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5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学生体验式文化课程审美议程设置研究
1
作者 马晓乐 刘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审美议程设置为体验式文化课程的开新创设了想象空间与创新向度,审美事象纳入议程范畴有益于达成生产美、传播美和塑造美的教育功能。面向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教学以情境为逻辑起点,依托教学设计开展审美议程设置,促发课堂教学的审美加权... 审美议程设置为体验式文化课程的开新创设了想象空间与创新向度,审美事象纳入议程范畴有益于达成生产美、传播美和塑造美的教育功能。面向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教学以情境为逻辑起点,依托教学设计开展审美议程设置,促发课堂教学的审美加权,增强审美空间可供性,聚焦审美议题通约性。课程实施强调具身认知、情绪记忆和社会互动,以此激发学生感官联觉效应、汇聚审美注意力、助益共情认知。通过国际中文美育助力国际学生感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文明景观,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启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课程审美议程设置的优化建议根植日常生活世界和经验文化营造物象空间,以弱传播和强共情相得益彰的理念开展审美叙事,通过物质与数字技术交互展开多模态的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美育 留学生教育 体验式文化课程 审美议程设置 以美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文化课程三段式教学模式
2
作者 张京良 袁春鑫 赵勇 《教育进展》 2024年第8期1015-1021,共7页
为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在数学文化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把每节课分为学生汇报、教师讲解、师生讨论三个阶段。教师讲解内容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汇报... 为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在数学文化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把每节课分为学生汇报、教师讲解、师生讨论三个阶段。教师讲解内容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汇报和师生讨论可发展学生的优先智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表达思辨能力等多方面具有较好效果。To improv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and cultivate their diverse intelligences, a three- stage teaching mode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s proposed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culture course, which divides each class into three stages: student reporting, teacher teaching, and teacher-student discussing. Teacher teaching can develop student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udent reporting and teacher-student discussing can develop students’ priority intelligence and promote their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e three-stage teaching mode has good effects in activating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cultivating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and thi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 三段式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出导向法(POA)视域下英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3
作者 林晓玲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7-39,共3页
自“课程思政”提出以来,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成为教学界的热点。大学英语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在英美文化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 自“课程思政”提出以来,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成为教学界的热点。大学英语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在英美文化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为“学用一体”,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基于产出导向法视域构建英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挖掘和应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不断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促进思政教育与英美文化课程的系统融合,提高英美文化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基于此,阐述了产出导向法的内涵,分析了产出导向法视域下英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英美文化课程 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奥林匹克历史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构建
4
作者 郭琴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在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开展奥林匹克历史文化课程教育,普及奥林匹克知识,高扬奥林匹克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和优良的传统体育文化,学习和吸收中西方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精神的文化元素,创新与借鉴世界多元竞技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在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开展奥林匹克历史文化课程教育,普及奥林匹克知识,高扬奥林匹克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和优良的传统体育文化,学习和吸收中西方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精神的文化元素,创新与借鉴世界多元竞技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深入挖掘思辨导向式奥林匹克历史文化课程的建构目标、总体框架、模块建构、探究内容、课程特色、学术和应用价值的方法体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全面发展视域 奥林匹克历史文化课程 思政建设 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环巢湖“水生态”文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5
作者 王良胜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5期94-96,共3页
利用环巢湖地区丰富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环境文化,开发“生态育人”校外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有效路径,也是践行“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重要探索。
关键词 五育融合 环巢湖 水生态 文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转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素玲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创造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彰显其当代价值。本文立足中医院校,探索构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创造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彰显其当代价值。本文立足中医院校,探索构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转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并提出强化教学内容的设计、规范教学流程的编制、完善形成性评价、持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四条教学改革对策,以彰显中医院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古典舞服饰文化课程的必要性与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淑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54-256,共3页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舞服饰文化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还包含独具匠心的工匠精神。在高校古典舞服饰文化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课程创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其文化觉醒,...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舞服饰文化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还包含独具匠心的工匠精神。在高校古典舞服饰文化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课程创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其文化觉醒,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章首先对高校古典舞服饰文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简要分析,其次分析了思政教育融入该课程的必要性,最后对课程创新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后续相关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民族文化 古典舞服饰文化课程 工匠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文化课程中的色彩审美教育模式研究——以电影《金刚川》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娆 《色彩》 202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帮助导演和摄影师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烘托影片的气氛,塑造人物形象,传达影片的主题和思想。本文以电影《金刚川》为例,对影视文化课程中的色彩审美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电...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帮助导演和摄影师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烘托影片的气氛,塑造人物形象,传达影片的主题和思想。本文以电影《金刚川》为例,对影视文化课程中的色彩审美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电影《金刚川》中的色彩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电影《金刚川》中的色彩运用非常成功,为影片增添了强烈的审美效果和情感感染力。在色彩审美教育中,可以借鉴电影中的色彩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色彩表现能力和色彩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化课程 色彩审美教育 电影《金刚川》 色彩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文化课程思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元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的重要平台是中国文化类课程,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引导其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从而提升中华文化认同,传播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核心内容包括仁的思想与以人为本、和的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审... 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的重要平台是中国文化类课程,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引导其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从而提升中华文化认同,传播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核心内容包括仁的思想与以人为本、和的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等。在树立互等对话的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立场的基础上,有效路径包括了解留学生文化背景、寻求中外文化共同价值点,注重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形象化与生动化,课堂教育与课外体验相结合,引导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华文化传播主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中国文化课程 课程思政 文化认同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课程理念、目标及实施途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淑梅 李锦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特点。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的产物,多元文化课程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正确、全面理解多元文化课程理念、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目标及多元文化课程实施途径才能更好地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缓...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特点。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的产物,多元文化课程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正确、全面理解多元文化课程理念、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目标及多元文化课程实施途径才能更好地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缓解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从冲突走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课程理念 多元文化课程目标 多元文化课程实施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设英美文化课程对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平的调查研究
11
作者 龙翔 冯喆 《英语教师》 2024年第20期14-16,36,共4页
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某工科院校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进行调研,旨在了解开设英美文化课程对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平的影响。调查发现,超过90.00%的大学生表示对英美文化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93.75%的学生认为学习... 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某工科院校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进行调研,旨在了解开设英美文化课程对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平的影响。调查发现,超过90.00%的大学生表示对英美文化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93.75%的学生认为学习英美文化课程有利于增强英语学习兴趣,且超过66.6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帮助他们提升了英语水平和民族自豪感,加深了他们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受访学生建议在今后的英美文学课程中适量增加英美历史内容及趣味和热点话题,并介绍出国留学的具体信息。建议高校英语教师在讲授英美文化的同时融合课程思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化课程 大学生 学习兴趣 学习水平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素养培养视域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茶艺与茶文化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12
作者 李岩 《教师》 2024年第14期126-128,共3页
文章深入探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对培养高职学生审美素养的积极作用。文章作者对标审美素养三要素,优化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目标与内容,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革教学方法,重点关注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实践中的学生审美... 文章深入探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对培养高职学生审美素养的积极作用。文章作者对标审美素养三要素,优化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目标与内容,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革教学方法,重点关注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实践中的学生审美素养培育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为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在审美教育中的价值提供了实证支持,丰富了高职美育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素养 建构主义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精神融入林业类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探索——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13
作者 曹佳玲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4-47,共4页
长征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文化思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调查研究得知,将长征精神融入林业类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要求,教师要把握准确、典型、沉浸原则,建立融入式... 长征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文化思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调查研究得知,将长征精神融入林业类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要求,教师要把握准确、典型、沉浸原则,建立融入式教学模式,拓展实践育人平台,促使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意志品格坚韧,责任意识牢固,以确保传统文化课程更具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精神 林业类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武术文化课程融入中职体育教学的思与行
14
作者 吴雪松 《教育界》 2024年第11期17-19,共3页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安排武术文化课程,根据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传统武术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武术文化教学的教学理念、基本原则和教学框架,期望可以帮助广...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安排武术文化课程,根据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传统武术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武术文化教学的教学理念、基本原则和教学框架,期望可以帮助广大中职体育教师科学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知识、练习武术套路的过程中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体育 传统武术 文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音乐课堂“乐”文化课程的实践
15
作者 徐敏 《文理导航》 2024年第15期82-84,共3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张謇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并致力于打造高效的“乐”文化课程。相比于以往的课程设计,新时期的课程既要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自然兴趣点,又要符合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张謇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并致力于打造高效的“乐”文化课程。相比于以往的课程设计,新时期的课程既要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自然兴趣点,又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将从具体的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张謇教育思想影响下的“乐”文化课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教育思想 小学音乐 “乐”文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中的音乐”视角下高校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与探索——以江西非遗音乐文化为例
16
作者 谢京汝 《戏剧之家》 2024年第7期172-174,共3页
地方性非遗音乐代表着该地域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本文以音乐人类学“文化中的音乐”的视角出发探讨以非遗音乐为代表的高校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建设问题,深入探索江西非遗音乐背后的地域文化基因,以求消除... 地方性非遗音乐代表着该地域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本文以音乐人类学“文化中的音乐”的视角出发探讨以非遗音乐为代表的高校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建设问题,深入探索江西非遗音乐背后的地域文化基因,以求消除学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壁垒,以期达到音乐文化上的共鸣。这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加深民族情感,弘扬爱国情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中的音乐” 高校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江西非遗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效教学探讨——以《怀瑾握瑜之屈原》为例
17
作者 吴惠忠 石林鑫 《广西教育》 2024年第15期139-142,共4页
中国古典文学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重点,数字化环境下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怀瑾握瑜之屈原》为例,依托学习通教学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数字化环境下传统... 中国古典文学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重点,数字化环境下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怀瑾握瑜之屈原》为例,依托学习通教学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数字化环境下传统文化课程有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课程思政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有效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屈原 离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学民俗文化课程的实施路径
18
作者 许冰倩 《新课程研究》 2024年第28期94-96,共3页
民俗文化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它对于儿童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塑造至关重要。为了在小学阶段更好地推广和教授民俗文化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建构课程体系、营造校园氛围、布局校外场地、建立评价体系等路径来实现。这样不仅能... 民俗文化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它对于儿童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塑造至关重要。为了在小学阶段更好地推广和教授民俗文化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建构课程体系、营造校园氛围、布局校外场地、建立评价体系等路径来实现。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民俗文化课程 实施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红色文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9
作者 陆瑞琪 顾凌云 《现代教学》 2024年第6期70-73,共4页
上海市淮海中路街道着力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学校基于红色文化街区资源,以社区居民为课程实施对象,建设并实施社区红色文化课程。课程以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为切入口,传承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树立... 上海市淮海中路街道着力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学校基于红色文化街区资源,以社区居民为课程实施对象,建设并实施社区红色文化课程。课程以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为切入口,传承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课程主要采用主题学习的形式,结合人文行走,以寻访参观为主要途径,以史海钩沉为辅助手段,注重自主体验、情感升华、成果交流分享等,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红色思想教育,形成了街道主导、街区推动、社会协同、大众参与的群众性红色文化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红色文化街区 红色文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背景下汽车文化课程思政改革措施研究
20
作者 常晓铭 《汽车测试报告》 2024年第14期134-136,共3页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力。该文以汽车文化课程为例,在阐述汽车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汽车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提出“大思政”背景下...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力。该文以汽车文化课程为例,在阐述汽车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汽车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提出“大思政”背景下汽车文化课程思政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汽车文化课程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