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重构贡献图的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小萍 杨猛 李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3-1200,共8页
针对重构贡献(RBC)方法仅适合单变量故障的定位及贡献图中出现拖尾效应(SE)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重构贡献图(MRBCP)的故障定位方法。采用概率主元分析(PPCA)建立监视模型和统一量度的监视统计量,克服PCA方法中不同量度的监视统... 针对重构贡献(RBC)方法仅适合单变量故障的定位及贡献图中出现拖尾效应(SE)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重构贡献图(MRBCP)的故障定位方法。采用概率主元分析(PPCA)建立监视模型和统一量度的监视统计量,克服PCA方法中不同量度的监视统计量造成的诊断结果不一致的缺点。对于故障样本,以变量的重构监视统计量为贡献统计量,通过组合最大化思想对故障变量进行逐次定位。在历史故障信息未知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多变量故障的定位,然后在定位出的故障变量中进行贡献图分析,进一步对故障变量实现准确定位,从而避免了拖尾效应。通过数值案例和TE过程——实际化工过程的真实模拟过程进行实验,并与基本RBC方法、基于PCA的MRBCP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概率主元分析 拖尾效应 改进重构贡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重构的自适应权重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忠海 陈灿灿 金海洋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1,共5页
为了消除低照度彩色图像处理中存在颜色失真、"光晕伪影"等现象,提出改进重构的自适应权重Retinex低照度彩色图像增强算法。在HSI颜色空间中,对饱和度采用线性拉伸处理,利用改进重构的自适应权重引导滤波多尺度Retinex算法获... 为了消除低照度彩色图像处理中存在颜色失真、"光晕伪影"等现象,提出改进重构的自适应权重Retinex低照度彩色图像增强算法。在HSI颜色空间中,对饱和度采用线性拉伸处理,利用改进重构的自适应权重引导滤波多尺度Retinex算法获取反射分量,再对反射分量进行Gamma校正来得到最终的亮度分量,最后对图像进行颜色恢复实现最终的低照度彩色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增强效果好,实时性高,丰富的图像细节和避免颜色失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INEX算法 图像增强 引导滤波 改进重构 自适应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重构损失函数的生成对抗网络图像修复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晓文 章银娥 周琪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06-111,共6页
生成对抗网络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任务,并且在图像修复任务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当前的图像修复算法使用的重构损失存在没有考虑修复图像不同区域权重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重构损失函数的生成对抗网络图像修复方法,通... 生成对抗网络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任务,并且在图像修复任务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当前的图像修复算法使用的重构损失存在没有考虑修复图像不同区域权重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重构损失函数的生成对抗网络图像修复方法,通过改进重构损失来提升图像的细节修复.在模型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引入多尺度稠密卷积模块,帮助模型提取到不同尺度的特征.同时将空洞残差空间注意力模块引入到跳跃连接处,其结合了空洞卷积、残差块和空间注意力,有助于提升图像修复效果.本方法使用CelebA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和弗雷歇距离(FID)比对比方法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改进重构损失函数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改进与重构策略探究
4
作者 杨正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第29期133-136,共4页
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改进与重构,其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降低他们课后复习的负担,同时,增强作业的灵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让学生通过高质量完成难度适宜、形式多样的作业,得到知识巩固、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对此,文章研究了作... 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改进与重构,其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降低他们课后复习的负担,同时,增强作业的灵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让学生通过高质量完成难度适宜、形式多样的作业,得到知识巩固、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对此,文章研究了作业改进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在“双减”背景下改进小学数学作业的基本走向,探究了通过设计层次化作业、个性化作业、游戏化作业、生活化作业等,高效落实“双减”政策,使作业发挥“减负提质”作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数学作业 改进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小波结合BP网络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18
5
作者 郭东杰 王灵梅 +2 位作者 郭红龙 武卫红 韩西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8,共6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早期故障时定子电流特征量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单子带重构改进小波变换结合BP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新方法。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电流进行单子带重构改进小波变换,消除了传统小波变换中的频率混叠现象;从小... 针对风力发电机早期故障时定子电流特征量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单子带重构改进小波变换结合BP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新方法。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电流进行单子带重构改进小波变换,消除了传统小波变换中的频率混叠现象;从小波变换后的子带信号中选取特征域、提取特征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在此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非线性映射能力,完成对故障的诊断和定位。经过仿真实验证实,该方法准确地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故障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子带重构改进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风力发电机 故障诊断 定子电流 反向传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收敛带通椭圆球面波函数重构求解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传辉 王红星 +1 位作者 张磊 刘锡国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097,共7页
以提高带通椭圆球面波函数(BPSWF)重构求解精度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快速收敛的BPSWF函数重构求解算法。根据采样定理,由采样信号重构恢复带通信号的带通滤波选择本质,给出基于采样定理的带通椭圆球面波函数重构求解通式;分析了重构求解算... 以提高带通椭圆球面波函数(BPSWF)重构求解精度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快速收敛的BPSWF函数重构求解算法。根据采样定理,由采样信号重构恢复带通信号的带通滤波选择本质,给出基于采样定理的带通椭圆球面波函数重构求解通式;分析了重构求解算法的主要误差因素,提出通过改善重构基函数收敛性,提高BPSWF函数重构求解精度的基本思想;通过频域设计构造了一种时域快速收敛的带通PSWF重构基函数,进而提出一种快速收敛的BPSWF函数重构求解算法。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重构的求解方法更适合于低频段BPSWF求解,与sinc基函数重构求解方法相比,求解精度高,求得的PSWF函数正交性好,能量聚集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重构求解算法 重构基函数改进 带通椭圆球面波函数(BPSWF) 采样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窗随机解调架构的电网超谐波信号检测方法
7
作者 唐求 陈张青 +2 位作者 梁林 滕召胜 计志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1,共9页
针对电网超谐波检测采样压力大、数据处理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窗随机解调架构的超谐波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模拟信息转换技术结合加窗思想,在采样端对超谐波信号进行加窗压缩采样,得到压缩采样后的数据;随后,在重构端采... 针对电网超谐波检测采样压力大、数据处理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窗随机解调架构的超谐波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模拟信息转换技术结合加窗思想,在采样端对超谐波信号进行加窗压缩采样,得到压缩采样后的数据;随后,在重构端采用逐级二分的思想,将残差的一阶微分作为收敛阈值,改进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SAMP)算法,实现对采样数据的快速重构。大量的仿真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方法可以在减少90%数据量的情况下实现超谐波信号的频率幅值精确检测,其中频幅值检测的相对误差≤2%,频率检测误差≤3 Hz,为更准确测量超谐波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谐波 随机解调 压缩采样 改进重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双通道速度传感器故障检测与隔离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牛刚 曹雪杰 秦肖肖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8-165,共8页
高速列车双通道速度传感器在随列车高速运行时受粉尘、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车轴故障检测虚漏警或误诊等问题。现阶段工程中常利用测试对比等方法检测速度传感器状态,但无法及时监测且易产生虚报警。因此,利用改进主元分析法... 高速列车双通道速度传感器在随列车高速运行时受粉尘、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车轴故障检测虚漏警或误诊等问题。现阶段工程中常利用测试对比等方法检测速度传感器状态,但无法及时监测且易产生虚报警。因此,利用改进主元分析法(PCA)和改进重构贡献图法(IRBCP)建立全新的速度传感器故障检测隔离系统。首先,利用可检测故障幅值选择合适的故障检测统计量并细化,再利用基于组合最大化思想的改进重构贡献图法,确保单故障、多故障均可隔离。以高速列车双通道速度传感器为例,实验验证了所提的策略能够满足常见速度传感器故障的检测隔离需求,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速度传感器 故障检测与隔离 改进主元分析法 改进重构贡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BSRIA的测量系统动态精度损失分解与溯源
9
作者 蒋敏兰 汪晓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3-186,182,共5页
利用单子带信号重构改进算法在信号分解中的优势,实现了对测量系统动态精度损失信号的有效分解,得到测量系统各主要结构单元的频率成分,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输入到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完成求解各频率成分所包含的未知... 利用单子带信号重构改进算法在信号分解中的优势,实现了对测量系统动态精度损失信号的有效分解,得到测量系统各主要结构单元的频率成分,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输入到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完成求解各频率成分所包含的未知参数。同时根据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误差特性完成分解信号的溯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单子带信号重构改进算法可以实现精度损失信号的可靠分解与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系统 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 动态精度损失分解与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轧机生产板材轧辊偏心控制优化研究
10
作者 李仲德 徐翔宇 崔桂梅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1-255,共5页
在板材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轧辊偏心扰动影响板材厚度的精度,而传统FFT算法在轧辊偏心控制中存在识别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和比值校正法相结合的偏心信号重构新方法。首先采用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对偏心信... 在板材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轧辊偏心扰动影响板材厚度的精度,而传统FFT算法在轧辊偏心控制中存在识别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和比值校正法相结合的偏心信号重构新方法。首先采用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对偏心信号进行分频,并且有效的去除噪声,在信噪比低和频率相近时能够准确的提取偏心信号的频率及谐波个数,弥补了比值校正法对噪声敏感的弱点及对各谐波分量间隔大的要求。然后使用比值校正法对各次谐波幅值和相位进一步估计。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结合方法重构得到的轧辊偏心模型可以很大程度减小厚度波动,使轧辊偏心控制精度达到了补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偏心控制 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 比值校正法 参数估计 自动厚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路面三维纹理双目重构算法的约束改进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元元 孙璐 +1 位作者 刘卫东 薛金顺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42-1348,共7页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三维纹理的测量精度,对传统双目重构算法开展了三重约束改进:首先,引入激光线约束;其次,加工改进双目重构测试系统和三维纹理测量精度评价装置;最后,建立区域分割匹配算法。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测量还是单点测量,引入...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三维纹理的测量精度,对传统双目重构算法开展了三重约束改进:首先,引入激光线约束;其次,加工改进双目重构测试系统和三维纹理测量精度评价装置;最后,建立区域分割匹配算法。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测量还是单点测量,引入激光线约束均有助于提高精度,且测量精度会随激光线约束数目的增多而提高,6条激光线约束数目已经可以满足路面纹理的测量。改进算法能够在50~350 LUX的光照范围内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抗光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激光线约束 改进双目重构算法 区域分割匹配 三维纹理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抗混叠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的测量信号特征提取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烈 张献州 +2 位作者 吴开岩 马龙 张拯 《测绘地理信息》 201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针对Mallat算法固有的频率混淆特性导致单子带重构算法提取出错误特征频率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消除频率混淆和边界效应的小波抗混叠单子带重构算法。该算法在信号的分解和重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纠正滤波器对各子带信号进行处理,同... 针对Mallat算法固有的频率混淆特性导致单子带重构算法提取出错误特征频率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消除频率混淆和边界效应的小波抗混叠单子带重构算法。该算法在信号的分解和重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纠正滤波器对各子带信号进行处理,同时在每一次卷积后加入去暂态过程点的步骤,可以克服Mallat算法和单子带重构算法中的频率混淆,保证了重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长度一致。对仿真信号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为测量信号的特征信息提取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LAT算法 频率混淆 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 抗混叠单子带重构
原文传递
Design of a Dedicated Reconfigurable Multiplier in an FPGA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洪敏 陈陵都 刘忠立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18-2225,共8页
We design a reconfigurable pipelined multiplier embedded in an FPGA.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modified Booth algorithm and performs 18 × 18 signed or 17 × 17 unsigned multiplication. We propose a novel me... We design a reconfigurable pipelined multiplier embedded in an FPGA.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modified Booth algorithm and performs 18 × 18 signed or 17 × 17 unsigned multiplication. We propose a novel method for circuit optimization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ial products. A new layout floorplan design of the multiplier block is reported to comply with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tile-based FPGA chip design. The multiplier can be configured as synchronous or asynchronous. Its operation can also be configured as pipelined for high-frequency operation. This design can be easily extended for different input and output bit-widths. We employ a novel carry look-ahead adder circuit to generate the final product. The transmission-gate logic is used for the low-level circuits throughout the entire multiplier for fast logic operations. The design of the multiplier block is based on SMIC 0.13μm CMOS technology using full-custom design methodology. The operation of the 18 × 18 multiplier takes 4. lns. The two-stage pipelined operation cycle is 2.5ns. This is 29.1% faster than the commercial multiplier and is 17.5% faster than the multipliers reported in other academic designs. Compared with the distributed LUT-based multiplier,it demonstrates an area efficiency ratio of 33 :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MULTIPLIER RECONFIGURABLE modified Booth algorithm CLA transmission-gate logic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碳中和的技术溢出与能源回弹:机理、实证及启示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平阔 桂俊卿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03-3023,共21页
构建能源回弹的优化测算模型和影响因素评估模型,对2007—2022年全国整体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能源回弹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碳中和情境中,区域短、长期能源回弹在考虑技术溢出的条件下均呈现“逆反效应”,而非传统意义上的“... 构建能源回弹的优化测算模型和影响因素评估模型,对2007—2022年全国整体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能源回弹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碳中和情境中,区域短、长期能源回弹在考虑技术溢出的条件下均呈现“逆反效应”,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完全回弹”或“部分回弹”;(2)碳中和技术创新的节能降耗效果在区域层面会因能源需求增长被部分或全部抵消,且各区域能源回弹对技术溢出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压力加剧;(3)相较于正向影响因素,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碳排放绩效压力和劳动力基数等负向影响因素才是破除供给侧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长期压力的有效“抓手”,而环境治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能源需求侧的转型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生产函数的重构改进 技术溢出效应 能源回弹效应 优化测算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