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天文学术语英译探究——以《梦溪笔谈》为例
1
作者 史晓戈 陈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21-24,共4页
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中国北宋时期先进的天文学科成果,书中包含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古代天文学术语,术语的翻译是科技典籍翻译和对外传播的关键。该文以王宏译版《梦溪笔谈》为语料来源,收集并归类书中的天文学术语英译案例,采... 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中国北宋时期先进的天文学科成果,书中包含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古代天文学术语,术语的翻译是科技典籍翻译和对外传播的关键。该文以王宏译版《梦溪笔谈》为语料来源,收集并归类书中的天文学术语英译案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六类天文学术语英译策略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类别的古天文术语,译者分别采用以套用规范术语、音译加注释、借词创译、释译说明为主的翻译策略。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古代天文学术语英译实践提供策略参考,为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提供一定借鉴,促进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古代天文学 文学术语 术语英译 典籍翻译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学术语篇立场归因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吕长竑 周军 魏俊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7-34,共8页
通过对英语本族语学者在SSCI经济管理类期刊上所刊发的研究论文以及我国学者在相应学科所撰写的英文会议论文中立场归因性的对比研究发现:尽管中西学者在立场归因表达方式上总体趋势一致,但是他们在显性、隐性和模糊三种归因手段的使... 通过对英语本族语学者在SSCI经济管理类期刊上所刊发的研究论文以及我国学者在相应学科所撰写的英文会议论文中立场归因性的对比研究发现:尽管中西学者在立场归因表达方式上总体趋势一致,但是他们在显性、隐性和模糊三种归因手段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本族语学者,国内学者不善于利用不同立场标示语来恰当地传达自己对命题内容的评价。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回避以显性的方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不善于利用隐性和模糊立场归因手段来谨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可见恰当地表达立场是国内学者进入国际学术圈时应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术语 立场表达 显性归因 隐性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语生成原则视角下的文学术语翻译新范式 被引量:6
3
作者 仇蓓玲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第4期24-28,共5页
文学术语是推动跨语文学交流和文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核心要素,但其语际共性相对较弱的特点使其译介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囿于翻译范畴、重规约、轻描述的文学术语翻译方法亟须革新。萨捷尔提出的"术语生成原则"为文学研究者和翻译... 文学术语是推动跨语文学交流和文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核心要素,但其语际共性相对较弱的特点使其译介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囿于翻译范畴、重规约、轻描述的文学术语翻译方法亟须革新。萨捷尔提出的"术语生成原则"为文学研究者和翻译者提供了"术语学方法"的翻译新范式。在此范式下,文学术语翻译被纳入"术语二次生成"范畴,以"定位、定义"过程为基础,采用先描述后规约的"定名"方法,可更有效地发现并解决目前文学术语翻译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文学术语翻译的规范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术语翻译 术语生成原则 术语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语系统经济律的文学术语英译现状分析及方法探讨——NUTERM文学术语系统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仇蓓玲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第6期38-42,共5页
从文学术语翻译的系统构成表征出发,引入"术语系统经济律"概念,结合NUTERM文学术语数据库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梳理当前汉语文学术语的英译现状,探讨"系统经济律"方法指导下NUTERM文学术语系统在文学术语翻译整体问... 从文学术语翻译的系统构成表征出发,引入"术语系统经济律"概念,结合NUTERM文学术语数据库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梳理当前汉语文学术语的英译现状,探讨"系统经济律"方法指导下NUTERM文学术语系统在文学术语翻译整体问题表征和翻译方法的系统优化层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翻译 文学术语 系统经济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术语词典中的“经典”: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汇编》
5
作者 金永平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276-288,共13页
在众多文学术语词典中,艾布拉姆斯撰写的《文学术语汇编》独秀一枝,从上市至今已出版第十版,受到各个高校图书馆、文学研究机构和众多学者的欢迎,成为文学研究者的案头书。本文从词条定义、阐释方式、学术品格等方面来分析这一著作的特... 在众多文学术语词典中,艾布拉姆斯撰写的《文学术语汇编》独秀一枝,从上市至今已出版第十版,受到各个高校图书馆、文学研究机构和众多学者的欢迎,成为文学研究者的案头书。本文从词条定义、阐释方式、学术品格等方面来分析这一著作的特点,进而窥探其成为术语词典中"经典"的缘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术语汇编》 艾布拉姆斯 词条定义 阐释方式 学术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术语译名的统一规范化思考
6
作者 况新华 黄越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
文学术语是读者了解文学、分析研究文学作品的关键。文学术语译名的不统一和不规范,势必为读者的理解带来困扰。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文学术语中文译名的翻译中所存的在的问题并就其规范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文学术语 译名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几个欧洲文学术语的翻译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秀娟 陈才宇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90-92,共3页
在民族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样式。翻译这些为某国或某一文化圈所独具的文学事象时,我们不应牵强地“套用”译文所在国类似的或近似的文学术语,而应另铸新词,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异域性和独特性的本色。
关键词 欧洲 文学术语 翻译 民族文学 文学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红与文学术语
8
作者 王玉鹏 《新课程》 2017年第24期236-236,共1页
文学来源于生活,尤其文学术语中的有些词汇与女红针织密切相关,由于时代久远,变得陌生难解。倘若在教学中揭去其远离生活的面纱,还原词汇生活的本来面貌,那么陌生的词汇将变得生动、亲切而有趣。
关键词 文学术语 生活 女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英美文学术语翻译现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英美文学课历来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对于学生提高语言修养,增强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性格,开拓视野均具有重要意义。而文学术语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地位又举足轻重,文学方面的词语定义和文学注释的翻译多年来也一直是... 英美文学课历来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对于学生提高语言修养,增强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性格,开拓视野均具有重要意义。而文学术语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地位又举足轻重,文学方面的词语定义和文学注释的翻译多年来也一直是文学研究者认真揣摩的对象。文学术语是贯穿英美文学发展史的脊梁,它是英美文学史发展脉络的精华所在,研究英美文学术语翻译的现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进程,而且也有利于加深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的理解。基于此,就目前文学术语翻译领域的多元性、模糊性以及不规范化进行探讨,以期对英美文学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术语 模糊性 多元性 术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思想和文学术语作为英国文学教学内容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红霞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8-41,共4页
教学内容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改革和建设之一。文学课程是使英语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内容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改革和建设之一。文学课程是使英语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应用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欠佳。从试卷和毕业论文不难看出,多数学生在英国文学考试中理论知识掌握得尚可,但运用理论分析作品的能力普遍较差。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多数学生只是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不具备独立地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这与文学课的教学内容仅强调文学概况,忽略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内容有关。因此,英国文学课在重视文学概况教学的同时,应该重视并加大文学理论内容的教学力度,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 教学内容 文学思想 文学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英语中的几个文学术语
11
作者 刘红颖 赵辉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2年第S1期84-85,共2页
主要介绍了英语中的几个常见的文学术语,并对其中一些术语的应用及特点做了简略的总结,以便提高应用英语阅读及应用水平。
关键词 文学术语 理解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儿童文学术语异同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自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40-46,共7页
人类是借助语言进行思维从而认识世界的。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民族对一种文学怀有不同理解时,首先表现出语言方面的疏离。这种语言的疏离既是文学交流和比较研究的障碍,但同时也是入口和桥梁。本文循着中日两国儿童文学术语的异同进... 人类是借助语言进行思维从而认识世界的。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民族对一种文学怀有不同理解时,首先表现出语言方面的疏离。这种语言的疏离既是文学交流和比较研究的障碍,但同时也是入口和桥梁。本文循着中日两国儿童文学术语的异同进行探究,以期披露各自的性格,为交流和比较铺平一段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童话 童心 文学术语 文学体裁 日本 中日两国 少年小说 中国儿童文学 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轨生活,解码术语——初中语文文学术语的生活化理解方法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波 《华夏教师》 2020年第17期89-90,共2页
文学鉴赏和审美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表现。初中年级的学生接触到的文学术语更加广泛,需要以文学术语为基础,多角度地对文本进行赏析。在实际的赏析过程中,学生对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艺术手法不能正确区分,在鉴赏文本时经... 文学鉴赏和审美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表现。初中年级的学生接触到的文学术语更加广泛,需要以文学术语为基础,多角度地对文本进行赏析。在实际的赏析过程中,学生对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艺术手法不能正确区分,在鉴赏文本时经常会答非所问,将各种文学术语混乱使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和阅读理解成绩。文学术语的类型是十分丰富的,学生面对众多的文学术语存在着记忆困难、运用混淆等问题。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习惯于以抽象的概念来定义文学术语,学生没有情境化的体验,很难具体地理解对各种文学术语,还会对抽象的概念望而生畏。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从生活出发,在日常的交际中展示各种艺术手法在表达中的独特作用,能够让学生对文学术语产生深刻的理解。可以说接轨生活是文学术语由抽象化到具体化理解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学术语 生活化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术语词典中措辞的认知语义密度特征
14
作者 王任华 《外国语言文学》 2023年第2期40-52,134,共14页
文学理论是文学学科的核心,也是最晦涩难懂的地方,其难度很大程度源于大量术语的使用,而文学术语词典的出现似乎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术语。为了解构文学术语晦涩的原因,作者以语码规范理论中认知语义密度的遣词和组词工具,对TheRoutled... 文学理论是文学学科的核心,也是最晦涩难懂的地方,其难度很大程度源于大量术语的使用,而文学术语词典的出现似乎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术语。为了解构文学术语晦涩的原因,作者以语码规范理论中认知语义密度的遣词和组词工具,对TheRoutledgeDictionaryof Literary Terms的措辞语义密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术语词条里,遣词工具中高密度技术词的高占比使得文学术语的遣词密度处于高值水平,而组词工具中中等密度分类词组的高占比加以高值密度嵌套词组的占比,也使得其整体措辞语义密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术语解释文本里,遣词工具中的日常词占比只提升至略微多数水平,且其语义密度调整相对均衡地出现于四个次类中密度相对较小的小类;同时,其遣词工具中的高密度嵌套词组占比提升至绝对多数水平,这也中和了遣词上的语义稀释效果,使得术语解释文本的措词密度仍然保持在高值水平。总体来看,在文学术语词典中,术语词条本身和解释文本的措词密度都很高,远未达到语义稀释、通俗易懂的目的,这是造成其晦涩难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术语 措辞 语义密度 晦涩
原文传递
借几个文学术语谈长文短教
15
作者 程少波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09年第11期25-27,共3页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一词的解释包含有“语言和文学”这一义项。李海林教授在“语文是什么”的讨论中提出“语文要素的层次结构”,认为“第一层是文章与文学,第二层是文化,第三层是语言”,并进而指出“文章和文学”是语文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一词的解释包含有“语言和文学”这一义项。李海林教授在“语文是什么”的讨论中提出“语文要素的层次结构”,认为“第一层是文章与文学,第二层是文化,第三层是语言”,并进而指出“文章和文学”是语文的基本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文学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轨生活,解码术语——初中语文文学术语的生活化理解方法探究
16
作者 王丽萍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26期0205-0205,共1页
文学术语的熟练使用是衡量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初中生面临着更为系统的术语学习,他们需要从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多个角度来赏析文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无法正确识别修辞手法与描写手法。因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学术语... 文学术语的熟练使用是衡量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初中生面临着更为系统的术语学习,他们需要从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多个角度来赏析文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无法正确识别修辞手法与描写手法。因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学术语理解不足,严重影响对课文的理解。随着不断的学习,文学术语的词条差异也越来越大。可以说,文学术语生活化是理解文学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有效途径更是教学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生活化理解 文学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学者生命和材料科学英文学术语篇间接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长竑 黎斌 胡霞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3,共6页
本文以英语本族语学者在英国的Nature杂志上所刊发的生命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我国学者在相应学科所撰写的英文会议论文为语料(以等距抽样方式,共随机抽样53万多字),对中西学者英文学术语篇间接表达方式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1... 本文以英语本族语学者在英国的Nature杂志上所刊发的生命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我国学者在相应学科所撰写的英文会议论文为语料(以等距抽样方式,共随机抽样53万多字),对中西学者英文学术语篇间接表达方式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17个观测项、158个操作化指标对间接表达方式进行了操作化处理。对操作化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除类别量词、被动语态、程度修饰语和遁言化行事动词4个观测项外,我国学者对其余13个观测项的使用率均显著低于本族语学者,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学者的英文会议学术语篇与英语本族语学者的学术语篇相比在表达方式上并不更间接和迂回。本文认为对国际学术社团流行的行文惯例和通用表述掌握不到位,是造成我国学者与本族语学者学术语篇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术语 间接表达 对比修辞 语料库语言学
原文传递
谈语文学术语的翻译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流溪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5-375,共1页
语文学作为一门传统学问,是对语言的综合研究。希腊语把语文学称为philologia[来自phil-(爱)+logos(词语、语言),意为爱好探讨语言、名物、词章、辩谈]。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明确以语言本身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inguistics)已... 语文学作为一门传统学问,是对语言的综合研究。希腊语把语文学称为philologia[来自phil-(爱)+logos(词语、语言),意为爱好探讨语言、名物、词章、辩谈]。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明确以语言本身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inguistics)已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但是传统的语文学(philology)也仍可有新的作为。我们现在可用graphetics(文字学)、exegetics(训诂学)、phonenics(音韵学)来表示语文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对拼音文字而言,graphetics研究正字法(实质是字母怎样准确表示语音)。但在上面的三维表述中我们可以活用该术语而无须另造译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术语 理据性 汉语文字 构成原理 现代学科 维表 PHONETIC LINGUISTICS 意音文字 学科地位
原文传递
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与文学术语翻译研究的缺失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智淦 王育烽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第3期59-67,78,共9页
国内外语类15种核心期刊(2000-2011年)发表的有关术语翻译研究的文章在整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日益广泛,主要集中探讨术语的翻译方法、原则及汉译术语的规范化等问题,但文学术语翻译研究备受冷落现象极其明显,并且缺乏... 国内外语类15种核心期刊(2000-2011年)发表的有关术语翻译研究的文章在整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日益广泛,主要集中探讨术语的翻译方法、原则及汉译术语的规范化等问题,但文学术语翻译研究备受冷落现象极其明显,并且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分析文学术语翻译研究缺失的原因并落实相应的可行性对策有助于文学术语翻译研究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翻译 文学术语翻译 术语 规范
原文传递
天文学术语的特征与翻译
20
作者 刘晗 张政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0,24,共5页
天文学术语的命名"异彩纷呈"。本文对天文学术语的特征和译法进行分析、归类,给出背后的原因,旨在为天文学术语的翻译提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文学术语 特征 英译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