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大语言模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哲学审视与生态重塑——基于鲍尔格曼技术哲学视角
1
作者 于腾飞 牛金成 姬五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4,共8页
教育大语言模型正在深刻重塑教育领域,在技术与教育的复杂交织中,既催生了教育创新的崭新生态,也引发了教育异化等潜在风险。基于鲍尔格曼技术哲学的理论框架,从“设备范式”“焦点物”“与境”“焦点实践”四个维度系统剖析教育大语言... 教育大语言模型正在深刻重塑教育领域,在技术与教育的复杂交织中,既催生了教育创新的崭新生态,也引发了教育异化等潜在风险。基于鲍尔格曼技术哲学的理论框架,从“设备范式”“焦点物”“与境”“焦点实践”四个维度系统剖析教育大语言模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而从教育理念审视、课程内容重塑、教学关系梳理、改革行动深化等方面提出纾解之策,为构建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新生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语言模型 职业教育 鲍尔格曼 技术哲学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大语言模型的内涵、构建和挑战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明 吴忠明 +2 位作者 杨箫 郭烁 廖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60,共11页
大语言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为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语言模型仅能提供通用型反馈,难以与复杂的教育场景、育人方式相匹配,因而亟需构建专用的教育大语言模型。教育大语言模型具有教... 大语言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为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语言模型仅能提供通用型反馈,难以与复杂的教育场景、育人方式相匹配,因而亟需构建专用的教育大语言模型。教育大语言模型具有教育知识库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生成的安全性、反馈信息的教育价值性、问题解决的个性化、人机交互的多模态性、用户使用的易用性等特点和优势。其构建流程主要包括6个步骤:一是制定教育目标,预设模型构建标准与技术范式;二是选择或设计大语言模型基座,对齐教育任务属性;三是构建教育语料库,实现无序数据的教育价值转向;四是开展模型训练或提示,获得教育任务通用和细粒度知识;五是链接外部教育知识库,灵活扩展模型知识和学生模型;六是评价教育大语言模型,让模型“懂人理”。当前教育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主要聚焦编程、课后阅读和计算机教育三类教学场景,有助于学生计算思维、提问能力和编程技能等高阶能力和学科基本能力的提升。未来教育大语言模型应由多方合力共建语料库与知识库以统一标准,尝试应用新技术以破解多模态理解缺陷和计算困境,深入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机制以实现其与高阶教育目标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知识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基建智慧数字底座的样态
3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2,共9页
教育新基建智慧数字底座是赋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设需要从提升知识共享转向为公平且有质量教育、新质人才培养以及高质量教育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以ChatGPT-4o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新基建智慧数... 教育新基建智慧数字底座是赋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设需要从提升知识共享转向为公平且有质量教育、新质人才培养以及高质量教育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以ChatGPT-4o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新基建智慧数字底座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引擎。智慧数字底座建设应遵循功能与需求的内在一致性、供给与公平的等质同效性、扩展与发展的相互协调性。数字底座应由物理学习空间、数字孪生学习空间和智慧学习空间等组成,将以ChatGPT-4o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数字底座的全系统、全过程和全维度;基于此形成智慧数字底座赋能循证教育的新模式,创设协作问题解决的新场景,搭建跨域的等效同质课堂。为实现这一目的,研究者需统筹开发教育新基建智慧数字底座框架,推进数字底座应用生态系统发展,探索基于智慧数字底座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加快研制教育专用大语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大语言模型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