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否决现象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礼鑫 杨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8,共7页
政策否决指政策过程中政治主体行使否决权,促使决策者放弃或改变议题、决定的现象。政策否决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一种常态政治形式,逻辑上构成共识政治过程的一个环节。我国政策否决现象可分为历时性政策否决、共时性政策否决两种基本类型... 政策否决指政策过程中政治主体行使否决权,促使决策者放弃或改变议题、决定的现象。政策否决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一种常态政治形式,逻辑上构成共识政治过程的一个环节。我国政策否决现象可分为历时性政策否决、共时性政策否决两种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否决出现了重大变化,显示了公共政策过程朝向民主化的进步。但是,政策否决的非正式性较为突出,现有制度缺少把体制外否决纳入到体制内否决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过程 政策否决 共识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否决的社会建构——以我国几次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的失败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程韡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21-31,123,共11页
针对传统的政策否决理论无法对我国立法禁止"人肉搜索"失败的现象做出完满解释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建构主义社会学中边界物的概念认为:作为边界物的"人肉搜索"由于其解释的灵活性,存在着技术、权利和适用三个层面... 针对传统的政策否决理论无法对我国立法禁止"人肉搜索"失败的现象做出完满解释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建构主义社会学中边界物的概念认为:作为边界物的"人肉搜索"由于其解释的灵活性,存在着技术、权利和适用三个层面的划界。如果说从依靠人的"人机互动"中衍生出针对人的"人际互动"具有偶然性的因素,在其立法禁止的多方尝试中却是隐私权和"监督权-批评权"相对于另外一种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划界方式的胜利。虽然中央和地方都试图在"监督权-批评权"的指涉对象上做出社会一般失范和官员腐败的划分,结果也只是带来规制性政策的流产或是象征性通过,即便趋利避害地利用"人肉搜索"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文章还进一步指出,"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和政策应对上的两难源于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张力,只有对其进行有效分流才能真正阻止"网络暴力"的产生。而且在信息社会等生成性的制度语境下,打开政策问题内容的黑箱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肉搜索 政策否决 权利 边界物 社会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否决、政体类型与比较政治:一项研究议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礼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5,157,共10页
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基于科学、严谨的政治知识生产。近年来兴起的否决者理论提供了一种比较政治研究的替代性框架。但是,该理论也存在孤立且静止地看待否决者、忽视纵向否决与历时性否决等不足,其政体观点也不够完善。改进的政策否决模... 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基于科学、严谨的政治知识生产。近年来兴起的否决者理论提供了一种比较政治研究的替代性框架。但是,该理论也存在孤立且静止地看待否决者、忽视纵向否决与历时性否决等不足,其政体观点也不够完善。改进的政策否决模型,沿袭否决者视角,但将否决者置于政策子系统之中,同时将纵向否决、历时性否决等融入其间,且基于改进的政策过程模型。政策否决模型可衍生出新的政体分类标准,即决策体制集权与分权、政策变迁速度、政策制定者产生方式、政策子系统的属性等。新的政体分类方法不仅可以破除仅仅基于民主选举、集权/分权等来划分政体的成见,而且为比较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决 政策否决 政体类型 比较政治 研究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民参与过程中公共政策否决点的形成
4
作者 吴锦旗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2期9-14,共6页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而且可以成为公共政策的否决点,从而阻碍或促进公共政策的变迁和创新。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否决 公民社会 历史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