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期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整体外交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德刚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2期22-39,共18页
整体外交是大国以多边组织和多边机制为平台,推动与利益攸关群体进行整体合作的一种外交范式。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整体外交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双边合作型("1+N")、主动接触型("N+1")、地区互动型("1+N+X"... 整体外交是大国以多边组织和多边机制为平台,推动与利益攸关群体进行整体合作的一种外交范式。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整体外交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双边合作型("1+N")、主动接触型("N+1")、地区互动型("1+N+X")和全球磋商型("X+X")。中国对中东的整体外交成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群体开展全方位合作、运筹与大国关系、推动中东国家利益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平台,体现出重进程轻制度、重官方轻民间、重经济轻安全、重微观轻宏观、重中央轻地方的特点。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推广的重要手段,新时期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整体外交既要重视中国参与的多边组织,也要重视既有的双边伙伴关系网,同时还应发挥中国外交优势资源。在整体外交推进过程中,中国应增强话语权,多渠道推动中国与中东建立更加密切的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外交 中国与中东 中国外交 国际机制 国际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龙静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2期40-60,共21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先后建立起多个整体合作机制,构成了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的总框架。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具有以中国为主导、侧重地区整体性、强调"发展中国家"属性和机制化等特征,不仅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先后建立起多个整体合作机制,构成了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的总框架。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具有以中国为主导、侧重地区整体性、强调"发展中国家"属性和机制化等特征,不仅是南南合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丰富,更是中国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大合作机制有的已进入成熟收获期,有的则开始快速发展,它们都凸显了互利性、提升了战略性、强化了机制性和规划性。同时,中国在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合作进行布局和规划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各发展中地区具有各自的地区特点和各有侧重的发展需求,但当前运作模式趋同的整体合作机制难以体现差异性;中国与各发展中地区的合作基础有的建立在政治互信上,有的则建立在经济互利共赢的预期上,不同的合作基础会影响合作机制的发展前景;其他大国力量的影响、地区内部一体化程度以及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变化因素均对整体合作机制产生影响。中国作为这些整体合作机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应积极谋划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整体外交 中国 发展中地区 整体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春 《国际展望》 CSSCI 2018年第5期18-35,158,共19页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整体合作不断拓展,2015年中拉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基本实现全覆盖。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之一,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对发...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整体合作不断拓展,2015年中拉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基本实现全覆盖。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之一,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手段体系,推动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合作全面深化,促进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机制化发展,有力地化解了持续崛起的中国在发展中世界所面临的利益、身份和影响力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还有助于各地区强化集体身份认同,进而推动了各地区的一体化进程。面对国际体系加速转型、中国持续崛起、发展中地区不断发展的现实,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仍面临诸多挑战,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前瞻性地完善其指导理念、战略思路和政策体系,推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地区 整体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大陆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亚洲整体外交 被引量:3
4
作者 苏浩 周帅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3期70-79,共10页
在世界大变动的背景下,国际关系经历了古代的"大陆时代"、近代以来的"海洋时代",即将进入到"新大陆时代"。这将是一个陆海协同的国际关系新时代。新中国的周边外交在国际关系的时代变化进程中,从初期的&q... 在世界大变动的背景下,国际关系经历了古代的"大陆时代"、近代以来的"海洋时代",即将进入到"新大陆时代"。这将是一个陆海协同的国际关系新时代。新中国的周边外交在国际关系的时代变化进程中,从初期的"睦邻外交",转变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安邻外交",正在向"富邻外交"的亚洲整体外交的方向转换。中国在亚洲大陆努力建构由内而外的跨境合作的"镶边外交"、双边合作的"2+1"模式、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区域一体化框架,进而将"东亚经济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中俄蒙协作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四环外交"的亚洲整体区域一体化大框架,从而为"一带一路"建构跨亚欧大陆的宏大战略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大陆时代 中国周边外交 亚洲整体外交 四环外交 区域合作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务时期整体外交思想研究——兼论中法交涉中义利结合外交思想
5
作者 吴四伍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1,共5页
本文立足于洋务运动史、近代外交思想史既有研究,利用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档案,考察中法越南交涉这一洋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外交个案,探讨洋务时期整体外交思想,认为义利结合的整体外交思想为洋务时期清朝政府的基本外交指导思想,从而... 本文立足于洋务运动史、近代外交思想史既有研究,利用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档案,考察中法越南交涉这一洋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外交个案,探讨洋务时期整体外交思想,认为义利结合的整体外交思想为洋务时期清朝政府的基本外交指导思想,从而反思中国近代外交思想史研究中若干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外交思想 中法交涉 义利结合 存祀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整体外交与新南南合作——基于中非和中拉合作论坛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辉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2期61-77,共17页
中非合作论坛与中拉合作论坛机制不仅属于1+N召集人模式,而且以深化经贸合作为起点和突破点,并逐步扩大合作范围。这两个论坛不但是连接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桥梁,而且成为新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又能推动发... 中非合作论坛与中拉合作论坛机制不仅属于1+N召集人模式,而且以深化经贸合作为起点和突破点,并逐步扩大合作范围。这两个论坛不但是连接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桥梁,而且成为新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又能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并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但是新南南合作面临议程设置、域外力量干预、合作机制竞争等挑战。对于中国建构与发展中国家整体外交的模式,本文认为:应坚持互利共赢理念;在议题设置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区别对应并丰富合作内容;为减少外部干扰,应加强多边主义;为防止机制碎片化,应有效整合以形成合力;需创新合作模式,发挥各方积极性,既体现公平又保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合作论坛 中拉合作论坛 整体外交 新南南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巧实力和整体外交能力——基于机会成本和边际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查晓刚 《理论界》 2014年第7期164-167,共4页
国际政治中对于权力内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国家实力到硬实力、软实力,再到巧实力。这不仅反映了国际体系的变化和发展,也意味着一国整体外交能力建设应该不断纳入新的因素。但如何优化组合这些因素,以提升一国的巧实力和整... 国际政治中对于权力内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国家实力到硬实力、软实力,再到巧实力。这不仅反映了国际体系的变化和发展,也意味着一国整体外交能力建设应该不断纳入新的因素。但如何优化组合这些因素,以提升一国的巧实力和整体外交能力,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原则。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和边际效应,包括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和生产要素投入边际产出递减效应等视角,可以在确定外部挑战和机遇、加强整体外交能力的软硬实力基础,以及提升巧实力方面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力 硬实力 软实力 巧实力 整体外交能力
原文传递
合而治之:论新时代中国的整体外交 被引量:18
8
作者 孙德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80,156,157,共30页
整体外交系指以中国为一方、以地区国家群体为另一方,在“1+多”框架下中国根据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进整体合作的外交理念、机制与政策。它是双边和多边外交的复合体,中国发挥体量优势,中小国家发挥数量优势,实现对等协商和联合自强。... 整体外交系指以中国为一方、以地区国家群体为另一方,在“1+多”框架下中国根据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进整体合作的外交理念、机制与政策。它是双边和多边外交的复合体,中国发挥体量优势,中小国家发挥数量优势,实现对等协商和联合自强。中国的整体外交具有复合性、协商性、垂直性和系统性,其本质特征是“合而治之”,即空间向度的统一性、时间向度的规划性、合作领域的广泛性与合作机制的联动性。中国对整体外交进行差序化管理,分为地区组织型、首脑峰会型、战略论坛型和经贸合作型四类。中国着眼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大势,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整体外交中妥善处理中国增量与其他大国存量的关系以及主机制与次机制的关系,构建开放的地区主义,避免中小国家群体对传统大国的安全与发展路径依赖,推动地区合作从“中心—边缘”结构转向更加均衡的“去中心化”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外交 “合而治之” 地区主义 中国外交
原文传递
中国整体合作外交评析--兼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被引量:16
9
作者 扈大威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8,共14页
整体合作外交是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践行大国外交的积极尝试,是一种在区域、次区域层面展开的双多边外交相结合的新型外交模式。它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中国与非洲、东盟、拉美及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与合作... 整体合作外交是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践行大国外交的积极尝试,是一种在区域、次区域层面展开的双多边外交相结合的新型外交模式。它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中国与非洲、东盟、拉美及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与合作伙伴的互利双赢、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机制与路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整体合作的经验表明,合作对象国之间的多边合作有助于中外双方整体合作的开展,整体合作的机制化水平应依合作需要而定,照顾双方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整体合作外交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而治之:论新时代中国的整体外交
10
作者 孙德刚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4期118-119,共2页
目前国内外有关中国与地区国家整体合作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总体上做到了学理研究和政策研究有机结合,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前瞻性,但仍有以下问题尚未得到解答。首先,地区国家在体量,政治制度、价值观、经济发展阶段和外交战略等方面差异甚大。
关键词 学理研究 经济发展阶段 外交战略 整体外交 价值观 前瞻性 整体合作
原文传递
文化外交视域下中俄戏剧交流的意义
11
作者 潘薇 《剧影月报》 2023年第3期42-44,共3页
文化交流被纳入外交领域始于19世纪末,此后,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把注意力和重心转向文化领域,并把对外文化交流纳入国家整体外交事业中,“文化外交”应运而生。“文化外交”是指一国政府运用影视剧、广播、文艺演出等文化形式和手段,... 文化交流被纳入外交领域始于19世纪末,此后,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把注意力和重心转向文化领域,并把对外文化交流纳入国家整体外交事业中,“文化外交”应运而生。“文化外交”是指一国政府运用影视剧、广播、文艺演出等文化形式和手段,向他国政府和人民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权力变迁的后冷战时代,文化外交因具备非强制性的特征而在国家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文化交流 文艺演出 后冷战时代 国际交往 外交领域 戏剧交流 权力变迁 整体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外交光辉50年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清和 《和平与发展》 1999年第4期25-27,57,共4页
半个世纪以来,民间外交以其灵活多样的方式和独特的风格,为新中国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铺路架桥,从而为新中国开拓外交阵地,为我国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民间外交 灵活多样 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 整体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南合作视野下的中拉论坛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晓静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5期60-77,共18页
随着国际体系进入转型期,世界多极化格局深度发展,通过与发展中地区的整体性外交升级,南南合作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在继中国—东盟对话、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机制之后,中国—拉共体论坛于2015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 随着国际体系进入转型期,世界多极化格局深度发展,通过与发展中地区的整体性外交升级,南南合作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在继中国—东盟对话、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机制之后,中国—拉共体论坛于2015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的全覆盖。中拉论坛的建立是新世纪以经贸联系为核心的中拉关系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中国南南合作战略深度发展需要拉美国家的全面参与;另一方面,拉美国家努力寻求自身发展道路也为中拉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契机。需要指出的是,中拉论坛也面临双边关系基础相对薄弱、贸易结构相对单一、欧美长期主导等一系列挑战。如何构建符合双方利益的长效合作机制,如何在双边合作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升级并多元化贸易结构,如何推动中拉多层次交流与合作以增加双方战略互信,如何通过中拉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南南合作水平等,都是中拉论坛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南合作 中国—拉共体论坛 发展中地区 整体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我国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的历史、作用与方向
14
作者 杨秋明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2期25-27,共3页
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作为国际官方发展援助(ODA)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发展中国家进步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自1979年开始正式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在过去27年中,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在配合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 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作为国际官方发展援助(ODA)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发展中国家进步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自1979年开始正式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在过去27年中,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在配合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面对国际社会日益盛行的中国“毕业论”,我国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工作应何去何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文章从历史、作用和方向三个方面阐述我国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工作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 发展合作 整体外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拉关系的新里程碑——习近平拉美之行重要成果解读
15
作者 谭晶晶 杨依军 张媛 《中国产经》 2014年第7期48-53,共6页
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结束其为期13天的拉美之行回到北京。国际问题专家认为,此次长时间、高密度、成果丰硕的出访凸显了拉美在中国整体外交布局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必将推动中拉合作全方位升级,对当今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重要战略意义 国际问题专家 整体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任重道远
16
《科技传播》 2011年第10期3-3,共1页
我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努力成效卓著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摸索,中国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利用科技为我国发展提供支撑、服务我国整体外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人才群体 跨国企业 整体外交 人均水平 在学研究生 《科技日报》 高层次人才 发展阶段 专利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亚太整体参与外交评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忠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5,共9页
2010年以来,加拿大对亚太地区积极开展包括发展经贸联系、安全事务管理以及人权工作等方面的整体参与外交。加拿大选择在这个时间重新重视与亚太地区的关系,原因跟加拿大与美国经济联系的衰落,亚太自身的迅速崛起,盟友的战略转型与竞争... 2010年以来,加拿大对亚太地区积极开展包括发展经贸联系、安全事务管理以及人权工作等方面的整体参与外交。加拿大选择在这个时间重新重视与亚太地区的关系,原因跟加拿大与美国经济联系的衰落,亚太自身的迅速崛起,盟友的战略转型与竞争,及其“中等强国外交”的定位有关。尽管该参与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缺乏战略谋划与持之以恒的协调,安全上过于追随美国,地区事务上视角片面以及加拿大国民心态保守等原因,加拿大想要完全融入亚太的道路仍然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亚太 整体参与外交 中等强国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如何更好地“化危为机”
18
作者 周汉民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2期6-16,130-131,共13页
2023年5月10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苏刘强博士对周汉民先生进行了专访。周先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公共外交工作,在中国公共... 2023年5月10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苏刘强博士对周汉民先生进行了专访。周先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公共外交工作,在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成绩显著,影响广泛。访谈中他表示中国公共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筹办世博会、“江上会客厅”的案例说明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和灵活性;指出目前中国的公共外交工作做的还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市社会主义学院 整体外交 世博会 民建 化危为机 灵活性 案例说明
原文传递
夯实根基:中国对东南亚青年公共外交的新议程
19
作者 王丽娜 《公共外交季刊》 2022年第3期46-53,109,共9页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建设者,是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对青年群体开展公共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东南亚国家正在经历人口结构转型,青年比例显著增加的阶段。我国需要聚焦青年,创新理论方...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建设者,是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对青年群体开展公共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东南亚国家正在经历人口结构转型,青年比例显著增加的阶段。我国需要聚焦青年,创新理论方法和路径机制,助力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本文聚焦百年大变局下中国对东南亚青年公共外交的新动态和特点,梳理中国对东南亚青年公共外交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挑战,提出青年公共外交的新议程。本文认为,中国应特别重视夯实在东南亚青年群体中的社会根基。通过推进青年公共外交与中国对东南亚整体外交的多元互动,采取差异化外交策略,强化对东南亚青年群体下沉市场的影响力度,探索青年公共外交韧性升级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新议程 全球治理 整体外交 青年群体 外交策略 多元互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宗教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文明互鉴展示中国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宗教对外交流工作回顾 被引量:1
20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27,共4页
5年来,中国宗教界结合各自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不同文明对话,对外交流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广泛交流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外交 外事工作 公共外交 习近平 国家宗教局 佛教界 世界佛教论坛 中国佛教协会 整体外交 和谐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