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秀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1-55,共5页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应在党代会制度、党委会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环节上进行制度创新。目前情况下可考虑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发挥党委会在集体领导各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适度增强党内选举的竞争性 ,在党的基层选举中推行直...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应在党代会制度、党委会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环节上进行制度创新。目前情况下可考虑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发挥党委会在集体领导各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适度增强党内选举的竞争性 ,在党的基层选举中推行直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1"讲话 政治生活民主化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问题探析——以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洪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执政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是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以及党内集体决策为重要标志,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
关键词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民主监督 集体决策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生活民主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3
作者 李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24-27,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实现共产主义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二是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极大提高,并在体力和智力上全面发展。这两点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角度,对实现共产主...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实现共产主义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二是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极大提高,并在体力和智力上全面发展。这两点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角度,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作了深刻的揭示,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仅仅指出这两点还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生活民主化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政治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生活 基本条件 利益关系 社会物质生活 前提条件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民主与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研究
4
作者 苏海针 《区域治理》 2017年第3期25-25,33,共2页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党内民主和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内涵是一致的.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激励功能、纠错功能和净化功能.当前...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党内民主和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内涵是一致的.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激励功能、纠错功能和净化功能.当前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其完善路径在于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制度建设,以及保障党员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主体性与精神文明建设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沪宁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2期10-16,共7页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三个方面。一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不...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三个方面。一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不仅与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方式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而且与一个社会的思想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政治生活民主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政治生活 主体性 主体精神 政治体制改革 思想道德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 主体作用
原文传递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助于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
6
作者 李生录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86年第9期15-16,共2页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讨论中,有部分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好处,对政治生活则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认识是值得讨论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讨论中,有部分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好处,对政治生活则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认识是值得讨论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一般商品经济原则和规律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反映,就是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雇佣观念 人身依附 政治生活民主化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 政治制度 国家政治生活
原文传递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民主意识
7
作者 李良 《探索》 1988年第5期48-50,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无疑,这一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迫切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无疑,这一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迫切要求一切思想政治工作者(当然,这里不仅指政工干部,还应当包括一切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者 民主意识 广大群众 政治生活民主化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政工干部 思想工作 人民群众 思维方式 传统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意测验与民主政治建设
8
作者 熊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22,共5页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在稳妥的前提下借鉴人类政治思想有益文化成果,通过各种适合国情的形式,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由于民意测验...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在稳妥的前提下借鉴人类政治思想有益文化成果,通过各种适合国情的形式,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由于民意测验自身所具有的民主特性,使它较能准确地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发扬民主的好方法。我们应当把民意测验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在政治生活的诸多领域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主特性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政治生活民主化 具体实践 政治信息 参政议政 典型抽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民主意识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李良 《党校教学》 1989年第1期37-39,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无疑,这一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迫切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无疑,这一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迫切要求一切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努力体现平等、协商、开放的时代精神,确立与整个工作对象思想相适应的民主意识。那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如何强化自身的民主意识呢? 一、努力消除自命不凡、高人一等的习惯心理,强化平等相待的意识。列宁曾经说过,“民主意味着平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也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者 民主意识 广大群众 教育者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政治生活民主化 平等 相适应 发展趋势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民主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亚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2-34,共3页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民主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王亚平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利益格局的重新组合加速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经济主体与权力主体渗透融合,出现了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现象,党和国家的...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民主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王亚平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利益格局的重新组合加速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经济主体与权力主体渗透融合,出现了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现象,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党内监督 民主监督 权力主体 经济条件下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 监督者 经济主体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 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人的政治积极性
11
作者 陈泰乾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17,共2页
论社会主义人的政治积极性陈泰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研究人的政治积极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的政治积极性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作为体现人的态度和行为状态的“积极性”看起来似乎只有程度(量... 论社会主义人的政治积极性陈泰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研究人的政治积极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的政治积极性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作为体现人的态度和行为状态的“积极性”看起来似乎只有程度(量)的不同,但由于现实的、具体的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民主意识 劳动积极性 政治生活民主化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民主政治建设 改革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主人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公民政治参与的辩证思考
12
作者 李晓伟 《思想理论教育》 1996年第4期26-27,共2页
公民参与政治是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传统专制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区别之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治生活民主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 公民政治参与 辩证思考 政治生活民主化 公民参与权 现代民主政治 政治活动 过激行为 政治决策 参与渠道 非程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集中制与反腐倡廉
13
作者 尤道林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25-26,75,共3页
民主集中制与反腐倡廉尤道林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它仍然是困扰和危害党的事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腐败为何久治不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对策来讲,首... 民主集中制与反腐倡廉尤道林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它仍然是困扰和危害党的事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腐败为何久治不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对策来讲,首光的问题是要高度重视执行党的民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彻民主集中制 反腐倡廉 腐败现象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 党的政治纪律 反腐败斗争 制度建设 根本制度 坚持和健全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同志对民主集中制理论的新贡献
14
作者 张雨成 曾满城 《湖南社会科学》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民主集中 邓小平同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人民群众 党内民主 《邓小平文选》 发扬民主 党的建设 党和国家 政治生活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
15
作者 李承清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6期25-29,共5页
近几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实践,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有些什么特征,什么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怎样才能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木文就社会主义... 近几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实践,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有些什么特征,什么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怎样才能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木文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谈谈个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群众 政治体制改革 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想基础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法制 政治生活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地理解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16
作者 章礼强 《池州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6,共5页
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辩证地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稳定思想。对这一崭新思想不能从字面上割裂开来去作简单理解,应该看到其深层含意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整体:即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政... 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辩证地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稳定思想。对这一崭新思想不能从字面上割裂开来去作简单理解,应该看到其深层含意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整体:即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政治体制自身的完善要求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稳定是深化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坚持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是维护稳定(包括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政治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是与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辩证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稳定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生活民主化 辩证统一 安定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主、科学、法制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17
作者 戴素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未来社会是一个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生活法制化,人际关系伦理化,科学技术高度尖端化的时代。在这种社会里,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将普遍提高,伦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民主范畴也将逐渐渗入到人们性格和心理深层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心理素质... 未来社会是一个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生活法制化,人际关系伦理化,科学技术高度尖端化的时代。在这种社会里,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将普遍提高,伦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民主范畴也将逐渐渗入到人们性格和心理深层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心理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科学的昌盛、法制的健全、民主的深入都将对伦理道德建设的稳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民主与伦理、科学与伦理、法制与伦理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密切,其作用相辅相成。考察和认识这几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现代社会的生活全貌,指导和调节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关系 社会生活 伦理道德 伦理法制 现代伦理学 民主精神 科学技术 民主性格 政治生活民主化 科学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快推进党的现代化进程
18
作者 谢方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进程 领导方法 法治化 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 党员素质 党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事干部制度的层次递进机制
19
作者 党争印 《改革》 1988年第4期139-139,共1页
所谓层次递进机制,就是指干部的任用和提拔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通过竞争机制来进行。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职前竞争。基层干部的任用,可以通过竞争机制从群众中直接选举出来。这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化的具体体现,职前竞争体现了干... 所谓层次递进机制,就是指干部的任用和提拔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通过竞争机制来进行。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职前竞争。基层干部的任用,可以通过竞争机制从群众中直接选举出来。这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化的具体体现,职前竞争体现了干部制度的社会化、公开化原则:一方面,它面向全社会,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了均等竞选机会;另一方面,它面向群众,受群众公开监督。职前竞争是基层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递进 竞争机制 干部制度 具体体现 三个方面 重要环节 政治民主化 机制基础 政治生活民主化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20
作者 陈宗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S2期73-77,共5页
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依法治国,意味着依法办事成为政府和公民的行动准则,法律成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生... 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依法治国,意味着依法办事成为政府和公民的行动准则,法律成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主要的调整系统。法制建设只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说一个国家实现了法治国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法律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 执政方式 社会主义法治 政治生活民主化 法律意识 执政党 党的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