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高职院校教育投资多元化的发展
1
作者 田静 《河北企业》 2012年第5期56-56,共1页
随着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模式的转变.随着高职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币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被提上了战略性的发展日程。但是限于我国目前教育资金的不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并不是很大,... 随着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模式的转变.随着高职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币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被提上了战略性的发展日程。但是限于我国目前教育资金的不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并不是很大,相对于本科类院校尤其是一些国家重点类本科院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育投资多元化 高职教育 教育资金 教育事业 高等职业 需求模式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教育投资多元化短缺的问题分析
2
作者 尹聪莉 刘薰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21-22,共2页
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各层次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最大难题。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找到了供少于求的现状、以及对通过增加国家财政拨款、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来扩大高校教育投资的建议,对于改革中国高... 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各层次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最大难题。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找到了供少于求的现状、以及对通过增加国家财政拨款、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来扩大高校教育投资的建议,对于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投资结构,加强高校教育投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资多元化 现状 来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特点及启示——以配对补助金计划为例
3
作者 范冬清 《教育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0,共5页
配对补助金计划是香港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竞争性及连续性的拨款政策,是香港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校整体补助金遭到削减的背景下,此计划从2003年起开始施行,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五轮计划,院校在限期内主动募... 配对补助金计划是香港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竞争性及连续性的拨款政策,是香港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校整体补助金遭到削减的背景下,此计划从2003年起开始施行,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五轮计划,院校在限期内主动募集到了大量社会捐助以及获得了政府的配对资助。此项拨款政策反应了政府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效率追求,对内地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院校 配对补助金 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 效率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工 许琳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1,121,共5页
当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投资高等教育的格局,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美国是西方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的典型国家,比较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可以为我国拓展高等教育投资来源、扩大各渠道投资规模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投资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投资体制政策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冬梅 《基础教育》 2011年第4期30-35,共6页
普通高中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政策是政府的一种价值选择,反映着政府追求的价值目标,这种体制的建立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该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存在三个争论的焦点,政府的责任、效率和效益、正负价值。相应地,本文从这三个角度提出了... 普通高中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政策是政府的一种价值选择,反映着政府追求的价值目标,这种体制的建立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该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存在三个争论的焦点,政府的责任、效率和效益、正负价值。相应地,本文从这三个角度提出了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要坚持的新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
6
作者 邱赞 张浩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91-792,共2页
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教育投资多元化制度,建立多种办学模式,开展“短、平、快”币口“宽、适、合”的实用技术培训,确... 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教育投资多元化制度,建立多种办学模式,开展“短、平、快”币口“宽、适、合”的实用技术培训,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三农问题 教育投资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产业领域中借鉴、运用BO T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黄佳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0-44,共5页
BOT模式是当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国家基础设施筹资、建设和经营模式,由西方国家首创,并在全世界迅速推广,一般用于准公益性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环保等方面。在教育产业领域借鉴、运用BOT模式实属一种创举,对... BOT模式是当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国家基础设施筹资、建设和经营模式,由西方国家首创,并在全世界迅速推广,一般用于准公益性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环保等方面。在教育产业领域借鉴、运用BOT模式实属一种创举,对于我国教育投资多元化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教育领域运用BOT模式,既能保持学校国有民办优势,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筹措资金的目的,并与社会出资者建立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从BOT模式成功运用实践看出:各地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任何投资、融资模式,都会存在风险,BOT模式也不例外;按BOT模式运作教育项目,所有工作符合法律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模式 产业领域 实践与思考 运用 借鉴 教育投资多元化 国家基础设施 公益性项目 经营模式 西方国家 教育领域 国有民办 筹措资金 最大限度 运作机制 风险共担 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 融资模式 教育项目 法律精神 全世界 出资者 筹资 国际 市政 交通 社会 所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分析
8
作者 肖莉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年第27期14-15,共2页
高等教育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高等教育劳务生产过程的资产的价值,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总和。高等教育投资主体指拥有投资决策权和投资资金来源且能独立享受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的个人、组织或政府。据此定义可将投资主体分为国... 高等教育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高等教育劳务生产过程的资产的价值,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总和。高等教育投资主体指拥有投资决策权和投资资金来源且能独立享受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的个人、组织或政府。据此定义可将投资主体分为国家(政府)投资、社会投资与家庭个人投资。因此这种投资应是多元化的,是一种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高等教育投资 财政性教育经费 投资风险 高校 国高等教育 个人投资 校办产业 经费来源
原文传递
“入世”对我国教育的冲击
9
作者 钟礼 《小学语文》 2002年第18期4-4,共1页
入世后,我国教育会受到强烈的冲击。1.外资进入我国经批准可以从事教育产业投资,甚至独自经营外资学校,教育投资主体将出现多元化。这不但会增加我国的教育投入,而且会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2.我国企业奋起应战外资企业时,将产生高... 入世后,我国教育会受到强烈的冲击。1.外资进入我国经批准可以从事教育产业投资,甚至独自经营外资学校,教育投资主体将出现多元化。这不但会增加我国的教育投入,而且会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2.我国企业奋起应战外资企业时,将产生高层次人才需求,这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个冲击,将使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真正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拓和完善教育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教育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发展 教育理念 社会发展 冲击 教育质量 高层次人才 教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途径及存在的障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兰伟 智建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4年第7期19-20,共2页
文章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的新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面临的障碍,提出了转移劳动力培训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技能培训 职业培训 九年义务教育 培训方式 教育投资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会计委派制
11
作者 王修琼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2期119-120,共2页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预算管理不严格,收费管理不规范,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这说明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财务管理模式已...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预算管理不严格,收费管理不规范,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这说明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教育投资多元化需要,要求高校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中与分级相结合的财会管理模式——高校会计委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办学自主权 会计委派制 教育投资多元化 财务管理模式 财会管理模式 教育投入 高校财务 预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公办民助”学校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点建议
12
作者 黄晓平 王秀英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5-36,共2页
“公办民助”作为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不少地区得到了推广,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公办民助”的办学形式对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弥补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 “公办民助”作为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不少地区得到了推广,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公办民助”的办学形式对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弥补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如:由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占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高薪为诱饵乱挖本区域内的师资,民营参股人员分红随意性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公办民助学校占用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到位、资产所有权弱化,再加上缺乏社会监督等原因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等等。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情况,笔者就“公办民助”学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谈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办民助学校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教育投资多元化 资产所有权 教育经费投入 发展教育 有效形式 教育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