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解决收入不均衡问题研究
1
作者 张新昌 皮映良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革分配制度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探讨了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和来源、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的尺度与标准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设想等,处处彰显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深入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分配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不均衡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向达 王询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4,共5页
文章分析比较了现代西方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凯恩斯是用收入分配来调节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新剑桥学派把经济增长情况下,分配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因素作为重点;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新剑桥学派 西方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与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的内在联系——一个基于跨期最优选择模型的讨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峰 刘晓光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8,共6页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个体跨期最优选择模型说明了后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的内在联系。我们发现,尽管后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只有资本家阶级的储蓄率才对资本利润率发生影响,而资本的边际产出对资本利润率不发...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个体跨期最优选择模型说明了后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的内在联系。我们发现,尽管后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只有资本家阶级的储蓄率才对资本利润率发生影响,而资本的边际产出对资本利润率不发生作用,但是当放松资本家阶级储蓄率外生的限制后,资本品的利润率既与资本家阶级的储蓄率保持特定关系,同时在数值上也由资本的边际产出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后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又 跨期选择模型 资本利润率 边际产出 储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灿明 赵兴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
2011年10月15~16日,“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湖北财政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课题组... 2011年10月15~16日,“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湖北财政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课题组共同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收入分配理论 研讨会综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政策 发展研究中心 收入分配秩序 大学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创新、趋势及对策:党的十七大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嗣明 王敏 郭晶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秩序紊乱、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创新是:"四个提高"和"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分...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秩序紊乱、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创新是:"四个提高"和"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在这一新政策的调节下,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将是:收入差距得到控制但还会持续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将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将有所提高,但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提高;收入分配秩序将有所改善,但规制难度较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逐步形成。为此当下我国收入分配的对策应是:持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让市场"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大力完善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制度;让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维护公正,兼顾公平,高端调低,低端托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 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 背景 创新 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扬弃——兼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浩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51,共5页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者都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过系统的阐释,其中有科学的成分,也有非科学的成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来鉴别和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者都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过系统的阐释,其中有科学的成分,也有非科学的成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来鉴别和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些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收入分配理论及实践探究——兼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被引量:4
7
作者 恩佳 李鹏飞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6,109-111,共11页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更需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难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利益范围广、程度深、是关键性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立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更需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难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利益范围广、程度深、是关键性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相关论断,回顾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重要调整,对新时代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三次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问题,兼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及下一步有效减贫路径。认真领会新时代收入分配思想,继续推进扶贫减贫,健全完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合理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新时代 政府和市场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初次收入分配理论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乔榛 杜秋颖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5,共5页
1990年代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承载着人们对民生的更多期待,因此,在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或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考量政府政策的重要... 1990年代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承载着人们对民生的更多期待,因此,在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或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考量政府政策的重要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不仅需要探索具体实现的途径,而且还需要弄清楚决定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收入分配理论 劳动收入占比 劳动者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6,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改革开放前是重"公平"的单一按劳分配阶段,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重"效率"的"多元"分配阶...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改革开放前是重"公平"的单一按劳分配阶段,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重"效率"的"多元"分配阶段以及"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分配阶段。每一阶段对经典收入分配理论都有重要突破和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带来的经验启示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精神实质;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切实联系中国的实际;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历史进程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现实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5-100,共6页
无论是从西方经济理论自身的演变来看 ,还是从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合理回归与相互融合来看 ,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都愈来愈受到关注。而在收入分配研究中又表现出两大鲜明的特点 :一个是对非收入因素的关注 ,另一个是对社会最底层成员的关... 无论是从西方经济理论自身的演变来看 ,还是从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合理回归与相互融合来看 ,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都愈来愈受到关注。而在收入分配研究中又表现出两大鲜明的特点 :一个是对非收入因素的关注 ,另一个是对社会最底层成员的关注。作者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并提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自由 权利 能力 中国 收入分配 收入因素 社会最底层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新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敏 李茜 刘嗣明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9-12,共4页
十七大在继承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新的贡献。归纳起来,可表述为"三个首次",即: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q... 十七大在继承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新的贡献。归纳起来,可表述为"三个首次",即: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次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新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利益关系: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合理内核及其借鉴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秀贞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2-75,共4页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合理内核突出表现在:公平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实现公平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实现公平的充分条件。这给我国协调利益关系提供了借鉴:解决利益关系不和谐问题,首先要确定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合理内核突出表现在:公平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实现公平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实现公平的充分条件。这给我国协调利益关系提供了借鉴:解决利益关系不和谐问题,首先要确定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要以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为保障,以提高经济效率、加快发展为核心,为利益关系和谐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公平正义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经济学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三次转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玉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9-55,共7页
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三次转型的梳理,反映出这一理论的历史变迁。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已经从经济学领域向其他领域深化和展开。这三次转型对解决我国当前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矛盾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西方经济学 转型 个人收入分配 经济学理论 历史变迁 借鉴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理论的比较分析:马克思与新古典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素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马克思分配理论和新古典分配理论虽然都论述了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分配形式,但在研究视角、价值基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的分配理论,才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理论来源。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 新古典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联飞 《决策咨询》 2013年第1期38-42,共5页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将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不良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对分配的性质进行了科学的阐明,并且对收入分配的对象和原则也进行了深刻系统的论述...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将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不良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对分配的性质进行了科学的阐明,并且对收入分配的对象和原则也进行了深刻系统的论述。本文依据马克思收入分配的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相关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差距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与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娟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3期27-30,共4页
收入分配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古典、新古典的收入分配研究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基础之基础。价值理论决定了收入分配理论,本文主要从古典、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入手,比较了其收入分配理论的不同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古典 新古典 收入分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基于库兹涅茨“倒U假说”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雅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2-76,共5页
产业结构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必要途径,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需要理论研究和现实情况的统筹分析。本文以"倒U假说"为起点梳理国内外收入分配的研... 产业结构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必要途径,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需要理论研究和现实情况的统筹分析。本文以"倒U假说"为起点梳理国内外收入分配的研究理论,在整合其理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乡差异的历史问题和深化改革的现实挑战,提出在我国特殊环境下加快产业机构和分配改革步伐,加强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社会分配问题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收入分配理论 “倒U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国民收入分配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同明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从分析凯恩斯及其继承者——凯恩斯主义者(即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切入,批判地吸取其合理成份,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及其对消费倾向、储蓄倾向、投资需求、社会总需求所产生的... 从分析凯恩斯及其继承者——凯恩斯主义者(即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切入,批判地吸取其合理成份,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及其对消费倾向、储蓄倾向、投资需求、社会总需求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我国目前国民收入中的工资和利润、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国民收入合理性标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和改革分配制度的难点及对策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系列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国民收入分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在微观企业的实现机制
19
作者 叶海 丁乐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1-36,共6页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涉及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目标及实现路径等问题。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我们收入分配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通过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涉及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目标及实现路径等问题。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我们收入分配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通过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在微观企业的实现机制,以期对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设计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 微观收入分配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与时俱进
20
作者 刘奇 周晓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2-14,43,共4页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毛泽东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坚决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在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江泽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毛泽东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坚决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在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江泽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新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收入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