障振兴发展“一号工程”,部署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向阻碍振兴发展的顽瘴痼疾和腐败毒瘤宣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辽宁日报》 评论员文章 辽宁振兴 具体举措 振兴发展 国际化 一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