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挚虞《文章志》《文章流别志》考辨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明元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6,共2页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认为《文章志》与《文章流别志》不是同一书,而是西晋挚虞所撰的两部不同的目录著作。《文章流别志》是《文章流别集》一书的目录,而《文章志》则通录东汉、曹魏时期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
挚虞
《
文章
志
》
《
文章
流别
志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汉书·文苑传》文体史料考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明
《天中学刊》
2017年第4期88-94,共7页
《后汉书·文苑传》以先文后笔的次序排列文体,是范晔结合魏晋至南朝宋已经形成的文笔有别观,同时依傍《文章流别志》《文章叙录》等进行改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东汉已经产生了清晰的文笔观。实际上范晔只是调整了文体的次序,并未伪...
《后汉书·文苑传》以先文后笔的次序排列文体,是范晔结合魏晋至南朝宋已经形成的文笔有别观,同时依傍《文章流别志》《文章叙录》等进行改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东汉已经产生了清晰的文笔观。实际上范晔只是调整了文体的次序,并未伪造文体篇目。《文苑传》烦琐地罗列各种文体篇目,而未简省地称为"集",符合东汉文章篇目的存在形态。范晔保留其旧貌,反映了其修史的严谨态度,保证了文体史料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传》
文体史料
文笔
《
文章
流别
志
》
《
文章
叙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比较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柏
《沈阳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40-44,37,共6页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一切的。”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文学创作
写作实践
写作教师
文章流别志论
理论体系
沈阳大学
语言文字
思维流
内容与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心雕龙》在我国公文史上的理论贡献
4
作者
董云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22-27,共6页
在我国古代公文史上,随着封建王朝政务活动的日渐频繁,公文之数量浩如烟海。这些公文涉及到了各历史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它同其它文化遗产一样,有其宝贵的文献价值和借鉴作用。就对公文的研究来看,很早以前,就有学者们的探讨文...
在我国古代公文史上,随着封建王朝政务活动的日渐频繁,公文之数量浩如烟海。这些公文涉及到了各历史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它同其它文化遗产一样,有其宝贵的文献价值和借鉴作用。就对公文的研究来看,很早以前,就有学者们的探讨文字问世,但是,真正能称得上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的,当首推齐梁时期的刘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时期
公文写作
古代公文
章表
文献价值
文章流别志论
曹丕
诏策
政务活动
檄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建立中国韵文学进一言
5
作者
周祖譔
《中国韵文学刊》
1987年第1期46-47,共2页
中国的韵文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形式之丰富多采,在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韵文中可以说是罕遘的。可是,我国从进入人们所说的“文学的自觉时期”——建安时期开始,文论家们似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各种文体的探讨上。...
中国的韵文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形式之丰富多采,在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韵文中可以说是罕遘的。可是,我国从进入人们所说的“文学的自觉时期”——建安时期开始,文论家们似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各种文体的探讨上。不论是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李充《翰林学》、挚虞《文章流别志论》,于各种文体的论述,有着愈末愈浓厚的兴趣。这一现象,到了明代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论·论文》
文章流别志论
建安时期
吴讷
《文赋》
李充
文论家
曹丕
倪思
中国韵文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匡时济世之功 收教化人心之效——中国古文论中的“经世致用”思想述评
6
作者
洪申我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16-30,共15页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一向将文学视为一种严肃的社会工作,一项有益于社会人生的事业,有助于人们修身治国的工具,而绝非仅供娱乐消遣的游戏。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经世致用,既要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关键词
匡时济世
中国古文
文学批评理论
娱乐消遣
经世致用
人生悲剧
诗歌理论
文章流别志论
新乐府运动
“经世致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现代词学史上的文体批评
被引量:
4
7
作者
陳水雲
《词学》
CSSCI
2010年第1期315-333,共19页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文体发展多姿多态,有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等代表性文体,辨体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从魏晋南北朝的《典论·论文》、《文章流别志论》、《昭明文选》发端,经唐宋...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文体发展多姿多态,有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等代表性文体,辨体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从魏晋南北朝的《典论·论文》、《文章流别志论》、《昭明文选》发端,经唐宋到元明,出现了《文章辨体》、《文体明辨》、《诗源辨体》这样专门探讨文体问题的鸿文巨制,文体批评已完全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中国近现代词学是传统文学批评的延续,也是宋元以来词学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在现代学术思潮影响下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但在词的体性问题上对传统词学进行了总结,而且还引进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正名、辨源、甄体等方式力图建构起一门有现代学科意义的文体学——现代词体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词学批评
诗源辨体
文体学
《典论·论文》
文章流别志论
《昭明文选》
楚骚
原文传递
题名
挚虞《文章志》《文章流别志》考辨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明元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6,共2页
文摘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认为《文章志》与《文章流别志》不是同一书,而是西晋挚虞所撰的两部不同的目录著作。《文章流别志》是《文章流别集》一书的目录,而《文章志》则通录东汉、曹魏时期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
挚虞
《
文章
志
》
《
文章
流别
志
》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汉书·文苑传》文体史料考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明
机构
清华大学中文系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组
出处
《天中学刊》
2017年第4期88-94,共7页
文摘
《后汉书·文苑传》以先文后笔的次序排列文体,是范晔结合魏晋至南朝宋已经形成的文笔有别观,同时依傍《文章流别志》《文章叙录》等进行改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东汉已经产生了清晰的文笔观。实际上范晔只是调整了文体的次序,并未伪造文体篇目。《文苑传》烦琐地罗列各种文体篇目,而未简省地称为"集",符合东汉文章篇目的存在形态。范晔保留其旧貌,反映了其修史的严谨态度,保证了文体史料的可信性。
关键词
《文苑传》
文体史料
文笔
《
文章
流别
志
》
《
文章
叙录》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比较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柏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40-44,37,共6页
文摘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一切的。”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文学创作
写作实践
写作教师
文章流别志论
理论体系
沈阳大学
语言文字
思维流
内容与形式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心雕龙》在我国公文史上的理论贡献
4
作者
董云峰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22-27,共6页
文摘
在我国古代公文史上,随着封建王朝政务活动的日渐频繁,公文之数量浩如烟海。这些公文涉及到了各历史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它同其它文化遗产一样,有其宝贵的文献价值和借鉴作用。就对公文的研究来看,很早以前,就有学者们的探讨文字问世,但是,真正能称得上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的,当首推齐梁时期的刘勰。
关键词
齐梁时期
公文写作
古代公文
章表
文献价值
文章流别志论
曹丕
诏策
政务活动
檄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建立中国韵文学进一言
5
作者
周祖譔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1987年第1期46-47,共2页
文摘
中国的韵文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形式之丰富多采,在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韵文中可以说是罕遘的。可是,我国从进入人们所说的“文学的自觉时期”——建安时期开始,文论家们似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各种文体的探讨上。不论是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李充《翰林学》、挚虞《文章流别志论》,于各种文体的论述,有着愈末愈浓厚的兴趣。这一现象,到了明代更为突出。
关键词
《典论·论文》
文章流别志论
建安时期
吴讷
《文赋》
李充
文论家
曹丕
倪思
中国韵文史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匡时济世之功 收教化人心之效——中国古文论中的“经世致用”思想述评
6
作者
洪申我
出处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16-30,共15页
文摘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一向将文学视为一种严肃的社会工作,一项有益于社会人生的事业,有助于人们修身治国的工具,而绝非仅供娱乐消遣的游戏。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经世致用,既要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关键词
匡时济世
中国古文
文学批评理论
娱乐消遣
经世致用
人生悲剧
诗歌理论
文章流别志论
新乐府运动
“经世致用”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现代词学史上的文体批评
被引量:
4
7
作者
陳水雲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词学》
CSSCI
2010年第1期315-333,共1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词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项目编号:09YJA751069)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文体发展多姿多态,有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等代表性文体,辨体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从魏晋南北朝的《典论·论文》、《文章流别志论》、《昭明文选》发端,经唐宋到元明,出现了《文章辨体》、《文体明辨》、《诗源辨体》这样专门探讨文体问题的鸿文巨制,文体批评已完全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中国近现代词学是传统文学批评的延续,也是宋元以来词学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在现代学术思潮影响下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但在词的体性问题上对传统词学进行了总结,而且还引进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正名、辨源、甄体等方式力图建构起一门有现代学科意义的文体学——现代词体学。
关键词
词学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词学批评
诗源辨体
文体学
《典论·论文》
文章流别志论
《昭明文选》
楚骚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挚虞《文章志》《文章流别志》考辨
唐明元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汉书·文苑传》文体史料考论
刘明
《天中学刊》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比较论
杨柏
《沈阳大学学报》
CAS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心雕龙》在我国公文史上的理论贡献
董云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为建立中国韵文学进一言
周祖譔
《中国韵文学刊》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行匡时济世之功 收教化人心之效——中国古文论中的“经世致用”思想述评
洪申我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近现代词学史上的文体批评
陳水雲
《词学》
CSSCI
2010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