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人文化英雄的诞生与农耕文化的成熟 |
陈辉
杨端志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2
|
女性话语·国族寓言·华人文化英雄——从文化研究视角重读当代华语经典《桑青与桃红》 |
朱立立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6 |
10
|
|
3
|
中国文化英雄与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 |
曾凡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4
|
餐桌上的文化英雄——中华筷子文化解析之一 |
赵荣光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5
|
|
5
|
文化英雄与民族精神 |
周北川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6
|
|
6
|
亦正亦邪的统一体——北美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恶作剧者形象解读 |
李伟
李润润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5 |
1
|
|
7
|
赵健秀的《杜老鸭》:在阳刚之气和文化英雄主义语境中探寻华裔的文化认同 |
李贵苍
|
《华文文学》
|
2006 |
8
|
|
8
|
新文化英雄的自传写作——考察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一个视角 |
谢子元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9
|
古希腊“文化英雄”的价值 |
陈珞瑜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0
|
“文化英雄”的自我指认——电影《英雄》的泛本文解读 |
王宗峰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后严肃”时代的“文化英雄”——对“小沈阳现象”的文化思考 |
徐刚
|
《艺术广角》
|
2009 |
1
|
|
12
|
“文化英雄”背后的经验理性——重读《我的精神家园》 |
杨早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3
|
人神斗争:文化英雄的悲剧──《大雅·生民》新解 |
王钟陵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4
|
文化英雄与性别叙事——对李连杰电影《霍元甲》的一种女性主义解读 |
王进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5
|
文化英雄 不朽传奇——辜鸿铭其人其文 |
李钧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3 |
0 |
|
16
|
文化英雄的溃败及其叙事批判——论九十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小说 |
余中华
|
《长沙大学学报》
|
2013 |
0 |
|
17
|
满族文化英雄神话述论 |
谷颖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8
|
“意见领袖”与“文化英雄”——“两极传播”的中外比较研究 |
孔正茂
|
《东南传播》
|
2008 |
3
|
|
19
|
关于“文化英雄”的思索:石鲁的启示 |
范建华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从民族学资料看南方民族的古代文化英雄 |
张福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