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赋能:国家智慧城市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了吗? 被引量:5
1
作者 詹新宇 张艺龄 靳取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智慧城市建设又为赋能政府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基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这一准自然试验,在综合测度政府治理效能的基础上,运用2009—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多时点DID...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智慧城市建设又为赋能政府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基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这一准自然试验,在综合测度政府治理效能的基础上,运用2009—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多时点DID实证分析,考察智慧城市建设对政府治理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与非试点城市相比,试点城市的政府治理效能平均提升了2.47%。影响渠道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增强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进一步分析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对不同地区、不同行政层级、不同类型试点城市政府治理效能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智慧城市建设对政府不同治理职能所对应的效能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政府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效能 智慧城市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推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2
作者 刘帅 张昊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为明确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的影响机制,选取2015-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分析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效能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效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数字赋能可以通过改善数字基础设施、扩大数字发展群体、改... 为明确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的影响机制,选取2015-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分析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效能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效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数字赋能可以通过改善数字基础设施、扩大数字发展群体、改进数字政务服务三种渠道推动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数字赋能对东部地区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中部与西部。基于以上结论,从数字赋能的角度提出推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数字技术 数字政府 政府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之路 被引量:3
3
作者 熊文钊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1,共6页
当前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必须要厘清政府的行政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要合理配置政府职能,全面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做到合理配置宏... 当前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必须要厘清政府的行政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要合理配置政府职能,全面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做到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要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政职能 大部门体制改革 政府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政府治理效能的“组织-技术”互动机制——基于数字政府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绪 王敏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6,125,共13页
党的领导优势的发挥是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制胜密码,数字政府建设为探讨二者转化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融合组织技术关系理论和党政体制理论,建构了党的领导下“组织-技术”互动的理论模型,即数字政府建设囿于技术与组织的内在刚... 党的领导优势的发挥是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制胜密码,数字政府建设为探讨二者转化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融合组织技术关系理论和党政体制理论,建构了党的领导下“组织-技术”互动的理论模型,即数字政府建设囿于技术与组织的内在刚性很难自发达到平衡状态,需要党的领导优势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具体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挥自身在价值理念、组织结构、领导制度和领导行为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对政府组织的再建构和数字技术再定义的统一,形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完美结合、政府结构与技术网络的互嵌耦合、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的无缝衔接、政府制度与技术标准的协同增效,进而实现数字治理良性的运行状态和政府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政府治理效能 “组织-技术”机制 数字政府建设 党政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治理视角下陕西省县域政府治理效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鸿 李月华 +1 位作者 刘启雷 黄超越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90-97,104,共9页
为了契合高效能政府建设以及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为县域政府数字化治理提供有效的评价信息,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治理的县域政府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采用实地调研... 为了契合高效能政府建设以及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为县域政府数字化治理提供有效的评价信息,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治理的县域政府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陕西省10个县(区)级政府数字化治理的一手数据,应用信息熵及熵权法展开县域政府治理效能的实证评价与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治理背景下陕西省县域政府治理效能总体评价一般,且在区域水平、维度评价的差异性较大,总体上呈现出“关中较高、陕北次之、陕南最低”的三级阶梯状分布特征。陕西省应针对比较优势引导县域政府差别化治理,将关中地区的发展优势向陕北、陕南辐射,加强县域政府数字化治理的协调、动态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治理 政府治理效能评价 县域政府治理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效能进一步拓展研究
6
作者 胡厚翠 高雯婷 《大连干部学刊》 2021年第7期51-57,共7页
自2012年《纽约时报》刊文宣告“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大数据研究。其后,“大数据与公共治理”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颇丰,增长快速、有序。其中,关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政府治理效能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其重点内容可以梳理如下... 自2012年《纽约时报》刊文宣告“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大数据研究。其后,“大数据与公共治理”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颇丰,增长快速、有序。其中,关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政府治理效能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其重点内容可以梳理如下:拓展了政府的认知范围;拓展了公共治理的主体范围;拓展了治理进程的映射区域以及拓展了价值理性的实现路径。通过对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四大核心要素(数据资源、大数据技术、主体意识和制度供给)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效能拓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政府治理效能 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乡镇政府治理效能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梁春光 《学理论》 2022年第12期43-45,共3页
乡镇政府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提升乡镇政府治理效能是实现基层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和关键议题。在深入分析乡镇政府治理效能低下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乡镇政府治理效能的对策措施:积极转变... 乡镇政府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提升乡镇政府治理效能是实现基层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和关键议题。在深入分析乡镇政府治理效能低下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乡镇政府治理效能的对策措施:积极转变治理理念,推进乡镇政府权责匹配,实现治理资源有效供给,健全完善治理机制,创新治理方式等,旨在推动基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政府治理效能 国家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路径思考
8
作者 罗亮 《区域治理》 2020年第13期60-60,84,共2页
随着科技进步,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现实中也存在着思想不重视、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和数字文化氛围不浓厚等现实困境,本文旨在探析如何更有... 随着科技进步,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现实中也存在着思想不重视、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和数字文化氛围不浓厚等现实困境,本文旨在探析如何更有效合理地将大数据运用到政府治理中,从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政府治理效能 路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人际信任对政府治理效能评价的影响——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赵冉冉 《市场周刊》 2020年第7期177-179,共3页
民众对政府治理效能评价是政府治理工作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检验,而且不同人际信任度的民众对政府治理效能的评价也是政府现代化治理进程中应考虑的关键要素。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人际信任和政府治理效能评价进行模型... 民众对政府治理效能评价是政府治理工作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检验,而且不同人际信任度的民众对政府治理效能的评价也是政府现代化治理进程中应考虑的关键要素。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人际信任和政府治理效能评价进行模型构建及分析。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政府应实时关注社会民众的人际交往环境、精准化治理因素,进而稳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信任 政府治理效能评价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对公众获得感和社会信心的影响机制——基于全国10320份调查问卷的跨层次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建君 高妍春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4,共11页
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涵养社会心态的重要实现路径,然而既有文献并未清楚阐明治理效能提升对社会信心的作用机制与条件。文章基于善治理论和群体服务偏好理论,运用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 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涵养社会心态的重要实现路径,然而既有文献并未清楚阐明治理效能提升对社会信心的作用机制与条件。文章基于善治理论和群体服务偏好理论,运用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0个地市的10320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感知通过获得感的中介作用对社会信心产生影响。同时,政治认同对公众获得感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与社会信心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即在政府治理满意度与社会信心的关系中,政治认同水平越高,获得感的中介作用越强。上述研究结论加深了对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意义和社会信心影响机制的理解,并为优化治理绩效评价、提振社会信心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获得感 社会信心 政治认同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安徽:以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 实现财政资金效益和政府治理效能双提升
11
作者 《中国财政》 2025年第2期7-8,共2页
安徽省通过立“归零”思维、“系统”思维、“协同”思维,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形成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聚合各路资金成大事的全新工作格局。
关键词 零基预算 财政资金效益 政府治理效能 安徽
原文传递
以精细化为核心推动机关事务管理向高质量治理转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峰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3期56-63,共8页
机关事务工作作为我国党政机关服务保障性事务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强政府管理,进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事关政府治理效能和中国之治。新发展格局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即实现机关事务工作由管理向治... 机关事务工作作为我国党政机关服务保障性事务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强政府管理,进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事关政府治理效能和中国之治。新发展格局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即实现机关事务工作由管理向治理的转换。精细化既是切入点,也是实现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转型升级的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务治理 高质量发展 精细化 政府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政府数据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晨 万相昱 +1 位作者 姜智超 唐亮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要素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社会数据资源的主要掌握者政府,无论考虑公众知情权还是经济社会效益,都应当适度公开政府数据,用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创造经济价值。关注开放政府数据和...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要素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社会数据资源的主要掌握者政府,无论考虑公众知情权还是经济社会效益,都应当适度公开政府数据,用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创造经济价值。关注开放政府数据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分析指出公共数据开放不仅可以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生产、创新等所需数据要素,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提高政府治理效能间接发挥经济增长效应。利用2004—2019年1911个国家样本,实证发现开放政府数据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虽然政府治理效能的间接影响显著,但是直接经济增长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通信技术越先进,开放政府数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意味着“技术+数据”是发挥政府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政府数据 经济增长 政府治理效能 信息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巍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共10页
在数实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增长极。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相关数据,从产业链创新化、产业链绿色化和产业链可控化三个维度构建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从数字技术基础、... 在数实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增长极。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相关数据,从产业链创新化、产业链绿色化和产业链可控化三个维度构建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从数字技术基础、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技术创新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技术水平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得到各省(区、市)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数字技术水平,对数字技术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在于数字技术能够凭借其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创新化、绿色化和可控化,从而赋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排除内生性问题,经过系统广义矩检验模型和增加控制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和产业链现代化高水平地区,信息、资源、产业基础较为完善,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政府治理效能提高能显著增强数字技术的促进作用,政府治理效能排名前10的省(区、市)促进效果更好,而政府治理效能排名11~15的省(区、市)促进效果尚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基于此,建议实施数字技术差异化战略,推动数字技术与政府治理效能有机结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的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链现代化 政府治理效能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产业政策能否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魁早 陈阿丽 杨新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3,共21页
本文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框架下,理论分析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制造2025》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制造强... 本文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框架下,理论分析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制造2025》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制造强国战略的这种影响是通过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技术创新机制,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人才支撑机制实现的。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显著增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对于政府效率和营商环境排名前50的城市更显著。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强化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和经营管理人才支撑等机制,但未明显改善创新溢出机制和技能人才支撑机制。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强国战略对试点地区、配套政策完善地区、融资约束程度较低、智能化水平较高、技术差距较大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验证了制造强国战略在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功能性产业政策实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中国制造2025 政府治理效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产业政策如何促进绿色创新?——来自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经验证据
16
作者 戴魁早 杨新宇 陈阿丽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31,共16页
绿色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推动绿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制造业发展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制造业发展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如何影响绿色创新。研究发现:制造业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功能性... 绿色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推动绿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制造业发展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制造业发展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如何影响绿色创新。研究发现:制造业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且对创新的“量”和“质”两个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显著增强了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特别是在引领型、优质型和特色型城市中,政策效果更好。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强化了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绿色信贷、政府科技支持和环境权益保护等机制,但对环境规制机制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对于工业化水平较高、非资源型、受到环境目标约束和位于“两控区”城市,战略实施的政策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重视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制度设计,优化制造业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重视与当地政府治理效能的政策措施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制造业发展战略 绿色创新 激励约束机制 要素资源配置 政府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17
作者 马文青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24年第2期88-89,96,共3页
因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治理效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年来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点。本文从什么是预算绩效、预算绩效管理及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治理效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各地实... 因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治理效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年来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点。本文从什么是预算绩效、预算绩效管理及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治理效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各地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产生的不同效果及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政府治理效能 预算绩效评价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18
作者 张圆圆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3期78-79,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已被广泛运用到政府治理之中,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大数据、云技术被充分地运用起来,为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作... 随着信息技术、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已被广泛运用到政府治理之中,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大数据、云技术被充分地运用起来,为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提升政府的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疫情防控 政府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环境、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被引量:15
19
作者 余冬根 田海月 赵馨燕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5-102,共8页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企业内修、环境外塑”的视角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制度环境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相关;(2)区域市场...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企业内修、环境外塑”的视角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制度环境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相关;(2)区域市场化进程、法治化水平与政府治理效能均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国有企业将产生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市场化进程 法治化水平 政府治理效能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浙江省20个县(市)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20
作者 陈翕 刘琳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44-46,共3页
县域经济是联系乡镇、农村的地方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9年浙江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索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及其组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地方政... 县域经济是联系乡镇、农村的地方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9年浙江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索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及其组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地方政府治理效能与地理区位因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子和典型组合路径,地理区位和政府治理效能相互组合共同导致县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和增长结构向好的发生,解释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政府治理效能 地理区位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