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纾困路径初探
1
作者 樊尚婧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4-76,80,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数字时代的跨界融合、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职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搭乘数字化“快车”,是其不容错失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探索职...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数字时代的跨界融合、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职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搭乘数字化“快车”,是其不容错失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探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纾困路径,发挥数字时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最大动能,协同专业课程“专业育才”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文化育人”的最大功效,从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胜任力、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数字化资源、拓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用领域等路径出发,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数字化转型,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纾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陆小兵 钱小龙 汪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3,共3页
文章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并探讨有效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从而为建设完整和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服务,最终推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 课程体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创新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度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6
3
作者 游家胜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在体系搭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选配机制同个性化成长需要的相适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同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尚有一定距离。需要尽快从课程开设及管理运作的基本形式建构,转向... 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在体系搭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选配机制同个性化成长需要的相适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同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尚有一定距离。需要尽快从课程开设及管理运作的基本形式建构,转向对质量与成效的重视与追求。需要在新的建设目标指引下,致力于课程体系生成方式的改进、课程资源结构布局的优化、课程选修引导机制的建立和课程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体系生成方式 课程结构 引导机制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钱小龙 汪霞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完成该任务的重要基础和途径。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独特性。首先,研究型大学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 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完成该任务的重要基础和途径。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独特性。首先,研究型大学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其次,研究型大学应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定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第三,研究型大学应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转变;第四,研究型大学应瞄准学科前沿,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障碍 被引量:6
5
作者 顾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8期4-6,共3页
适量开设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选修课,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相当困难,有主、客观的障碍,也有深层次的原因;转变理念、调整政策、落实措施是克服障碍的途径。
关键词 专业教师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群英 《高教论坛》 2008年第1期17-18,25,共3页
课程建设是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本文从剖析现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运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从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建立健全素质教育课程各环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加强当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改革与建设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化教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艳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94-94,共1页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为此,高职院校提高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视度,并逐渐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选修课或第二课堂形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为此,高职院校提高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视度,并逐渐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选修课或第二课堂形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但高职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却持有被动学习的态度,仅仅是为了凑学分、完成学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仅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单一授课方法,沉闷的课堂氛围导致文化素质教育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 教学任务 第二课堂 课堂氛围 高职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
8
作者 王熙 刘佳英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4-36,共3页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对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体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包括体系化原则、渗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并且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把握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指...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对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体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包括体系化原则、渗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并且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把握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传统文化推动大学生实现“中国梦”:以“知行合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例
9
作者 戴国斌 《科教导刊》 2013年第32期5-5,8,共2页
"知行合一"传统文化可以推动"中国梦"实现,"知行合一"素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深刻认识与主动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教学上,要面向当代社会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进行"知行合一&qu... "知行合一"传统文化可以推动"中国梦"实现,"知行合一"素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深刻认识与主动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教学上,要面向当代社会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进行"知行合一"的文化诠释,在教学互动中营造"知行合一"的文化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中国梦"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焦万里 《煤炭高等教育》 2011年第4期62-66,共5页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为解决现代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态势而提出的。它旨在通过促进两者的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为解决现代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态势而提出的。它旨在通过促进两者的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10所研究型大学在校生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师资水平是影响学生对于文化素质课程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学生课程投入情况、学校评价方式对满意度也构成一定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认识情况则对满意度无直接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学科 李志强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4-35,共2页
课程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在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下,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要达到规范化的标准和水平还需进一步的努力。北方工业大学作... 课程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在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下,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要达到规范化的标准和水平还需进一步的努力。北方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一直强调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高校 实践 素质教育工作 北方工业大学 课程建设 多科性大学 工科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树莲 《中国教师》 2009年第S1期242-243,共2页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是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课,它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知识与智能结构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不得不扩大选课的范围和增加课程数量。大量增加的文化素质课程需...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是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课,它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知识与智能结构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不得不扩大选课的范围和增加课程数量。大量增加的文化素质课程需重新构建,完善和提高文化素课程的教学质量,是目前文化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后文化素质教育必需跨过的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体系 构建
原文传递
将实验教学引入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尝试
13
作者 张萍 杨为中 周大利 《学园》 2013年第7期14-15,共2页
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将实验教学引入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将课堂上学到的陶瓷鉴赏及陶艺知识融入实验教学,形成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构架,使知识内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水平有效提升。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改革与建设
原文传递
关于新时期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续智丹 魏强 张宁 《经济师》 2009年第1期65-66,共2页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从试点到基地建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文章重点回顾了30年来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和重点事件,并总结了文化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同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文化素质课程“IT企业文化漫谈”的建设与教学实践
15
作者 余菲 王静霞 +1 位作者 赵杰 宋荣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4-37,共4页
"IT企业文化漫谈"是面向电子信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类课程,文章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主讲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课程的建设思路与教学方案.以大量教学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构建了课内课外两大教学模块,灵活运用多种... "IT企业文化漫谈"是面向电子信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类课程,文章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主讲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课程的建设思路与教学方案.以大量教学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构建了课内课外两大教学模块,灵活运用多种创新教学方,构建形成性考核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企业文化漫谈 教学案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创新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层面
16
作者 刘晓明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针对工科类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层面 :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学 ,并对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途径、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在专业技术教学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教学中 高职院校 专业教学 问题提出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 层面 专业技术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点感想
17
作者 宋玉波 《华夏文化》 2017年第1期17-19,共3页
从2005年开始,我加入到西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队伍之中,至今已有十余年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认识也逐渐有所加深。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社会的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 西北大学 国家经济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探索实践
18
作者 李佳圣 《科技视界》 2015年第17期52-53,共2页
高职文化素质课程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职业素养养成、综合能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功能。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构建切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非常必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践"一... 高职文化素质课程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职业素养养成、综合能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功能。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构建切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非常必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践"一个平台,多个模块"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大大提高了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一个平台 多个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宇迪 《职业技术》 2011年第11期11-11,共1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逐渐重视。以选修课及第二课堂等形式增设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然而,文...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逐渐重视。以选修课及第二课堂等形式增设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然而,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模式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据调研,80%的学生只是为了凑学分而去被动听课,教师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量而重复着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去授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研究 文化素质 高职院校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人才培养工作 高职高专教育 第二课堂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简介与教学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光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7期10-12,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西北大学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之一。课程渊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张岂之先生主持的、为大学生开设的“伟大的祖国”专题系列讲座。该讲座的目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体会 西北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宗旨 教材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