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教育外交的演变、内涵与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房文红 周英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95,共7页
本研究对日本教育外交进行了整体性梳理。研究发现:日本教育外交经历了经济外交与追随外交的附属品、较为独立的外交领域、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工具这三个发展阶段;日本教育外交包含以ODA(官方开发援助)为中心,不断扩展教育外交活动内容;... 本研究对日本教育外交进行了整体性梳理。研究发现:日本教育外交经历了经济外交与追随外交的附属品、较为独立的外交领域、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工具这三个发展阶段;日本教育外交包含以ODA(官方开发援助)为中心,不断扩展教育外交活动内容;以外务省与文部科学省为主导,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以亚非为工作重点,兼顾其他地区;注重与国际组织合作这四个方面内容。日本教育外交具备高度的战略性和较强的连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教育外交 演变 内涵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对中亚国家的教育外交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秦海波 王瑞璇 +1 位作者 李莉莉 贾国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50-61,共12页
近年来,教育外交在俄罗斯的中亚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出于外交政策战略方向调整、应对中亚地区文化安全挑战以及重塑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等动因,将教育外交作为对中亚国家公共外交的主要工具。通过加强高校招生能力建设、将... 近年来,教育外交在俄罗斯的中亚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出于外交政策战略方向调整、应对中亚地区文化安全挑战以及重塑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等动因,将教育外交作为对中亚国家公共外交的主要工具。通过加强高校招生能力建设、将留学生占比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大幅提高政府奖学金名额以及积极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合作等措施,俄罗斯高校在中亚国家的招生能力整体大大加强,留学生数量逐年稳步增长,教育合作进展顺利。中亚国家已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最大最密切的跨境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中亚 教育外交 公共外交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外交——基于“一带一路”背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第9期35-39,共5页
教育外交对"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从分析教育外交的内涵、特征入手,指出教育外交的关键要素是虚心倾听他者,实现价值沟通,传播中华文化,重视思想交流,提升策略水平。教育外交的实施路径是建立品牌教育交流项目,... 教育外交对"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从分析教育外交的内涵、特征入手,指出教育外交的关键要素是虚心倾听他者,实现价值沟通,传播中华文化,重视思想交流,提升策略水平。教育外交的实施路径是建立品牌教育交流项目,提供教育援助,为当地社会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加强教育机构与政府、企业、媒体、民间组织等的合作,形成外交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外交 “一带一路” 中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中等强国教育外交战略及中国应对
4
作者 尹雅丽 钟莹 马早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澳大利亚出于对收益、国际声誉、文化与价值观输出等方面的考量,将教育外交视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运用中等强国外交理论进行剖析,发现澳大利亚在教育外交方式、教育外交部署、教育外交原则三个层面表现出逻辑转向,即从对美国进... 澳大利亚出于对收益、国际声誉、文化与价值观输出等方面的考量,将教育外交视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运用中等强国外交理论进行剖析,发现澳大利亚在教育外交方式、教育外交部署、教育外交原则三个层面表现出逻辑转向,即从对美国进行单向输入转向多渠道双向流动,对亚洲地区由拒绝排斥到全面融入,由多元文化主义衍生至国际现实主义,在进取性教育外交、地区性教育外交、多边性教育外交三重维度下开展教育外交行动。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与澳大利亚中等强国教育外交战略逻辑存在差异,应扬弃性借鉴澳大利亚教育外交行动。我国需坚持独立自主的教育外交逻辑,完善教育外交的综合性布局,践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外交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国” 澳大利亚 国际教育 教育外交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外交的新模式——“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经验解读
5
作者 陈艳波 《教育文化论坛》 2015年第2期17-22,共6页
中国与东盟自从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交往不断加深,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多领域的全面合作稳步推进。在国家层面的官方外交为中国和东盟的伙伴关系指明方向之后,民间外交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东... 中国与东盟自从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交往不断加深,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多领域的全面合作稳步推进。在国家层面的官方外交为中国和东盟的伙伴关系指明方向之后,民间外交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1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促进交往的规模最大的盛会,已逐渐摸索出一条服务我国"大外交战略"的教育外交之路,在深化双方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树立良好对外形象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创造了教育外交的新品牌。认真分析"交流周"的教育外交经验,对推进我国民间外交模式的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教育外交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外交在国家软实力外交中大有可为 被引量:5
6
作者 乔正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3-35,共3页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和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进一步加强“软实力”建设。在这一伟业中,教育事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教育外交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词 国家软实力 国家硬实力 教育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外交中非政府组织的话语身份构建研究--以IIE博客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晶 常俊跃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年第2期29-34,共6页
作为一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教育外交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非政府组织作为教育外交的行为体,其话语身份构建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自建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博客(IIE-Blog)语料库,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框... 作为一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教育外交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非政府组织作为教育外交的行为体,其话语身份构建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自建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博客(IIE-Blog)语料库,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框架对其身份构建的特征进行发掘和解释。研究发现,IIE博客主要通过抽象名词、活动动词、情态动词的使用将IIE机构自身和美国构建成为平易近人的国际教育项目合作者、世界优秀高等教育资源及机会的提供者、全球教育主导者、国际教育秩序的主张者及管理者,并强调对女性和教育权力被剥夺群体的关注。IIE以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的身份通过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和教育资助为美国的教育外交创造了良好的渠道,这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教育外交的话语构建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外交 非政府组织 话语身份 I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外交
8
作者 颜欣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1期66-70,共5页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外交逐渐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构成部分。教育外交可以深化与对象国的双边关系、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当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为教育外交提供契机,体现在国内支持与"...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外交逐渐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构成部分。教育外交可以深化与对象国的双边关系、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当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为教育外交提供契机,体现在国内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扩大同中国教育合作的强烈需求及"一带一路"需要多样性的国际化人才。不过,中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外交有着相应障碍,包括教育体制存在差异性、教育认知不完全一致、教育规划和管理不足。基于此,中国应采取如下措施推进教育外交:加强"一带一路"教育外交的顶层设计,扩大与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机制化建设,创新教育外交模式,积极强化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教育外交 中国外交 教育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强国教育外交行为:西方界说及其超越
9
作者 刘晗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4,共10页
如何定义中等强国一直悬而未决。西方学界用外交行为倒推中等强国身份的方法充满矛盾。作为一种典型的“利基外交”,教育外交是中等强国的优势领域,矛盾在此尤为凸显。西方将传统中等强国教育外交行为塑造成“典范”,提倡作为“多边主... 如何定义中等强国一直悬而未决。西方学界用外交行为倒推中等强国身份的方法充满矛盾。作为一种典型的“利基外交”,教育外交是中等强国的优势领域,矛盾在此尤为凸显。西方将传统中等强国教育外交行为塑造成“典范”,提倡作为“多边主义者”,创建教育合作机制;充当“行业领头羊”,经营细分教育市场;化身“国际好公民”,解决“全球教育危机”。然而,制度结构的多边主义与小多边主义,治理模式的技治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话语体系的人道主义与干预主义充分暴露西方界说的矛盾。从新“天下体系”学说来看,矛盾的症结是传统中等强国教育外交行为缺乏恰当的世界观。用三个世界宪法性原则加以改善,或许能使其成为定义中等强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国 教育外交行为 利基外交 天下体系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与教育外交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谷平 韩亮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共7页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呼唤中国的教育外交。谋划布局教育外交,符合国家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教育外交是以教育活动为载体谋求国家利益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外交形式,具有联通...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呼唤中国的教育外交。谋划布局教育外交,符合国家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教育外交是以教育活动为载体谋求国家利益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外交形式,具有联通性、柔韧性、民生性、长效性等特点和优势,与公共外交形成良好的互补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坚持精准施策、育人惠民、适度中立、品牌运作、战略定力等策略,统筹推进中国的教育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教育外交 软实力
原文传递
后“9·11”时代美国教育外交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淑华 刘庆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9,共9页
后"9·11"时代,美国积极发展新形式教育外交,以软实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将教育作为软实力的资源生产者和重要平台,发挥美国文化、政治价值观念和外交政策在全球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美国既注重培养美国公民的全... 后"9·11"时代,美国积极发展新形式教育外交,以软实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将教育作为软实力的资源生产者和重要平台,发挥美国文化、政治价值观念和外交政策在全球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美国既注重培养美国公民的全球素养,又注重塑造他国精英的美国精神,在双重维度下构筑并实施教育外交政策体系。借鉴美国的教育外交战略,中国需将教育外交纳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从教育自觉走向教育自信,发挥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培养中国国民的全球素养,并塑造外国精英的中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外交 软实力 教育政策
原文传递
美国对中亚五国教育外交的政策演进、行动路径与推进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正青 杜丽玮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5,55,共11页
中亚五国位于亚欧大陆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美国为实现国际影响力及维护自身利益,自20世纪90年代中亚五国独立后,将中亚作为对外战略的重要对象。教育外交是美国对中亚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冷战结束后,美国加强对中亚国家的... 中亚五国位于亚欧大陆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美国为实现国际影响力及维护自身利益,自20世纪90年代中亚五国独立后,将中亚作为对外战略的重要对象。教育外交是美国对中亚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冷战结束后,美国加强对中亚国家的教育外交行动,经历起步展开阶段、调整加强阶段、持续发展阶段和变局调整阶段,以期运用“促进民主”的对外政策,使中亚政治转型向“美式”发展。在教育外交行动中,美国主要采取创办海外分校、设立资助项目、开放教育资源、培训在职教师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式,推动与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在此过程中形成以战略规划为引领、项目合作为载体、资金扶持为保障、语言推广为纽带和质量评估为反馈的教育外交推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五国 教育外交 公共外交 地缘政治 海外分校
原文传递
“印太战略”背景下美国对印度的高等教育外交战略研究
13
作者 刘淑华 冯晓婷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9-98,共10页
拉拢印度、制衡中国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层逻辑。在此战略背景下,印度对美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得到前所未有提升,美国对印度展开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外交实践。具体包括:加强印度向美国的人才流动,促进印度精英留学生留美,深化美印高新技... 拉拢印度、制衡中国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层逻辑。在此战略背景下,印度对美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得到前所未有提升,美国对印度展开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外交实践。具体包括:加强印度向美国的人才流动,促进印度精英留学生留美,深化美印高新技术科研合作,建立校级伙伴关系,加强合作办学,促进两国语言互建,输出美国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外交作为一种独立的外交形式,在美国对印外交战略部署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是中立的教育活动,而是体现出鲜明的地缘政治色彩。美国对印度的高等教育外交以高新技术合作为中心,体现出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高水平和高质量。从实施结果来看,美国对印度的高等教育外交战略出现成效与目标之间的一定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美国 印度 高等教育 教育外交
原文传递
挥斥方遒在三湘——教育外交官赴湖南考查随记
14
作者 两言 《神州学人》 2007年第9期12-13,共2页
盛夏三湘.青山叠翠,万木葱茏。7月24~29日,由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的驻外干部培训班赴湖南考察团一行,冒着酷暑,深入湖南的各类学校,了解湖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倾听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海外优秀人才的需求情况,踏访伟人故里,... 盛夏三湘.青山叠翠,万木葱茏。7月24~29日,由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的驻外干部培训班赴湖南考察团一行,冒着酷暑,深入湖南的各类学校,了解湖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倾听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海外优秀人才的需求情况,踏访伟人故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湖南 教育改革与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革命传统教育 干部培训班 教育外交
原文传递
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外交的实施与特点探讨——以留学项目和孔子学院为例
15
作者 王蕊婷 《新丝路》 2021年第6期79-80,82,共3页
21世纪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交流日益紧密和频繁,与软实力密切相关的公共外交逐渐兴起,成为热门话题,教育外交是公共外交的手段之一。中国的教育外交活动主要是政府出资设立各类政府奖学金吸引来华留学生以及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 21世纪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交流日益紧密和频繁,与软实力密切相关的公共外交逐渐兴起,成为热门话题,教育外交是公共外交的手段之一。中国的教育外交活动主要是政府出资设立各类政府奖学金吸引来华留学生以及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主要特点表现在:活动丰富,兼顾海内外;具有特殊性,时代意义显著;项目持续时间长,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外交 来华留学项目 孔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两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外交教育的思考
16
作者 印少云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5-46,58,共3页
当代中国,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广大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外交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加强大学生的外交教育也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在"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外交教育既可以引导... 当代中国,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广大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外交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加强大学生的外交教育也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在"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外交教育既可以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同时对于结合事实,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教育 大学生 “两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交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格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1期80-85,共6页
中国外交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思考苏格世纪之交,世界之变化犹如沧海桑田。随着中国逐渐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中国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按江泽民总书记的概括,中国教育必须实现以下“两个重要转变... 中国外交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思考苏格世纪之交,世界之变化犹如沧海桑田。随着中国逐渐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中国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按江泽民总书记的概括,中国教育必须实现以下“两个重要转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交教育 改革 发展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外交政策教育的思考
18
作者 孙正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1,共2页
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为根本出发点,从凝聚社会共识增强"中国声音"、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增强大学生使命感责任感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在校大学生积极开展外交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外交政策教育 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外语专业大学生“双创”素质能力培养与“一带一路”新的外交理念教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商志霞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新时代要求全社会进行广泛持久的创业、创新实践。这对高校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素质能力的战略任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双创"的领域内容和机会非常多,需要大量各种青年专业特别是外语专业人才... 新时代要求全社会进行广泛持久的创业、创新实践。这对高校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素质能力的战略任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双创"的领域内容和机会非常多,需要大量各种青年专业特别是外语专业人才进行"双创"活动。"一带一路"系列新的外交理念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灵魂。培养新时代外语专业大学生"双创"素质能力,应当进行"一带一路"系列新的外交理念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一带一路"系列新的外交理念教育,应当紧密结合外语专业特别是外语阅读教学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素质能力 一带一路 外交理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公民意识与外交教育
20
作者 李峰 《丝路视野》 2019年第29期68-68,共1页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国家崛起,中国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在国际社会中具有稳定的地位,公民意识体现着公民对国家建设的关注与信心。而在世界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外交教育成为教育重点,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外交建设。本文将围绕公民意识与外...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国家崛起,中国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在国际社会中具有稳定的地位,公民意识体现着公民对国家建设的关注与信心。而在世界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外交教育成为教育重点,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外交建设。本文将围绕公民意识与外交教育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外交教育 国家外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