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职院校数字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炜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22期216-216,218,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数字信息传媒时代。这就意味着,我国对于数字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同时也意味着,中职院校数字艺术专业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数字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数字信息传媒时代。这就意味着,我国对于数字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同时也意味着,中职院校数字艺术专业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数字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究如何开展中职院校数字艺术专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以此将学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院校 数字艺术专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数字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海洋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第30期220-220,共1页
基于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的分析,明确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室制课程规划思路,继而从课程体系优化建设和实践教学效果两方面印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实施阶段,高校必然面临许多不成熟或不完善的问题,但可... 基于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的分析,明确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室制课程规划思路,继而从课程体系优化建设和实践教学效果两方面印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实施阶段,高校必然面临许多不成熟或不完善的问题,但可以预见,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的磨炼必将趋于完善,并且对未来高职数字艺术专业教学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艺术专业 工作室制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背景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3
作者 寇瑞冰 卞鸿昂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当前,“双创”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技术、艺术与文化多重属性,且表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其“双创”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双创”背景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 当前,“双创”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技术、艺术与文化多重属性,且表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其“双创”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双创”背景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应重视贯彻“双创”理念,完善“双创”课程体系,优化“双创”人才评价维度与指标,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4
作者 程昊远 《教师》 2025年第4期128-130,共3页
自《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地,社会各行各业均开始加大对全媒体视域的探索,将其与高校教育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图片、文字、声音等立体化展示传播内... 自《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地,社会各行各业均开始加大对全媒体视域的探索,将其与高校教育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图片、文字、声音等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能够有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相融合的背景下,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模式的创新,真正立足学生就业发展的角度,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此,文章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具体创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视域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教学策略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省9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张莹 《科教文汇》 2025年第6期78-81,共4页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叉学科水平的关键和核心。该文对江苏省9所本科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证研究,发现以下问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效果不显著、课程群跨度过大或区隔度不高、实践教学理念亟待...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叉学科水平的关键和核心。该文对江苏省9所本科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证研究,发现以下问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效果不显著、课程群跨度过大或区隔度不高、实践教学理念亟待转型。据此,提出了以“外引”为渠道,着力通过“内培”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构建面向产出的课程群联动机制,搭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等建议,以期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双师型”师资 课程群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群的实践与应用分析
6
作者 程宁 叶钰涓 《学周刊》 2025年第12期22-24,共3页
本文旨在分析“1+X”证书制度在解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群岗位需求中的实践成效,并探讨分析该制度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群的岗位需求与“1+X”证书制度的核心理念进行比较和研究,得出一系列结论。该制度为学生提供... 本文旨在分析“1+X”证书制度在解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群岗位需求中的实践成效,并探讨分析该制度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群的岗位需求与“1+X”证书制度的核心理念进行比较和研究,得出一系列结论。该制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路径,使其能够根据实际职业需求选择合适的证书,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获得与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匹配的证书,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变化和创新。该制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助于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人才培养 岗位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7
作者 田甜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110-112,共3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符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创意产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基于对高质量发展背...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符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创意产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基于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剖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如深度整合课程内容、精准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思政教学手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思教学效果等,可以保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OBE为导向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陆培培 林洁 +1 位作者 李虹 马鹏程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期219-221,共3页
为提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质量,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为基础,阐述了OBE理论对实践课程评价的意义,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策略,以期对推动教学改革、... 为提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质量,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为基础,阐述了OBE理论对实践课程评价的意义,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策略,以期对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实践课程 教学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慧丽 《天工》 2024年第29期75-77,共3页
伴随着AIGC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兴起,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以介绍AIGC概念为切入点,结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机制的建立、专业的跨越合作、载体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伴随着AIGC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兴起,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以介绍AIGC概念为切入点,结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机制的建立、专业的跨越合作、载体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革新等方面提出改进性策略,意在让AIGC的理念更好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模式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实践探究
10
作者 牟堂娟 《炫动漫》 2024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产学研模式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很有必要,为此应以理论结合实际原则、动态反馈更新原则以及多元协作共赢原则为基本遵循,构建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强化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共同设计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育内... 新时代背景下产学研模式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很有必要,为此应以理论结合实际原则、动态反馈更新原则以及多元协作共赢原则为基本遵循,构建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强化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共同设计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以实际成果为导向,开发教学内容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与效果,切实推进产学研模式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11
作者 齐靖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146-0149,共4页
随着教育与媒体艺术深度融合的加速,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的社会使命愈发重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成为教改核心。本研究聚焦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性地构建了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深度融合调研、实训与项目实践,形成闭环教学体系。通过优化... 随着教育与媒体艺术深度融合的加速,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的社会使命愈发重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成为教改核心。本研究聚焦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性地构建了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深度融合调研、实训与项目实践,形成闭环教学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等措施,该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还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及终身学习力,使其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这一实践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范例,也为培育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了重要经验,具有深远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实践能力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下农林类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色的路径构建
12
作者 林荔丹 邱蔓莉 《艺术家》 2024年第4期98-100,共3页
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4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正式提出“新文科”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融合了艺术和技术学科,同时交叉了媒体传播专业理论,天然拥有新文科所强调的交叉融合性特征。因此,在新文科... 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4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正式提出“新文科”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融合了艺术和技术学科,同时交叉了媒体传播专业理论,天然拥有新文科所强调的交叉融合性特征。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农林类院校应努力培养一批兼具人文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一、农林类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概况(一)农林类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现状随着互联网、游戏、元宇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类院校 教育部办公厅 本科专业建设 乡土情怀 媒体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文科建设 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机制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标准化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丽萍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产教融合机制下,标准化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产教融合机制下,如何构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标准化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产教融合机制下,标准化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产教融合机制下,如何构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标准化培养模式。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标准化培养模式的探讨,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应用型人才 标准化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长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54-156,共3页
人工智能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引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形成了动态化教学评估。但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学习和发... 人工智能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引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形成了动态化教学评估。但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应对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利用机遇,应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运用多样教学方法、加强跨学科教学以及强化教师专业培训,以期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指导,推动教育领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AR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德遥 高龙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5期147-149,152,共4页
对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有机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中及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以红色项目为引领,借助VR技术创造虚拟的三维环境和AR技术叠加的真实场景;以VR/AR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中的... 对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有机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中及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以红色项目为引领,借助VR技术创造虚拟的三维环境和AR技术叠加的真实场景;以VR/AR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方式和项目案例为载体,丰富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拓展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优化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AR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实践教学 课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丽萍 王建学 +2 位作者 李晓明 周晓林 李嘉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7期0118-0121,共4页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传统装饰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造型设计工作中要有效运用好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等相关内容,对其教育价值和文化内涵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从而确保中国传统装饰艺...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传统装饰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造型设计工作中要有效运用好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等相关内容,对其教育价值和文化内涵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从而确保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造型设计有机结合,发挥合力作用,进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应有的设计效能,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造型设计取得良好成效提供必要支持。同时,要有效传承我国传统装饰艺术,对其丰富内涵进行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以此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创新设计效果。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造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策略等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造型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交互性优化方向探究
17
作者 李旭 陈超淼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23期89-91,共3页
文章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有课程交互性不足的表现,包括教学方法与融媒体时代脱节、课程内容忽视了融媒体的交互需求以及实践项目缺乏融媒体特色的交互场景。同时,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交互性不足的原因,如教育理念滞后、... 文章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有课程交互性不足的表现,包括教学方法与融媒体时代脱节、课程内容忽视了融媒体的交互需求以及实践项目缺乏融媒体特色的交互场景。同时,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交互性不足的原因,如教育理念滞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资源匮乏等,并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交互性优化方向,即重塑教学理念,创新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法以及提升师资水平,以期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课程交互性 优化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赛一体”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施路径探索——以S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8
作者 石峻川 漆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致力于对接数字产业发展新业态,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教赛一体”教育模式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提升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本文以S... 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致力于对接数字产业发展新业态,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教赛一体”教育模式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提升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本文以S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职业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中“教赛一体”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以实现更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赛一体”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 路径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初探——以中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群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霓 程宁 叶钰涓 《成才之路》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是开展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评价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创新和深度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中职学校可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是开展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评价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创新和深度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中职学校可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制订发展规划,重新建构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专业课程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各赛项为载体,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落脚点构建全新育人机制,实现课证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岗课赛证 育人模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