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原则——对《侵权责任法》上“相应的”数人侵权责任立法技术的解读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9,共11页
"相应的"数人侵权责任是《侵权责任法》新确立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立法技术。"相应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在本质上是对分配正义的实现。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同时分配了"最终责任"、"风险责任"... "相应的"数人侵权责任是《侵权责任法》新确立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立法技术。"相应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在本质上是对分配正义的实现。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同时分配了"最终责任"、"风险责任"和"程序责任"三种"责任",适用可责难性与原因力二元分配标准。最终责任分担原则是"以原因力比例为主、可责难性比例为辅"。风险责任分担原则是"以可责难性标准为主,以原因力标准为辅"。"程序责任分担原则"主要取决于立法政策考量。《侵权责任法》上适用规则不清晰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应该依据侵权责任分担原则进行解读,最终形成侵权责任分担原则与侵权责任分担形态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责任分担原则 “相应的”数人侵权责任 最终责任 风险责任 程序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以《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为中心 被引量:27
2
作者 程啸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6,162,共12页
由于《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范的是以意思联络为要件的共同加害行为,故而该法第11条与第12条调整的是两类因果关系类型不同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就主观状态而言,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不同于共同加害行为;而就因果关系来说,它又有别... 由于《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范的是以意思联络为要件的共同加害行为,故而该法第11条与第12条调整的是两类因果关系类型不同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就主观状态而言,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不同于共同加害行为;而就因果关系来说,它又有别于以因果关系推定为基础的共同危险行为。在我国法上,加害部分不明的多数人侵权不属于共同危险行为,应分别适用《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该法第67条只是对环境污染者内部责任分摊的规定,并非是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共同加害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凯湘 王永霞 《政法论丛》 2009年第6期35-43,共9页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廓清其是否应归于共同侵权行为,即行为人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这一问题。根据结合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将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划分为同时空结合和异时空结合两类行为。由于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廓清其是否应归于共同侵权行为,即行为人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这一问题。根据结合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将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划分为同时空结合和异时空结合两类行为。由于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确定的划分数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原因力的标准,并且无辜的受害人相对于实施了侵权行为的加害人应受到更多的保护,因此虽然无意思联络,只要数个侵权行为互相结合造成同一损害的,行为人应向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即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 共同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过失相抵抑或相对过失相抵?——数人侵权情形过失相抵方式之考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江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102,91,共12页
关于数人侵权情形的过失相抵,我国的学说实践与域外法存在明显差异。该问题既与过失相抵制度的法理基础相关,亦与数人侵权的不同形态密切相关。过失相抵制度,既是平等对待原则和对称理论角度的不真正义务违反的问题,亦是加害人视角或受... 关于数人侵权情形的过失相抵,我国的学说实践与域外法存在明显差异。该问题既与过失相抵制度的法理基础相关,亦与数人侵权的不同形态密切相关。过失相抵制度,既是平等对待原则和对称理论角度的不真正义务违反的问题,亦是加害人视角或受害人视角的损害风险移转或转回是否具有妥当性的问题。绝对过失相抵方式和相对过失相抵方式存在不同的结果,具有不同的适用领域。数人构成具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或者其他得以将数个侵权人视为一个整体之情形,原则上采用绝对过失相抵方法。分别实施的数人侵权,原则上应依相对过失相抵的方法。但故意侵权人不得主张过失相抵;而按份责任时,则例外地依绝对过失相抵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人侵权 过失相抵 绝对过失相抵 相对过失相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艳 马强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2-37,共6页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侵权行为形态 ,我国法律对之尚无规定 ,但实践中此类案例已经发生。本文结合判例探讨了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构成要件、责任承担、与共同侵权及共同危险行为的差异等问题。
关键词 数人侵权 无意思联络 侵权责任承担 侵权行为 民法 共同危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玉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指数人事先并无共同的意思联络,其加害行为相结合而致生同一损害结果的侵权类型,可以将其分为损害可分和损害不可分两种。其中,损害可分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单独侵权,数行为人承担按份责任;损害不可分的无...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指数人事先并无共同的意思联络,其加害行为相结合而致生同一损害结果的侵权类型,可以将其分为损害可分和损害不可分两种。其中,损害可分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单独侵权,数行为人承担按份责任;损害不可分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共同侵权,数行为人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则主要按过错程度或平均分担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性质 单独侵权 共同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从类型划分到责任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贾爱玲 《法治研究》 2015年第1期152-159,共8页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现象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由于现行分类和责任分配标准的抽象性,导致在实际生活中的处理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再构架意义重大。在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情况下,应以损害...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现象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由于现行分类和责任分配标准的抽象性,导致在实际生活中的处理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再构架意义重大。在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情况下,应以损害在事实上不可分作为其存在之基,以损害在法律上是否可分作为责任人以何种方式承担法律责任之据:当损害在法律上可分时,按照先比较过错再比较原因力大小的思路,划分各行为人的责任份额;在原因力和过错大小难以证明时,推定损害在法律上不可分,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 事实上不可分 法律上不可分 责任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视野下数人侵权行为的体系定位与类型构造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毅纯 《中国应用法学》 2018年第6期156-172,共17页
侵权责任编(草案)在第一章"一般规定"中不仅规定了一般数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分担规则,而且将被侵权人过错纳入其中,从而基本构建起了统一的侵权责任分担制度。草案第一章规定的一般数人侵权行为规则与其后各章规定的特殊侵... 侵权责任编(草案)在第一章"一般规定"中不仅规定了一般数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分担规则,而且将被侵权人过错纳入其中,从而基本构建起了统一的侵权责任分担制度。草案第一章规定的一般数人侵权行为规则与其后各章规定的特殊侵权行为规则结合,实现了数人侵权的行为形态与责任形态在侵权责任编中的体系化构造。对一般数人侵权行为形态进行类型化的结果是主观的共同侵权行为和客观的共同侵权行为,前者又可区分为共同故意侵权行为与教唆帮助行为,后者则可区分为共同危险行为与原因累积行为,以此为基础则可对传统连带责任衍生出的单向连带责任和部分连带责任对数人侵权责任形态的发展予以理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人侵权行为 责任分担 主观共同侵权行为 客观共同侵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责任承担——基于对《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孟永华 田琪雅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6期83-86,共4页
虽然《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作了规定,但仍未明确其责任的承担问题。《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的划分是以因果关系为标准的,任何一种侵权行为都是同一损害后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虽然《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作了规定,但仍未明确其责任的承担问题。《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的划分是以因果关系为标准的,任何一种侵权行为都是同一损害后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单独有其中任何一方的侵权都不会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当且仅当两者结合时损害结果才会产生,反过来,损害结果的发生必须是两个人以上侵权行为的共同结合。在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中,不论每个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足以造成全部损害,只要在损害结果与每一个侵权行为都不可分的情况下,就应认定为连带责任,在损害结果可分的情况下,应认定为按份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 共同故意 连带责任 按份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人侵权环境污染与环境维权 被引量:1
10
作者 薄晓波 《环境教育》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什么叫数人侵权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案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双方当事人往往都不是单一主体,受害人一般来说人数众多,而作为侵权方的污染者也经常不是一个单独的企业,通常是由众多污染者排出的污染物共同造成损害后果。当污染者为两个以上... 什么叫数人侵权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案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双方当事人往往都不是单一主体,受害人一般来说人数众多,而作为侵权方的污染者也经常不是一个单独的企业,通常是由众多污染者排出的污染物共同造成损害后果。当污染者为两个以上时,就出现了数人侵权环境污染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数人侵权 维权 单一主体 损害后果 当事人 受害人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交通事故数人侵权责任认定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李宗录 王运东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7-53,共7页
机动车交通事故数人侵权责任的认定,关键在于正确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条、第10条、第11条与第12条。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90起案件判决中,存在同类侵权行为不同责任认定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法律条文本身以及法律条文之间的逻辑关... 机动车交通事故数人侵权责任的认定,关键在于正确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条、第10条、第11条与第12条。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90起案件判决中,存在同类侵权行为不同责任认定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法律条文本身以及法律条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误解。四个条文在逻辑关系上存在四个层次,只有把握法律条文逻辑关系上的四个层次,才能准确解读法律条文,才能对机动车交通事故数人侵权责任做出正确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交通事故 数人侵权 责任认定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及公安机关的数人侵权的责任问题——广西贵港警察醉酒枪杀孕妇案引发的思考
12
作者 陈博 《前沿》 2013年第21期56-58,共3页
警察醉酒开枪杀人,公安机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成为公众的热点话题。而法律人对于公安机关与其他行为人共同或分别侵权致同一损害的数人侵权的责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也是公安实践中的难题。运用类型分析法,从涉及公安机关的数人侵权类型... 警察醉酒开枪杀人,公安机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成为公众的热点话题。而法律人对于公安机关与其他行为人共同或分别侵权致同一损害的数人侵权的责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也是公安实践中的难题。运用类型分析法,从涉及公安机关的数人侵权类型分析入手,在明确公安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上,适用侵权责任形态理论分析公安机关在不同侵权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来确定公安机关的责任分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执法 数人侵权 公安机关责任
原文传递
环境污染数人侵权的法律适用逻辑——由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13
作者 郭佳宁 《社科纵横》 2017年第7期106-109,共4页
《侵权责任法》第67条仅是侵权人内部责任划分的考量因素。环境污染数人侵权在对外责任上仍应受《侵权责任法》总则第8条至第12条关于数人侵权责任一般规定的调整。这样不仅符合环境污染数人侵权中侵权人行为结合的实际样态,也更有利于... 《侵权责任法》第67条仅是侵权人内部责任划分的考量因素。环境污染数人侵权在对外责任上仍应受《侵权责任法》总则第8条至第12条关于数人侵权责任一般规定的调整。这样不仅符合环境污染数人侵权中侵权人行为结合的实际样态,也更有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数人侵权 连带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以王德祥案件为例
14
作者 王婷婷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3-86,共4页
在王德祥案中,受害人王德祥的死亡可能由被告与不明第三人造成,但两人没有共同故意,亦无教唆或者帮助的情形,而且一方具体侵权人可以确定,因此,本案属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被告及第三人的行为与受害者的死亡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应当... 在王德祥案中,受害人王德祥的死亡可能由被告与不明第三人造成,但两人没有共同故意,亦无教唆或者帮助的情形,而且一方具体侵权人可以确定,因此,本案属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被告及第三人的行为与受害者的死亡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应当认定为"同一损害",但无法确定"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由于被告车辆保险可承担大量赔偿金,考虑公平原则适用《侵权责任法》第11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没有保险分担经济压力,则适用该法第12条承担按份责任。如果被告和第三人中有一方的侵权行为足以导致全部损害,虽无法确定具体份额,应当让该方承担较高份额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 同一损害 足以 责任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因果关系的认定——基于案例的分析和对理论的梳理
15
作者 李荣荣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68-72,共5页
因果关系问题历来为侵权法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争论和不确定性最为繁杂的一个领域。无论是从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抑或是从"一元说"还是"二元说"说因果关系理论的视角出发,它们的应用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从个... 因果关系问题历来为侵权法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争论和不确定性最为繁杂的一个领域。无论是从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抑或是从"一元说"还是"二元说"说因果关系理论的视角出发,它们的应用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从个案出发,寻找适合的因果关系理论,或许是一个可以值得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 数人侵权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鑫净 颜良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21-22,共2页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核心特征在于数个行为人之间无意思联络,各行为人的行为偶然结合造成对受害人的同一损害。"损害可分和损害不可分"是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理想的类型分析。此外,在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责任分配上采...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核心特征在于数个行为人之间无意思联络,各行为人的行为偶然结合造成对受害人的同一损害。"损害可分和损害不可分"是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理想的类型分析。此外,在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责任分配上采取折衷模式是最佳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 数人侵权 类型分析 责任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兼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亚玲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5-68,共4页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责任认定取决于其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关系,这也涉及对共同侵权行为“共同性”的认识。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应当采用关联共同说,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分为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和无意思联络的单独侵权,从而在侵权行...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责任认定取决于其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关系,这也涉及对共同侵权行为“共同性”的认识。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应当采用关联共同说,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分为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和无意思联络的单独侵权,从而在侵权行为法体系中,共同侵权行为分为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联络 数人侵权 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性 连带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管理者数人侵权案件侵权责任形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瑞平 董威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2,共9页
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因第三人在道路上搁置障碍物而致他人受害,受害方起诉第三人和道路管理者承担侵权责任,法律规范对道路管理者承担何种侵权责任规定不明,法学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出现司法裁判结果不一。现实中,该类型案件... 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因第三人在道路上搁置障碍物而致他人受害,受害方起诉第三人和道路管理者承担侵权责任,法律规范对道路管理者承担何种侵权责任规定不明,法学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出现司法裁判结果不一。现实中,该类型案件存在两种情形:道路管理者的不作为与第三人的作为共同导致损害结果发生;道路管理者的不作为与第三人的不作为共同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第一种情形,两个侵权行为在过错严重程度上具有差异性,因果关系位次上具有递进性,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裁判道路管理者承担补充责任;第二种情形,两个侵权行为在过错严重程度上具有相当性,因果关系位次上具有平行性,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第11条,裁判道路管理者承担连带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不作为 数人侵权 侵权责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