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预防放射造影剂肾毒性前瞻随机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段绍斌 周晓蓉 +4 位作者 彭佑铭 刘伏友 陈愔音 卓莉 李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对放射造影剂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一氧化氮 (NO)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2 97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即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和对照组。注射 76 %泛影葡胺前 1h ,双...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对放射造影剂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一氧化氮 (NO)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2 97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即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和对照组。注射 76 %泛影葡胺前 1h ,双盲法随机分别单次获得氨氯地平 (5mg)、培哚普利 (4mg)或安慰剂 ,造影前 2 4h和造影后 4 8h抽血检测血清肌酐 (SCr) ,并检测造影前后 2 4h尿中NO ,白蛋白 ,N 乙酰基 β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水平。造影后 4 8hSCr较基础值增高 2 5 %或 4 4 2 μmol/L定义为造影剂肾毒性。  结果 :安慰剂组患者尿中白蛋白、RBP、NAG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NO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 ;造影后 4 8hSCr水平增高 (P<0 0 5 )。培哚普利组SCr、尿中NO、白蛋白、NAG和RBP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氨氯地平组SCr、尿NO和RBP的水平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但尿NAG水平增高 (P <0 0 5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组尿RBP水平和造影剂肾毒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 (P <0 0 5 )。  结论 :患者造影前口服单剂量氨氯地平或者培哚普利对造影剂肾毒性有一定预防作用 ,NO可能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 放射造影剂 肾毒性 临床研究 一氧化氮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毒性药物概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士敬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2期10-10,共1页
肾损伤一般是指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障碍。肾脏是机体血流量较大的器官,血液中的毒物可迅速到达肾脏;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又进一步提高肾脏细胞和肾小管腔内毒物的浓度;多数药物吸收后,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近曲小管分... 肾损伤一般是指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障碍。肾脏是机体血流量较大的器官,血液中的毒物可迅速到达肾脏;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又进一步提高肾脏细胞和肾小管腔内毒物的浓度;多数药物吸收后,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近曲小管分泌、远曲小管重吸收和小管上皮细胞降解等代谢过程排出体外。在这一过程中均可累及肾而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肾脏损伤。临床上已经公认肾对某些药物敏感,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和放射造影剂等,现按药物分类对药物引起肾损伤作用做以下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毒性药物 肾小管功能障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肾小球滤过 肾脏细胞 小管上皮细胞 非甾体抗炎药 放射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哥“追”邓姐的遗憾——谈重视生活中致哮喘的诱因
3
作者 周蕊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4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哮喘病急性发作 阿司匹林性哮喘 呼吸道感染 解热镇痛药 哮喘发作 石化企业 生活中 慢性病 放射造影剂 抗胆碱酯酶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