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丧钟为谁而鸣——《新格拉布街》中教堂钟声的文化象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应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新格拉布街》被认为是一本表现商业化时代作家生存问题的极难得的作品.主人公之一爱德温·里尔登的不幸遭遇是一个关乎作家生存的文化现象.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教堂钟声形成一种象征性的结构,既深刻暗示作为作家的里尔登所遭受的死... 《新格拉布街》被认为是一本表现商业化时代作家生存问题的极难得的作品.主人公之一爱德温·里尔登的不幸遭遇是一个关乎作家生存的文化现象.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教堂钟声形成一种象征性的结构,既深刻暗示作为作家的里尔登所遭受的死亡威胁,又充分展现他的心理压力,从而发人深省地表明,他的困境代表了文学商业化进程中严肃作家普遍面临的生存危机,这一危机也是构成19世纪后期英国文化危机的一个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格拉布街》 教堂钟声 作家生存危机 文化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堂的钟声
2
作者 木木 新空间 《劳动者》 2004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教堂钟声 散文 当代 随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克之夜——雅纳切克和德沃夏克的“斯拉夫之声”
3
作者 赵月卿 《音乐爱好者》 2021年第9期29-31,共3页
一百多年前,二十三岁的顾杏卿曾在诺曼底鲁昂务工的仓库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忽闻教堂钟声,工厂汽笛声,以及厂外欢呼声与歌唱声同时并作,余辈惊问何故,始知休战条约已签订,战争从此可以终止矣!……在万人欢呼歌唱之中,竟有哭泣者,此实... 一百多年前,二十三岁的顾杏卿曾在诺曼底鲁昂务工的仓库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忽闻教堂钟声,工厂汽笛声,以及厂外欢呼声与歌唱声同时并作,余辈惊问何故,始知休战条约已签订,战争从此可以终止矣!……在万人欢呼歌唱之中,竟有哭泣者,此实喜极而泣之表现,其情不自禁之快乐,自非言语所可形容此种种狂欢之状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沃夏克 斯拉夫 汽笛声 教堂钟声 雅纳切克 非言语 歌唱 喜极而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正教音乐浅释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凤林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4,共6页
东正教的礼拜歌唱具有祈祷、交流和传达教义的功能,其歌词内容来自《圣经》和教会传统,歌唱特点为无乐器伴奏,方法有单声部的伴唱、对唱以及后来俄罗斯东正教会运用的多声部合唱等。俄罗斯东正教歌唱经历了符号歌调、基辅歌调、道路歌... 东正教的礼拜歌唱具有祈祷、交流和传达教义的功能,其歌词内容来自《圣经》和教会传统,歌唱特点为无乐器伴奏,方法有单声部的伴唱、对唱以及后来俄罗斯东正教会运用的多声部合唱等。俄罗斯东正教歌唱经历了符号歌调、基辅歌调、道路歌调、多声部合唱、作曲家作品等形式。教堂钟声在俄罗斯东正教生活中不仅是报时的工具,指示礼拜时间,而且能够表达快乐、痛苦与喜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正教 圣乐 符号歌调 教堂钟声
原文传递
大地震后的早期科学重建
5
作者 滕慧月(编译) 《大自然探索》 CAS 2022年第11期78-80,共3页
1755年11月1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当时世界强国之一葡萄牙的里斯本的地面开始轰隆作响,许多教堂钟声响起.一些亲历者回忆说,在地面开始晃动之前,他们听到了一种"可怕的地下噪声".建筑物在长达六分钟的强震中纷然倒塌,将里斯本... 1755年11月1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当时世界强国之一葡萄牙的里斯本的地面开始轰隆作响,许多教堂钟声响起.一些亲历者回忆说,在地面开始晃动之前,他们听到了一种"可怕的地下噪声".建筑物在长达六分钟的强震中纷然倒塌,将里斯本的街道埋得严严实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强国 里斯本 葡萄牙 教堂钟声 科学重建 亲历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