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MePEG-PLA纳米粒对成骨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忠磊 高岩 +5 位作者 赖春花 卢海宾 李少冰 蒋颖 韦丛云 周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51-3854,共4页
背景: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由于其较强的载药能力强、纳米级大小、血液中长循环等优点在载药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的:评估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的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MePEG-PLA)纳米粒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毒性。方法:通... 背景: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由于其较强的载药能力强、纳米级大小、血液中长循环等优点在载药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的:评估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的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MePEG-PLA)纳米粒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毒性。方法:通过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MePEG-PLA纳米粒,MTS法测定纳米粒培养1,2,3d后对MG63的毒性。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表征纳米胶束外观形态;酶标仪检测培养1,2,3d细胞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MePEG-PLA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5.7nm,分布均匀,呈球形,Zeta电位为-8.06mV,MePEG-PLA毒性为0级。提示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简单易行,制备的纳米粒无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药物载体 聚乳酸 聚乙二醇 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甲基莲心碱纳米粒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温庆果 孙培文 +1 位作者 雷鹏 李新中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制备甲基莲心碱纳米粒(NEF-NP),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甲基莲心碱纳米粒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丙酮-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 目的制备甲基莲心碱纳米粒(NEF-NP),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甲基莲心碱纳米粒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丙酮-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载NEF的PLGA载药纳米粒的处方工艺。结果优化的最佳处方工艺为:PLGA的浓度为20 mg.mL-1,NEF的投药量为3.3 mg,PVA浓度为1.0%,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为8∶1。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纳米粒平均包封率达(70.35±1.16)%,载药量(2.33±1.08)%,平均粒径为(213.5±2.7)nm。结论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NEF-PLGA纳米粒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载药量和较小的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莲心碱 纳米粒 制备 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球 被引量:12
3
作者 丁燕飞 姚瑶 陶昱斐 《中南药学》 CAS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球。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球,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所得微球的外形、粒度分布、包封率及释放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该法所制微球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度分布为80... 目的 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球。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球,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所得微球的外形、粒度分布、包封率及释放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该法所制微球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度分布为80~120 μm,包封率可达88%。结论 该成球方法重现性好,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试验表明所得布洛芬微球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溶剂扩散 微球 乙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吲哒帕胺缓释微球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博 阎志飞 +2 位作者 丁红 罗斌华 杜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制备吲哒帕胺缓释微球。方法以乙基纤维素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吲哒帕胺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了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所制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进行了考察。结... 目的制备吲哒帕胺缓释微球。方法以乙基纤维素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吲哒帕胺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了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所制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该法所制微球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度分布在80~200μm范围内的微球占总数的84.5%,载药量为36.8%,包封率为78.1%。结论该法可用于吲哒帕胺缓释微球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效制剂 正交试验 乳化溶剂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扩散-吸附法制备肺靶向ADM-PLGA微球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斌华 赵志娟 +2 位作者 丁红 阎志飞 赵智卉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8期88-89,106,共3页
目的制备阿霉素(ADM)-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特性。方法选用生物可降解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扩散-吸附法制备ADM-PLGA微球。结果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粒径范围在7~20μm,占90.07%,载药量为5.9... 目的制备阿霉素(ADM)-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特性。方法选用生物可降解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扩散-吸附法制备ADM-PLGA微球。结果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粒径范围在7~20μm,占90.07%,载药量为5.93%,包封率为38.3%。结论该法制备的微球粒径和载药量符合肺靶向ADM-PLGA微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PLGA 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群地平小丸的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姜嫣嫣 崔福德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4-407,共4页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和微粉硅胶为速释载体、EC和EudragitRSPO为阻滞剂制备了尼群地平的速释和缓释小丸。结果表明,当速释小丸中的尼群地平-HPMCP-微粉硅胶的比例达1∶2∶2以上时,溶出度迅速提高...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和微粉硅胶为速释载体、EC和EudragitRSPO为阻滞剂制备了尼群地平的速释和缓释小丸。结果表明,当速释小丸中的尼群地平-HPMCP-微粉硅胶的比例达1∶2∶2以上时,溶出度迅速提高;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速释和缓释小丸中药物结晶峰消失;所得小丸外观圆整,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内部较致密,无药物的块状结晶,说明小丸中药物以无定形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乳化溶剂扩散 球晶造粒技术 固体分散体 小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阿奇霉素缓释微球 被引量:1
7
作者 钱一鑫 高坤 +3 位作者 张伟 贾增荣 丁平田 何仲贵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8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制备阿奇霉素缓释微球并对其进行质量研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阿奇霉素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所制备微球的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度进行研究;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阿奇霉素在微球中的分... 目的制备阿奇霉素缓释微球并对其进行质量研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阿奇霉素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所制备微球的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度进行研究;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阿奇霉素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并对影响微球的形态、粒度分布、收率及其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累积释放度的处方和工艺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该法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流动性好;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微球中;微球粒径随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乙基纤维素用量的增大,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药物的释放明显减慢;随微粉硅胶比例的增加,微球的粒径明显增大,但药物的释放速率也增加;微球收率受架桥剂和不良溶剂的影响。结论该法制备的微球重现性好,简单易行,适用于制备乙基纤维素缓释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缓释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 阿奇霉素 乙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酮洛芬缓释微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岩 冀艳艳 +3 位作者 徐璐 朱澄云 韩国华 刘祥荣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2年第4期62-67,共6页
目的制备酮洛芬缓释微球,降低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酮洛芬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并对所制备微球的粒径分布、收率、包封率及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结果制备的微球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集中在20~80μm之间... 目的制备酮洛芬缓释微球,降低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酮洛芬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并对所制备微球的粒径分布、收率、包封率及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结果制备的微球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集中在20~80μm之间,收率为73.3%,包封率为91.0%。结论该微球制备工艺较简单,体外释放实验表明酮洛芬微球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 酮洛芬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酮洛芬肠溶微球 被引量:1
9
作者 冀艳艳 王中彦 +3 位作者 王岩 朱澄云 姜秀峰 孙超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3年第3期45-51,共7页
目的制备酮洛芬肠溶微球,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微球的载药量及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酮洛芬肠溶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及微球外观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优化处方,并以优化处方制... 目的制备酮洛芬肠溶微球,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微球的载药量及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酮洛芬肠溶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及微球外观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优化处方,并以优化处方制备的微球进行体外溶出实验。结果最优处方下制得微球外观圆整,粒径较均匀,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25.86%和45.09%,酮洛芬肠溶微球在人工胃液中2h释药百分率低于10%,在人工肠液中70min释放可达90%。结论该法制备工艺简单,可得到球形度好、粒径分布均匀的酮洛芬肠溶微球,并且微球在人工胃液中释放较少,在人工肠液中释放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洛芬 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 羟丙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罗红霉素肠溶微球及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贺颖 冯丽莉 +1 位作者 陶安进 崔福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5,128,共6页
目的罗红霉素肠溶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方法应用肠溶高分子材料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一步制备罗红霉素肠溶微球。对影响微球形态、粒度分布、收率及其在 0 . 1mol·L-1盐酸溶液和 pH 6 8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累积释放度的处方因... 目的罗红霉素肠溶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方法应用肠溶高分子材料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一步制备罗红霉素肠溶微球。对影响微球形态、粒度分布、收率及其在 0 . 1mol·L-1盐酸溶液和 pH 6 8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累积释放度的处方因素、制备条件和溶剂系统进行了考察。应用X 射线粉末衍射实验考察了药物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结果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微球粒径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微球收率随架桥剂用量减少 ,良溶剂用量增加而增加 ;并且受到不良溶剂中乳化剂种类的影响。药物在 0 . 1mol·L-1盐酸溶液中的释放速率随肠溶材料HP- 5 5用量增加显著降低。当HP- 5 5与药物质量比大于 5时 ,药物在 0 . 1mol·L-1盐酸溶液中释放小于 5 % (w) ,同时在pH 6 . 8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迅速释放。X- 射线粉末衍射结果显示 ,微球中药物已被高度分散 ,形成固体分散体。结论乳化溶剂扩散法适用于制备具有固体分散体结构的肠溶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HP-55 肠溶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叶黄素缓释微球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石 邹梅娟 +3 位作者 徐彩红 万丽萍 王翔宇 程刚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9年第5期391-397,共7页
目的制备叶黄素缓释微球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叶黄素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叶黄素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并对所制备微球的粒径分布、... 目的制备叶黄素缓释微球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叶黄素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叶黄素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并对所制备微球的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度进行研究。结果该法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在60~100μm内的微球占88.5%;包封率可达(82.1±2.3)%;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微球中。结论该法制备的微球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易行,适合于制备包封率较高的叶黄素缓释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叶黄素 缓释微球 乙基纤维素 乳化溶剂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洁 王菊 +3 位作者 冯年平 赵继会 于燕燕 谭蓉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45-348,369,共5页
目的:优化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冬凌草甲素在有机相中的浓度、载体在有机相中的浓度和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利用率为考察指... 目的:优化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冬凌草甲素在有机相中的浓度、载体在有机相中的浓度和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利用率为考察指标,根据星点设计原理进行实验安排,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化的最佳因素范围为药物浓度X1:0.5—0.8mg/mL;载体浓度X2:1.6~2.6mg/mL;水油比X3:1~1.5。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98.5nm,包封率为(28.86±0.93)%,载药量为(8.23±0.3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工艺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纳米粒 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 星点设计-效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硫酸特布他林微囊的处方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燕飞 姚瑶 +1 位作者 陶昱斐 郭俐麟 《中南药学》 CAS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制备硫酸特布他林(TBS)缓释微囊。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并用均匀设计优化处方,以微囊外观、粒度分布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硫酸特布他林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TBS微囊,外形圆整光滑,分布均匀,... 目的制备硫酸特布他林(TBS)缓释微囊。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并用均匀设计优化处方,以微囊外观、粒度分布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硫酸特布他林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TBS微囊,外形圆整光滑,分布均匀,不粘连,平均粒径为40-50μm,包封率达91.2%,8h体外释放百分率为82.3%。结论优化条件下可制备外观较好、包封率高的TBS微囊,且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溶剂扩散 均匀设计 硫酸特布他林 缓释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缓释微球的制备及高效液相法测定的含量及包封率
14
作者 陈烨 贾琳 +3 位作者 包玉梅 李文军 付远鹏 王洋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建立替硝唑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微球的含量和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替硝唑缓释微球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硝唑缓释微球的含量及包封率,色谱条件:色谱柱为迪马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 目的:建立替硝唑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微球的含量和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替硝唑缓释微球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硝唑缓释微球的含量及包封率,色谱条件:色谱柱为迪马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20∶10∶70),检测波长为317 nm.结果:替硝唑浓度在99.19μg/mL~148.7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为0.999 8.精密度试验RSD为0.94%,回收率为100.3%.结论:该制备和测定方法可用于替硝唑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含量和包封率的测定,且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缓释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黄素微球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梦范 张丹丹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0年第5期625-630,共6页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来制备姜黄素微球。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处方工艺。最佳处方及工艺条件:乙基纤维素与姜黄素的质量比为20.04∶1,吐温80用量为21.68 mg/mL,转速为600 r/min,搅拌时间为30 ...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来制备姜黄素微球。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处方工艺。最佳处方及工艺条件:乙基纤维素与姜黄素的质量比为20.04∶1,吐温80用量为21.68 mg/mL,转速为600 r/min,搅拌时间为30 min以及水相和油相体积比为1.47∶1。此条件下制备的姜黄素微球外形圆整,释放平稳,包封率高达93.66%,且制备工艺简单,效应面法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 星点设计效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喹酮聚乳酸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月新 谭牛仔 +1 位作者 田育望 杜方麓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吡喹酮聚乳酸纳米粒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聚乳酸和吡喹酮原料药药物的投料比、PVA浓度、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和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 目的探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吡喹酮聚乳酸纳米粒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聚乳酸和吡喹酮原料药药物的投料比、PVA浓度、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和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作条件为:聚乳酸与吡喹酮药物的投料比10∶1,水相和有机相比为10∶1,PVA浓度选择0.5%,搅拌速度600 r.min-1。所得纳米粒包封率为(46.74%±0.47%),收率为(49.30%±1.85%)。结论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可用于吡喹酮纳米粒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聚乳酸 纳米粒 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佘佐彦 柯学 +2 位作者 平其能 许伯慧 陈莉俐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应用纳米混悬剂提高难溶性药物灯盏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工艺制备了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所得纳米混悬剂PCS粒径为(293 .11±55 .86) nm,Zeta电位为(27 .5±4 .9) mV;建立以超滤法测定灯盏花素纳... 目的应用纳米混悬剂提高难溶性药物灯盏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工艺制备了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所得纳米混悬剂PCS粒径为(293 .11±55 .86) nm,Zeta电位为(27 .5±4 .9) mV;建立以超滤法测定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溶解度和溶出度的方法,并以该法进行了灯盏花素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考察。结果纳米混悬剂显著提高了灯盏花素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进行了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及粗混悬剂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纳米混悬剂显著提高了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延长了其作用时间,其大鼠灌胃绝对生物利用度从(1 .3±0 .9) %提高到(14 .4±3 .7) %,MRT从(4 .1±1 .4) h延长到(8 .6±1 .8) h。结论纳米混悬剂的肠道转运行为是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纳米混悬剂 自乳化溶剂扩散 溶解度 溶出度 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雅洁 王琪 +2 位作者 李仙义 丛龙波 袁海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以难溶性药物五味子总木脂素为模型药物研究中药有效部位肠溶纳米粒的释药性质。方法: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透射电镜考察肠溶纳米粒的形态,HPLC测定药物的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制得的纳米... 目的:以难溶性药物五味子总木脂素为模型药物研究中药有效部位肠溶纳米粒的释药性质。方法: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透射电镜考察肠溶纳米粒的形态,HPLC测定药物的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均呈圆球形,大小均一,五味子甲素和酯甲的包封率均在90%以上,并在pH 7.2含0.5%吐温-80的20%乙醇溶液中释放达到70%以上。结论: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体外释药良好,能达到良好肠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总水脂素 肠溶纳米粒 改良乳化-溶剂扩散 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晶造粒技术在药剂学粒子设计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明世 崔福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介绍球晶造粒技术在药剂学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作者实际研究工作 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球晶造粒技术用于粒子设计的方法及原理,综述近20年来球晶造粒技术的发展概况。结果与 结论该技术... 目的介绍球晶造粒技术在药剂学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作者实际研究工作 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球晶造粒技术用于粒子设计的方法及原理,综述近20年来球晶造粒技术的发展概况。结果与 结论该技术可明显改善药物的粉体性质,并可根据不同高分子的性质制备多种功能性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晶造粒技术 药剂学 粒子设计 乳化溶剂扩散 氨茶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胃漂浮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晓芳 洪慧 何琳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3-15,18,共4页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胃内滞留漂浮微球。方法 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一溶剂扩散技术制备阿司匹林微球,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体外漂浮性能,包封率,栽药量,释放度等理化性能进行考察。结果 该法所制微球形...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胃内滞留漂浮微球。方法 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一溶剂扩散技术制备阿司匹林微球,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体外漂浮性能,包封率,栽药量,释放度等理化性能进行考察。结果 该法所制微球形态圆整,大小较均匀,粒径范围45~200μm,栽药量为32%,包封率为20.5%,体外12h漂浮率为37.6%。结论 本微球制备工艺较简单,重现性好。体外呈现较好的漂浮性能与缓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胃漂浮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 乙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