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彬 黄秀莲 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7-513,共7页
对广东现有143条政区名称按照政区地名、命名规律、名称出现最早时间和距今(截至2007-12-31)时限等属性建立广东省政区地名数据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143条政区名称中,有一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明代以前就已产生。改... 对广东现有143条政区名称按照政区地名、命名规律、名称出现最早时间和距今(截至2007-12-31)时限等属性建立广东省政区地名数据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143条政区名称中,有一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明代以前就已产生。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大量以"市"和"区"为通名的新政区地名,但专名多保留不变。在空间分布上,广东政区名称表现出随时间变迁呈现不均衡的分布规律;在政区名称命名方式上,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越突出,越是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音节语言结构看,双音节政区名称占绝对优势,偏正式结构所占达67.8%,具有与全国其它地区大体一致的特征。此外,全省政区名称的通名、专名及其语言结构等方面也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的某些特性,移民、区域开发和国家行政区域体制变迁是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景观特征 分布规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鹤年 张力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0-174,共5页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景观特征 分布规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政区地名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纪小美 付业勤 胡诗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1-176,共6页
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莆田市政区地名命名依据与地域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结果发现:(1)莆田市历史政区地名折射出传统的农耕文化色彩,反映尊贤尚教、追求功名、期盼安定的社会文化心理,但人文事象类... 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莆田市政区地名命名依据与地域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结果发现:(1)莆田市历史政区地名折射出传统的农耕文化色彩,反映尊贤尚教、追求功名、期盼安定的社会文化心理,但人文事象类历史政区地名逐渐被自然实体类替代;(2)现存政区地名命名可归纳为以自然实体、方位、移民姓氏、地方特色和重名为依据;(3)重名地名源于自然环境的相近性、农耕社会的滞固性,其构词形式为:方位词+自然实体/姓氏/人类活动场所;(4)特色地名源于莆田独特的科举、方言、宗教和水利工程。针对重名严重、新增地名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地名标准化、重视地名文化内涵挖掘、保护历史地名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命名依据 地域特征 莆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期重庆政区地名得名渊源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静 蓝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17,共9页
历史时期重庆地区曾使用过的政区名称较多,据笔者统计,通过文字资料记载保留下来有具体得名解释的政区地名101例。在命名渊源上包括因山脉得名、因河流得名、因方位得名、因年号得名、因姓氏得名等诸多类型,其中又以因河流得名为最多。... 历史时期重庆地区曾使用过的政区名称较多,据笔者统计,通过文字资料记载保留下来有具体得名解释的政区地名101例。在命名渊源上包括因山脉得名、因河流得名、因方位得名、因年号得名、因姓氏得名等诸多类型,其中又以因河流得名为最多。不同历史时期重庆政区地名得名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隋唐时期重庆地区产生的新政区地名数量最多,宋代产生的祥瑞美愿政区地名较多,元明清时期新的政区命名主要集中在今渝东南地区,民国时期政区地名主要是以更改重复地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政区地名 得名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历史行政区地名的时空分布与关联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新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友华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8-105,118,共9页
地名是一种文字符号、或曰语言现象,其中很多地名有着丰富的内涵。行政区地名则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是当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从当前江西行政区地名的地理分布情况... 地名是一种文字符号、或曰语言现象,其中很多地名有着丰富的内涵。行政区地名则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是当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从当前江西行政区地名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呈现出对称性、分散中的均衡性、集聚性等特点;从历史演变情况来看,则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等特点。通过对历史资料和图谱的分析,揭示了导致江西行政区地名演变的多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老行政区地名 时空分布特点 关联图谱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行政区划调整中政区地名保护研究
6
作者 贺曲夫 唐琦松 《经济师》 2022年第1期141-143,147,共4页
自198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地名管理条例》以来,湖南省在政区地名保护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主要包括注重对历史地名传承的保护与恢复,对一些无特色政区地名的命名与更名的规范化,初步解决了部分县市同名和个别生僻字地名现象等,地名保护与... 自198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地名管理条例》以来,湖南省在政区地名保护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主要包括注重对历史地名传承的保护与恢复,对一些无特色政区地名的命名与更名的规范化,初步解决了部分县市同名和个别生僻字地名现象等,地名保护与命名较好地适应并促进了全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湖南省在政区地名保护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历史上有些名气很大的政区地名,如巴陵(今岳阳)等,没有得到及时恢复与保护,少数缺乏特殊的方位性政区地名仍然存在,如祁东、邵东、衡东、衡南等,仍有市县同名(长沙县市等)、重名(如张家界市永定区与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和个别地名同音近音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甚至还有个别政区地名留有遗憾(如“湘乡曾国藩”的故居却位于双峰县)等。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政区地名的保护、命名与更名的建议,包括加强领导、依法进行政区划名称的保护、命名与更名工作,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行政区划调整与创新命名等多种有效方法,逐步解决全省政区地名中主要问题,以达到优化政区地名命名,促进地名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地名保护 政区划调整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华阳 王彬 陈青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按照政区地名、最早设置年代、命名规律、命名时间和迄今时间(截至2015年12月31日)等属性建立福建省政区地名数据库,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透视地名景观背后所反映的区域自然、历史人文现象,以期为地名学研究和历史地名文化保护... 按照政区地名、最早设置年代、命名规律、命名时间和迄今时间(截至2015年12月31日)等属性建立福建省政区地名数据库,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透视地名景观背后所反映的区域自然、历史人文现象,以期为地名学研究和历史地名文化保护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全省95条政区地名中,有超过一半在宋代或宋代以前就已产生.在空间分布上,福建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显现出与地区开发进程相对应的空间特征.在命名方式上,福建早期政区地名多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而唐代之后政区地名以社会人文事象得名略为显著.此外,现今福建政区地名格局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人口迁移、区域开发和国家行政区域体制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政区地名研究、管理、命名及福建历史地名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景观特征 命名规律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古代云南政区地名的第一次大变迁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庆江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65,共5页
云南的政区地名始于西汉中期,此后一直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其大体上呈延续发展的情形,相对稳定而又逐渐变化,各朝代相对于前代都有数量不等的一些增减,改易也时有发生。隋至唐前期,一种基本上是全新的政区格局经两... 云南的政区地名始于西汉中期,此后一直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其大体上呈延续发展的情形,相对稳定而又逐渐变化,各朝代相对于前代都有数量不等的一些增减,改易也时有发生。隋至唐前期,一种基本上是全新的政区格局经两个王朝前后相继的积极经营而建立起来,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政区地名组群,将云南政区地名的发展史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唐代以来的政区地名在这一阶段经历了整体性的、大幅度的更迭。导致这一次大变迁的原因,一是云南各地部族分化状况的较大变化,二是羁縻政区制在云南地区的普遍推行,三是隋唐政区层级制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政区地名 部族分化 羁縻制 层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长城沿线县级政区地名的语词文化内涵、价值与保护研究
9
作者 郭晓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县级政区地名是指行政区划中的县级行政区域所采用的地名。县级政区地名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地名类别。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齐长城是山东古代一项伟大的边防工程,也是我国历史上修筑最早的长城。齐长城沿线县级政区地名作... 县级政区地名是指行政区划中的县级行政区域所采用的地名。县级政区地名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地名类别。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齐长城是山东古代一项伟大的边防工程,也是我国历史上修筑最早的长城。齐长城沿线县级政区地名作为山东地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观察探究齐鲁大地从西到东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景观和人文特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从齐长城沿线县级政区地名的语词文化内涵入手,通过对地名的历史沿革、名称演化、语源特征的分析,挖掘齐长城沿线地名蕴含的丰富价值,进而提出齐长城沿线地名文化保护的路径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长城 县级政区地名 地名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区地名用字考释
10
作者 周亚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34-37,共4页
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区地名共1205个,用字2713个。在政区地名的用字情况中,四音节地名和单音节地名较特殊,占少数;三音节和双音节地名比重较大,双音节地名占明显优势。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政区地名有其自身的特点。楚雄州政区地名蕴育... 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区地名共1205个,用字2713个。在政区地名的用字情况中,四音节地名和单音节地名较特殊,占少数;三音节和双音节地名比重较大,双音节地名占明显优势。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政区地名有其自身的特点。楚雄州政区地名蕴育着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色彩,记载着楚雄彝族自治州变化和发展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州 政区地名 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突出 特色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评述
11
作者 姚子照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2001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区标准地名图集 图例 数字制图 标准全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政区更名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龙太江 黄明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5,共7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政区地名进行了变更,这一更名呈现东中部明显居多、西部地区少的特点,更名涉及对原政治色彩浓厚以及简单化的区名进行更改。旅游地城市政区更名是更名的一大热点。城市政区更名存在政区重名、区划地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政区地名进行了变更,这一更名呈现东中部明显居多、西部地区少的特点,更名涉及对原政治色彩浓厚以及简单化的区名进行更改。旅游地城市政区更名是更名的一大热点。城市政区更名存在政区重名、区划地名与地域实体不相对应、对遗产原真性保护有消极影响、城市政区更名运作机制欠合理等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城市政区更名管理,促进政区更名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区 政区地名 政区更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南朝出土墓志所见地名例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智武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3-47,共5页
东晋南朝墓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名资料,尤其是与墓主籍贯、婚姻、仕宦、爵位及葬地等相关的政区地名,加上其兼具作为出土材料之真实性、可靠性的突出特征,故可据之以补充、核实、纠正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本文即择其与传世文献记... 东晋南朝墓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名资料,尤其是与墓主籍贯、婚姻、仕宦、爵位及葬地等相关的政区地名,加上其兼具作为出土材料之真实性、可靠性的突出特征,故可据之以补充、核实、纠正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本文即择其与传世文献记载颇有岐异者,略作考释,以补史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出土墓志 政区地名 例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书写的地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朋飞 FOTOE(图) 《地图》 2020年第4期36-49,共14页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自西向东绵延5464干米,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这些地名具有强烈的黄河特征与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成为黄河文化的有力见证.以“黄河”直接命名的地名在古代,...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自西向东绵延5464干米,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这些地名具有强烈的黄河特征与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成为黄河文化的有力见证.以“黄河”直接命名的地名在古代,以黄河命名的地名比较多.从地名构成上看,黄河由“黄”和“河”二字组成,因而历史上产生了一些与其相关的政区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地名文化 历史内涵 中华文明 地域特色 青藏高原 生生不息 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推行政区地区标志牌
15
《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 2004年第12期33-33,共1页
10月10日11时许,我国第一块标准政区地名标志牌,在辽宁省新民市和沈阳市于洪区的交界线上矗立,最顶端两面“沈阳市于洪区”和“辽宁省新民市”12个大字在阳光映衬下格外耀眼。
关键词 政区 地区标志牌 政区地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平原区县级地名演变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莹莹 王英杰 +2 位作者 张桐艳 张生瑞 方雷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4-80,128,共8页
针对平原区县级地名密度演变、重心时空演变及语义演变特征问题,该文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利用GIS、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进行直观地展示与分析。结果表明:隋代至今,县级地名密度与地名重心均不同,平原区一直是地名... 针对平原区县级地名密度演变、重心时空演变及语义演变特征问题,该文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利用GIS、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进行直观地展示与分析。结果表明:隋代至今,县级地名密度与地名重心均不同,平原区一直是地名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名重心呈现出先南移后北移的特征;县级地名的数量随时间变迁及政权更迭表现出波动变化,总体趋势是随时间推进数量逐渐增多,且地名密度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名密度是全国均值的3倍以上;三大平原因山、水得名的县级地名数量均占总数的30%以上,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东北平原县级地名形成时间比较集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则较为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政区地名 时空演变 语义演变 平原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