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寿郭”与郭沫若“文坛领袖”形象的复杂化生成
1
作者 余明埌 李跃力 《郭沫若学刊》 2024年第4期32-37,50,共7页
1941年,中共策划“寿郭”活动,政治界与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均纷纷撰文贺寿,而国民党不少要人也发表“寿郭”贺词,与中共形成微妙的话语竞争。中共有组织地引导与推动“寿郭”活动的进行,塑造出郭沫若“文坛领袖”的三个面相:浪漫的诗人、... 1941年,中共策划“寿郭”活动,政治界与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均纷纷撰文贺寿,而国民党不少要人也发表“寿郭”贺词,与中共形成微妙的话语竞争。中共有组织地引导与推动“寿郭”活动的进行,塑造出郭沫若“文坛领袖”的三个面相:浪漫的诗人、两度弃笔的战士、流亡十年的学者。通过各种复杂的话语策略,中共试图重构郭沫若个人史、新文化史与革命史,回应与消弭来自内外部的异样话语,在权力与话语、政治斗争与文化斗争的交汇处,主导与完成郭沫若“文坛领袖”形象的整一化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寿郭” 文坛领袖 话语竞争 历史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逝世后的“文坛领袖”论争 被引量:5
2
作者 廖久明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55,共28页
鲁迅逝世后不久,文坛爆发了郭沫若、茅盾谁为"文坛领袖"的论争,孔另境、阿英、郭沫若等十余人参与其中。根据相关史料可以肯定地知道,郭沫若、茅盾当时都没有当"文坛领袖"的想法。通过梳理论争过程和检讨论争言行... 鲁迅逝世后不久,文坛爆发了郭沫若、茅盾谁为"文坛领袖"的论争,孔另境、阿英、郭沫若等十余人参与其中。根据相关史料可以肯定地知道,郭沫若、茅盾当时都没有当"文坛领袖"的想法。通过梳理论争过程和检讨论争言行可以知道,此次论争爆发的原因是:尽管在外来因素干预下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艺界因为"两个口号"论争而激化和表面化的矛盾并未消除,所以仅仅因为孔另境批评文坛现象的文章便导致"文坛领袖"论争的爆发。通过检讨刊载论争文章的载体可以知道,《大晚报·火炬》编者崔万秋,尽管通过此次论争使文坛呈现出"跃活之相",却使凭借外来因素暂时平息的文坛再次爆发论争,使其成为"两个口号"论争的"余波",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立报·言林》的加入也应该这样看待。此次论争本身只有负面意义,它的正面意义在于其研究价值:通过考察此次论争,可以了解鲁迅逝世以后的文坛现状,从而知道之前对《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后文坛现状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文坛领袖 论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杰出的晚明文坛领袖王世贞及其文艺观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锡山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78-85,共8页
王世贞是晚明的杰出文坛领袖,他在文艺理论领域有很大的建树,他的系列性文艺观点涵盖了诗文、戏曲、小说和书画,即晚明所有重要的文艺领域,发表众多独创性与权威性兼具的宏论高见,并以其文坛领袖的崇高地位和得风气之先的精辟观点,引领... 王世贞是晚明的杰出文坛领袖,他在文艺理论领域有很大的建树,他的系列性文艺观点涵盖了诗文、戏曲、小说和书画,即晚明所有重要的文艺领域,发表众多独创性与权威性兼具的宏论高见,并以其文坛领袖的崇高地位和得风气之先的精辟观点,引领当时的理论建设和文艺创作,影响巨大。如果没有王世贞,就没有晚明先进的文艺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晚明 文坛领袖 进步文艺思潮 文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成为文坛领袖原因试绎
4
作者 崔际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2-56,共5页
联系中唐文坛实际、社会状况及韩愈的个性特征、文学素养等方面,我们对韩愈成为文坛领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其凭借良好的主观条件、充分把握历史机遇、成就散文革新大业的才智与功绩。
关键词 韩愈 文坛领袖 个性魅力 历史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晋文坛领袖张华的领导艺术撷要
5
作者 冯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2-53,共2页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属河北省固安县)人,西晋重臣,曾位至侍中、中书监、司空,任台辅之位。西晋时期,正是中国门阀士族政治的形成时期,其时选官制度主要为九品中正制,偏重门第。张华出身庶族,天然缺乏进身之阶;岳父刘...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属河北省固安县)人,西晋重臣,曾位至侍中、中书监、司空,任台辅之位。西晋时期,正是中国门阀士族政治的形成时期,其时选官制度主要为九品中正制,偏重门第。张华出身庶族,天然缺乏进身之阶;岳父刘放虽位列九卿,但在张华十九岁时即去世,张华在仕途上亦未及凭之显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坛领袖 领导艺术 进身之阶 范阳 庶族 侍中 中书监 九卿 选官制度 蜀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杰出的文坛领袖王渔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锡山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39-45,共7页
清初大诗人、美学大师王渔洋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杰出的文坛领袖。他那高洁的情怀、高尚的品德、高水平的创作和理论成就,彪炳史册,实为文坛楷模,至今仍值得当代的创作家、理论家学习和继承。
关键词 扬州府 士大夫 王渔洋 文坛领袖 人品 国子监 中国文学史 宗师 王士祯 蒲松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旗帜——欧阳修的文坛领袖人格
7
作者 陈书良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3期35-43,共9页
本文认为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文坛领袖人格。文章从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树、经世致用的文学活动、汲引后进的道德勇气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典籍诗文中多方位引证,充分肯定了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理论... 本文认为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文坛领袖人格。文章从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树、经世致用的文学活动、汲引后进的道德勇气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典籍诗文中多方位引证,充分肯定了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理论与旗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文坛领袖人格 道德勇气 旗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唐文坛领袖杜审言
8
作者 宋宗祧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第5X期15-16,共2页
杜审言,唐朝洛州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是一个与"初唐四杰"并称的诗人。称杜审言是初唐文坛领袖,一是有当时和后世文坛翘楚的评价,二是杜审言的诗真的优秀。杜审言曾说过:"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杜审言,唐朝洛州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是一个与"初唐四杰"并称的诗人。称杜审言是初唐文坛领袖,一是有当时和后世文坛翘楚的评价,二是杜审言的诗真的优秀。杜审言曾说过:"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这是有点吹牛之嫌的自我评价,或曰自我标榜,不足为凭,但《旧唐书·杜审言传》说他"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两者结合起来看,应该说杜审言的诗与书法应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文坛领袖 初唐四杰 河南省巩义市 旧唐书 自我评价 武平一 李峤 五言律 唐诗纪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中期“文坛领袖”周必大 被引量:2
9
作者 雷斌慧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6-178,共3页
周必大(1126-1204年),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赐谥文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收《文忠集》200卷,《文忠平园续稿原序》评其各类文章"富而精"。在对周必大的研究中,学界主流看法仅把他归为... 周必大(1126-1204年),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赐谥文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收《文忠集》200卷,《文忠平园续稿原序》评其各类文章"富而精"。在对周必大的研究中,学界主流看法仅把他归为南宋中期事功派代表,这个看法值得商榷。本文从政治地位的显贵、儒家的抱负与素养、理论主张对后世作文的影响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周必大不仅是事功派代表,更应是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中期 文坛领袖 周必大
原文传递
金元之际文坛领袖元好问对中原文化传统的维护整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狄宝心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4,共7页
关键词 元好问 中原文化 金元之际 文坛领袖 文化传统 耶律楚材 少数民族 经世致用 文化一统 以儒治国
原文传递
领袖和领袖崇拜的错位
11
作者 李频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96-96,共1页
胡风与毛泽东,以文艺的潜对话开头,以公开的政治斗争告终,其深层关系为当代学人所关注,也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与研究。胡风的大儿子晓谷曾提问,毛泽东为什么将他打成反革命集团,病房里的胡风只是简单的一句:“可能他嫌我不尊重他。”这实... 胡风与毛泽东,以文艺的潜对话开头,以公开的政治斗争告终,其深层关系为当代学人所关注,也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与研究。胡风的大儿子晓谷曾提问,毛泽东为什么将他打成反革命集团,病房里的胡风只是简单的一句:“可能他嫌我不尊重他。”这实在是一个清醒的理论家并不完全清醒的回答,更为圆满的答案应该是领袖和领袖崇拜的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胡风 领袖崇拜 文艺思想 错位 文坛领袖 现实主义 反革命集团 潜对话 深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坡:坐禅修心,我自逍遥
12
作者 孟泉辛 侯雨晴 刘玉璇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12期74-76,共3页
苏轼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其文学成就举世瞩目。但除了文学上的卓越贡献外,苏轼诗词作品中独到的养生观也深受佛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并产生了深刻见解。他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却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 苏轼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其文学成就举世瞩目。但除了文学上的卓越贡献外,苏轼诗词作品中独到的养生观也深受佛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并产生了深刻见解。他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却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反映在敬“佛”修心、尊“道”慰心的养生观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坛领袖 宦海沉浮 文学成就 苏轼诗词 苏东坡 修心 养生观 道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以祸福易忧国
13
作者 胡楚清 《前线》 2024年第12期82-84,共3页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从政40余载...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从政40余载,正直做官、忠厚为人、实干办事,66岁病逝于常州。苏轼的仕途深受北宋王朝党派之争的影响,官职最高曾先后任从二品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最低被贬至正九品琼州别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东坡居士 文坛领袖 州别驾 子瞻 礼部尚书 北宋王朝 兵部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才情济世苏东坡
14
作者 张树民 《前线》 2024年第10期93-93,共1页
苏东坡乃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名满天下,素享清誉。东坡爱好广泛、多有涉猎,是闻名于世的书法家、画家及美食家。其书法作品《寒食帖》是公认的“天下第三行书”;名菜“东坡肉”传至今日,依然备受食客追捧。如果说,书... 苏东坡乃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名满天下,素享清誉。东坡爱好广泛、多有涉猎,是闻名于世的书法家、画家及美食家。其书法作品《寒食帖》是公认的“天下第三行书”;名菜“东坡肉”传至今日,依然备受食客追捧。如果说,书法、绘画和美食是东坡所追求的个人修养,那么,以才情济世于民,则体现了东坡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坛领袖 唐宋文学 苏东坡 北宋中期 书法作品 名满天下 东坡肉 才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正始之音”等问题辨析之辨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穆克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作者细读了丁放教授《关于"正始之音"含义等问题的辨析——兼答穆克宏先生》一文后,有些想法,写出来,供参考。作者在"正始之音"含义的理解上,坚持自己的看法;仍认为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说的"正始之音"... 作者细读了丁放教授《关于"正始之音"含义等问题的辨析——兼答穆克宏先生》一文后,有些想法,写出来,供参考。作者在"正始之音"含义的理解上,坚持自己的看法;仍认为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说的"正始之音"是指风雅诗;仍认为曹丕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对以上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之音 风雅诗 建安文坛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译介:从商务印书馆见近代西洋小说的传播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璐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9-161,共3页
百年老字号的商务印书馆由民营机构发展而来,历经清末民初的风谲云诡,一举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元老夏瑞芳和张元济的支持下,印书馆大力发行西洋翻译小说,推出了诸多翻译文学大家,成就一批声名显赫的译者,如林纾、严复、周作人等。印书... 百年老字号的商务印书馆由民营机构发展而来,历经清末民初的风谲云诡,一举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元老夏瑞芳和张元济的支持下,印书馆大力发行西洋翻译小说,推出了诸多翻译文学大家,成就一批声名显赫的译者,如林纾、严复、周作人等。印书馆的翻译文学工作是其诸多出版工作的缩影,其对西洋小说的译介出版,不仅让印书馆获得了傲视同行的成功经验,而且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大家 翻译文学 风谲云诡 出版工作 张元济 民营机构 《小说月报》 文坛领袖 翻译作品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读传统文化经典 提升领导干部修养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士海 《大连干部学刊》 2014年第11期63-64,共2页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没有中断过的古国。这使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以传统经典的形式得以保存至今。这些传统经典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精华的浓缩,是精...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没有中断过的古国。这使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以传统经典的形式得以保存至今。这些传统经典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精华的浓缩,是精华中的精华。中华传统经典虽然寥寥数笔,但却能道出宇宙人生的大道,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悟,对提升领导干部的修养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文化经典 浪淘沙 文化典籍 宇宙人生 《三字经》 文坛领袖 核心价值观念 文化熏陶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崖赋篇目及其版本源流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仁生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6-271,共6页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文坛领袖。他一生主要以诗名世,但同时又是一位辞赋大师,并且他最先是以辞赋知名于世,他最早梓行的作品也是赋集《丽则遗音》,只是由于后来被推尊为"一代诗宗",其赋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文坛领袖。他一生主要以诗名世,但同时又是一位辞赋大师,并且他最先是以辞赋知名于世,他最早梓行的作品也是赋集《丽则遗音》,只是由于后来被推尊为"一代诗宗",其赋名反被诗名所掩。事实上,从赋的发展历史来说,元延祜以后的半个世纪也可称为赋的繁荣时代,它的文化背景是"设科取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图书馆 发展历史 辞赋 十三年 文化背景 元末明初 古赋 八阵图 元刻本 文坛领袖
原文传递
丁谓词作年、本事考
19
作者 楼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06,共1页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擅文,曾受知于宋初文坛领袖王禹偁。其词目前仅存《凤栖梧》两阕,《全宋词》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辑得,移录于下:十二层楼春色早。三殿笙歌,九陌风光好。堤柳...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擅文,曾受知于宋初文坛领袖王禹偁。其词目前仅存《凤栖梧》两阕,《全宋词》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辑得,移录于下:十二层楼春色早。三殿笙歌,九陌风光好。堤柳岸花连复道。玉梯相对开蓬岛。莺啭乔林鱼在藻。太液微波,绿斗王孙草。南阙万人瞻羽葆。后天祝圣天难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栖梧 文坛领袖 《全宋词》 王孙草 蓬岛 风光好 王禹偁 丁谓 玉梯 三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曹操看建安文学与政治的亲和关系
20
作者 闵虹 《殷都学刊》 2002年第3期75-77,107,共4页
汉魏之际 ,文学与政治的亲和 ,自然而然地成了建安作家的共同选择 ,成了一个时代的倾向。”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 ,为走向自觉和独立时期的文学争得了荣誉 ,也为文学得到社会及当权者的认可赢得了更多的支持。”雅好慷慨”成为建安大多... 汉魏之际 ,文学与政治的亲和 ,自然而然地成了建安作家的共同选择 ,成了一个时代的倾向。”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 ,为走向自觉和独立时期的文学争得了荣誉 ,也为文学得到社会及当权者的认可赢得了更多的支持。”雅好慷慨”成为建安大多数作家所追求的时代精神 ,也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表现出来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作为其具体表现 ,就是建安作家群体对功名事业的追求。曹操的政治引领和文学实践正是这一群体追求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文学 政治 亲和 曹操 创作实践 文坛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