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各种网格上统一的数值离散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庆东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3-400,共8页
提出一种在任意网格上计算数值微分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各种不同网格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基于Taylor展开和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各种网格下都可以使用的数值微分格式,有了这一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已经发展起来的各种数值方法,原来只能用... 提出一种在任意网格上计算数值微分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各种不同网格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基于Taylor展开和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各种网格下都可以使用的数值微分格式,有了这一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已经发展起来的各种数值方法,原来只能用在结构网格上的格式,可以直接推广到其他各种网格上,从而可以用于各种复杂区域内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初步的应用表明这种技术是简单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离散 计算网格 微分矩阵 不可压缩流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常半周期Stokes问题的数值离散
2
作者 裘国永 张麦侠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9-72,共4页
研究了三维非定常半周期 Stokes方程的数值离散 .对周期方向引入 Fourier谱方法 ,而对非周期方向引入 Legendre谱方法 ;时间离散使用向后 Euler格式 ,对由此而得的全离散向后欧拉Fourier- Legendre联合谱方法 ,证明了格式的稳定性和收敛... 研究了三维非定常半周期 Stokes方程的数值离散 .对周期方向引入 Fourier谱方法 ,而对非周期方向引入 Legendre谱方法 ;时间离散使用向后 Euler格式 ,对由此而得的全离散向后欧拉Fourier- Legendre联合谱方法 ,证明了格式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离散 Fourier-Legendre联合谱方法 向后Euler格式 稳定性 收剑性Stoke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确数值离散的一类新的辛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静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8-591,共4页
对数值计算中经典的中点公式参数化,基于精确数值离散的思想构造了带参数的修正中点公式.此修正中点公式是对称的具有2阶精度的辛算法,应用此修正中点公式模拟简单单摆问题.数值实验表明:对于小的初始摆角和较大的初始摆角,带参数的修... 对数值计算中经典的中点公式参数化,基于精确数值离散的思想构造了带参数的修正中点公式.此修正中点公式是对称的具有2阶精度的辛算法,应用此修正中点公式模拟简单单摆问题.数值实验表明:对于小的初始摆角和较大的初始摆角,带参数的修正中点公式比经典的中点公式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数值离散 修正中点公式 哈密尔顿系统 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统计数值离散化图谱生成 被引量:7
4
作者 扈海波 王迎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9-11,14,共4页
为了提供满足应用要求的统计数值空间分布图,提出结合数学形态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生成数值的空间分布图谱。对数值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网格均匀离散化处理,以网格所处的区域性质、网格内包含的建筑物区块面积所占比例,建立腐蚀... 为了提供满足应用要求的统计数值空间分布图,提出结合数学形态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生成数值的空间分布图谱。对数值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网格均匀离散化处理,以网格所处的区域性质、网格内包含的建筑物区块面积所占比例,建立腐蚀或膨胀系数,并通过形态学腐蚀或膨胀操作,生成数值专题图谱。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统计数值空间离散 腐蚀或膨胀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滑脱层对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控制: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张晓玉 李江海 +2 位作者 豆方鹏 徐海轩 柳晨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43,共11页
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处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间的过渡位置,是现今四川盆地大中型油气藏探明储量的重要分布区域。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构造带,区内发育多套滑脱层,滑脱层的分布控制了研究区的构造变形。前人依据地质露头... 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处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间的过渡位置,是现今四川盆地大中型油气藏探明储量的重要分布区域。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构造带,区内发育多套滑脱层,滑脱层的分布控制了研究区的构造变形。前人依据地质露头分析和三维地震解释等技术方法厘定了研究区的主要构造样式,但对于构造变形过程及运动学特征尚缺乏定量化分析。本文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通过PFC2D软件计算相同时间步长内显示的构造样式的差异,设计了单滑脱层体系、双滑脱层体系和多滑脱层体系三个模型进行离散元单因素对比模拟实验,探讨各滑脱层体系中构造样式的差异。实验表明:①滑脱层对于剖面中构造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一方面,从断层的发育数量来看,双滑脱层体系与多滑脱层体系中断层的发育数量均多于单滑脱层体系,滑脱层的引入使得体系中的构造发育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从发育的断层性质分析可知,随着滑脱层数量的增加,体系中前冲断层数量呈递增趋势,反冲断层的数量在多滑脱层体系中表现为少于前两个模型,且明显少于双滑脱层体系中反冲断层的数量,中间滑脱层对于形成反冲断层具有抑制作用。②滑脱层的引入加快了断层在垂向上的逆冲速度,中间滑脱层起到了联结基底滑脱层和上部滑脱层的作用。双滑脱层体系中普遍存在构造解耦现象,多滑脱层体系中以发育次级断层和次级褶皱为主要特征。③多滑脱层体系表现了明显的次级褶皱及次级断层特征,与大巴山东段剖面较为贴合,双滑脱层体系表现为具有较多构造解耦特征,与西段剖面较为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 构造变形 滑脱层 离散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齐岳山分界断裂性质与形成过程
6
作者 王帅杰 颜丹平 +3 位作者 周志成 孔霏 景含阳 廖威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0,共13页
NE向分布的齐岳山断裂将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划分为西北部的川东隔挡式褶皱冲断带和东南部的湘西隔槽式褶皱冲断带。然而,齐岳山断裂的性质和形成过程长期以来缺乏明确共识,导致对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存在显著分... NE向分布的齐岳山断裂将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划分为西北部的川东隔挡式褶皱冲断带和东南部的湘西隔槽式褶皱冲断带。然而,齐岳山断裂的性质和形成过程长期以来缺乏明确共识,导致对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存在显著分歧。为揭示齐岳山断裂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两侧构造变形差异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地震反射剖面解释,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设计5组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若存在先存断裂,变形集中于其部位,影响断层生成顺序;若无先存断裂且多套滑脱层具有较低内聚力,变形主要沿下部滑脱层传递;当中间滑脱层厚度大于下部滑脱层时,变形主要受中间滑脱层控制。结合地震剖面的分析,本文认为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表现为“双层台阶式断弯褶皱带”,齐岳山断裂形成于前陆褶皱冲断带的递进变形过程中,其两侧构造差异主要受基底滑脱层分布和寒武系滑脱层力学性质的主导作用。湘西隔槽式褶皱冲断带由深层断弯褶皱控制,而川东隔挡式褶皱冲断带由浅层断弯褶皱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 前陆褶皱冲断带 齐岳山断裂 离散数值模拟 多滑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构造变形机制分析方法——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7
作者 于宝利 刘可禹 +3 位作者 郭泊洋 林煜 陈鹏 庞志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0-1098,共19页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具横向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纵向构造叠置的变形特征。但该区构造变形机制及样式的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的深入。为探究准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机制及其变形过程,本文...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具横向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纵向构造叠置的变形特征。但该区构造变形机制及样式的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的深入。为探究准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机制及其变形过程,本文利用高精度地震、钻井和岩石力学等资料,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重点考虑滑脱层的数量、强度及厚度变化,结合滑脱层纵向组合、横向分布范围及同沉积作用、先存构造等因素,共设计了10组模型,并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滑脱层强度、厚度及其组合主要控制冲断褶皱带构造纵向叠置关系及构造样式,滑脱层分布及同沉积作用主要控制其横向变形范围,先存构造主要影响后期构造的继承性发育。在此基础上,分段开展了多因素组合模拟实验并与实际地震剖面进行对比,重构了准南缘构造变形过程,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其构造变形机制,即先存断裂、古凸起、三套不同性质滑脱层纵向叠置关系和同沉积作用共同控制了西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下强上弱”“下薄上厚”两套纵向叠置滑脱层控制了中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先存断裂及单套较弱滑脱层控制了东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该方法可为类似的复杂构造变形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前陆冲断褶皱带 离散数值模拟 滑脱层 先存构造 同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供水黄土隧洞开挖离散元数值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汪精云 郭鹏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探究甘肃中部供水工程黄土隧洞开挖期围岩应力及位移变化问题,文章基于室内三轴试验和隧洞围岩现场监测结果,利用离散元方法建立隧洞开挖数值模型,得到洞周围岩的接触力场、速度场、接触破坏数量及系统动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甘肃中部供水工程黄土隧洞开挖期围岩应力及位移变化问题,文章基于室内三轴试验和隧洞围岩现场监测结果,利用离散元方法建立隧洞开挖数值模型,得到洞周围岩的接触力场、速度场、接触破坏数量及系统动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洞开挖初始,洞周土体颗粒间接触力显著增大,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且颗粒有向隧洞内部挤压的过程,接触剪切破坏数量和系统动能迅速增长。随着隧洞开挖后的逐步稳定,颗粒的应力和运动向隧洞上部发展,下部围岩首先趋于稳定,接触剪切破坏数量增长缓慢,系统动能不断衰减。最后,围岩应力重分布,隧洞处于新的稳定状态,围岩破坏模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不同位置处围岩位移值关系为:顶板>边墙>底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开挖 离散数值分析 接触力场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细观参数研究
9
作者 杨凯龙 郭鸿 +5 位作者 谢晓龙 王雅 杜甜甜 程月新 罗滔 蒋红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29-34,41,共7页
基于颗粒流软件PFC^(3D)研究细观参数对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为离散元数值模拟的细观参数标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系数μ、平行黏结模型的有效模量E~*、黏聚力c、拉应力σ_c、摩擦角φ和法向阻尼率... 基于颗粒流软件PFC^(3D)研究细观参数对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为离散元数值模拟的细观参数标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系数μ、平行黏结模型的有效模量E~*、黏聚力c、拉应力σ_c、摩擦角φ和法向阻尼率β_(n)等细观参数对混凝土劈拉试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行黏结模型的有效模量E~*对宏观弹性模量的影响显著。随着有效模量的增加,宏观弹性模量逐渐增大,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平行黏结模型的黏聚力c、拉应力σ_c和摩擦角φ决定了宏观材料的峰值强度。其中拉应力σ_c和摩擦角φ的影响较小,黏聚力c对峰值强度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黏聚力c增大,峰值强度线性增加;摩擦系数μ和法向阻尼率β_(n)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研究成果对快速、合理的确定混凝土数值模拟中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抗拉 离散数值模拟 平行黏结模型 细观参数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值离散误差的湍流模型选择引入的不确定度量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江涛 章超 +1 位作者 吴晓军 赵炜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6-237,共12页
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来源的不确定因素,科学、定量地描述这些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对模型确认、工业产品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估等过程十分重要。数值离散、模型选择和模型预测偏差是模拟过程中3种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为将这... 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来源的不确定因素,科学、定量地描述这些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对模型确认、工业产品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估等过程十分重要。数值离散、模型选择和模型预测偏差是模拟过程中3种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为将这3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模拟目标量的影响统一考虑,发展了考虑数值离散误差的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首先,通过对数值离散解和网格尺度进行拟合完成数值离散误差估计,得到每个备选模型真实解的置信区间。然后,通过嵌套方法和条件优化算法,结合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构建目标量的概率盒,定义目标变量累积分布函数的上、下限,以此分析其置信区间。最后,针对NACA0012低速绕流和CHN-T1跨声速绕流问题,给出了同时考虑上述3种不确定性因素之后升、阻力系数的置信区间分析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值风洞工程 不确定度量化 贝叶斯模型平均 数值离散误差 湍流模型
原文传递
关于疆锋铁矿矿体开采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杨国永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1期5-7,55,共4页
在矿体回采过程中,不同的回采方案及开采深度对上部围岩、周边矿岩体和地表的影响程度如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因此,利用离散元软件对疆锋铁矿Ⅱ号矿段崩落法的采矿条件下,不同采矿深度上盘围岩的冒落现象以及对周边岩层的影响进行... 在矿体回采过程中,不同的回采方案及开采深度对上部围岩、周边矿岩体和地表的影响程度如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因此,利用离散元软件对疆锋铁矿Ⅱ号矿段崩落法的采矿条件下,不同采矿深度上盘围岩的冒落现象以及对周边岩层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切实可行,符合岩石力学基本规律,在空场条件下,II号矿段的开采会引发上部围岩的大范围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数值模拟 崩落法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头钢筋混凝土衬砌隧洞开挖充排水过程离散元分析
12
作者 陶洪辉 盘春军 +2 位作者 韩晓凤 郑志 赵俊权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39-47,共9页
为研究高水头压力隧洞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特性以及围岩和衬砌的联合承载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引水隧洞为工程背景,采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方法,对隧洞开挖和充排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应力、应... 为研究高水头压力隧洞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特性以及围岩和衬砌的联合承载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引水隧洞为工程背景,采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方法,对隧洞开挖和充排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塑性区演化。结果表明:随着内水压力的增加,衬砌应力与钢筋应力逐渐增大,塑性区从隧洞上下两侧逐渐向左右两侧扩展,最终导致衬砌大部分区域进入塑性损伤状态;衬砌与围岩的联合承载比也随着内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头 引水压力隧洞 开挖 充排水 钢筋混凝土衬砌 联合承载 渗流应力耦合 离散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式期权定价的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组及其数值离散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席钧 曹建文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CSCD 2014年第3期229-240,共12页
KOBOL、FMLS、CGMY等无限跳跃活动Levy模型下,期权定价可以表达为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欧式期权在部分情况下有解析表达式计算,而美式期权定价属于线性互补问题,在这些无限跳跃活动模型下表达为包含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方程组,其同欧式期权... KOBOL、FMLS、CGMY等无限跳跃活动Levy模型下,期权定价可以表达为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欧式期权在部分情况下有解析表达式计算,而美式期权定价属于线性互补问题,在这些无限跳跃活动模型下表达为包含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方程组,其同欧式期权定价相比更加复杂,只能采用数值方法.■在Cartea导出的欧式期权方程基础上,本文利用线性互补理论推导出针对美式期权的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组,利用罚方法将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单一方程,采用Grünwald公式对分数阶偏微分方程设计出相应的数值离散格式,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得到了每个时间步上的线性方程系统,采用迭代算法进行了线性方程的求解,并进行了数值实验和结果分析,以此来证明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组及其数值离散格式的有效性.基于分数阶偏微分方程对美式期权定价方程组的推导和相应的数值离散格式,在当前的文献中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式期权 欧式期权 分数阶偏微分方程 线性互补问题 数值离散
原文传递
离散数值模拟颗粒自转对流化床内颗粒流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竹林 马明 徐益谦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8-241,共4页
针对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自转是否对流化状态产生影响这一众多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 ,用离散数值模拟方法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研究发现 ,无论颗粒是否自转均有聚团产生 。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颗粒旋转 流化状态 离散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崩塌破坏模式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根龙 张茂省 +1 位作者 苏天明 曾庆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1-549,共9页
黄土崩塌是黄土高原区最常见、致灾最为严重的一种地质灾害。首先,从黄土地形地貌、黄土类型及结构、黄土垂直节理、坡脚侵蚀、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了黄土崩塌的成因,认为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和坡脚侵蚀作用是造成黄土崩塌的主要... 黄土崩塌是黄土高原区最常见、致灾最为严重的一种地质灾害。首先,从黄土地形地貌、黄土类型及结构、黄土垂直节理、坡脚侵蚀、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了黄土崩塌的成因,认为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和坡脚侵蚀作用是造成黄土崩塌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野外黄土崩塌变形破坏特征及地质现象分析,将黄土崩塌归纳为拉裂-坠落式、拉裂-倾倒式、拉裂-下挫式和拉裂-滑移式4种主要破坏机制,并概化出了各类破坏示意图;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对黑龙沟黄土崩塌的形成破坏过程进行了再现和分析,其破坏过程为侵蚀剥落-坡脚局部凹进-垂直节理张开-下挫解体-堆积坡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节理 黄土崩塌 坡脚侵蚀 破坏机制 离散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受荷螺杆桩承载特性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亚东 于艳 +3 位作者 孙华圣 王安汀 蔡江东 胡志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0-24,共5页
螺杆桩技术已经在多种类型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然而由于认识条件的局限和研究对象的复杂,其理论分析仍然落后于工程实践.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程序,建立了竖向受荷螺杆桩的数值分析模型,并利用已有试验结果对模型细观参数进行了标定... 螺杆桩技术已经在多种类型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然而由于认识条件的局限和研究对象的复杂,其理论分析仍然落后于工程实践.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程序,建立了竖向受荷螺杆桩的数值分析模型,并利用已有试验结果对模型细观参数进行了标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螺距、螺纹段长度和桩径等设计参数对螺杆桩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螺距的增加,螺杆桩极限承载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发展特征,螺距为(1.0-1.33)D时,螺杆桩具有最佳的承载表现,不同螺距螺杆桩的螺纹段荷载分担比例最高而直杆段最小.螺杆桩极限承载力随着螺纹段长度的增加先线性增长,而后基本保持不变,建议合理的螺纹段长度一般不超过2/3L.桩径增加时,螺杆桩极限承载力呈近似线性快速增长.数值模拟结果可以为螺杆桩设计参数优化和承载力估算方法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桩 离散数值模拟 设计参数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前陆冲断带克拉苏构造带变形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维波 李江海 +2 位作者 王洪浩 黄少英 能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1010,共10页
在解释库车前陆冲断带克拉苏构造带三维地震剖面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手段、单因素变量控制方法,通过六组模拟对比实验,探讨挤压背景下应变速率大小和作用时间、盐岩展布形态、先存盐底辟、基底先存断裂以及基底古隆起等因素,对... 在解释库车前陆冲断带克拉苏构造带三维地震剖面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手段、单因素变量控制方法,通过六组模拟对比实验,探讨挤压背景下应变速率大小和作用时间、盐岩展布形态、先存盐底辟、基底先存断裂以及基底古隆起等因素,对库车前陆冲断带克拉苏构造带变形的影响。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应变速率大小,应力作用时间对冲断带变形的影响更为显著,变形缩短率相同时导致挤压隆升幅度更大,可达70.25%,向前传播距离均更远,横向上变形范围可达73.82%,盐下层叠瓦状逆冲断裂倾角更小。先存底辟主要影响挤压端垂向变形规模,使得隆升幅度更大。先存断裂主要影响挤压端水平方向变形范围,挤压变形水平传播更远。基底古隆起和盐岩展布形态对克拉苏构造带变形也具有重要影响,基底隆起前沿形成应力集中带,盐岩在此聚集形成构造三角带。由于盐岩的分隔作用,盐上层变形相对较弱,靠近挤压端发育背斜和冲断构造,向盆地方向逐渐变为宽缓的向斜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冲断带 离散数值模拟 克拉苏构造带 影响因素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法研究克拉苏构造带盐构造变形机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段云江 黄少英 +3 位作者 李维波 张慧芳 马小丹 廖斐然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419,共6页
为研究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构造挤压变形演化过程及其主控因素,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阿瓦特段、大北段和克深段3条主干地震剖面的盐构造变形演化过程。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挤压背景下盐岩层表现为塑性变形特征,具有较... 为研究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构造挤压变形演化过程及其主控因素,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阿瓦特段、大北段和克深段3条主干地震剖面的盐构造变形演化过程。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挤压背景下盐岩层表现为塑性变形特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盐上层、盐岩层和盐下层为整体挤压、分层变形的构造特征;盐下层发育一系列由北向南的冲断构造,盐上层发育断层传播褶皱和滑脱变形构造;先存断裂主要控制盐下层构造变形和应力的传播范围;先存盐底辟主要影响盐上层构造的隆升范围,盐岩展布形态和基底古隆起主要影响盐上层构造变形。研究结果揭示了克拉苏构造带盐构造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有利于提高对盐构造变形机理和演化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克拉苏构造带 盐构造 离散数值模拟 构造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中子输运方程的非结构网格离散纵标数值解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巨海涛 吴宏春 +3 位作者 曹良志 周永强 姚栋 咸春宇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从一阶中子输运方程出发,对方向变量采用离散纵标法展开,得到一系列关于空间变量的偏微分方程,对这些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编制了二维中子输运方程的非结构网格离散纵标计算程序。对一系列基准问题做了验算,计算结果表... 从一阶中子输运方程出发,对方向变量采用离散纵标法展开,得到一系列关于空间变量的偏微分方程,对这些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编制了二维中子输运方程的非结构网格离散纵标计算程序。对一系列基准问题做了验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用于非结构网格,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纵标数值解法 最小二乘法 有限元方法 非结构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前陆冲断带西部古近系盐构造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江海 章雨 +1 位作者 王洪浩 王殿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6,共12页
以库车前陆冲断带西部古近系盐岩层系为重点,研究盐构造主应力方向和垂直挤压方向的变形特征,探讨库车前陆冲断带西部盐构造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形成机理。通过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以克深和大北工区为例,对库车前陆冲断带西部典型盐... 以库车前陆冲断带西部古近系盐岩层系为重点,研究盐构造主应力方向和垂直挤压方向的变形特征,探讨库车前陆冲断带西部盐构造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形成机理。通过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以克深和大北工区为例,对库车前陆冲断带西部典型盐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克深和大北工区的盐构造变形是前展式的,且变形主要集中在山前位置;靠近挤压端基底的早期隆起、先存断裂、同沉积作用以及盐岩层的初始沉积中心,影响了盐构造的形成;垂直挤压方向上,靠近挤压端的盐岩具有较强的侧向流动性,盐岩有向中部运动的速度分量,且越靠近中部运动速率越大,导致盐岩向中部聚集并强烈变形,发育复杂的褶皱样式并出现盐构造与源盐分离的构造组合,局部随逆冲断层冲破地表。相较于二维模拟研究,三维模拟能够完成盐构造主应力方向及其垂直方向的多角度分析,完整认识盐构造形成机制,为盐构造相关油气藏的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前陆冲断带 盐构造 三维离散数值模拟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