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克隆人:“跨媒介—交互”中的数字沉浸性研究——基于容积视频捕获技术的探讨
1
作者 沈嘉熠 温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容积视频捕获(Volumetric Video)是通过光学扫描来捕捉拍摄对象并生成动静两态4D数字影像模型的前沿机器视觉技术之一。与现有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它生成的数字克隆人是对真人一比一的真实呈现,故而数字克隆人所具有的视觉情感与叙事场景... 容积视频捕获(Volumetric Video)是通过光学扫描来捕捉拍摄对象并生成动静两态4D数字影像模型的前沿机器视觉技术之一。与现有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它生成的数字克隆人是对真人一比一的真实呈现,故而数字克隆人所具有的视觉情感与叙事场景于受众而言具有更深刻的沉浸性。本文从数字克隆人的生成逻辑、技术特性出发,深挖其背后生发的感知体验与情感投射,通过跨媒介叙事分析,结合实验室成果探索其沉浸意境与实践意义,揭示数字克隆人在经历“生产—创造”的过程后将客观形态和主观感性融合在一起,冲破了人与技术、人与审美、人与群体的边界,在虚拟世界中转化为现实的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体验 交互叙事 容积视频捕获 数字克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克隆人”带来的虚拟社交与人机关系变革——以“X Eva”App为例
2
作者 江雨萱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21期92-95,共4页
虚拟数字人作为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产生了新形态——“数字克隆人”。为探究人与“数字克隆人”的准社会交往路径,及其对虚拟社交与人机关系的变革,采用深度访谈和非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对“X Eva”App的用户进行探索。研究认... 虚拟数字人作为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产生了新形态——“数字克隆人”。为探究人与“数字克隆人”的准社会交往路径,及其对虚拟社交与人机关系的变革,采用深度访谈和非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对“X Eva”App的用户进行探索。研究认为:用户将“数字克隆人”视为寄托情感的对象,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构建了容易掌控、稳定的准社会交往关系,实现了自我的多向开发与成长;人与“数字克隆人”的虚拟社交反映出人机关系的变化,虚拟男友/女友成为社交倦怠下亲密关系的替代品;数字人的拟人性要求冲击了人与机器的信任关系,虚拟情感模式与大尺度内容带来了情感与身体的双重伦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克隆人 数字虚拟人 准社会交往 人机关系 情感劳动 伦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的三重变奏:机械复制、数码重复与数字克隆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宇辉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24-35,共12页
重复是思想史上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只不过,在古典版本之中,重复更多地带有积极和肯定的含义,且将差异纳入自身作为内在环节。但到了机械复制的时代,差异的环节不仅日渐消失,而且重复也日渐成为一种时代的症候和焦虑。现代哲学试图以... 重复是思想史上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只不过,在古典版本之中,重复更多地带有积极和肯定的含义,且将差异纳入自身作为内在环节。但到了机械复制的时代,差异的环节不仅日渐消失,而且重复也日渐成为一种时代的症候和焦虑。现代哲学试图以"生命"和"体验"来对抗机械复制,但当机械复制进一步演变为数码重复这个极端形式之后,这些尝试似乎也日渐失效。由此就有必要如拉鲁埃勒的非哲学那般,首先回归到数码之数字本性,以"一"作为本原和原理来探寻"反数码"的可能性,以及重构主体性的真正位置。当然,拉鲁埃勒关于"一"之为一的思辨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比如"思"之效力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就是一个难点。我们尝试从代码和思辨实在论的角度进行批判性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 机械复制 数码重复 数字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配置低位数字双向函数
4
作者 郭世一 周强 钱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2-1157,1165,共7页
针对原始数字双向函数方法在处理低位数据时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配置低位数字双向函数方法.首先增加地址信息作为层级间的混淆数据,提高了方法的安全性;然后增加反转模式,以保证混淆数据的变化性;新增加的2项改进均可由使用者... 针对原始数字双向函数方法在处理低位数据时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配置低位数字双向函数方法.首先增加地址信息作为层级间的混淆数据,提高了方法的安全性;然后增加反转模式,以保证混淆数据的变化性;新增加的2项改进均可由使用者进行自定义配置,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最后利用该方法构建安全RISC-V处理器框架,并在基于Virtex 7内核的FPGA上模拟实现.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处理低位数据时安全性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在13项随机性测试中有11项优于原始方法,雪崩测试、输入-输出相关性和输出-输出相关性均提高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双向函数 数字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RISC-V指令集 硬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孪生到知识孪生:赋能虚拟社区成员感知收益促进知识转化
5
作者 姚伟 周鹏 +1 位作者 于会伶 王铮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74,82,共9页
[目的/意义]以知识需求为代表的非实物资产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数字过程和设备,其价值的实现和延续取决于一系列实践和行为感知。以一种全新的数字技术形式和系统架构呈现知识全生命周期的变化状态和现实需求者行为状态,形成以... [目的/意义]以知识需求为代表的非实物资产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数字过程和设备,其价值的实现和延续取决于一系列实践和行为感知。以一种全新的数字技术形式和系统架构呈现知识全生命周期的变化状态和现实需求者行为状态,形成以服务感知价值为基础的知识数字克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比国内外知识应用文献,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和认知数字孪生技术,创新提出知识孪生概念及其实现方式和系统架构,在可行域内对比数字孪生应用范围,构思出知识孪生应用场景并提供管理措施。[结果/结论]提出了知识孪生的三个应用场景,构建出知识孪生系统在虚拟社区应用的系统模型及其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知识孪生的应用和实现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文章还探讨了知识孪生在社会制造和企业管理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孪生 数字孪生 知识数字克隆 知识转化 认知数字孪生
原文传递
深度伪造技术应用的公共安全挑战与治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姜文瀚 田青 郭小波 《警察技术》 2023年第1期3-9,共7页
面向公共安全领域深度伪造技术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分析了相应的风险和挑战,概述了视频、音频、图像、文本各类型伪造应用和伪造检测技术现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情况,提出了技术研究、规制管理、宣传教育三个方面的系统性治理... 面向公共安全领域深度伪造技术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分析了相应的风险和挑战,概述了视频、音频、图像、文本各类型伪造应用和伪造检测技术现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情况,提出了技术研究、规制管理、宣传教育三个方面的系统性治理措施建议,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安全治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伪造 Deepfake 深度合成 音视频伪造 身份鉴别 身份认证 活体检测 数字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