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谢媛媛 许禹 邓亚男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3期467-471,488,共6页
目的 分析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112例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化疗后1年内血行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n=34)与未转移组... 目的 分析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112例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化疗后1年内血行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n=34)与未转移组(n=78)。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行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 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在分化程度、白蛋白、血小板、癌胚抗原(CE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白蛋白水平低、血小板水平高、CEA水平高、TGF-β1水平高是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模型准确度良好,验证模型显示C-index值为0.865,具有良好区分度;绘制ROC曲线对风险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AUC为0.865。结论 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存在血行转移风险,低分化、白蛋白水平低、血小板水平高、CEA水平高、TGF-β1水平高均是其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患者血行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晚期 不可手术 根治性化疗 血行转移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家庭营养干预采用常规营养管理联合口服营养补充效果认识
2
作者 邵华 陈会云 杨永红 《科学咨询》 2025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常规营养管理联合口服营养补充应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家庭营养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为研究时间,以肿瘤放化疗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法分为联合营养组(采用常规营养管理联合口服营养补充)与常规营养组... 目的探究分析常规营养管理联合口服营养补充应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家庭营养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为研究时间,以肿瘤放化疗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法分为联合营养组(采用常规营养管理联合口服营养补充)与常规营养组(仅采用常规营养管理)各40例,将两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综合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常规营养组出院前营养不良较重患者2例,营养不良较重率0.50%,联合营养组出院前营养不良较重,患者3例,营养不良较重率为0.77%,两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数据差异性较小;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营养组3月后复查营养不良较重患者18例,营养不良较重率为45.00%;联合营养组3月后复查营养不良较重患者6例,营养不良较重率为15.00%,两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PG-SGA量表评分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常规营养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对比联合营养组,在免疫指标数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三个月后复查常规营养组综合指标较好26人,占比为65.00%;联合营养组综合指标较好33人,占比82.50%,两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综合指标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肿瘤后放化疗治疗方式本身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的抑制,因此不采取营养干预,就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近年来对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家庭营养干预认识一直在加强,而实际常规营养管理联合口服效果更好,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并促使患者免疫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化疗后患者 家庭营养 联合干预 口服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MRI预测食管鳞癌经根治性放化疗后预后
3
作者 王琳琳 闫铄 +2 位作者 李晓婷 史燕杰 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高分辨MRI构建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食管鳞癌(ESCC)经根治性放化疗(dCRT)后进展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30例接受dCRT的ESCC患者,基于治疗前高分辨MRI获取原发肿瘤及判定转移淋巴结的影像学定量及定性指标;记录患... 目的观察基于高分辨MRI构建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食管鳞癌(ESCC)经根治性放化疗(dCRT)后进展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30例接受dCRT的ESCC患者,基于治疗前高分辨MRI获取原发肿瘤及判定转移淋巴结的影像学定量及定性指标;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以MRI指标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进展风险,根据中位估计值进行高、低风险分层,比较高、低进展风险患者PFS率。结果MRI所示肿瘤厚度[HR(95%CI)=1.210(1.025,1.429),P=0.024]、肿瘤与主动脉关系[HR(95%CI)=4.275(1.064,17.168),P=0.041]及延迟期淋巴结信号变化率[HR(95%CI)=0.049(0.007,0.362),P=0.003]均为ESCC经dCRT后PFS的独立预测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高风险者的PFS率低于低风险者(P<0.05)。结论高分辨率MRI可预测ESCC经dCRT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化疗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解毒方加减用于放化疗后气阴两虚、毒热蕴肺证鼻咽癌患者的增效减毒效应观察
4
作者 宁彩红 彭坷平 +3 位作者 田桂湘 田道法 王少波 彭书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加减用于放化疗后气阴两虚、毒热蕴肺证鼻咽癌患者的增效减毒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纳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鼻咽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给予放化疗治...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加减用于放化疗后气阴两虚、毒热蕴肺证鼻咽癌患者的增效减毒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纳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鼻咽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给予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解毒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同时检测其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8、降钙素原(PCT)],另外评估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最后比较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85.0%)和疾病控制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和72.5%(P<0.05);两组治疗后鼻塞涕血、口咽干燥、耳鸣耳聋、时有头痛、舌红、脉细数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症因子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加减不仅可改善患者放化疗后气阴两虚、毒热蕴肺证鼻咽癌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炎症反应,还可减轻口腔黏膜损伤,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解毒方 化疗 鼻咽癌 气阴两虚 毒热蕴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放化疗后子宫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报告
5
作者 樊彩霞 李志荣 +2 位作者 张越 陈月 杨彩虹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28-828,共1页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PRMS)好发于成人,儿童、青少年较为少见[1],其多发生于四肢和躯干软组织,发生于头颈、泌尿生殖系统较少见[1-2]。1病例资料患者马某,女性,60岁,2023年10月初主因“宫颈癌放化疗后7年余,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就诊于宁夏...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PRMS)好发于成人,儿童、青少年较为少见[1],其多发生于四肢和躯干软组织,发生于头颈、泌尿生殖系统较少见[1-2]。1病例资料患者马某,女性,60岁,2023年10月初主因“宫颈癌放化疗后7年余,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就诊于宁夏中宁县人民医院,阴超提示膀胱后方见7.1 cm×5.3 cm混合回声包块,形态规则,透声可,似囊性回声,内见大小约4.0 cm×3.3 cm囊实性团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肿瘤 放化疗后恶性肿瘤 软组织肉瘤 子宫横纹肌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黄若葵 丁明虹 柴先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究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患者5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和观察组(鼻内镜手术治疗),各26例。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症状评分、并发... 目的 探究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患者5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和观察组(鼻内镜手术治疗),各26例。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73.08%)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更高(P<0.05)。观察组鼻塞、头晕头痛、嗅觉减退、鼻黏膜充血肿胀、鼻窦开口区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分别为(2.41±0.78)、(2.32±0.69)、(2.95±0.73)、(3.25±0.92)、(2.41±0.80)d,短于对照组的(4.65±1.23)、(4.68±1.24)、(6.89±1.64)、(6.71±1.48)、(4.33±1.06)d(P<0.05)。观察组治疗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量表(SNOT-22)中鼻症状、鼻外症状、睡眠障碍、耳/面部症状、心理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4.08±1.03)、(2.41±0.78)、(3.11±0.98)、(2.95±1.04)、(2.71±0.80)分,低于对照组的(8.59±1.26)、(4.25±1.06)、(5.49±1.22)、(5.80±1.37)、(5.64±1.43)分(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 针对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化疗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3-4)期可切除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间隔时间的选择及其安全性
7
作者 马勇 李洲 +2 位作者 方仕旭 张红彬 曹万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8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T_(3-4)期可切除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手术间隔时间的选择,以及不同间隔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与化疗间隔时... 目的探讨T_(3-4)期可切除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手术间隔时间的选择,以及不同间隔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与化疗间隔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将间隔时间小于8周的患者归为A组,间隔时间8周至12周的患者归为B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nCRT及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均对两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血清学指标,手术病理完全缓解率、镜下切缘无癌残留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均较A组更低,B组病理完全缓解率、镜下切缘无癌残留切除率均高于A组,复发率低于A组(均P<0.05);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_(3-4)期直肠癌患者在接受nCRT后间隔8周至12周再进行手术治疗能提高手术切除效果,降低肿瘤相关因子水平,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间隔时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
8
作者 王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资料,将其中治疗后营养不良的31例患者纳入营养不良组,根据营养不良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按1:2比例采用...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资料,将其中治疗后营养不良的31例患者纳入营养不良组,根据营养不良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按1:2比例采用倾向匹配法从未发生营养不良的患者筛选62例患者纳入营养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标(BMI),临床资料:TNM分期、放化疗后指标:味觉障碍、PSQI、肠内营养支持治疗、KPS、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其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为鼻咽癌放化疗后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将全部相关因素代入Logistic模型分析,明确各相关因素与营养不良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于放化疗后营养不良的评估价值,计算效能指标:临界(cutoff)值、敏感度、特异性,据此探讨应对策略。结果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白蛋白偏低、白蛋白偏低、血红蛋白偏低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同步放化疗后营养不良具有中等评估价值(0.7<AUC≤0.9,P<0.05);白蛋白≤41.705g/L对同步放化疗后营养不良具有中等评估价值(0.7<AUC≤0.9,P<0.05);前白蛋白≤0.215g/L、血红蛋白≤119.435g/L对同步放化疗后营养不良具有较低评估价值(0.5≤AUC≤0.7,P<0.05)。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偏低,根据患者具备的危险给予相应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放化疗后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步化疗 危险因素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及分子病理特征多参数分析在评估直肠癌术前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张梦琪 李晶晶 刘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CE-MRI)及分子病理特征多参数分析在评估直肠癌术前同期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35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按nCRT...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CE-MRI)及分子病理特征多参数分析在评估直肠癌术前同期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35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按nCRT术后TRG分级分为完全缓解组(n=12)与非完全缓解组(n=23),均于nCRT前行DCE-MRI检查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WI)诊断,获取分子病理特征多参数,分析其在评估直肠癌术前同期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nCRT后存在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CRT前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nCRT后完全缓解组ADC值高于非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trans)值在nCRT后存在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CRT前K^(tran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nCRT后完全缓解组K^(trans)值低于非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中ADC值与K^(trans)值在评估直肠癌术前nCRT后达病理完全缓解中均具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红英教授辨治放化疗后口腔溃疡临证经验
10
作者 邓兴华 杨自成 +2 位作者 蔡政 刘红英 邓凡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8-10,共3页
放化疗后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疗效肯定,且不易复发。刘红英教授认为放射线、化疗药物属于火热阳毒,易耗气伤阴;“相火妄动”为放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基本病机,故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为原... 放化疗后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疗效肯定,且不易复发。刘红英教授认为放射线、化疗药物属于火热阳毒,易耗气伤阴;“相火妄动”为放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基本病机,故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为原则,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化疗后口腔溃疡 阴虚火旺 刘红英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文魁从肾论治放化疗后口腔溃疡
11
作者 贾芸芳 冯锦鹏 +3 位作者 陈燕 连颖奇 曹玮 贾文魁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放化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手段,引起口腔溃疡为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西医治疗主要是以预防及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上目前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解决该问题。因口腔溃疡易复发,患者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化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手段,引起口腔溃疡为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西医治疗主要是以预防及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上目前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解决该问题。因口腔溃疡易复发,患者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后期肿瘤治疗的效果。贾文魁教授从事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近30年,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证候特点多以肾阴虚为本。放疗为“热毒之邪”,灼伤阴液;化疗药物多为热性,且肿瘤患者病程较长,久病及肾导致肾水不足、阴虚火旺发为此病。临证以滋阴降火为治疗大法,自拟益肾封髓汤,大补肾水,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化疗后口腔溃疡 益肾通络法 益肾封髓汤 阴虚火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药五气朝阳草治疗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临证运用
12
作者 殷润先 白俊超 +1 位作者 唐丽 刘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1期115-118,共4页
肿瘤放化疗治疗后易引起各类不良反应,中药对证治疗缓解化疗后的各类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效果。文章介绍彝药五气朝阳草在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治疗中的运用经验,附案例2则。
关键词 五气朝阳草 肿瘤 放化疗后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升血小板协定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低下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陈善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31-034,共4页
探讨改良升血小板协定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纳入人数为82例,并使用电脑分组,将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组内患者均在进行放化疗后服用... 探讨改良升血小板协定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纳入人数为82例,并使用电脑分组,将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组内患者均在进行放化疗后服用利血生片并口服血小板加以治疗。剩余42例患者纳入治疗组,组内患者使用改良升血小板协定处方治疗。结果 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量进行对比,在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小板数量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后的7天、14天以及21天后,治疗组的数据分别为77±15.31、95±21.35、123±42.63,对照组的数据为70±17.52、77±19.62、83±32.86,两组血小板数据在治疗7天变化较小,两组均有所上升,无比较意义(P>0.05),而在治疗14天后和21天后,治疗组的血小板数量都远远超过对照组,组间比差异性明显(P<0.05)。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减少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人数为35人,总有效率为87.34 %,对照组的总有效人数为19人,总有效率为47.50 %,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治疗组的血小板减少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最后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数据进行分析,治疗组生活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6人,总有效率为 85.7%,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总有效人数为23人,总有效率为57.5 %,治疗组的生活质量疗效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改良升血小板协定方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血小板数量,缓解血小板低下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升血小板协定方 肿瘤化疗 血小板低下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疏导护理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李小丽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8期0167-0169,共3页
分析放化疗后肿瘤患者接受心理疏导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0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放化疗后肿瘤患者,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心理疏导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 分析放化疗后肿瘤患者接受心理疏导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0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放化疗后肿瘤患者,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心理疏导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化疗后肿瘤患者接受心理疏导护理,对于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生活能力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护理 化疗 肿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探讨
15
作者 罗佳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72-0175,共4页
对宫颈癌(CC)患者,对其行同步放化疗(CCRT)后,行团组护理干预(GNI),探讨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 时间节选:起始:2022年4月,结束:2023年4月(截止),样本量:76例;类型:CC患者,分组:随机法,组别:2组,即A组、B组,各组样本量:n=38例,护理... 对宫颈癌(CC)患者,对其行同步放化疗(CCRT)后,行团组护理干预(GNI),探讨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 时间节选:起始:2022年4月,结束:2023年4月(截止),样本量:76例;类型:CC患者,分组:随机法,组别:2组,即A组、B组,各组样本量:n=38例,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干预、GNI。比较: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癌因性疲乏(CFS量表)、生活质量(SF-36量表)。结果 膀胱功能恢复情况,B组均优于A组(P<0.05)。CFS评分,B组均低于A组(P<0.05)。SF-36评分,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CC患者,CCRT后,接受GNI,有利于生活质量和膀胱功能恢复,改善癌因性疲乏状态,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组护理干预 宫颈癌患者 同步放化疗后 生活质量 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MR成像联合ADC值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成 李常虹 +4 位作者 顾华勇 赵希鹏 刘震 王艳丽 刘桂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55-157,183,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方法纳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3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nCRI前、结束时6~8周接受高...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方法纳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3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nCRI前、结束时6~8周接受高分辨率MRI T2W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在1周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24)和未转移组(n=69)。比较两组nCRT前、后淋巴结短径、长径、ADC值及其变化百分比绝对值(Δ%),分析高分辨MR成像联合ADC值预测直肠癌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转移组nCRT前后淋巴结短径均大于非转移组,nCRT前ADC值均小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Δ短径%、ΔADC%值均小于非转移组(P<0.05);但两组nCRT前后长径及Δ长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短径%、MDC%是直肠癌患者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Δ短径%、ΔADC%单独及联合预测直肠癌患者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852、0.879,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高分辨MR成像联合ADC值预测直肠癌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淋巴结短径与ADC值变化可有效提示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区域淋巴结转移 高分辨MR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MRI定量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澳 周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0-215,共6页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可降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部分患者在nCRT后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这类患者...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可降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部分患者在nCRT后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这类患者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可避免手术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从细胞水平反映肿瘤微环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较常规MRI可更为准确地评估LARC患者对nCRT的反应。本文围绕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及其衍生序列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LARC患者nCRT后pCR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比较了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拉伸指数模型(stretched exponential model, SEM)、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和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在当前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线索和思路,旨在为准确识别pCR的LARC患者提供较为可靠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味觉改变和生活质量的交叉滞后研究
18
作者 余荣玲 陈立 +4 位作者 师凌云 于晓燕 张慧 王谧 马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 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模型探究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味觉改变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省肿瘤医院行放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疗相关味觉改变量表(CiTAS)评价放化疗患者的味... 目的 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模型探究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味觉改变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省肿瘤医院行放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疗相关味觉改变量表(CiTAS)评价放化疗患者的味觉改变情况,采用头颈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ACT-H&N)评定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先后进行2次评定。采用交叉滞后回归模型分析味觉改变和生活质量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 味觉改变测量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_((1, 132))=8.145,P<0.01),第二次测量显著低于第一次测量,但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_((1,132))=1.673,P=0.127);生活质量测量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_((1, 132))=9.142,P<0.01),第二次测量显著低于第一次测量,但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F_((1, 132))=1.727,P=0.109);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首次放化疗还是放化疗结束时,味觉改变与生活质量均呈负相关(r为-0.327和-0.294,P均<0.01),说明味觉改变和生活质量都表现出一定的同步相关及稳定性。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T1生活质量后,T1味觉改变可以负向预测T2生活质量(β=-0.148,P=0.013);控制了T1味觉改变后,T1生活质量对T2味觉改变的负向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83,P=0.167)。结论 味觉改变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纵向因果关系,味觉改变是生活质量的因变量,即可通过味觉改变来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化疗 味觉改变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险预测
19
作者 饶井芬 于晓磊 +3 位作者 肇爽 张聪 冉欣欣 朱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295例NSCLC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根...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295例NSCLC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根据化疗后是否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组(n=91)、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组(n=20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2∶1比例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年龄、体重、化疗延迟、化疗方案剂量、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预防性应用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5.00%。结论:基于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的随机森林模型对于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具有较高评估预测价值,临床可通过上述因素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随机森林模型 预测价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吻合口的早期管理
20
作者 周永婕 郑升 +3 位作者 王海霞 葛敏 冷晓刚 孙军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02-404,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接受保肛手术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肠镜管理分为肠镜管理组(n=95)和非肠镜管理组(n=45),通过χ^(2)检验,评估肠镜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接受保肛手术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肠镜管理分为肠镜管理组(n=95)和非肠镜管理组(n=45),通过χ^(2)检验,评估肠镜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保肛术后吻合口愈合中发挥的作用。肠镜管理组在回肠造口还纳前和造口还纳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均低于非肠镜管理组[(3.2%比14.3%)、(1.1%比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应用肠镜进行吻合口管理可有效减少回肠造口还纳术前吻合口瘘的发生,增加造口还纳率,减少永久性造口可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 直肠癌新辅助化疗 早期 吻合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