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及现实意义 |
唐芸芸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世界”作为一种方法——论王德威《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跨域流动的文学史观 |
李礼
|
《华文文学》
|
2025 |
0 |
|
3
|
当代文学研究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 |
郑闯琦
|
《唐都学刊》
|
2004 |
9
|
|
4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之嬗变述略 |
徐中原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5
|
进化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实践 |
朱德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6
|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史观与复古旨归 |
黄鹏程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与章培恒《中国文学史新著》之文学史观探析 |
马晓靖
顾明佳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8
|
关于文学史观的建构——答《东方论坛》编者问 |
朱德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9 |
9
|
|
9
|
主体论文学史观批判——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例 |
仲红卫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0
|
进化论的文学史观之再评价 |
黄勇生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5 |
0 |
|
11
|
关系主义文学史观与当代文学、文化图景的重构 |
郑润良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2
|
现代文学史观几种建构理念的评析 |
王瑜
邱慧婷
|
《唐山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3
|
“新文学进化论”与世界文学史观──评美国“重构派”莫莱蒂教授的学说 |
吴雨平
方汉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4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 |
王齐洲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15
|
两个“晚明”在现代中国的复活——鲁迅与周作人在文学史观上的分野和冲突 |
郝庆军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6
|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反思 |
曹顺庆
高小珺
|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7
|
论刘勰的文学史观——以《文心雕龙·时序》篇为中心 |
张敏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8
|
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与建构 |
赵敏俐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9
|
进化论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史观 |
谢应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20
|
启蒙文学史观的合法性及其限度——以程光炜《文化的转轨》为例看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观念问题 |
刘复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