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编辑文化与编辑素养构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陶振民
-
机构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8,共6页
-
-
关键词
编辑文化
编辑素养
编辑工作
文化素养
文化造诣
文化风格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G238
[文化科学]
-
-
题名怎样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 2
-
-
作者
杨琦
-
机构
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35-35,共1页
-
文摘
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别力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高校教育中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只是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方面,若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应注重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当前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一些粗浅认识。
-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素质
当代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政治课
文化造诣
德育教育
“专才”
养德
一般体
加强文化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说名人
- 3
-
-
作者
王愚
-
出处
《税收与社会》
1995年第6期31-31,共1页
-
文摘
说名人王愚不知什么时候起,“名人”(文雅一点就叫“名流”)的称号满天飞,写几首歪诗就被称之为“名诗人”,唱几首流行小调就被捧为“名歌星”,演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或者还是配角,却又成为“名演员”了。以至于能炒几个菜,会成为“名厨”;开了个铺店,就成为“名...
-
关键词
无为主义
高级境界
文化造诣
艺术修养
名满天下
地质学家
刘禹锡
珠圆玉润
柳永
处世观
-
分类号
F810.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试论《二泉映月》的经典渊源
- 4
-
-
作者
韩惠君
-
机构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
出处
《当代音乐》
2022年第7期69-71,共3页
-
文摘
《二泉映月》被称为著名的世界名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今天探讨《二泉映月》成名渊源,对促进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二泉映月》高度概括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共同本质特性——人性。其次,《二泉映月》的创作扎根于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时道教音乐文化和民间流浪乞讨经历都给予了阿炳创作的灵感。再次,《二泉映月》具有广泛的受众面。最后,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必要的传播途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阿炳精湛的艺术造诣等,都为《二泉映月》奠定了深厚坚实的基础。
-
关键词
《二泉映月》
人性
“道”与“俗”
受众面
历史背景与传播
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一生何求
- 5
-
-
作者
恭甫
-
出处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1998年第2期71-71,共1页
-
文摘
一生何求恭甫香港青年歌手陈百强演唱《一生何求》抒发亿万人民心声,连我四岁孙儿都曲不离口“一生何求……”打动爷爷心扉,思绪万千。确实人生几十年为了什么呢?是解放全人类而最后才解放自己。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说的。不仅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说,我国宋朝人范仲淹也...
-
关键词
胡应麟
宗教神秘主义
马克思
共产主义战士
《论衡》
恩格斯
洛阳太学
唯物主义
文化造诣
唐代诗人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