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碳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及放氢相转化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国俭 汤德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0,共3页
引入微晶碳与Mg、Ni等金属复合,制备了70Mg30C4Ni复合储氢材料,其储氢密度在4.56%(质量分数)以上,放氢量为4.50%(质量分数),放氢时间为8min。260℃恒温放氢在65min内可释放出77%的氢气,说明Ni对镁碳复合储氢材料放氢性能具有较好的催化... 引入微晶碳与Mg、Ni等金属复合,制备了70Mg30C4Ni复合储氢材料,其储氢密度在4.56%(质量分数)以上,放氢量为4.50%(质量分数),放氢时间为8min。260℃恒温放氢在65min内可释放出77%的氢气,说明Ni对镁碳复合储氢材料放氢性能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通过计算,其平均纳米晶粒度为27.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碳 密度 放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及金属盐改性NaAlH_4的放氢反应研究
2
作者 张声俊 张艾飞 +3 位作者 卢秀娟 周治理 刘吉平 阚美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70,共2页
采用加入金属及金属盐的方法对NaAlH4进行催化放氢作用的研究。实验证明,加入钼粉、氧化钇、氯化铋,NaAlH4脱氢反应性能明显提高,2%(wt,下同)Mo、2%Y2O3和2%BiCl3的加入对NaAlH4的放氢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改进了其放氢动力学性能,使Na... 采用加入金属及金属盐的方法对NaAlH4进行催化放氢作用的研究。实验证明,加入钼粉、氧化钇、氯化铋,NaAlH4脱氢反应性能明显提高,2%(wt,下同)Mo、2%Y2O3和2%BiCl3的加入对NaAlH4的放氢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改进了其放氢动力学性能,使NaAlH4的放氢量提高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lH4 钼粉 氧化钇 氯化铋 放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2TiO_230C70Mg材料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卢国俭 房三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152,共2页
金属Mg储氢密度大和资源丰富,但金属Mg吸放氢温度太高,阻碍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对金属Mg改性储氢研究,必须对其吸放氢温度和储氢体系的温度变化进行测试。对前期制备的2TiO230C70Mg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2TiO230C70Mg复合材料的吸... 金属Mg储氢密度大和资源丰富,但金属Mg吸放氢温度太高,阻碍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对金属Mg改性储氢研究,必须对其吸放氢温度和储氢体系的温度变化进行测试。对前期制备的2TiO230C70Mg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2TiO230C70Mg复合材料的吸放氢密度受吸放氢体系温度影响较大。当储氢温度为200℃时,复合材料的储氢密度达到最大值5.1%(wt,质量分数,下同),其最佳储氢温度在200℃左右、放氢温度在330℃时,其放氢量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粉 二氧化钛 温度 密度 放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r比对xTi-18Mn-(50–x)Cr-32V合金吸/放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窦涛 吴铸 +3 位作者 余学斌 黄太仲 冯尚龙 徐乃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93-1596,共4页
研究了xTi-18Mn-(50–x)Cr-32V(x=36,34,32,30,28)合金的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随Ti/Cr比值的减小,合金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减小,这虽然导致合金的最大吸氢量降低,但是合金的有效放氢量增大,且合金PCT曲线的滞后系数降低。合金(110)... 研究了xTi-18Mn-(50–x)Cr-32V(x=36,34,32,30,28)合金的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随Ti/Cr比值的减小,合金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减小,这虽然导致合金的最大吸氢量降低,但是合金的有效放氢量增大,且合金PCT曲线的滞后系数降低。合金(110)面法线方向上晶粒尺度的大小是影响合金放氢平台斜率系数的因素之一。对于32Ti-18Mn-18Cr-32V合金,在273K吸氢、353K放氢的条件下,有效放氢量达到1.72%(质量分数),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有效放氢量 滞后系数:斜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l_2/Y_2O_3对NaBH_4水解放氢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安鑫 郑雪萍 +4 位作者 陈华鑫 温久然 赖歆玥 彭祎琼 赵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研究了混合催化剂CoCl_2/Y_2O_3比例对NaBH_4水解放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催化剂比例的增加,以及混合催化剂中CoCl_2的含量增加,硼氢化钠水解的放氢量和放氢速率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当混合催化剂含量占硼氢化钠的... 研究了混合催化剂CoCl_2/Y_2O_3比例对NaBH_4水解放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催化剂比例的增加,以及混合催化剂中CoCl_2的含量增加,硼氢化钠水解的放氢量和放氢速率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当混合催化剂含量占硼氢化钠的12%,掺杂比为40%Y_2O_3+60%CoCl_2时,硼氢化钠水解放氢反应达到最佳状态,其放氢量和放氢平均速率均达到整个催化剂体系的最大值,分别为3 885 mL和215.833 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性能 放氢量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钒铬基合金的贮氢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金龙 林根文 +2 位作者 方守狮 李晓春 葛建生 《上海金属》 CAS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钛钒铬基贮氢合金贮氢量大,吸放氢条件温和,是国内外贮氢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研究了钛钒铬基合金中V、Cr含量对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属元素V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力略有降低和吸放氢量略有增大。而随着金属元素C... 钛钒铬基贮氢合金贮氢量大,吸放氢条件温和,是国内外贮氢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研究了钛钒铬基合金中V、Cr含量对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属元素V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力略有降低和吸放氢量略有增大。而随着金属元素C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力升高,放氢量则明显提高。随着放氢温度提高放氢的平台压力升高,放氢量则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钒铬基贮合金 放氢量 平台压力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产物对硼氢化钠水解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刘红 李荣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2期182-185,共4页
为了研究副产物对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反应速率、放氢量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了浸渍法制备717阴离子交换树脂载钌催化剂;采用体积法收集硼氢化钠催化水解生成的氢气;采用SEM观察反应前后的催化剂形貌;采用XRD实验分析反应副产物成分;采... 为了研究副产物对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反应速率、放氢量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了浸渍法制备717阴离子交换树脂载钌催化剂;采用体积法收集硼氢化钠催化水解生成的氢气;采用SEM观察反应前后的催化剂形貌;采用XRD实验分析反应副产物成分;采用TG-DSC实验分析反应所得的副产物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不清洗催化剂时,副产物易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使反应无法进行;当清洗催化剂时,反应循环的次数增加,但催化剂表面破损严重,致使活性组分流失.若使含10%NaOH的硼氢化钠溶液完全反应,一次加水量应为化学计量比的5倍,放氢量为理论值的87.5%.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反应副产物是NaBO2.2H2O和NaBO2.4H2O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钠 副产物 催化剂 放氢量 水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取代部分铬对TiVCrMn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孔祥成 吴铸 +2 位作者 杜俊霖 夏广林 倪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4-647,共4页
38Ti-30V-18Mn-14Cr合金具有比较大的吸氢量,但是其放氢平台太低,尤其是有效放氢量太少。Fe有利于合金放氢平台提高,所以本文研究了Fe取代部分Cr对该合金的吸/放氢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随Fe取代Cr的量的增加,合金的相组... 38Ti-30V-18Mn-14Cr合金具有比较大的吸氢量,但是其放氢平台太低,尤其是有效放氢量太少。Fe有利于合金放氢平台提高,所以本文研究了Fe取代部分Cr对该合金的吸/放氢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随Fe取代Cr的量的增加,合金的相组成经由单一的体心立方(bcc)相逐渐转变为bcc与Laves两相共存,合金bcc相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减小。吸放氢性能曲线表明,Fe取代Cr后合金的最大吸氢量降低,但是合金的放氢平台显著升高,合金的有效放氢量增大。对于38Ti-30V-18Mn-10Cr-4Fe合金,在298K吸氢、353K放氢的条件下,有效放氢量达到最大为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取代Cr 合金 有效放氢量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对TiV_(0.9)Cr_(1.3)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孟祥海 张金龙 +3 位作者 金航军 朱明 林根文 葛建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研究Nb对TiV0.9Cr1.3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V0.9-xCr1.3Nbx合金为单相bcc结构,铸态呈树枝晶状组织,当x>0.3时,出现少量的Laves(Cr2Nb)结构相,并且树枝晶的二次枝晶消失了.随着x从0增加到0.4,合金的晶格常数变大,放氢平台压... 研究Nb对TiV0.9Cr1.3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V0.9-xCr1.3Nbx合金为单相bcc结构,铸态呈树枝晶状组织,当x>0.3时,出现少量的Laves(Cr2Nb)结构相,并且树枝晶的二次枝晶消失了.随着x从0增加到0.4,合金的晶格常数变大,放氢平台压力、吸放氢量降低,但是放氢平台变得平坦.放氢平台斜率从1.59降到0.71,且氢化物生成焓、熵绝对值增大.TiV0.6Cr1.3Nb0.3合金最大贮氢量质量分数w为3.254%,有效贮氢量为2.367%,平台压为0.09 MPa,放氢平台斜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Cr—Nb合金 相结构 放氢量 平台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l2对NaBH4/Al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赖歆玥 郑雪萍 +2 位作者 朱永胜 元想胜 贾润楠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3-1207,共5页
使用排水法研究了CoCl2催化NaBH4/Al体系水解制氢,通过改变NaBH4/Al的配比和CoCl2的掺杂比来研究整个体系的水解制氢性能。通过SEM和XRD表征水解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NaBH4与Al粉的比例为1∶1,含12%CoCl2的样品的... 使用排水法研究了CoCl2催化NaBH4/Al体系水解制氢,通过改变NaBH4/Al的配比和CoCl2的掺杂比来研究整个体系的水解制氢性能。通过SEM和XRD表征水解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NaBH4与Al粉的比例为1∶1,含12%CoCl2的样品的析氢速率最大,为341.67 mL/(min·g),氢气释放量为2050 mL/g,放氢性能最佳;而NaBH4与Al粉的比例为1∶2,含14%CoCl2的样品的析氢速率最小,为27.45 mL/(min·g),氢气释放量为1866.7 mL/g,放氢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催化剂 速率 放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对LiAlH_4放氢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胜林 马秋花 +4 位作者 吕珩 郑雪萍 冯鑫 肖果 郑娇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4-547,共4页
通过PCT设备和SEM分析方法主要分析了CeO2对LiAlH4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掺杂CeO2明显缩短了LiAlH4的氢分解时间。在所有的试样中,掺杂2 mol%CeO2的试样开始放氢时间最早。有关放氢量的研究发现,掺杂1 mol%CeO2的试样具有最大的放... 通过PCT设备和SEM分析方法主要分析了CeO2对LiAlH4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掺杂CeO2明显缩短了LiAlH4的氢分解时间。在所有的试样中,掺杂2 mol%CeO2的试样开始放氢时间最早。有关放氢量的研究发现,掺杂1 mol%CeO2的试样具有最大的放氢量。并且随着掺杂量从1 mol%到5 mol%增加,试样的总放氢量表现出一个下降趋势。进一步有关微观结构的研究发现,掺杂CeO2没有引起LiAlH4微观结构的变化,所有的试样都显示出一种絮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氢量 速率 LiAlH4 CEO2
原文传递
F^(-1)对NaAlH_4和LiAlH_4放氢性能的影响(英文)
12
作者 刘胜林 马秋花 +4 位作者 吕珩 郑雪萍 冯鑫 肖果 郑娇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3,共3页
使用PCT设备分析了NaF和LiF对NaAlH4和LiAlH4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了掺杂0.5 mol%,4 mol%NaF的试样外,掺杂NaF明显提高了NaAlH4的放氢量。此外,掺杂NaF还增加了NaAlH4第1阶段的放氢速率。在所有的掺杂NaF的试样中,掺杂1 mol%NaF... 使用PCT设备分析了NaF和LiF对NaAlH4和LiAlH4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了掺杂0.5 mol%,4 mol%NaF的试样外,掺杂NaF明显提高了NaAlH4的放氢量。此外,掺杂NaF还增加了NaAlH4第1阶段的放氢速率。在所有的掺杂NaF的试样中,掺杂1 mol%NaF的试样的放氢量是最大的,并且放氢速率也是最快的。相比之下,掺杂LiF使得LiAlH4的放氢量明显降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氢量 速率 NaAlH4 LiAlH4
原文传递
掺杂Y_2O_3对LiAlH_4放氢性能的影响(英文)
13
作者 刘胜林 马秋花 +3 位作者 郑雪萍 冯鑫 肖果 郑娇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7-290,共4页
主要通过PCT设备研究了掺杂Y2O3的LiAlH4试样的放氢性能。结果显示,随着Y2O3掺杂量的增加,LiAlH4的放氢量增加,然而,当掺杂量达到某一值时,LiAlH4的放氢量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和LiAlH4原样相比,掺杂Y2O3的试样初始放氢时间提前。此... 主要通过PCT设备研究了掺杂Y2O3的LiAlH4试样的放氢性能。结果显示,随着Y2O3掺杂量的增加,LiAlH4的放氢量增加,然而,当掺杂量达到某一值时,LiAlH4的放氢量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和LiAlH4原样相比,掺杂Y2O3的试样初始放氢时间提前。此外,关于Y2O3对LiAlH4放氢速率影响的研究还发现,所有掺杂试样的放氢速率都比未掺杂原样的放氢速率快。并且所有掺杂试样的放氢速率的变化趋势都是相似的,即:随着时间的延长,放氢速率快速增大之后逐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氢量 速率 LiAlH4 Y2O3
原文传递
催化剂对NaBH_4水解放氢的影响(英文)
14
作者 郑雪萍 郭茂文 +5 位作者 刘春荣 刘超 刘胜林 李平 鲁卓睿 涂增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4-758,共5页
通过排水法研究了采用混合催化剂Co_2B/Pr_6O_(11)的硼氢化钠的水解过程。Co_2B与Pr_6O_(11)的比例和混合催化剂Co_2B/Pr_6O_(11)的加入量对硼氢化钠放氢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掺杂量在1%~6%之间变化时,试样的放氢速率随着掺杂量先增加... 通过排水法研究了采用混合催化剂Co_2B/Pr_6O_(11)的硼氢化钠的水解过程。Co_2B与Pr_6O_(11)的比例和混合催化剂Co_2B/Pr_6O_(11)的加入量对硼氢化钠放氢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掺杂量在1%~6%之间变化时,试样的放氢速率随着掺杂量先增加后减少。相比之下,混合催化剂Co_2B/Pr_6O_(11)的加入量以及混合比例对NaBH_4的放氢量的影响并不明显。然而,NaBH_4被Co_2B/Pr_6O_(11)催化后,硼氢化钠的放氢量明显被改变了,所有的掺杂试样的放氢量在410~525 mL之间。在所有试样中,掺杂量4%的(70%Co_2B/30%Pr_6O_(11))试样具有最大的放氢速率540 mL/min和最大的放氢量540 m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混合催化剂 放氢量 速率
原文传递
CoB/La_2O_3对NaBH_4水解放氢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刘超 刘春荣 +3 位作者 郭茂文 郑雪萍 赵喜洋 刘胜林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6年第4期29-34,共6页
实验通过排水法研究了混合催化CoB/La_2O_3对NaBH4水解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催化剂的加入量在1%~4%的变化区间时,掺杂混合催化剂的试样的放氢速率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都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增加趋势,并且掺杂4%(70%CoB/30%La_2O_... 实验通过排水法研究了混合催化CoB/La_2O_3对NaBH4水解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催化剂的加入量在1%~4%的变化区间时,掺杂混合催化剂的试样的放氢速率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都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增加趋势,并且掺杂4%(70%CoB/30%La_2O_3)的试样的放氢速率最大为260mL/min;然而对于放氢量的研究发现混合催化剂CoB/La_2O_3加入量以及配比影响NaBH4的放氢量,在所有试样中,当掺杂量为4%的掺杂80%CoB和20%La_2O_3的试样放氢量最大为575mL,但此时试样放氢速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混合催化剂 放氢量 速率
原文传递
复合催化剂Co_2B/TiO_2对NaBH_4水解放氢的影响
16
作者 郑雪萍 刘敏 +1 位作者 鲁卓睿 刘胜林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5年第6期13-17,共5页
实验通过排水法研究了复合催化剂Co2B/TiO2对NaBH4水解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复合催化剂Co2B/TiO2配比以及加入量对NaBH4的放氢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当改变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以及复合催化剂的配比时,NaBH4的水解放氢量都介于343... 实验通过排水法研究了复合催化剂Co2B/TiO2对NaBH4水解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复合催化剂Co2B/TiO2配比以及加入量对NaBH4的放氢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当改变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以及复合催化剂的配比时,NaBH4的水解放氢量都介于343375mL之间。然而,NaBH4水解放氢速率的研究发现,复合催化剂Co2B/TiO2加入量以及复合催化剂配比对NaBH4的水解放氢速率的影响非常大,当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在1%4%的变化区间时,掺杂复合催化剂的试样的放氢速率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都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增加趋势,在所有掺杂复合催化剂Co2B/TiO2的试样中,掺杂5%Co2B/2TiO2试样的放氢速率最大,达到了187.5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复合催化剂 放氢量 速率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spinning rate on structures and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s of RE-Mg-Ni-Mn-based AB_2-type alloys 被引量:6
17
作者 Yang-huan ZHANG Wei ZHANG +3 位作者 Xi-ping SONG Pei-long ZHANG Yong-guo ZHU Yan Q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219-3231,共13页
La was partially substituted by Ce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s ofLa1–xCexMgNi3.5Mn0.5 (x=0, 0.1, 0.2, 0.3, 0.4) alloys, and melt spinning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fabr... La was partially substituted by Ce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s ofLa1–xCexMgNi3.5Mn0.5 (x=0, 0.1, 0.2, 0.3, 0.4) alloys, and melt spinning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fabricate the alloys. Theidentification of XRD and SEM reveals that the experimental alloys consist of a major phase LaMgNi4 and a secondary phase LaNi5.The growth of spinning rate results in that the lattice constants and cell volume increase and the grains are markedly refined. The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as-cast and spun alloys can obtain the maximum discharge capacities just at the firstcycle without any activation need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pinning rate, the discharge capacities of the alloys first increase and thendecline, whereas their cycle stabilities always grow. Moreover, the electrochemical kinetic performances of the alloys first increaseand then decrease with spinning rate grow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H battery hydrogen storage melt spinning discharge capacity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gen storage behavior of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La-Mg-Ni-based LaMg_(12)-type alloys synthesized by mechanical milling 被引量:6
18
作者 Yang-huan ZHANG Long-wen LI +3 位作者 Dian-chen FENG Peng-fei GONG Hong-wei SHANG Shi-hai GUO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51-561,共11页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LaMg11Ni+x%Ni(x=100,200,mass fraction)alloys were synthesized by mechanicalmilling.The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the as-milled alloys were tested by an automatic galv...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LaMg11Ni+x%Ni(x=100,200,mass fraction)alloys were synthesized by mechanicalmilling.The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the as-milled alloys were tested by an automatic galvanostatic system.The gaseous hydrogen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ievert’s apparatu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er(DSC)connected with a H2detecto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creasing Ni cont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gaseousand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s of the as-milled alloys.The gaseous hydrogen absorption capacities andabsorption rates of the as-milled alloys have the maximum values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milling time.But the hydrogen desorptionkinetics of the alloys always increases with the extending of milling time.In addition,the 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capacity andhigh rate discharge(HRD)ability of the as-milled alloys both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with milling time prolon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H battery hydrogen storage alloy mechanical milling discharge capacity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ubstituting Ni with Co on hydriding and dehydriding kinetics of melt spun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g_2Ni-type alloys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羊换 赵栋梁 +3 位作者 李保卫 马志鸿 郭世海 王新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03-309,共7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ydriding and dehydriding kinetics of the Mg2Ni-type alloys,Ni in the alloy is substituted by element Co. The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g2Ni-type Mg2Ni1-xCox (x=0,0.1,0.2,0.3,0.4) alloys 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ydriding and dehydriding kinetics of the Mg2Ni-type alloys,Ni in the alloy is substituted by element Co. The nano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g2Ni-type Mg2Ni1-xCox (x=0,0.1,0.2,0.3,0.4) alloys were synthesized by melt-spinning technique. The structures of the as-cast and spun alloys were studied with an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and a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HRTEM).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as-spun alloys was carried out with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The hydrogen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kinetics of the alloys were measured with an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Sieverts apparatu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Co for Ni does not alter the major phase of Mg2Ni but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phase MgCo2. No amorphous phase is detected in the as-spun Co-free alloy,but a certain amount of amorphous phase is clearly found in the as-spun Co-containing alloys. The substitution of Co for Ni exerts a slight influence on the hydriding kinetics of the as-spun alloy. However,it dramatically enhances the dehydriding kinetics of the as-cast and spun alloys. As Co content (x) increases from 0 to 0.4,the hydrogen desorption capacity increases from 0.19% to 1.39% (mass fraction) in 20 min for the as-cast alloy,and from 0.89% to 2.18% (mass fraction) for the as-spun alloy (3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Ni-type alloy MELT-SPINNING substituting NI Co structure HYDRIDING dehydriding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ow-carbon Vehicle Technologies in China
20
作者 Xunmin Ou Xiliang Zha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
Three types of low-carbon vehicle technologies in China are reviewed. Potential effects are listed for those integrate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for conventional vehicles. Low carbon transitions, including alternati... Three types of low-carbon vehicle technologies in China are reviewed. Potential effects are listed for those integrate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for conventional vehicles. Low carbon transitions, including alternative vehicle power train systems and fuels, are discussed on their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including life cycle primary fossil 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each pathway. To further support the low-carbon vehicle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integrated policies should seek to: (1) employ those integrate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2) apply hybrid electric technology, (3) commercialize electric vehicles through batte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4) support fuel cell vehicles and hydrogen technology R&D for futur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5) boost the R&D of second generation biofuel technology, and (6) conduct further research on applying low-carbon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technology to coal-based transportation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carbon vehicle technology greenhouse g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