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山之助”在漱玉词中的文学表现——以《双调忆王孙·赏荷》《清平乐·年年雪里》为例 |
夏梦婷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2
|
略论贬官士人的特殊心态及其文学表现 |
王运涛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04 |
10
|
|
3
|
论何其芳的异性情结及其文学表现 |
江弱水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4
|
“人类性”及其文学表现 |
李清霞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汉人的“风水”观念与汉赋的文学表现 |
姚圣良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6
|
辛弃疾的“身份焦虑”及其文学表现 |
朱丽霞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7
|
贬官士人的一般心态及其文学表现 |
王运涛
王一丹
|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 |
1
|
|
8
|
自然与时空——漫议中国古代时空观及文学表现 |
尚永亮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9
|
唐代长安的建筑园林及其文学表现 |
朱玉麒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0
|
春恨文学表现的本质原因及其与悲秋差异——中国古代春恨主题再论 |
王立
|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5
|
|
11
|
后现代文化及其文学表现 |
刘自匪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2
|
清代诗人并称群体的特殊类型与文学表现——兼谈清诗作家并称现象之盛 |
陈凯玲
|
《阴山学刊》
|
2016 |
2
|
|
13
|
修辞意象的情感性在文学表现中的作用 |
黄利霞
|
《内蒙古电大学刊》
|
2010 |
3
|
|
14
|
道的宗高性及其文学表现方式 |
李炳海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5
|
古人的法律意识及其文学表现 |
范正群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济南“五三”惨案的文学表现及其意义 |
冷川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媒体时尚:文学表现的异度空间 |
斯炎伟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0 |
|
18
|
敦煌写卷中佛教灵验记的文学表现 |
王志鹏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9
|
论1990年代初期怀旧思潮的发生及其文学表现 |
杨荣
|
《云梦学刊》
|
2013 |
0 |
|
20
|
《庄子》生存思想的文学表现 |
边春丽
|
《社科纵横》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