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动力学——基于先锋队政党本质属性的内在解释 被引量:1
1
作者 姚中秋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5期1-10,157,共11页
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进行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改革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成功的改革需要改革的政治领导主体同时具有意志、知识和能力。以中国共产党为方法,可以充分解释改革的全面性、彻底性、持久性: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进行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改革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成功的改革需要改革的政治领导主体同时具有意志、知识和能力。以中国共产党为方法,可以充分解释改革的全面性、彻底性、持久性: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锋队政党,其本质属性———先进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意志源泉;作为“两个结合”之产物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政治理性,是获取改革知识的认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另一鲜明属性———高水平组织化,是有效推动改革的政治能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先锋队政党 政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
2
作者 傅菊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84,共4页
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系统的具体内容、运行机制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双向互动的关系。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中的源泉动力、核心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间接动力等动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系统... 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系统的具体内容、运行机制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双向互动的关系。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中的源泉动力、核心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间接动力等动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中的目标、决策、平衡、调控等子系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政治资源要转化为国际政治动力的基本条件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对于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和激活,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政治资源转化为国际政治动力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资源 国际政治动力 政治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施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动力 被引量:3
3
作者 侯赞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13,共6页
由效率导向到公平导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政府公平施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动力。为此,应通过树立公平导向的施政理念、构建公平施政制度体系、改进公平施政方式、坚持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相统一的施政绩效... 由效率导向到公平导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政府公平施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动力。为此,应通过树立公平导向的施政理念、构建公平施政制度体系、改进公平施政方式、坚持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相统一的施政绩效衡量标准等多种方式与措施,推动政府公平施政,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施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政治动力 效率导向 公平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动力——基于地方政府动力缺失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侯赞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5,共5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及其行为对能否及时、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从地方政府自身利益与既有制度安排来看,地方政府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缺失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及其行为对能否及时、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从地方政府自身利益与既有制度安排来看,地方政府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缺失的问题,原因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分权体制、地方官员考核制度、地方政府职能模式之间存在的矛盾,消解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为此,必须推动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变革,完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干部晋升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探求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政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动力——普沃斯基“经济改革的政治动力学”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侯赞华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2,25,共4页
普沃斯基通过对东欧和拉丁美洲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转型国家的考察,分析了经济转型的过渡性代价,提出了他的"经济改革的政治动力学"思想,即经济改革的政治动力在于激进的策略、民众的支持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这对于当前中... 普沃斯基通过对东欧和拉丁美洲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转型国家的考察,分析了经济转型的过渡性代价,提出了他的"经济改革的政治动力学"思想,即经济改革的政治动力在于激进的策略、民众的支持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这对于当前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即为了促进这一战略性转变的实现,可以从全面推进的策略、获得群众更广泛的支持和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这三个方面寻求政治动力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沃斯基 经济改革 政治动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会关系:变迁与发展的政治动力之谜──政治学理论模式转换及其对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清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4年第3期89-97,共9页
本文系统考察了本世纪以来“国家”这一理论概念在西方政治学理论中的兴衰沉浮及其社会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对80年代后日益兴起的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框架、具代表性的操作实例及其对现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本文系统考察了本世纪以来“国家”这一理论概念在西方政治学理论中的兴衰沉浮及其社会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对80年代后日益兴起的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框架、具代表性的操作实例及其对现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就其对于拓展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视野所可能具有的潜在的学术价值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认为与现代西方其他各主要政治理论模式相比,国家一社会关系模式对于考察中国当前的体制改革及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更为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值得中国的学者对之作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研究 理论模式 关系理论 模式转换 政治学理论 多元主义 政治动力 行为主义政治 功能主义 制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政治动力开发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漆彦忠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8-31,共4页
农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是关于农村社会运行内、外部供给动力的原理、方式、手段与过程的研究。农村政治动力开发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当农村社会内部普遍地产生出一种群体内聚化的力量时,各种农村创新发展模式才会有赖以运作的... 农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是关于农村社会运行内、外部供给动力的原理、方式、手段与过程的研究。农村政治动力开发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当农村社会内部普遍地产生出一种群体内聚化的力量时,各种农村创新发展模式才会有赖以运作的资源平台。政治力量的增长与政治功能的实现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政治动力开发的症结在于农民普遍性动力发展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农村社会政治 政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小说形式 寻找政治动力——试评裴亚莉的《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
8
作者 温新瑞 于阿丽 《晋图学刊》 2011年第2期86-88,共3页
小说形式与政治二者之间的关系,常被人们简单地看成相互对立、水火不容,但是《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这部著作却慧眼独具,发现二者之间更为复杂的、隐蔽的关系。这部著作主要研究了卡尔维诺、昆德拉以及三位拉丁美洲作家(博尔赫斯... 小说形式与政治二者之间的关系,常被人们简单地看成相互对立、水火不容,但是《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这部著作却慧眼独具,发现二者之间更为复杂的、隐蔽的关系。这部著作主要研究了卡尔维诺、昆德拉以及三位拉丁美洲作家(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和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在深入分析小说文本的基础上,著者指出在他们小说形式探索的背后,恰恰都充满着强烈的哲学的、政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亚莉 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 小说形式 政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能力建设: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政治动力探求
9
作者 孔祥林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S1期46-50,共5页
从历史角度和全球化背景下法律发展的动力分析,政党以政治动力方式的推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对法律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当代中国法律发展政治动力的新... 从历史角度和全球化背景下法律发展的动力分析,政党以政治动力方式的推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对法律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当代中国法律发展政治动力的新的探求。本文分析了政治动力与法律发展的一般关系;执政党作为政治动力在推动当代中国法律发展中的运作机理以及中国法律发展政治动力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能力 法律发展 政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小说形式寻找政治动力——评《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
10
作者 于阿丽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9期37-38,共2页
对于文学来说,小说形式也许是最为内在性的问题。古往今来,无数真正的作家都为此耗尽毕生的心血。对于这些作家来说,小说的形式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而不是别的什么的重要原因。那么,政治呢?对于文学来讲,... 对于文学来说,小说形式也许是最为内在性的问题。古往今来,无数真正的作家都为此耗尽毕生的心血。对于这些作家来说,小说的形式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而不是别的什么的重要原因。那么,政治呢?对于文学来讲,政治又算什么呢?在某些非常的时期,文学是政治的晴雨表,文学是政治的传声筒。文学没有了自身的独特性,徒然地成为了对政治的宣传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形式 政治变革 政治动力 演进 文学 内在性 晴雨表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环境压力变成政治动力
11
作者 郇庆治 《新湘评论》 2013年第10期21-21,共1页
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引发的影响,已远远超越污染治理本身,越来越呈现为敏感的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 就民生问题而言,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已明显影响相关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在更大程度与更广范围造成了公众的“呼吸关切”“饮... 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引发的影响,已远远超越污染治理本身,越来越呈现为敏感的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 就民生问题而言,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已明显影响相关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在更大程度与更广范围造成了公众的“呼吸关切”“饮水关切”“安全关切”。网上广泛传播的各种调侃尽管有些言辞尖刻,但归根结底反映的还是人民群众对于自身环境权益的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动力 环境压力 环境污染事件 民生问题 环境问题 污染治理 生活质量 环境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动力型:清代苗疆司法的一种面相——清水江地区“争江案”的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森井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13,共14页
清水江地区“争江案”的司法实践表明,各级官府并不基于既有律法规定对“争江案”作出裁判,而是以维持苗疆稳定为核心依据,呈现出政治动力型的司法面相。在经历“雍乾苗乱”之后,防止苗民激变成为其经营苗疆的首要关切,设置三寨“当江... 清水江地区“争江案”的司法实践表明,各级官府并不基于既有律法规定对“争江案”作出裁判,而是以维持苗疆稳定为核心依据,呈现出政治动力型的司法面相。在经历“雍乾苗乱”之后,防止苗民激变成为其经营苗疆的首要关切,设置三寨“当江”来展开木材交易是符合苗疆秩序需要的最优方案,此即三寨之所以“当江”的实质合法性。因此,尽管不具备形式上的合法要件,三寨苗人在与坌处民人的百年诉讼中仍然一直占据上风。为了避免坌处民人长期的诉讼纠缠,需要构建三寨“当江”形式的合法性。在此过程中,清王朝“因地制宜”的司法机制将其政治上的需要转化为司法上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话语塑造和司法确认两个方面具体推进,最终形成要件完备的三寨“当江”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司法 当江 争江案 政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创新的政治动力与政治负赘
13
作者 王斌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4年第5期15-20,共6页
现代国家的科技实力与政治实力成正比,这种关系的日益凸显使科技活动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国家主体的政治管辖范围。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政治规划能在客观上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同时也引发了科学精神与政治利益的冲突。政治势力过多地涉入... 现代国家的科技实力与政治实力成正比,这种关系的日益凸显使科技活动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国家主体的政治管辖范围。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政治规划能在客观上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同时也引发了科学精神与政治利益的冲突。政治势力过多地涉入科学界,还容易使学术分歧与政治斗争纠合在一起。现代综合性的国防科技体系关涉的领域越来越广,这使整个科技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过度政治化的科技体系会对科技创新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国家政治对科技系统的干预应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世界大战 科技竞争 政治动力 过度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动力经济动力和钱的问颢
14
作者 张一 《学习与实践》 1985年第5期36-39,共4页
如何看待政治动力和经济动力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钱是一个人们极其关心,又很现实、很敏感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能调动劳动者高度积极性。
关键词 经济动力 政治动力 个人利益 国家利益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源潮 为“十二五”建设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15
《现代国企研究》 2010年第1期6-7,共2页
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主题创先争优,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促进解决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创先争优 群众 和谐稳定 李源潮 创先争优活动 党组织 党的组织 政治动力 “十二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界定及研究进展——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四十年
16
作者 康秀云 罗肖肖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0,共7页
动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研究是基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从动态发展的视角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中所面临的动力不足问题,激活彰显... 动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研究是基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从动态发展的视角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中所面临的动力不足问题,激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力量,进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当前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本质、功能等原理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要素、实践活动优化运行与发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中,对深入思考与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基本内涵与构成还存在不足。因而,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亟待规范基本概念和内涵并进行系统、整体的深度研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研究价值意蕴及未来前进方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研究迈入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动力 研究论域 研究展望 学科四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级机关工作党委书记丁薛祥要求——为“十二五”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17
作者 刘功润 《上海支部生活》 2011年第4期38-38,共1页
2011年上海市市级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日前召开,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分管机关党的工作的领导,机关基层党组织、纪检监察组织、机关工青妇组织负责同志,
关键词 机关工作 党委书记 市级机关 组织保证 市委常委 “十二五” 政治动力 秘书长
原文传递
共享领导力的现实效度与政治学动力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忠益 吴晓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共享领导力"理论把"领导"从单个人的垄断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关注个体到依赖集体的理论变革;把更多的团队成员卷入组织决策,使组织的动力来源更加丰富。公共组织中的领导力共享,在形式上表现为两种分权:一是政府... "共享领导力"理论把"领导"从单个人的垄断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关注个体到依赖集体的理论变革;把更多的团队成员卷入组织决策,使组织的动力来源更加丰富。公共组织中的领导力共享,在形式上表现为两种分权:一是政府向市场放权,二是政府向社会放权。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力共享则体现为全球治理。本质主义向多元主义开放、单边主义向和谐世界过渡以及公民文化的世俗化过程为领导力共享提供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领导力 多元主义 分权形式 政治动力 领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被引量:7
19
作者 施雪华 孔凡义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60,共5页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在中国源于外部西方的冲击,而在西方则源于内部的压力;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体,在中国主要是政党和国家,而在西方则主要是公民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资源,而...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在中国源于外部西方的冲击,而在西方则源于内部的压力;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体,在中国主要是政党和国家,而在西方则主要是公民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资源,而西方则较充足。从激进主义革命模式转变到渐进主义改革模式,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完成了从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 西方政治 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动力 动力向度 动力主体 动力资源 动力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官员隐性激励的扭曲与重构——基于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晖 李世杰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经典的晋升锦标赛理论存在诸多疑问,由此引发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多维探讨,隐性激励是地方官员激励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中国转型时期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独特性质,能利用长期雇佣、内部晋升、等级制工资和声誉等对地方官员产生隐性激... 经典的晋升锦标赛理论存在诸多疑问,由此引发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多维探讨,隐性激励是地方官员激励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中国转型时期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独特性质,能利用长期雇佣、内部晋升、等级制工资和声誉等对地方官员产生隐性激励,但是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也产生了地方官员隐性激励弱化、失效、扭曲和缺位等变异现象。优化地方官员的激励系统必须重构官员隐性激励系统,通过建立退出机制、重建政绩考核体系、改革工资制度和行政体制等具体措施完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 隐性激励 声誉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