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困境与破局:论国民党文化“围剿”与中共左翼文化运动的交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国忠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所进行的文化“围剿”有其内在的缘由与策略。国民党军事上的失利、国民党重夺文艺话语权的意愿以及蒋介石文化复古主义的排他性是国民党开展文化“围剿”的具体缘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所进行的文化“围剿”有其内在的缘由与策略。国民党军事上的失利、国民党重夺文艺话语权的意愿以及蒋介石文化复古主义的排他性是国民党开展文化“围剿”的具体缘由。以次充好、以古非今、软硬兼施以及选择性虚无则是其文化“围剿”的具体策略。在此过程中,中共以调适文化战线、廓清思想谬论、高扬思想启蒙以及把握社会脉搏作为破局之道,在破解国民党文化“围剿”的同时,更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领导 左翼文化运动 国民党文化“围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围剿”的文化哨兵——《楼适夷评传》第四章
2
作者 刘为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75-81,共7页
楼适夷原名楼建南,1905年1月3日生于浙江余姚县一个小康人家。他从钱庄学徒起步,得到郭沫若、夏丐尊等人扶持走上文坛。1925年他在应修人领导下参加革命,1926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7年冲破白色恐怖逃亡日本,创作了深得鲁迅、茅盾赏识... 楼适夷原名楼建南,1905年1月3日生于浙江余姚县一个小康人家。他从钱庄学徒起步,得到郭沫若、夏丐尊等人扶持走上文坛。1925年他在应修人领导下参加革命,1926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7年冲破白色恐怖逃亡日本,创作了深得鲁迅、茅盾赏识的短篇小说《盐场》。本章评述的是他从日本回国后的一段革命文艺斗争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建南 革命文艺 “围剿 工场夜景 文化“围剿” 钱庄学 左翼戏剧运动 浙江余姚 夏丐尊 民族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潮与流派介绍(2)
3
作者 王继增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2年第5期56-56,共1页
六、“左联”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等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文学论争的结果。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文... 六、“左联”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等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文学论争的结果。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倡导时期的经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左联”以鲁迅为旗帜,掀起了一场左翼文艺运动。它的主要成绩在于,建立了各种研究会,主要是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出版了数十种机关刊物,热心培养了一大批作家,推动革命文艺的繁荣;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开展文艺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展开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建立中国的革命文艺理论;加入了国际作家联盟,使中国的左翼文艺运动与国际进步文艺界得以相互支持和声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左联” 左翼作家联盟 文艺大众化 文学论争 革命文艺 左翼文艺运动 文化“围剿” 蒋光赤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谈“左联”和三十年代云南文学 被引量:3
4
作者 蒙树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0-282,共13页
1930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它和以井岗山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相呼应,在文化、文学阵线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关键词 “左联” 左翼作家联盟 文化“围剿” 蒋家王朝 左翼文艺 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艺月刊 铁轮 中国文艺家协会 两个口号的论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绥之教授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光廉 朱德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16,共12页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五日,薛绥之老师因心脏病猝发,不幸逝世。我们长时期和他在一起工作,对于他的突然离世感到极大的悲痛和惋惜。薛老师是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界的知名学者。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中国新文学研究事业的精神,他...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五日,薛绥之老师因心脏病猝发,不幸逝世。我们长时期和他在一起工作,对于他的突然离世感到极大的悲痛和惋惜。薛老师是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界的知名学者。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中国新文学研究事业的精神,他在这一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为许多研究者所熟知、所称道、所敬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现代文学 鲁迅作品 中国新文学 中国现代作家 鲁迅杂文辞典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化“围剿” 史料学 作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第三种人”斗争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德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1年第1期25-36,共12页
一九三二年下半年,左联同自称“第三种人”的杜衡等人之间,围绕文艺与阶级、与政治的关系诸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对于这场论战,历来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这是一场严峻的对敌斗争,是革命文学阵营反对蒋介石匪帮反革命文化“围剿... 一九三二年下半年,左联同自称“第三种人”的杜衡等人之间,围绕文艺与阶级、与政治的关系诸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对于这场论战,历来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这是一场严峻的对敌斗争,是革命文学阵营反对蒋介石匪帮反革命文化“围剿”的重要内容之一。杜衡,原就是反动文人,是一个披着伪装的阴险的敌人。一种见解则认为,这只是一场人民内部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种人 左翼作家 文化“围剿” 对敌斗争 周扬 胡秋原 一九 文化运动 “自由人” 五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对左翼各盟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观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5年第2期200-202,共3页
随着鲁迅研究和左翼作家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随着胡风、冯雪峰等被埋没已久的作家的再生所引起的研究,随着茅盾的《我走过的道路》、徐懋庸的《徐懋庸回忆录》等重要回忆录的出版和一批“左联”资料的公诸于世,“左联”研究工作开始了... 随着鲁迅研究和左翼作家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随着胡风、冯雪峰等被埋没已久的作家的再生所引起的研究,随着茅盾的《我走过的道路》、徐懋庸的《徐懋庸回忆录》等重要回忆录的出版和一批“左联”资料的公诸于世,“左联”研究工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作家 “左联” 徐懋庸 鲁迅研究 胡风 综合研究 革命文艺 文化“围剿” 艾青 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梁实秋的一场论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允经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1年第4期46-49,共4页
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文人,曾经展开了一场文艺论战。这场斗争的是非曲直,本来是了了分明,史有定评的。但由于时越半世,所以今天的人们,对它多已陌生。在一些青年的心中。
关键词 梁实秋 左翼作家 闻一多先生 普罗文学运动 无产阶级领导 标语口号式 文化“围剿” 中国现代文学史 革命作家 高文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忘却的记念》赏析
9
作者 胡建华 韩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6年第12期66-67,共2页
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大批共产党人和其他革命志士,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国民党反动派反共的两个"围剿",即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在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中,他们查禁书报、封闭书店,通缉甚至拘禁、秘密杀害进步作家,无... 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大批共产党人和其他革命志士,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国民党反动派反共的两个"围剿",即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在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中,他们查禁书报、封闭书店,通缉甚至拘禁、秘密杀害进步作家,无所不用其极,妄图在文化战线上剿杀革命,以维护他们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左联"的五位作家(白莽、柔石、胡也频、冯铿和李伟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国民党杀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了忘却的记念 柔石 国民党反动派 文化“围剿” “左联” 冯铿 革命志士 反动统治 化悲痛为力量 革命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多收了三五斗》札记
10
作者 薛绥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1年第2期307-315,共9页
一九三四年,鲁迅为了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扩大革命文学运动的影响,增进国外读者对中国真实面貌的了解,应当时在上海出版的中、英文合刊《中国论坛》编者美国人伊罗生之托,与茅盾共同选编短篇小说二十六篇。
关键词 文学运动 文化“围剿” 万盛米行 国外读者 中国论坛 国民党反动派 林家铺子 亲如骨肉 罗生 沙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三题
11
作者 陈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年第3期255-273,共19页
一时代的文学与一时代的文艺思潮关系至为密切。我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更和现代文艺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分不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文学革命”的思潮,也就没有“五四”新文学;没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思潮,也就没有“左翼”... 一时代的文学与一时代的文艺思潮关系至为密切。我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更和现代文艺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分不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文学革命”的思潮,也就没有“五四”新文学;没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思潮,也就没有“左翼”文学;没有文艺为工农兵的思潮,也就没有解放区的写“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新文艺。因此,对现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极为重要,既可以拓宽现代文学研究的广度,又可以开掘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度。有关现代文艺思潮的研究课题很多。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潮 现代文学研究 复古思潮 左翼作家 民族主义文学 第三种人 批评态度 封建复古派 文化“围剿” 民主个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杂文的艺术手法
12
作者 吴庆丰 《桂海论丛》 1988年第3期72-74,共3页
鲁迅杂文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产物。这个时代的种种丑恶社会现象,给鲁迅杂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鲁迅曾说: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活下去 张资平 讽刺艺术 文化“围剿” 创作素材 托洛斯基派 复古运动 中国女人 正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与鲁迅
13
作者 许毓峰 《天中学刊》 1988年第2期1-4,共4页
革命前驱李大钊与“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讯的相识,是在一九一八年。这年一月,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新青年》也在这时改由《新青年》社同人组成的编委会负责编辑。在一次商讨《新青年》编辑工作的会议上,李大钊与鲁迅开始相... 革命前驱李大钊与“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讯的相识,是在一九一八年。这年一月,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新青年》也在这时改由《新青年》社同人组成的编委会负责编辑。在一次商讨《新青年》编辑工作的会议上,李大钊与鲁迅开始相识。鲁讯后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革命 编辑工作 九一八 范爱农 《狂人日记》 《药》 我自己 文化“围剿” 共产主义小组 文末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瞿秋白在“左联”时期的文学活动
14
作者 叶楠 《丽水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29-33,共5页
瞿秋白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左联”时期的文学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在“左联”时期,作为瞿秋白重要学活运之一是:他跟鲁迅一起,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粉碎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由... 瞿秋白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左联”时期的文学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在“左联”时期,作为瞿秋白重要学活运之一是:他跟鲁迅一起,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粉碎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由陆定一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瞿秋白同志生平的报告》明确指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翟秋白同志在上海同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对此,大量的回忆录也作了有力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联” 左翼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化运动 文化“围剿” 陆定一 王道诗话 第三种人 周扬 一只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臧克家的诗歌创作
15
作者 吴奔星 《枣庄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22-40,44,共20页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最复杂也最尖锐。国民党政府以倾巢之力对工农红军和革命文学发动了疯狂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了“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体现“文化革...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最复杂也最尖锐。国民党政府以倾巢之力对工农红军和革命文学发动了疯狂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了“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体现“文化革命深入”的是苏区的大众文艺运动和白区的左翼文学运动。当鲁迅、瞿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克家 诗歌创作 大众文艺 政治讽刺诗 文化“围剿” 文化革命 长篇叙事诗 自由诗派 新月诗派 创作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的逻辑结构
16
作者 汤翠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80-83,共4页
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杂文,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的阶级观点为武器,给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以有力的回击。 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文,属于说理文的范围。作为说理性的文章来说,一篇好的... 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杂文,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的阶级观点为武器,给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以有力的回击。 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文,属于说理文的范围。作为说理性的文章来说,一篇好的杂文必然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因此,进行杂文教学时在讲清思想内容的前提下,就应当把分析的重点放在逻辑结构上面。逻辑结构包括篇章结构和论证结构两个方面。作为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理文 篇章结构 文化“围剿” 梁实秋 国民党反动派 推理形式 谓项 联言推理合成式 九三 带证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提要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7
作者 汤逸中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7期21-22,共2页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北伐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工农武装斗争的旗帜,单独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国民党实行清党大屠杀,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工农大众和小资产阶级,需要从革命文学中了解前途,鼓舞斗争信心。这是背景之一。...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北伐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工农武装斗争的旗帜,单独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国民党实行清党大屠杀,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工农大众和小资产阶级,需要从革命文学中了解前途,鼓舞斗争信心。这是背景之一。1928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运动 工农大众 革命作家 文艺大众化 低潮时期 大众文学 文化“围剿” 历史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的鲁迅
18
作者 张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33-36,共4页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之后出现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文化“围剿”中成了中国...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之后出现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文化“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先生,以饱满的战斗热情积极地参加了当时新文字运动,而且是作为一个旗手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化新文字 国民党反动派 无产阶级领导 反帝反封建 文化革命 热情积极 文化“围剿” 革命精神 自身解放 救救孩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代的著名散文杂志——《太白》半月刊
19
作者 巴彦 《临沂师专学报》 1988年第2期74-78,共5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对苏区加紧进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界频繁发动反革命文化“围剿”,当时,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斗争都十分激烈。这个时期,在上海,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对苏区加紧进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界频繁发动反革命文化“围剿”,当时,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斗争都十分激烈。这个时期,在上海,在左联的领导下,文艺界从1930年至以后的几年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左翼作家 文化“围剿” 思想文化战线 李辉英 周木 何谷天 陈子 丰子恺 革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内战时期中共鲁西北党组织的发展及历史作用
20
作者 狄谠斯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60-64,共5页
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中,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反动派以极其残酷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杀戮了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青年学生,摧残了几百万工农群众。两个围剿,导致了红军北上抗日和1935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在... 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中,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反动派以极其残酷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杀戮了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青年学生,摧残了几百万工农群众。两个围剿,导致了红军北上抗日和1935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在山东省范围内,从1929年2月至1933年7月,在四年半的时间里,先后被捕或被迫调走的中共山东党的负责人有十位,党组织遭到了十次大的破坏。其中有的负责人任职不到三个月即被捕。“在1933年以后,又由于城市工作的更大破坏,临时中央也离开了城市而迁入了乡村根据地。实行了一个转变。”在鲁西北(邻近冀豫两省的边区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内战 鲁西北 国民党反动派 工农群众 青年学生 上级党组织 城市工作 发展党员 革命运动 文化“围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