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改善预后的作用分析
1
作者 范小明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1期155-157,163,共4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建瓯市东游中心卫生院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收治高血压患者88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排序1~88例,奇数序列常规治疗(对照组),偶数序列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 目的: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建瓯市东游中心卫生院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收治高血压患者88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排序1~88例,奇数序列常规治疗(对照组),偶数序列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4、白介素-12、干扰素-γ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两组白介素-4、白介素-12、干扰素-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G、TC以及LDL-C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TG、TC以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性假性血友因子抗原、一氧化氮、内皮素-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血管性假性血友因子抗原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晕、心悸、胸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调节血脂以及炎性反应水平,提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氨氯地平 高血压 不良反应 预后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布鲁菌病患者康复效果及改善预后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吕松青 单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88-0191,共4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精细化护理对布鲁氏菌病患者康复效果及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收治的80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精细化护理)和B组(常规护理)各40例。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精细化护理对布鲁氏菌病患者康复效果及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收治的80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精细化护理)和B组(常规护理)各40例。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下降,且A组下降更明显(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后A组在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六大方面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A组的总满意度高于B组(97.5% vs 77.5%),x2=4.961,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在布鲁氏菌病治疗中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与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布鲁菌病 康复效果 预后改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在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李春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通过分析剖宫产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对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300例同期住院的剖宫产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执行尽早下床活动,对照组维持常规床rest。通过对比两组产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并发症发... 通过分析剖宫产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对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300例同期住院的剖宫产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执行尽早下床活动,对照组维持常规床rest。通过对比两组产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时间(26.49±6.38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5.27±10.26h)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30.25±11.57h)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产妇尽早下床活动能有效提高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产妇 尽早下床活动 并发症 预后改善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4
作者 毛家亮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第6期12-13,共2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最后,因心脏扩大,收缩乏力,不能正常承担输送血液来满足机体需要所导致的一种病理综合征,也称为心功能不全。10多年前,慢性心力衰竭还让医学界束手无策,现如今,已不再是让人生畏的不治之症,我们可以通过多...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最后,因心脏扩大,收缩乏力,不能正常承担输送血液来满足机体需要所导致的一种病理综合征,也称为心功能不全。10多年前,慢性心力衰竭还让医学界束手无策,现如今,已不再是让人生畏的不治之症,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医疗手段,使慢性心力衰竭可防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机体需要 医疗手段 心脏扩大 慢性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疾病 改善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后快速降温将改善预后
5
作者 苗俊梅 《国外医学情报》 1999年第1期49-49,共1页
达拉斯1998年12月讯:根据Stroke杂志发表的研究报道,中风后24小时内体温异常升高将增加死亡的危险。另一研究也证实,中风后立即降低体温可降低死亡率。西班牙的研究者对260例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在中风发生后体温立即升高时脑损伤和... 达拉斯1998年12月讯:根据Stroke杂志发表的研究报道,中风后24小时内体温异常升高将增加死亡的危险。另一研究也证实,中风后立即降低体温可降低死亡率。西班牙的研究者对260例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在中风发生后体温立即升高时脑损伤和高体温之间的关系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 死亡率 脑损伤 高体温 低体温 西班牙 改善预后 病人 快速降温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的保护及改善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博 梁宇强 陈杰山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66-68,75,共4页
目的评定参附注射液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的临床保护及改善效果。方法本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80例,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和抗休克治疗,如补给... 目的评定参附注射液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的临床保护及改善效果。方法本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80例,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和抗休克治疗,如补给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节血管收缩功能,液体复苏及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尽早使用抗生素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检测指标(血压,排尿,精神状况,血管收缩情况等)改善情况及记录对比血流动量学检测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血乳酸(Lac)等及治疗前(T0)和治疗后24h(T1),48h(T2),72h(T3)的肝肾功能指标(包括AST,ALT,TBA,BUN,Cr)。结果在感染性休克治疗后研究组的CI,ITBVI,SVRI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肝肾功能水平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乳糖较对照组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基本检测指标恢复情况也强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的使用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临床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肝肾功能障碍及调节患者基本指标和血流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感染性休克 脏器功能 预后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预后的改善作用
7
作者 汪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17-020,共4页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56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并...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56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 预后改善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结合肢体沟通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改善作用分析
8
作者 许彦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旨在观察并分析“综合护理+肢体沟通”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响,尤其是对其预后的多方改善。方法 从2022年8月起筛选病例样本,至2024年8月共纳入支原体肺炎患儿88例,组织患儿家长抽签以随机分2组,开展不同护理工作。各自了解患儿护理依... 旨在观察并分析“综合护理+肢体沟通”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响,尤其是对其预后的多方改善。方法 从2022年8月起筛选病例样本,至2024年8月共纳入支原体肺炎患儿88例,组织患儿家长抽签以随机分2组,开展不同护理工作。各自了解患儿护理依从程度,对比说明对照组(n=44/常规护理)在情绪状态、躯体症状上与对观察组(n=44/综合护理+肢体沟通)的区别,持续关注患儿生活质量并辅以特定量表调查。结果 2护理依从率的组间差异值p<0.05且观察组更高;不良情绪(CMFS和SCARED)方面,护理后的组间p均<0.05,其中观察组分数较低;以咳嗽为代表的多项症状评分仅于护理后出现了组间差异p均<0.05,观察组更低;整体健康等多维度SF-36量表分也表现为护理后p均<0.05,观察组更高。结论 综合护理与肢体沟通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依从程度,同样有助于改善其躯体及心理状态,乃至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肢体沟通 支原体肺炎患儿 预后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学发展之路规范为本、精准诊疗、全程管理、改善预后——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
9
作者 宋坤 袁增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4年第18期6-6,共1页
8月22—25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知名妇科肿瘤专家,以“规范为本、精准诊疗、全程管理、改... 8月22—25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知名妇科肿瘤专家,以“规范为本、精准诊疗、全程管理、改善预后”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妇科肿瘤学 改善预后 精准诊疗 山东省医学会 全程管理 学术会议 济南
原文传递
心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王美玲 付建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为评估心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心肺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心肺功能训练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为评估心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心肺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心肺功能训练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两组均进行肺功能测试,包括FEV1、FVC等指标,并评估心脏功能、运动耐量和营养状态。结果 观察组在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心电图QT间期、6分钟步行测试距离、最大氧摄取量、血乳酸浓度、肌酸激酶、体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血红蛋白等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结论 心肺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预后改善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治疗在肝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分析
11
作者 雷远锋 陶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51-054,共4页
针对于发病肝衰竭对象予以人工肝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和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 2020年4月-2023年12月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衰竭任意选出患者80例临床资料均自愿配合实验开展,分组以随机数表法为执行标准,积极参与到对照组中... 针对于发病肝衰竭对象予以人工肝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和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 2020年4月-2023年12月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衰竭任意选出患者80例临床资料均自愿配合实验开展,分组以随机数表法为执行标准,积极参与到对照组中的40例对象运用临床常规方法对病情加以控制,而积极参与到观察组中的另外40例对象则介入人工肝支持治疗方法控制病情进展,展开对两种治疗方法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未经治疗影响时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受不同治疗方案管理后观察组内PT、血氨等指标水平检出结果展示更低(P<0.05)。经对观察对象住院时间、持续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等临床指标数据展开比较时,观察组内所获结果展示更低(P<0.05)。经展开对两种治疗方案效果对比,观察组所呈现的治疗效果更高(P<0.05)。在对因治疗引发的乏力、腹胀等不良反应比较中,观察组内所获结果表现更低(P<0.05)。结论 予以肝衰竭看诊对象人工肝支持方法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可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也能帮助改善患者各种身体不适,尽快恢复其正常生活,促进病情康复,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治疗 肝衰竭 临床应用价值 改善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化叙事护理联合合理信念替代疗法对心绞痛患者预后改善的研究
12
作者 张细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对心绞痛患者应用外化叙事护理联合合理信念替代疗法的价值。方法将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内于本院就诊的82例心绞痛患者以区组随机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外化叙事护理联合合理信念替代疗法,... 目的分析对心绞痛患者应用外化叙事护理联合合理信念替代疗法的价值。方法将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内于本院就诊的82例心绞痛患者以区组随机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外化叙事护理联合合理信念替代疗法,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等预后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HHI希望水平(Herth Hope Index Scale,HHI)、CH-BMS健康信念评分(Champion,CH-BMS)、HPLP-Ⅱ健康行为评分(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Ⅱ,HPLP-Ⅱ)、SAQ心绞痛生活质量(Seattle angina scale,SAQ)、CNSHQ护理满意效果评分(Cancer Nurses′satisfaction with behavioral effects,CNSHQ)。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疼痛持续时间更短、硝酸甘油用量更低,同时希望水平、心理信念评分、健康行为等指标更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化叙事护理联合合理信念替代疗法可引导患者树立健康意识、增加治疗信心,促使健康行为习惯养成,最终实现改善心绞痛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叙事护理 合理信念替代疗法 心绞痛 预后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瑞霞 邓娟 +2 位作者 位翠芬 陈丽英 余俊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7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其中对...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血糖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基本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血糖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干预前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而基本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水平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提升,其中研究组提升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血糖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提升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糖尿病患者 术后并发症 改善预后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预后改善所发挥的作用评价
14
作者 纪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99-0102,共4页
研究心血管病病人在接受干预后,其健康行为、情绪管理和生命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方法 将高龄冠心病病人8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通过对两个病人的健康行为、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评估,运用规范化的评定手段对两个病人进行... 研究心血管病病人在接受干预后,其健康行为、情绪管理和生命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方法 将高龄冠心病病人8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通过对两个病人的健康行为、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评估,运用规范化的评定手段对两个病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 药物知识掌握程度、营养平衡、作息规律、适量锻炼、情绪调节和自我监控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缓解抑郁和焦虑方面,两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在生活品质评估中,试验组在生理功能、心理幸福、疼痛控制、心理健康、情绪沟通、社会参与、精力水平及总体健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P<0.001)。结论 对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一护理模式不仅可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加强患者的心理调适,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心血管病 预后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善预后为目标的心房颤动综合管理
15
作者 李梦梦 郭雪原 马长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引言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诸如心力衰竭、卒中及猝死的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房颤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该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 引言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诸如心力衰竭、卒中及猝死的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房颤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该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可以说,房颤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主战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健康水平 心血管领域 心房颤动 社会经济发展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猝死 改善预后
原文传递
影像组学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谢东 何聪 +5 位作者 俞金娜 蒋晗 邱勇钢 傅林峰 孔玲婷 徐宏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253-1257,共5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肺癌均位居前列[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20%[2]。肺癌的治疗有...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肺癌均位居前列[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20%[2]。肺癌的治疗有较多困难,考虑到患者变异性和肿瘤异质性,个性化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癌症研究机构 肿瘤异质性 改善预后 疗效和预后 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贫血指南解读 被引量:30
17
作者 陈楠 李娅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2001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的肾脏疾病与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DOQI)颁布了慢性肾脏病(CKD)贫血治疗指南、2004年发布了欧洲最佳实践指南(EBPGs)、2006年及2007年K/DOQI对指南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之后2003年成立的改善全球肾脏病... 2001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的肾脏疾病与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DOQI)颁布了慢性肾脏病(CKD)贫血治疗指南、2004年发布了欧洲最佳实践指南(EBPGs)、2006年及2007年K/DOQI对指南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之后2003年成立的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颁布了2012年CKD贫血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在建立过程中遵循明确的证据审查和评价体系,对伴贫血或有贫血风险的CKD患者[非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受者和儿童]提供临床指导、诊断、评价和管理策略。指南包含CKD贫血的诊断和评估、使用药物治疗(铁剂、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和其他药物)及输注红细胞治疗贫血等。指南建议是基于相关试验的系统评价,每个章节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法。根据分级推荐的评估方法(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每一条推荐建议按照强度分为1级(我们推荐)、2级(我们建议)和未分级;根据相关支持证据的质量高、中、低、很低分为A、B、C和D级。本文将对上述指南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作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 贫血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临床实践指南:肾小球肾炎 被引量:75
18
作者 李世军(译) 刘志红(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0-267,共8页
目前,在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最常见的病因仍然是肾小球肾炎,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是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的重点之一。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正式发布了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促进执业医师对肾小球肾炎的规范治疗。本指南... 目前,在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最常见的病因仍然是肾小球肾炎,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是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的重点之一。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正式发布了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促进执业医师对肾小球肾炎的规范治疗。本指南包括的肾小球疾病有: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儿童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特发性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过敏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寡免疫复合物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抗肾小球基膜肾炎。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是基于系统回顾及相关的临床试验证据。循证证据的质量与等级的评估采用分级推荐的评估方法。指南还讨论了上述肾小球肾炎治疗目前循证证据的不足与局限,并对将来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期刊登了该指南的译文,希望借此帮助大家了解KDIGO指南,并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它进行观察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 临床实践指南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联合常规疗法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超凡 张璐瑶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1期2057-2060,共4页
脓毒症为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是全球危重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危及生命。近年来西医着力于控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发展及给予器官支持治疗,但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依然偏高,预后较差。中医早期在脓毒症... 脓毒症为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是全球危重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危及生命。近年来西医着力于控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发展及给予器官支持治疗,但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依然偏高,预后较差。中医早期在脓毒症治疗应用中停留在单用"一法、一方、一药"上,临床效果局限。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综合、系统地应用于临床,协同优化脓毒症的治疗。多项研究证实,在西医脓毒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足三里,能显著控制炎症发展、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预防器官功能损害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脓毒症 中西医结合 改善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指南上海市调查问卷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晓农 陈孜瑾 +9 位作者 郝传明 袁伟杰 倪兆慧 叶志斌 丁小强 何立群 张金元 张芸 梅长林 陈楠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34-739,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54所医院肾脏内科医师对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和肾脏疾病患者生存质量(KDOQI)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指南的认同程度和目前临床实践情况。方法采取CKD-MBD调查问卷形式,分别给上海市具有独立肾脏内科... 目的调查上海市54所医院肾脏内科医师对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和肾脏疾病患者生存质量(KDOQI)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指南的认同程度和目前临床实践情况。方法采取CKD-MBD调查问卷形式,分别给上海市具有独立肾脏内科的54所综合性医院发放CKD-MBD调查问卷科室版54份和医师版261份。结果 CKD-MBD科室版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100.0%,医师版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84.7%。22.2%的医院根据KDOQI指南治疗透析患者的CKD-MBD,20.4%的医院根据KDIGO指南,57.4%的医院同时结合两种指南。55.6%的医院认为指南执行顺利,三级医院指南执行顺利的比例显著高于二级医院(P<0.05)。几乎所有医院均开展血液生化检查,42.6%的医院开展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检测,53.7%开展冠状动脉CT和腹部X线摄片检查,仅有18.5%的医院开展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检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正常血磷(0.80~1.78mmol/L)患者占39.6%,血钙2.10~2.54mmol/L占53.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150~300pg/mL者占34.1%,三级医院生化指标正常的患者比例高于二级医院。行透析治疗的高磷血症患者中,92.6%的医院选择碳酸钙;38.9%的医院选择应用外科手术治疗严重的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结论目前上海市各医院肾脏内科医师主要根据KDOQI和KDIGO指南指导临床实践。CKD-MBD各指标的检测在三级医院中开展较好,bALP、25(OH)D3的检测和血管钙化检测仍存不足。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发生率高,对其治疗尚缺乏有效的磷结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问卷调查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