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转型期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整合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宁本涛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8,共6页
-
文摘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借鉴解释学的方法,以价值观念的冲突为视角,着重分析了转型期教育价值观念冲突的实质、根源及其整合问题。所谓教育价值观念冲突,是指多元教育价值观念在教育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解释、价值市场上的分歧、两难、论争、对立。作者立足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回答并论证了教育价值观念冲突之整合的根据。
-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教育价值观念
冲突整合
教育学
-
分类号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教师权威的“源”
- 2
-
-
作者
薛桂琴
-
机构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15,共3页
-
文摘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参与教育的一切要素都应凸显生命的意义方可保证教育和谐、有序、高效地进行。教师权威是教育的内在属性,是教师在教育中具有教育权威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当下,教师的传统权威、法定权威、知识权威等非生命特质的教师权威,在教育实践中已不断受到挑战,甚至有丧失的危险。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重新审视教师权威,努力探寻教师权威的"源"。
-
关键词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
生命特质
教师权威
-
Keywords
life education values
life nature
the authority of teachers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论践行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必要性
- 3
-
-
作者
薛桂琴
-
机构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3-34,共2页
-
文摘
让学生被动接受还是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现代教育的焦点,也是培养人的核心问题。而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关键取决于教育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能否真正地践行生命化的教育价值观念;这是教育主体的内在要求,是新课程实施的根本要求,是教学现状改变的迫切要求。
-
关键词
教育实践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
教育主体
-
Keywords
education practice
life education value idea
education main body
-
分类号
G40-05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价值观念更新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坤庆
-
出处
《教育与经济》
1995年第1期9-11,共3页
-
文摘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要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并为21世纪的国际竞争准备好人才基础,就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在于更新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并通过价值观念的改变促成教育事业的发展。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儿童
办学模式
教育结构
学校
幼儿教育
教师地位
我国教育
职业教育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功能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司晓宏
-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1991年第6期8-11,共4页
-
文摘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价值一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得出教育价值观念就是教育——这一客体社会现象与人的主体需要的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对于教育与自身需要关系的基本看法。教育价值观念不同于教育的事实观念。教育事实观念是人们关于教育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总认识,它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教育价值观念则不回答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教育功能观
个性化教育
社会化教育
马克思
社会主义
主体需要
国家中心论
自由发展
个人中心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珠江三角洲居民教育价值观念研究
- 6
-
-
作者
黄少宽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3年第Z1期91-100,共10页
-
文摘
一、绪论(一)研究课题及其意义要研究这一课题,首先要清楚'教育价值观念'、'珠江三角洲居民教育价值观念'概念。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价值是指一切能够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东西,即是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物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价值观念是人对于这种属性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定势。教育价值是指教育能够满足人和社会一定需要的属性。现代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几方面:社会经济价值,即教育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精神文化建设价值,即教育能促进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个人发展价值,即教育能对人的身心起促进作用。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现代教育价值观
珠江三角洲
成人教育
居民
子女教育
协调发展
教育程度
主要表现
期望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教育价值观念研究述评
被引量:4
- 7
-
-
作者
李长吉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6,共5页
-
文摘
教育价值观念一直是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活动相伴相随的,自斯宾塞提出并分析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后,人们逐渐开始从理论上对教育价值观念发生了兴趣.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研究
教育意义
价值取向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优先考虑教育价值观念的合理性
- 8
-
-
作者
陈大伟
-
机构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
出处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16年第5期27-27,共1页
-
文摘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这段视频“‘小萝莉’背乘法口诀急哭,大呼‘3乘以5太难了”’。一位小女孩(大概四五岁)背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没有问题,三五老是背不出来,在父母的苛责(“谁教你的三五三十五”“你怎么张嘴就来呢”“你记不住你找谁呀”)和严厉要求下,小女孩急得大哭起来:“我今天下午一直说这一句话。”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合理性
乘法口诀
女孩
哭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关于北京市民基础教育价值观念的现状浅析
- 9
-
-
作者
陈建翔
-
机构
中央教科所
-
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1998年第9期25-27,共3页
-
-
关键词
北京市民
教育价值观念
现状浅析
家庭教育
学校管理
教育目的观
儿童发展观
应试教育
学习成绩
教育改革
-
分类号
G639.2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转变教育观念对高等教育价值观研究的要求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赵婷婷
-
机构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49,共5页
-
-
关键词
转变教育观念
价值观研究
教育价值观念
教育观念转变
高等教育价值观
高等教育改革
不同群体
价值取向
价值意识
转变模式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关于教育价值观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王卫东
-
机构
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教科所
-
出处
《焦作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
文摘
本文对教育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区分了教育价值观与教育价值观念,明确界定了教育价值观,探讨了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制约教育价值观的诸因素,指出了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重要意义等理论问题。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基本理论问题
确界
重要意义
内涵
因素
界定
制约
区分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高等教育价值观: 高等教育目标转变的内在依据
被引量:5
- 12
-
-
作者
张国忠
-
机构
湖北医大高教室
-
出处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7年第2期53-56,共4页
-
文摘
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目标转变的内在依据张国忠一张国忠:湖北医大高教室主任所谓价值,是就人为主体而言的。当客观事物与人发生关系时,就会表现出某种功能或属性,若这种功能或属性对人是有益的、必需的,则说明该事物是有价值的。因此,某种事物的价值是在它与人...
-
关键词
高等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价值观
教育的价值
教育价值选择
社会价值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思想
人的价值
教育价值观念
人的发展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教育价值观”是“我们价值观”系列表述的核心
- 13
-
-
作者
沈金华
-
机构
杭州市委政研室
-
出处
《杭州》
2011年第10期14-14,共1页
-
文摘
"我们价值观"系列活动代表了一种文化自觉。市委提出"三型"城市建设,提出"我们价值观"主题活动,是一种有胆识、有远见的思路举措。近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坤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核心价值大众化的杭州实践》的文章,它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文化自觉
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城市建设
核心价值
大发展
主题活动
表述
高等教育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从教育价值观看素质教育
- 14
-
-
作者
李升平
-
机构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
出处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第18期32-33,共2页
-
文摘
教育不仅是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和国家走出危机、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消除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不平等、不稳定因素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是生产各种价格劳动力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教育的等级性和阶级性已经日见消退,教育价值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不断地发生转变和变革,世界范围的教育大同似乎已经成为发展之必然。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素质教育
全球经济一体化
社会平等
观看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化大生产
全球性问题
-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初中数学教育的价值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 15
-
-
作者
洪定星
-
机构
江西铅山县武夷山镇黄岗山学校
-
出处
《学子(理论版)》
2013年第5期26-27,共2页
-
文摘
一、数学教育的价值观
更新教育价值观念是数学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更新价值观念,逐步割除应试教育造成的急功近利的弊端,转变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局面,树立数学教育"社会性、生命性、未来性"的观念,并以此作为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数学教育
学生观
教学观
初中
可持续发展
面向现代化
教育走向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
被引量:36
- 16
-
-
作者
钟秋
-
机构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体育精神
教育价值观念
健康第一思想
施素质教育
科学与人文
新课题
激发
人类
影响
促进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倾听的教育价值的实现
被引量:7
- 17
-
-
作者
罗秋明
-
机构
株洲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共4页
-
文摘
教育过程中的倾听与言说处在一个并存的相依关系中,“说”的本真含义就意味着倾听、思索、表达、沟通、分享,说之所以可能,原因在于有听,有听才会有说。“人正是在回应语言的意义上讲话,这回应就是倾听。”
-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念
师生关系
沟通形式
课堂文化
-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论以人为本的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张树春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出处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
文摘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球范围内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在我国亦如此。笔者认为,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其确立有着历史必然性。
-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基础教育
价值取向
改革
中国
知识经济
教育价值观念
主体性教育
-
Keywords
personality to be first
education valuation
new basic education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我国居民的教育观念和消费特点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郭培培
-
机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年第36期122-122,共1页
-
文摘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倾向,而教育价值观念却并未转变,认为上了大学,成了专家、教授、学者、发明家,才称得上"人才",这是一种狭隘的人才观。21世纪要求我们有的是在受教育过程中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
关键词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展
教育价值观念
人才观
-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TU24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浅谈电化教育的价值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张福生
-
出处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80-81,共2页
-
文摘
浅谈电化教育的价值张福生任何一门科学,要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研究其科学价值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作为电化教育这门新型学科,在尚末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进行电化教育价值研究,对于加深入们对电化教育规律、作用及其意义的从识,促进电教理论自身的...
-
关键词
电化教育
电教
价值作用
教育的价值
教育发展
教育价值观念
教育理论体系
积极意义
科学实验
价值性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