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线菌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伊彤 崔喜多 +3 位作者 李聪瑶 梁晨 路秋艳 吴玉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年第3期46-49,共4页
肺癌、肝癌、骨癌、乳腺癌、胃癌绝大多数癌症是我国发病率较高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放线菌素D和V作为放线菌素的天然抗肿瘤代表药物在肿瘤细胞治疗中的影响效果存在争议。研究以放线菌素为分析对象,引入程序式死亡机制和P53信号通路等... 肺癌、肝癌、骨癌、乳腺癌、胃癌绝大多数癌症是我国发病率较高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放线菌素D和V作为放线菌素的天然抗肿瘤代表药物在肿瘤细胞治疗中的影响效果存在争议。研究以放线菌素为分析对象,引入程序式死亡机制和P53信号通路等作用路径探讨其在抗肿瘤活性中的作用,并对影响机制进行重点阐述。结合研究报道可知,放线菌素的毒副作用较强,但放线菌素V能提高肿瘤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也能通过Cyclin、Cdc2、Cdc25A蛋白抑制使得细胞A549凋亡和细胞周期G2/M阻滞,在抗肿瘤治疗中有积极的临床效果。与此同时,研究利用PIK3/AKT信号通路分析放线菌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机制,为肿瘤疾病的有效性治疗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 肿瘤细胞 肺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对几种放线菌素特征碎片的分析
2
作者 谢颖 周璟明 +3 位作者 方东升 范建辉 林炜 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3-766,共4页
应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分析3种具有代表性的放线菌素:放线菌素D(Act-D)、放线菌素X2(Act-X2)和7氨基放线菌素D(7AAD)的碎片离子,通过分析归纳获得放线菌素类在质谱负离子模式下的裂解规律。该结果可应用于放线菌素类的快速结构解析、定... 应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分析3种具有代表性的放线菌素:放线菌素D(Act-D)、放线菌素X2(Act-X2)和7氨基放线菌素D(7AAD)的碎片离子,通过分析归纳获得放线菌素类在质谱负离子模式下的裂解规律。该结果可应用于放线菌素类的快速结构解析、定量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多级质谱法 放线菌素 放线菌素D 放线菌素X2 7氨基放线菌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卡瓦胡椒素B与放线菌素D协同诱导核仁应激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
3
作者 高自立 潘灵慧 +2 位作者 高绮雪 贺业淞 李雪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3期4432-4442,共11页
目的:探究黄卡瓦胡椒素B(Flavokawain B,FKB)与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协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效果及其协同抗癌机制。方法:培养SUM159PT、HS578T两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使用MTT法评估不同浓度的FKB和ActD两种单药以及适... 目的:探究黄卡瓦胡椒素B(Flavokawain B,FKB)与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协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效果及其协同抗癌机制。方法:培养SUM159PT、HS578T两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使用MTT法评估不同浓度的FKB和ActD两种单药以及适当浓度的两药联合对这两种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经过FKB和ActD单药及联合药物处理后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RT-qPCR实验检测两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经过FKB和ActD单药及联合药物处理后未组装为核糖体的游离rRNA变化情况。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两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经过FKB和ActD单药及联合药物处理后NPM1蛋白的核内定位,以标识细胞核仁应激触发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两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经过FKB和ActD单药及联合药物处理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FKB与ActD协同抑制了两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显著诱导更多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P<0.01),并影响了细胞周期进程,且在使用凋亡抑制剂抑制凋亡信号通路和血清剥夺法控制细胞周期后可以减弱联合用药对细胞增殖的抑制(P<0.01)。RT-qPCR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处理造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游离的成熟和未成熟18S、28S rRNA显著蓄积(P<0.01),提示细胞核糖体RNA剪切加工或组装受到严重干扰,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NPM1蛋白出核仁弥散分布于细胞核,表明联合用药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核糖体RNA剪切加工或组装的干扰触发了细胞核仁应激反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显著诱导了p21蛋白上调、Bcl2蛋白下调以及Caspase3蛋白和PARP蛋白的切割。结论:FKB与ActD可能通过协同干扰核糖体RNA的剪切加工或组装破坏核仁稳态触发核仁应激反应,并诱导下游p21蛋白的升高进而导致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触发细胞周期停滞以此发挥协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黄卡瓦胡椒素B 放线菌素D 核仁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胁迫和原位培养高效分离放线菌素D产生菌
4
作者 杨帅 冯鑫 +2 位作者 戴璟 李一阳 杨波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为获取能够代谢放线菌素D的放线菌,以克拉玛依戈壁土壤为材料,借鉴原位培养思路及化学胁迫法对培养基进行改良处理,以对含有特定代谢产物的放线菌实现靶向分离。使用宏基因组技术对样本进行分析,采用高氏一号为基础培养基,目标化合物为... 为获取能够代谢放线菌素D的放线菌,以克拉玛依戈壁土壤为材料,借鉴原位培养思路及化学胁迫法对培养基进行改良处理,以对含有特定代谢产物的放线菌实现靶向分离。使用宏基因组技术对样本进行分析,采用高氏一号为基础培养基,目标化合物为放线菌素D,向培养基中额外添加放线菌素D进行化学胁迫,并将配置培养基的纯净水换成土壤浸提液来补充培养基中无法提供的有机物及无机盐。结果成功分离获得能够高效代谢放线菌素D的放线菌2株,编号分别是KRY-1004和KRY-1005,通过16S rDNA鉴定分别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和易变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mutabilis。推测通过额外添加与目标产物相同或类似的化学物质,结合化学胁迫和原位培养的思路可以提高具备特定代谢产物的放线菌的分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放线菌素D 分离 化学胁迫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药物放线菌素D类似物的全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倪京满 王锐 +2 位作者 贾正平 潘鑫复 胡晓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3-245,共3页
抗癌药物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MD)与模板DNA相结合,可防止转录反应,能抑制新的RNA形成,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但因毒性太大,不能被推广应用[1].为了降低其毒性,研究构效关系[2],我们在... 抗癌药物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MD)与模板DNA相结合,可防止转录反应,能抑制新的RNA形成,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但因毒性太大,不能被推广应用[1].为了降低其毒性,研究构效关系[2],我们在AMD-DNA复合物晶体结构研究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抗癌药 类似物 放线菌素D AMD 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放线菌素D/TNF-α诱导的PC12细胞和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行妍妍 汪军兵 +7 位作者 谢赛 龚正 陆大祥 董军 唐红梅 潘锐 邓钦莹 熊国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46-1750,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放线菌素D(ActD)/TNF-α诱导的PC12细胞和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以下6组:对照组、TNF-α组、ActD组、姜黄素组、ActD/TNF-α组和姜黄素+ActD/TNF-α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放线菌素D(ActD)/TNF-α诱导的PC12细胞和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以下6组:对照组、TNF-α组、ActD组、姜黄素组、ActD/TNF-α组和姜黄素+ActD/TNF-α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下列处理:倒置荧光显微镜普通光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C12细胞凋亡率;Fluo-3 AM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Ca2+浓度。制备离体大鼠海马脑片,分组处理同PC12细胞,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各组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变化情况。结果:10μg/L ActD和50μg/L TNF-α协同处理可导致PC12细胞明显损伤,而5μmol/L姜黄素则可以减轻这种损伤作用(P<0.05);ActD/TNF-α可诱导PC12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姜黄素可以通过降低胞内Ca2+浓度而减少ActD/TNF-α引起的细胞凋亡(P<0.05)。此外,LTP实验也证实ActD/TNF-α可以显著抑制大鼠海马脑片LTP的诱发,而姜黄素可以拮抗这种抑制作用,改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改善ActD/TNF-α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维持胞内钙稳态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肿瘤坏死因子 放线菌素D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放线菌素D/TNF-α协同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汪军兵 龚正 +6 位作者 董军 行妍妍 谢赛 邓钦莹 唐红梅 潘锐 熊国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姜黄素对ActD/TNF-α协同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确定实验药物的最佳浓度;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PC12细胞的凋亡;JC-1荧光分子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Real Time PCR检测凋亡基因Bcl-...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姜黄素对ActD/TNF-α协同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确定实验药物的最佳浓度;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PC12细胞的凋亡;JC-1荧光分子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Real Time PCR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ActD/TNF-α协同作用可导致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P<0.05);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现象的细胞增多,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降低(P<0.05)。经姜黄素(5μmol/L)处理后,PC12细胞的活力增强(P<0.05);细胞核固缩、核碎裂现象减少,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上升;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增强(P<0.05)。结论:姜黄素可拮抗ActD/TNF-α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可能与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PC12细胞 放线菌素D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D、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联合甲氨蝶呤、BEP化疗方案治疗低危滋养细胞肿瘤对比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康海利 赵群 +1 位作者 吴玉梅 段微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ACTD+MTX、BEP(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4种化疗方案治疗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预后评分5~6分的低危滋养细胞肿瘤(LR-G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FIGO预后评分... 目的比较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ACTD+MTX、BEP(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4种化疗方案治疗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预后评分5~6分的低危滋养细胞肿瘤(LR-G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FIGO预后评分5~6分的LR-GTN患者,分为MTX组9例、ACTD组10例、MTX+ACTD组14例及BEP组9例。MTX组采用MTX 0.4 mg/(Kg·d)肌肉注射,连续治疗5 d,用药间隔时间2周。ACTD组采用ACTD 10~12μg/(Kg·d),静脉点滴,连用5 d,用药间隔2周。MTX+ACTD组治疗方法:ACTD 8μ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点滴,连用5 d,MTX隔日宫颈注射25 mg,共3次,用药间隔2周。BEP组采用BEP方案治疗:博来霉素1.5 mg静脉点滴,连用3 d,依托泊苷100 mg/m^(2)静脉点滴,连用4 d,顺铂20 mg/m^(2)静脉点滴,连用4 d,用药间隔3周。判定各组疗效,记录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MTX组、ACTD组、MTX+ACTD组及BEP组分别治疗8(8,9)、8(8,9)、6(6,7)、6(6,7)个疗程。MTX组、ACTD组、MTX+ACTD组及BEP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2.2%(2/9)、30.0%(3/10)、71.4%(10/14)、77.8%(7/9),与ACTD、MTX组比较,ACTD+MTX组及BEP组治疗有效率高(P均<0.05)。与BEP组比较,ACTD+MTX组脱发及3/4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FIGO预后评分5~6分的LR-GTN患者采用ACTD+MTX、BEP方案治疗有效率较高,ACTD+MTX方案治疗FIGO预后评分5~6分的LR-GTN患者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 甲氨蝶呤 博来霉素 依托泊苷 顺铂 滋养细胞肿瘤 低危滋养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JNK和p38在放线菌素D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小龙 冯斐斐 +6 位作者 孙鹏辉 李杰 陆皓泉 阙菡雅 徐小艳 姚武 周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HSP70、JNK和p38在放线菌素D(Act D)诱导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确定Act D对A549细胞的染毒剂量。将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为DMSO对照组、Act D染毒组、热处理(42℃,30 min)+Act D组、JNK抑制剂SP600... 目的:探讨HSP70、JNK和p38在放线菌素D(Act D)诱导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确定Act D对A549细胞的染毒剂量。将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为DMSO对照组、Act D染毒组、热处理(42℃,30 min)+Act D组、JNK抑制剂SP600125+Act D组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Act D组进行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HSP70、p-JNK、p-p38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热处理、SP600125和SB203580均能降低Act D诱导的A549细胞的凋亡率(F=7 904.576,P<0.001)。热处理+Act D组的HSP70表达水平高于其余各组(F=46.640,P<0.001),而p-JNK、p-p38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低于Act D处理组(F=122.381、44.104和50.650,P<0.05)。Act D能提高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且热处理、SP600125和SB203580均能降低Act D引起的Caspase-3的高表达状态。结论:热处理诱导产生的HSP70、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和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均可以抑制由Act D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凋亡 热休克蛋白70 放线菌素D JNK P38 MAPK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D引起HEP G_2细胞的核仁蛋白移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曙光 云径平 +4 位作者 符珈 肖建勇 张梅芳 张志毅 杨宇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作用下HEP G2细胞中与增殖相关的核仁蛋白B23(nucleophosmin or NPM,numatrin,NO38)定位和表达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和意义。方法:应用低浓度的放线菌素D处理HEP 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免疫印迹、免疫...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作用下HEP G2细胞中与增殖相关的核仁蛋白B23(nucleophosmin or NPM,numatrin,NO38)定位和表达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和意义。方法:应用低浓度的放线菌素D处理HEP 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双向电泳及免疫共沉淀等实验方法检测HEP G2生长周期、B23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B23的等电点及磷酸化状态变化。结果:放线菌素D处理后,HEP G2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S/G2期;B23蛋白表达量没有变化,但定位改变,即从核仁移位到核浆,撤药后,B23又从核浆回到核仁上;B23在加药前后未检测到等电点和磷酸化状态改变。结论:低浓度放线菌素D抑制HEP G2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在S/G2期并引起可逆性的B23蛋白移位,而B23蛋白的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没有改变,这些实验结果对肿瘤药物治疗及分子肿瘤学研究可提供参考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ophosmin/B23 放线菌素D 细胞周期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环肽药物放线菌素D新类似物的化学全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邦治 王则周 +3 位作者 王小丽 李欣檑 倪京满 王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57-1859,共3页
Actinomycin D(AMD) is well known for its specific inhibition of DNA transcription, and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as an antitumor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some highly malignant tumors. Based on the former research, two... Actinomycin D(AMD) is well known for its specific inhibition of DNA transcription, and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as an antitumor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some highly malignant tumors. Based on the former research, two [D-Phe 2] 2AMD analogs with L-MeVal(the fifth amino acid residue in the cyclic depsipeptide of AMD) substituted by D-MeVal and D-MePhe were designed to reduce the toxicity and increas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Another analog in which the D-Val residue replaced with D-MeVal was designed to eliminate or to weaken the hydrogen bonds of D-Val residues between α and β rings. All three novel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from C terminal to N terminal in solution phase to form linear pentapeptides, and cyclized by BOP-Cl/Et 3N in DCM. Condensation of pentapeptide lactone with BMNBCA, followed by catalytic reduction, controlling oxidation by K 3Fe(CN) 6 and purification afforded the analogs as red solid. The spectrum data of all three analogs including HR-MS, 1H NMR and [α] D we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环肽药物 放线菌素D 类似物 化学全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D及类似物对荷瘤小鼠生理生化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守良 倪京满 +1 位作者 王勤 王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7-138,共2页
放线菌素D及类似物对荷瘤小鼠生理生化影响1)董守良2)倪京满1)王勤1)王锐②(兰州大学1)生物系,2)化学系,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30000兰州)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MD)是一种作用于... 放线菌素D及类似物对荷瘤小鼠生理生化影响1)董守良2)倪京满1)王勤1)王锐②(兰州大学1)生物系,2)化学系,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30000兰州)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MD)是一种作用于模板DNA(或RNA),抑制转录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D 抗癌药物 生理 生化 药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D新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邦治 王凯荣 +3 位作者 王则周 李欣檑 王小丽 倪京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46-1352,共7页
为了提高临床抗肿瘤药物放线菌素D(AMD)的抗肿瘤效果和治疗指数,在AMD构效关系研究基础上,设计全合成了包括9个新类似物在内的两类共13个AMD类似物.保持环肽2位D-Val不变,环肽5位分别用Sar,D-Me-Leu和Me-Ile等氨基酸替换以改变侧链基团... 为了提高临床抗肿瘤药物放线菌素D(AMD)的抗肿瘤效果和治疗指数,在AMD构效关系研究基础上,设计全合成了包括9个新类似物在内的两类共13个AMD类似物.保持环肽2位D-Val不变,环肽5位分别用Sar,D-Me-Leu和Me-Ile等氨基酸替换以改变侧链基团长度,合成了类似物8b~8e;以环肽2位D-Phe替换的低毒性类似物[D-Phe2]2AMD为基础,在环肽5位进行氨基酸替换,改变侧链基团长度和空间指向,并引入芳香族氨基酸等,合成了类似物8f~8m.优化了类似物的合成中的反应条件,提高了五肽环化产率,避免了消旋产物的生成.所有类似物经[α]D,1HNMR和高分辨质谱表征后,采用MTT法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保留环肽2位D-Val及延长5位氨基酸侧链基团能显著提高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而2位D-Phe替换后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普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D 类似物 全合成 体外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BA合酶基因的筛选与放线菌素D产生菌的发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会图 刘爱明 +5 位作者 武临专 孙桂芝 韩锋 高群杰 张玉琴 王以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根据3,5-AHBA合酶基因序列的保守性所设计的简并引物,通过PCR的方法,从20株未知产物放线菌菌株中,获得两个AHBA合酶基因阳性菌株(S.violaceusniger 4353和Streptomyces rochei 4088)。同源性分析显示,克隆到的3,5-AHBA合酶与已知的3,5-A... 根据3,5-AHBA合酶基因序列的保守性所设计的简并引物,通过PCR的方法,从20株未知产物放线菌菌株中,获得两个AHBA合酶基因阳性菌株(S.violaceusniger 4353和Streptomyces rochei 4088)。同源性分析显示,克隆到的3,5-AHBA合酶与已知的3,5-AHBA合酶蛋白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86%~87%)。对其中一株阳性菌株4353(S.violaceusniger 4353)的发酵活性产物进行了化学分离纯化和TLC、HPLC-UV、MS、~1H-NMR和^(13)C-NMR等分析结构鉴定,表明其发酵产生的一个活性成分为放线菌素D。基因单交换阻断实验结果证明,4353菌株所产生的放线菌素D确实与3,5-AHBA合酶基因相关。本文对获得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AHBA合酶基因 基因阻断 放线菌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D产生菌浅藤黄链霉菌N45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爱芳 刘勇 +1 位作者 王建民 余辉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用紫外线诱变处理放线菌素D产生菌浅藤黄链霉菌N45 ,结合缬氨酸耐性变种的筛选 ,使菌种的发酵单位提高 2倍 ,其发酵液经分离纯化获结晶粉 ,用HPLC检测放线菌素D含量达 95 %。
关键词 紫外线 突变株 多肽类抗肿瘤抗生素 放线菌素D 产生菌 浅藤黄链霉菌 N45 诱变 育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在放线菌素D所致肺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先领 刘伏友 +2 位作者 李桂源 胡春宏 马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首先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经临床支纤镜确诊并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标本中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癌旁正常组织中HSP7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其次...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首先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经临床支纤镜确诊并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标本中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癌旁正常组织中HSP7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其次,采用HSP70反义寡核苷酸阻断A549细胞中HSP70表达后,经MTT和Hoechst33258检测发现,HSP70下调能显著促进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ctD)所致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组与正义或随机寡核苷酸处理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进一步构建HSP70真核重组质粒并瞬时转染A549细胞后,能显著增加A549细胞中HSP70表达,同时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及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HSP70过表达能显著抵消ActD所致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转染HSP70重组质粒组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P值小于0.05.上述结果提示,HSP70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的HSP70在降低肺腺癌细胞对ActD的敏感性及促进癌细胞增殖与抑制凋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肺腺癌 增殖 凋亡 A549细胞 放线菌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X_2高产菌株的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诱变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平 熊智强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链霉菌702菌株所产抗细菌活性物质为放线菌素X2,为了提高其发酵单位,试验采用了林可霉素对放线菌素X2产生菌———链霉菌702孢子致死标志的UV诱变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紫外作用20 s时链霉菌702林可霉素致死标志的突变率高达20.77%,抗药... 链霉菌702菌株所产抗细菌活性物质为放线菌素X2,为了提高其发酵单位,试验采用了林可霉素对放线菌素X2产生菌———链霉菌702孢子致死标志的UV诱变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紫外作用20 s时链霉菌702林可霉素致死标志的突变率高达20.77%,抗药性突变菌株与产放线菌素X2高产菌株的正突变率达25%,效价提高20%以上达10%,从突变菌株中摇瓶筛选到42-3473菌株,摇瓶发酵生物效价达2 062μg/mL,比初始菌株生物效价提高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702 UV 放线菌素X2 抗药性致死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放线菌素D的含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辉 廖爱芳 王建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0-341,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放线菌素D的含量。色谱条件为:YWG-C18柱,甲醇水(体积比为721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关系和回收率均良好,本法简便、快速。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放线菌素D 发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D联合甲氨蝶呤及甲氨蝶呤单药治疗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康海利 赵群 +1 位作者 杨淑丽 段微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比较放线菌素D(ACT-D)联合甲氨蝶呤(MTX)及MTX单药治疗低危型滋养细胞肿瘤(low 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LR-G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妇产医院的LR-GT... 目的比较放线菌素D(ACT-D)联合甲氨蝶呤(MTX)及MTX单药治疗低危型滋养细胞肿瘤(low 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LR-G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妇产医院的LR-GTN患者,分别给予ACT-D+MTX及MTX化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疗程数等指标。结果 ACT-D+MTX联合化疗较MTX单药化疗有效率更高(96.0%vs.83.7%,P=0.025);呕吐反应较MTX组严重(4.2%vs.0.9%,P=0.028),其他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降低β-HCG速度更快,平均治疗疗程数更少(P=0.001),在FIGO≥5分的LR-GTN中耐药率低。结论 ACT-D+MTX联合化疗可作为FIGO≥5分LR-GTN患者治疗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D 甲氨蝶呤 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前瞻『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对TNF-α/放线菌素D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积雄 黄晓燕 +4 位作者 林文婷 何扬利 符秀虹 曾敏 汪道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对TNF-α/放线菌素D(Act D)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环氧二十碳四烯酸(EET)组及EET+3-甲基腺嘌呤(3MA)组。空白组常规培养;后三组均加入TNF-α(...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对TNF-α/放线菌素D(Act D)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环氧二十碳四烯酸(EET)组及EET+3-甲基腺嘌呤(3MA)组。空白组常规培养;后三组均加入TNF-α(10 ng/m L)和放线菌素D(Act D,5 ng/m L)诱导凋亡,EET组同时加入14,15-EET(100 nmol/L),EET+3MA组同时加入14,15-EET(100 nmol/L)、3MA(2 mmol/L)。各组培养24 h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LC3-Ⅰ)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计算LC3-Ⅱ/LC3-Ⅰ;采用ELISA法检测Caspase-8、Caspase-9活性。结果空白组、EET组及EET+3MA组细胞凋亡率均较模型组减少(P均<0.01),EET+3MA组细胞凋亡率较EET组增加(P<0.05)。EET组及EET+3MA组LC3-Ⅱ/LC3-Ⅰ较模型组、空白组增加(P<0.05或<0.01);EET+3MA组LC3-Ⅱ/LC3-Ⅰ较EET组降低(P<0.01)。模型组、EET组、EET+3MA组Caspase-8、Caspase-9活性均较空白组升高,模型组均较EET+3MA组、EET组升高,EET+3MA组较EET组升高,组间比较P<0.05或<0.01。结论花生四烯酸可抑制TNF-α/Act D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通过抑制Caspase-8、Caspase-9活性诱导自噬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花生四烯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放线菌素D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3-甲基腺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