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近代教育救国方案的初步实践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彭兴 《史林》 CSSCI 1991年第2期41-44,26,共5页
教育救国思想缘起近代中国激荡在一个空前的巨变中。国弱民贫,1840年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势力以其坚船利炮,打破了清王朝“金锁铜关”的藩篱,使古老的中国逐渐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此以后。
关键词 中国教育 南洋公学 留学生 初步实践 近代教育 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人士 近代中国 救国方案 学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史上几个救国方案的实施与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开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2期26-35,共10页
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铁甲载着隆隆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庞大的清帝国竟无招架之功,还手之力,鸦片战争失败了。尔后一百多年间,帝国主义步步紧逼,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俯首就缚,而是群起奋争了。以爱国主... 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铁甲载着隆隆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庞大的清帝国竟无招架之功,还手之力,鸦片战争失败了。尔后一百多年间,帝国主义步步紧逼,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俯首就缚,而是群起奋争了。以爱国主义为旗帜,以救亡图存为主题,开始了寻找救国真理的斗争。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破门而入,亡国灭种危机日益紧迫的形势下,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各个阶级都曾提出并实施过自己的救国方案。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无产阶级救国方案,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最后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 孙中山 中国近现代史 中华民族 无产阶级 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中国近代三位伟大人物的救国方案论略
3
作者 吴廷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5-82,共8页
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毛泽东的人民共和国到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提出的三个救国方案。这三个方案,都以时代主题——救亡图存和独立富强为宗旨,其深厚的源泉和基础是中... 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毛泽东的人民共和国到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提出的三个救国方案。这三个方案,都以时代主题——救亡图存和独立富强为宗旨,其深厚的源泉和基础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弘扬。由于阶级性,世界观和实践积累不同,三个方案依次扬弃、补充和完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的救国方案,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又经过实践与认识的反复检验和修正,因而全面完成了从洪秀全到孙中山救国方案的再否定和再发展,最终实现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奋斗救国的艰巨任务,并为中华民族揭开了社会主义历史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洪秀全 救国方案 毛泽东 近代中国 天朝田亩制度 中国近代 中国人民 无产阶级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
4
作者 苏利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1-65,共5页
试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苏利娅1840年,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用强权和大地轰开了古老中国长期封锁的大门.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鄙夷外国、妄自尊大的大清王朝... 试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苏利娅1840年,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用强权和大地轰开了古老中国长期封锁的大门.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鄙夷外国、妄自尊大的大清王朝,揭开了中华民族屡遭西方列强侵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救国方案 孙中山 康有为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 资产阶级改良派 维新变法 太平天国 地主阶级改革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复的“三民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家有 赵立彬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严复 辛亥革命 国民程度 新民德 开民智 复集 维新运动 救国方案 鼓民力 维新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6
作者 张含卓 刘凯玉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7X期60-62,共3页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同阶级和党派曾提出过多种救国方案,最终都走向了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胜利。值此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本文以史为鉴,分析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阐述了"只有社会主义...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同阶级和党派曾提出过多种救国方案,最终都走向了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胜利。值此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本文以史为鉴,分析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阐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科学论断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历史 救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爱国主义的哲学分析
7
作者 刘青琬 《石家庄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3-14,49,共3页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现为三种形态;近代以来各种救国方案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等角度切入,体现了人们知和行的一般规律;从内容上看,爱国主义涉及地理、伦理、文化和政治等方面。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哲学 救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中国的“民族反省”思潮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文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9-75,共7页
近代中国的“民族反省”思潮是一部分怀有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士,面对民族战争的失败,在严肃地比较中西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上的明显差距的基础上鼓吹、形成的。这一思潮带有设计“救国方案”的性质,它的形成与发... 近代中国的“民族反省”思潮是一部分怀有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士,面对民族战争的失败,在严肃地比较中西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上的明显差距的基础上鼓吹、形成的。这一思潮带有设计“救国方案”的性质,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界的进步是合拍的。由于这一思潮的启蒙主义色彩特别浓厚,所以在社会政治观点上趋于认同改良主义。这一思潮的思想方法,除了“形式主义”的缺点外,也含有某种论争策略(即有意的矫枉过正)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民族自信心 西方列强 政治制度 近代思想文化 民族主义 梁启超 救国方案 陈独秀 民族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倭仁的强国之道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民贵 《史林》 CSSCI 1989年第2期36-41,共6页
在二次鸦片战争打击和洪秀全起义浪潮冲击下,清朝帝国的弱国原形暴露无遗。以奕(?)为首的统治集团,遂于1861年开始了一场求强活动。该集团内部各党各派、各式人物,从各自社会实践、思维方式、利害关系出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救国方案。... 在二次鸦片战争打击和洪秀全起义浪潮冲击下,清朝帝国的弱国原形暴露无遗。以奕(?)为首的统治集团,遂于1861年开始了一场求强活动。该集团内部各党各派、各式人物,从各自社会实践、思维方式、利害关系出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救国方案。作为意识形态专家的倭仁,当然不会保持沉默。他“目击时艰,莫名忧愤。”①为维护清朝统治,他以史为鉴,考之以六经之文,参之以历代之迹、特别是古帝王事迹及古今臣工奏议有裨君主强国者,提出了一整套在当时士大夫中颇具影响的强国之道。对此道作一详尽考察,有助于我们深究所谓清末的顽固派以及传统儒家文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化 倭仁 洪秀全 士大夫 救国方案 鸦片战争 天文算学 利害关系 清统治集团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
10
作者 熊宗仁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4期1-6,24,共7页
关键词 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 抗日战争 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 华民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民族意识 救国方案 反洋教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探索的里程碑贡献和时代启示
11
作者 胡振荣 《新湘评论》 2023年第24期26-29,共4页
走向现代化,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之不懈奋斗,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现... 走向现代化,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之不懈奋斗,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担负起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历史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夷长技以制夷 建国方略 时代启示 复兴之路 鸦片战争 救国方案 历史重任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12
作者 毛朝晖 《原道》 2022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唐文治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经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提倡读经救国和推动经学教育的代表人物。唐文治的读经救国论作为近代中国诸多文化救国方案中的一种,在当时堪称经学辩护的最强音。本文拟追溯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 唐文治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经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提倡读经救国和推动经学教育的代表人物。唐文治的读经救国论作为近代中国诸多文化救国方案中的一种,在当时堪称经学辩护的最强音。本文拟追溯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指出唐文治的救国主张也曾经历器物救国论和制度救国论的阶段,最终在新文化运动的刺激下提出读经救国论。事实上,读经救国论与新文化运动可以视为因应西方文化冲击的两种代表性文化救国方案。读经救国论既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种经学回应,也指向一种立足本民族文化特别是经学传统的文化救国方案。唐文治还批评新文化运动缺乏道德基础,认为经学仍然可以作为现代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尽管他的论证不免粗略,但这一学术思路无疑独树一帜,而且在经学重新振兴的今天值得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治 读经救国 文化救国方案 新文化 道德基础
原文传递
艰难求索 悲壮实践──新中国诞生前百年间的历史启示
13
作者 李文海 《瞭望》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9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历史启示 新中国诞生 帝国主义 民族精神 辛亥革命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人民 救国方案
原文传递
对果戈理晚期思想的再评价——评果戈理《与友人书信选》
14
作者 杨海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7年第4期58-64,共7页
本文认为,以往对果戈理的《与友人书信选》乃至其整个晚期思想的评价是不够公正的,应该还作家和作品以本来面目.为此,文章对果戈理的思想发展、政治态度和《与友人书信选》的基本精神进行了历史的、多角度的分析,在指出其偏颇、迷误的同... 本文认为,以往对果戈理的《与友人书信选》乃至其整个晚期思想的评价是不够公正的,应该还作家和作品以本来面目.为此,文章对果戈理的思想发展、政治态度和《与友人书信选》的基本精神进行了历史的、多角度的分析,在指出其偏颇、迷误的同时,着重论述了始终是果戈理思想主流的反对专制制度、追求社会进步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书信 俄国 晚期思想 选集 救国方案 再评价 农奴制 地主 《死魂灵》
原文传递
认识近代国情的几个重大历史是非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文海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15,共5页
认识近代国情的几个重大历史是非李文海自从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关于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被提了出来,又逐个无情地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碰壁。不过,每一个救国方案的破... 认识近代国情的几个重大历史是非李文海自从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关于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被提了出来,又逐个无情地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碰壁。不过,每一个救国方案的破灭,都为下一个具有更多现实合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历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国情 救国方案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 西方殖民主义 中国式的现代化 预备立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