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斗长距离参考站网模糊度固定中电离层参数的优化方法
1
作者 李军 祝会忠 刘智强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2,共12页
参考站网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网络RTK高精度实现的基础,但随着参考站间距增加,大气误差的空间残余使得参考站解算困难,特别是时空变化复杂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严重影响参考站网固定的性能。参考站模糊度解算时将大气参数以随机游走的方式进... 参考站网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网络RTK高精度实现的基础,但随着参考站间距增加,大气误差的空间残余使得参考站解算困难,特别是时空变化复杂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严重影响参考站网固定的性能。参考站模糊度解算时将大气参数以随机游走的方式进行估计,本文在分析电离层功率谱密度(ionospheric power spectral density,IPSD)对参考站模糊度固定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差分间隔的电离层观测值的时变特性。通过观测噪声和电离层随差分时间间隔的不同变化趋势,削弱电离层观测值噪声来确定IPSD,优化参考站模糊度估计中电离层参数的随机模型,进而提升长距离参考站网的固定效率,不再采用未考虑大气变化的经验值或经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1 s采样间隔数据实时估计的IPSD可以优化参考站整周模糊度的浮点解精度,同时也能缩小整周模糊度的搜索范围,与电离层经验功率谱密度的参考站模糊度固定性能比较,本文方法在基线长度100 km以上的5个参考站网中收敛时间提升21%,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也得到相应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整周模糊度固定 随机模型 电离层误差 功率谱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BDS-3新频点的四频快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方法
2
作者 杨福鑫 李家祥 +3 位作者 郑传磊 孙治国 程建华 赵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的关键。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固定存在组合观测噪声放大而导致固定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PPP的收敛时间。为此,该文联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 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的关键。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固定存在组合观测噪声放大而导致固定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PPP的收敛时间。为此,该文联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播发的新频点,提出了一种兼顾组合噪声抑制的四频无电离层快速PPP模糊度固定方法,并结合自制教学仪器设计了实验流程。该方法利用搭建的基准站和试验车构建静态和动态的实验场景,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四频方法所提方法,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在静态和动态场景下分别提升了8.4%和15.8%,显著提成了PPP的收敛时间。该文对多频PPP的模糊度固定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频观测量组合对加快模糊度固定的优势及误差抑制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整周模糊度固定 四频 无电离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单点定位整周模糊度快速固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宝成 Teunissen J G Peter +2 位作者 Odijk Dennis 欧吉坤 蒋振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03-2211,共9页
提出利用GPS参考网估计电离层延迟、卫星相位偏差的算法,用于实现区域内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整周模糊度快速固定.利用站间距约为100~200km的参考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的内插和外推精度均优于1dm,... 提出利用GPS参考网估计电离层延迟、卫星相位偏差的算法,用于实现区域内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整周模糊度快速固定.利用站间距约为100~200km的参考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的内插和外推精度均优于1dm,卫星相位偏差估值的日内变化不超过0.2周;此外,单天内不同时刻始,固定PPP整周模糊度所需时长最多不超过10min,且当模糊度成功固定后,三维位置解较之相应浮点解的精度改善优于80%.新算法可望解决PPP普遍存在的收敛时间过长问题,增强了PPP技术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精密单点定位 整周模糊度固定 电离层延迟 卫星相位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椭圆搜索法EES固定GNSS整周模糊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晶晶 程鹏飞 +1 位作者 蔡艳辉 沈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共5页
LAMBDA方法和改进的LAMBDA方法都使用整数矩阵进行降相关,使得变换后的模糊度方差阵更加对角化,但有时变换后的方差阵的对角线元素的数值量级相差很大,使得搜索空间有些扁长,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更加理想的误差椭... LAMBDA方法和改进的LAMBDA方法都使用整数矩阵进行降相关,使得变换后的模糊度方差阵更加对角化,但有时变换后的方差阵的对角线元素的数值量级相差很大,使得搜索空间有些扁长,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更加理想的误差椭圆搜索(error ellipse search,EES)方法来进行整周模糊度的固定。由于实数矩阵可以使降相关达到各种理想的状态,在降相关方面比整数矩阵更有优势,因此EES方法利用实数矩阵进行降相关,搜索每两个模糊度之间的最佳误差椭圆,使得变换后的方差阵对角线元素趋于同一量级,搜索空间更加接近于球形。试验表明,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EES方法固定模糊度的成功率远远高于LAMBDA方法,缩短了固定整周模糊度需要的历元数,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固定整周模糊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椭圆搜索法EES 整周模糊度固定 降相关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止高度角下天线阵列RTK定位分析
5
作者 王超 刘长建 +2 位作者 肖国锐 孙爽 孟欣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3期93-101,共9页
针对天线阵列实时动态(RTK)的定位性能评估问题,将天线阵列RTK的数学模型与RTK的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在不同截止高度角下采用天线阵列RTK与RTK对一组静态实测数据进行单历元解算.结果表明:相较于RTK,天线阵列RTK能够增加双差观测方... 针对天线阵列实时动态(RTK)的定位性能评估问题,将天线阵列RTK的数学模型与RTK的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在不同截止高度角下采用天线阵列RTK与RTK对一组静态实测数据进行单历元解算.结果表明:相较于RTK,天线阵列RTK能够增加双差观测方程的冗余度从而增加模型强度,达到提高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与定位精度的效果.基于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组合的天线阵列RTK在50°大截止高度角下,其模糊度固定成功率达到93.6%,并且固定解水平精度优于1 cm、高程精度优于2 cm,能够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进一步提高了RTK在城市峡谷等环境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实时动态(RTK) 整周模糊度固定 定位精 截止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数偏差产品质量评估及固定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钰玺 张小红 朱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2-1298,共7页
为了评估不同小数偏差产品的数据质量和模糊度固定效果,比较了2016年全年的SGG FCB产品和CNES产品,结果表明两种产品具有很高的一致性,SGG FCB产品的数据完整性更好。应用两种产品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固定解的静态结果平面位置精度可... 为了评估不同小数偏差产品的数据质量和模糊度固定效果,比较了2016年全年的SGG FCB产品和CNES产品,结果表明两种产品具有很高的一致性,SGG FCB产品的数据完整性更好。应用两种产品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固定解的静态结果平面位置精度可以达到1 cm以内,高程位置精度可以达到1~2 cm,采用两种产品获得的PPP模糊度固定率十分接近,动态模式下处理静态数据的位置结果可以达到平面2~3 cm,高程5 cm以内的精度,两组固定解的位置误差结果差异不超过5 mm,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2. 37%和92. 14%,两种小数偏差产品在23分钟左右完成首次固定,能够有效提高PPP的收敛速度。使用两种小数偏差产品得到的机载动态数据结果也非常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整周模糊度固定 小数偏差产品 星间单差 相位数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能实现单频PPP-RTK的GNSS局域参考网数据处理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宝成 ODIJK Dennis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06-2319,共14页
全球范围内大量布设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参考网为精密定位、导航和授时等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基于局域参考网,先后发展了若干侧重实现双频精密定位的技术,如NRTK(Network Real Time Kinematic),PPP(P... 全球范围内大量布设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参考网为精密定位、导航和授时等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基于局域参考网,先后发展了若干侧重实现双频精密定位的技术,如NRTK(Network Real Time Kinematic),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和PPP-RTK等.其中,PPP-RTK融合了NRTK和PPP的技术优势,是目前相关研究的热点.本文改进了利用局域参考网提取各类改正信息的算法,以便于实现单频PPP-RTK,具体步骤包括:1)逐参考站实施非组合PPP,并固定已知站星距和卫星钟差,预估电离层延迟、浮点模糊度等参数;2)联合所有参考站的PPP模糊度预估值,通过重新参数化,形成一组双差整周模糊度和接收机、卫星相位偏差;3)固定双差整周模糊度,精化求解卫星相位偏差和各参考站PPP电离层延迟.基于网解中用到的卫星轨道和钟差,以及网解所提供的卫星相位偏差和(内插的)电离层延迟,参考网内的单频流动站即可实施PPP-RTK.基于澳大利亚某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和流动站的实测数据,考察了:1)参考网数据处理中,双差模糊度的固定成功率(98.89%)和卫星相位偏差估值的时间稳定性(各连续弧段优于0.2周);2)流动站处电离层延迟的内插精度(优于10cm);3)单天内任一历元起算,固定静态(动态)单频PPP整周模糊度所需时长(均不超过10min);4)模糊度固定前后,单频动态PPP的定位精度(模糊度固定后,平面和天顶RMS分别优于5cm和10cm;模糊度固定前,相应RMS仅为28~5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PPP-RTK 卫星相位偏差 电离层延迟 整周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类型间偏差快速改正分析
8
作者 贾春 崔鹏 +2 位作者 李慧 赵琳 李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45,共4页
针对北斗卫星类型间偏差(ISTB)导致载波相位差分高精度定位(RTK)的整周模糊度无法固定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ISTB快速改正方法,在观测量层面仅利用1组不同卫星类型的载波相位差分观测量即可实现ISTB估计与改正,实际应用中较传统方法更具... 针对北斗卫星类型间偏差(ISTB)导致载波相位差分高精度定位(RTK)的整周模糊度无法固定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ISTB快速改正方法,在观测量层面仅利用1组不同卫星类型的载波相位差分观测量即可实现ISTB估计与改正,实际应用中较传统方法更具普适性与简易性。该方法的测试结果表明,ISTB值由NH码调制不同引起,不同频点的ISTB值具有不一致性;此外,有无改正ISTB的北斗RTK性能对比反映了ISTB会严重降低整周模糊度固定与RTK定位性能。由此可知,本文方法能够保障现阶段北斗接收机更新换代过程中北斗RTK的高精度与高可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NH码 卫星类型间偏差 RTK 整周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