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话剧社为例
1
作者 王梓煊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7期54-56,共3页
高校戏剧社团是高校戏剧教育的重要力量,而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色。作为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的典型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话剧社虽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在剧社的组织与管理、剧本的改编与创作、剧社的舞... 高校戏剧社团是高校戏剧教育的重要力量,而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色。作为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的典型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话剧社虽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在剧社的组织与管理、剧本的改编与创作、剧社的舞台演出这三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模式和亮眼的成就,是校园戏剧社团的成功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法类高校 校园戏剧 戏剧社团 首义话剧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法类高校戏剧社团——以西南政法大学蓝天剧社为例
2
作者 刘欣蕾 《艺术家》 2024年第6期94-96,共3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戏剧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政法类高校的戏剧社团,如中国政法大学的莽原话剧团、华东政法大学的沃原剧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话剧社、西南政法...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戏剧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政法类高校的戏剧社团,如中国政法大学的莽原话剧团、华东政法大学的沃原剧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话剧社、西南政法大学的蓝天剧社和西北政法大学的南山剧社等剧社通过开展演剧活动,不仅为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还在促进大学生树立法治信仰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戏剧社团 西北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政法类高校 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以学科交叉促进新法学建设——兼析新发展阶段政法类高校的学科体系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荣刚 尉钏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189-204,共16页
中国法治新时代、国际形势新格局与信息技术新革命都对法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新法学的建设应当体现新的指导思想、探索新的学科结构、抓住特殊关键主体。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需求,更是新法学建设的方向,还是... 中国法治新时代、国际形势新格局与信息技术新革命都对法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新法学的建设应当体现新的指导思想、探索新的学科结构、抓住特殊关键主体。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需求,更是新法学建设的方向,还是政法类高校优化学科体系的必由之路。政法类高校作为新法学建设的主力单位,应当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各院校依托其优势特色学科,积极推动法学与其他学科全面交叉融合,主次分明、寻求创新突破口,并立足深厚法学科学基础,优化学科体系以适应新法学发展趋势,开创新兴学科以回应社会治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新法学建设 学科交叉 政法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SCI的政法类高校论文收录的定量分析
4
作者 陈灵子 尹方屏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31-736,共6页
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对2006~2010年间被CSSCI收录论文的数量、著者、来源、学科类别及文献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政法大学被C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论文著者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法学学科优势明显.... 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对2006~2010年间被CSSCI收录论文的数量、著者、来源、学科类别及文献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政法大学被C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论文著者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法学学科优势明显.对比国内知名的五所政法类高校论文被CSSCI收录的情况,发现政法类院校普遍政治学学科优势不明显,法学特色较为突出,其他人文、社科与艺术领域的学术实力普遍较弱,各校之间的学术成果差距不明显,说明各政法类院校的学术影响力、整体综合实力还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SCI 论文统计 学科分布 政法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政法类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报告
5
作者 李慧敏 张洁 胡成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8年第S2期115-116,共2页
文章考察了2007年政法类参评高校基本情况,评估准备阶段、考察阶段和整改阶段的状况,总结出2007年政法类参评高校评估状况的总体特征:第一,对待评估,高校都极为重视。第二,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是评估专家考察意见中强调改... 文章考察了2007年政法类参评高校基本情况,评估准备阶段、考察阶段和整改阶段的状况,总结出2007年政法类参评高校评估状况的总体特征:第一,对待评估,高校都极为重视。第二,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是评估专家考察意见中强调改进的重点。第三,高校的整改发展中仍以发挥法学专业优势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法类高校 本科教学评估 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政法类高校法学教育为切入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庆庆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依法治国"方略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为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契机,但目标的实现终需依赖合理与周密的培养模式。政法类高校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不仅要结合... "依法治国"方略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为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契机,但目标的实现终需依赖合理与周密的培养模式。政法类高校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不仅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且秉持社会主义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理念,还需要设计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改进法学教学实践平台,以法律人才培养职业化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职业人才 政法类高校 法学教育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政法类高校科研效率评价探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万秋霞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数据包络法,对2012—2017年30所财经政法类高校的科研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从静态角度看,财经政法类高校的科研活动总体效率不高,仅36.67%的高校为DEA有效,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低是影响高校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从动态角度看,财... 基于数据包络法,对2012—2017年30所财经政法类高校的科研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从静态角度看,财经政法类高校的科研活动总体效率不高,仅36.67%的高校为DEA有效,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低是影响高校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从动态角度看,财经政法类高校的科研资源配置总体效率呈衰退趋势,内部科研管理技术水平保持稳定,而规模效率趋于衰弱。从财经政法类高校的个体来看,仅有两所财经政法类高校科研效率较高,且科研资源配置趋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政法类高校 科研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政法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8
作者 陈永峰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67-69,共3页
政法类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在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被放大,致使河南省政法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文章从分析河南省政法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出发,指出了造成河南省政法类高... 政法类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在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被放大,致使河南省政法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文章从分析河南省政法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出发,指出了造成河南省政法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复杂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一是办学定位要高度重视职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三个积极落实国家鼓励就业的政策,四是控制政法类高校的招生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政法类高校 毕业生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政法类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睿 《时代金融》 2020年第29期141-143,共3页
政法类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聚焦于打造能够从事法与金融关联业务、具备较强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的全过程能力养成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基于此,本文首先梳... 政法类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聚焦于打造能够从事法与金融关联业务、具备较强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的全过程能力养成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政法类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对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契合度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注重设置实践教学特色模块、完善校内金融实训平台、打造校外特色实践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嵌入CDIO理念的政法类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政法类高校 金融学 专业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财经政法类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路径研究
10
作者 黄容霞 周晓净 《高等教育评论》 2022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如何聚焦和强化特色,通过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教界亟须破解的难题。本文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法,以6所财经政法类高校首轮“双一流”建设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高校...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如何聚焦和强化特色,通过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教界亟须破解的难题。本文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法,以6所财经政法类高校首轮“双一流”建设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高校本科教育的特点与建设路径。研究发现,这些高校本科教育的特点是:国际性、精英性、行业性、复合性、学术性、创新性。培养行业领军人才是财经政法类高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师资队伍和优质生源是实现目标的保障,学科交叉、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特区、导师制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但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优势学科单一、学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了促进行业特色高校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服务高教强国建设,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强化以特色创优势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强学科顶层设计,优化学科生态;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培养行业领军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政法类高校 本科教育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模式重构
11
作者 张德南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7年第5期95-98,共4页
当前政法类高校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多学科合作发展,而发展大学通识教育可以有效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在实践中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根据政法类高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结合通识教育的目的,应... 当前政法类高校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多学科合作发展,而发展大学通识教育可以有效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在实践中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根据政法类高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结合通识教育的目的,应从教学组织管理、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手段和方法、评价方式、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提高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 现状 模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法类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优势分析
12
作者 周少晨 《学园》 2014年第7期26-27,共2页
近年来,非学历继续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也引发了各个高校的高度关注。在推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政法类院校一直走在前列,并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教学效果,成了业界研讨的焦点话题。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 近年来,非学历继续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也引发了各个高校的高度关注。在推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政法类院校一直走在前列,并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教学效果,成了业界研讨的焦点话题。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着重论述了新时期政法类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法类高校 非学历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原文传递
育一流法治人才 创一流政法院校
13
作者 焦盛荣 《甘肃教育》 2023年第5期9-10,共2页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治国方略,强调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治国兴邦、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治国方略,强调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治国兴邦、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政法类高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人才 政法院校 科教兴国战略 立德树人 创一流 政法类高校 治国方略 一流法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好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主力军
14
作者 涂铭 吴文诩 马晓冬 《瞭望》 2021年第29期21-23,共3页
2020年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中国大学排名,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高校第一,蝉联最好法学学科排名榜首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是当前法学、法律界,特别是高等法学教育领域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和职责中国政法大学一些青年教师的... 2020年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中国大学排名,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高校第一,蝉联最好法学学科排名榜首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是当前法学、法律界,特别是高等法学教育领域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和职责中国政法大学一些青年教师的“出圈”,使大家对稍显高冷、理性的法律有了新认识,法学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兴趣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法学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学科 高等教育评价 法治人才培养 青年教师 重要使命 政法类高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