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精准治疗在闭合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何忠良 徐卫华 +3 位作者 辛顺心 陈国兴 何雪明 王磊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总结和评估个体化精准治疗在闭合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中的处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B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7例。研究对象均... 目的:总结和评估个体化精准治疗在闭合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中的处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B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7例。研究对象均经充分前期准备和多学科讨论,根据BPF的部位和大小应用个体化精准治疗进行闭合处理,其中小瘘周围型应用外科精准注胶法将生物胶注射到瘘道内闭合,中瘘中间型应用外科套线法联合内镜单向活瓣等闭合,大瘘中央型应用外科改良手术修补联合内镜心脏封堵器等闭合。分析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57例研究对象均完成个体化精准治疗,无住院死亡;术后4例(7.0%)无效,3例(5.3%)部分缓解;50例(87.7%)临床症状缓解;2例(3.5%)并发吸入性肺炎,2例(3.5%)并发皮下积血,3例(5.3%)并发切口感染,均经治疗好转。17例小瘘的患者经治疗闭合成功16例,1例无效。25例中瘘的患者经治疗闭合成功23例,无效1例,部分缓解1例。15例大瘘的患者经治疗闭合成功11例,无效2例,部分缓解2例。结论:肺癌切除术后BPF应用个体化精准治疗进行闭合,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肺肿瘤 治疗应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多学科会诊模式下胸腔镜肺癌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
2
作者 许丽君 伍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总结1例多学科会诊模式下胸腔镜肺癌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推进全病程的综合管理;规范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做好风险防控护理;多措并举赋“心”能,精准施策疏情绪;优化气道管理,施行序贯式的... 总结1例多学科会诊模式下胸腔镜肺癌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推进全病程的综合管理;规范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做好风险防控护理;多措并举赋“心”能,精准施策疏情绪;优化气道管理,施行序贯式的肺康复训练;重视营养评估,改善营养状况。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住院第146 d,医护人员为患者拔除气切导管。住院第168 d,患者出院。经过1年的定期随访,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胸膜瘘 肺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心包纵隔内关闭支气管残端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胸膜瘘1例
3
作者 张科平 杨娟 +1 位作者 向军 贾科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924-92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167 cm,58 kg。因“反复咯血20+年,加重10^(+)d”于2019年1月7日入住我院心胸外科。入院前患者反复发作咯血,量多,最多一次达500 ml左右,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无发热。患者既往有粉尘接触史、吸烟史和结核病... 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167 cm,58 kg。因“反复咯血20+年,加重10^(+)d”于2019年1月7日入住我院心胸外科。入院前患者反复发作咯血,量多,最多一次达500 ml左右,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无发热。患者既往有粉尘接触史、吸烟史和结核病史,无饮酒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例,自患病以来体质量下降5 kg。查体提示贫血貌,左侧胸壁略塌陷,左肺呼吸音明显降低,心尖搏动位于左侧锁骨中线外侧2 cm,心前区无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肺呼吸音 支气管残端 锁骨中线 心尖搏动 心胸外科 结核病史 左侧胸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肺移植术后继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
4
作者 孙燕燕 李哲 +1 位作者 郑媛媛 吴婷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总结1例自体肺移植术后继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患者自体肺移植术后极易出现支气管胸膜瘘严重并发症,缺乏循证护理方案等问题,术前开展支气管胸膜瘘高风险筛查并组建多学科小组;术后继发支气管胸膜瘘实施早期预警;制订目... 总结1例自体肺移植术后继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患者自体肺移植术后极易出现支气管胸膜瘘严重并发症,缺乏循证护理方案等问题,术前开展支气管胸膜瘘高风险筛查并组建多学科小组;术后继发支气管胸膜瘘实施早期预警;制订目标性气道管理计划、精准控制血糖波动范围,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综合化营养管理等一系列围手术期护理;实施个性化心理支持与疏导。经过29 d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肺移植 支气管胸膜瘘 危重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胸膜瘘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李艳春 李晓冰 +5 位作者 丁小龙 殷美攀 马耀臻 李春霞 韩新巍 吴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72例确诊BPF患者进行持续负压引流(CNPD)或气道内支架封堵联合CNPD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介入治疗5~7 d后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72例确诊BPF患者进行持续负压引流(CNPD)或气道内支架封堵联合CNPD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介入治疗5~7 d后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显著下降,166例(96.5%)患者引流成功。介入治疗后1个月,患者肺容积显著增加。介入治疗中位临床愈合时间为9个月(95%CI=6.18~11.83)。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显示,诊断时间(HR=0.53,95%CI=0.38~0.74,P<0.01)和瘘口大小(HR=0.74,95%CI=0.55~0.99,P=0.04)与临床愈合显著相关。结论CNPD或气道内支架封堵联合CNPD治疗BPF具有操作精准、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胸膜瘘 支架 引流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内镜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玉丰 石锦辉 +1 位作者 李淼 崔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支气管胸膜瘘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因病理性原因而形成的异常通道,发生在结核病基础之上的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发病率及病死率更高,治疗也更加棘手。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而部分患者因处于肿瘤晚期... 支气管胸膜瘘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因病理性原因而形成的异常通道,发生在结核病基础之上的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发病率及病死率更高,治疗也更加棘手。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而部分患者因处于肿瘤晚期,合并严重感染等原因难以耐受手术。介入治疗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为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患者可通过介入治疗实现改善全身状况从而能够耐受手术。随着介入手段的逐步成熟以及各种生物制剂、医疗器材的涌现,内镜下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实际当中,目前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内镜介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封堵剂、封堵器、间充质干细胞等。相信通过内镜介入治疗技术和相关器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支气管胸膜瘘 结核病 封堵剂 封堵器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行游离肌皮瓣填塞术的护理
7
作者 张倩 何英 +2 位作者 石文莉 杨丹 杨丽黎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2期65-67,71,共4页
总结1例游离双侧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填塞治疗巨大支气管胸膜瘘合并慢性难治性脓胸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提高患者体位依从性并保证游离肌皮瓣血液运行;使用改良电磁波治疗器局部保温预防血管痉挛;全面动态的游离肌皮瓣血液运行监测... 总结1例游离双侧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填塞治疗巨大支气管胸膜瘘合并慢性难治性脓胸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提高患者体位依从性并保证游离肌皮瓣血液运行;使用改良电磁波治疗器局部保温预防血管痉挛;全面动态的游离肌皮瓣血液运行监测以预防动静脉危象;精准化的液体容量管理;加强呼吸道管理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于术后第10天顺利出院。6个月后患者门诊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慢性脓胸 游离肌皮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镜介入治疗肺部手术后发生的支气管胸膜瘘的回顾性分析
8
作者 霍小森 李媛 +5 位作者 董延妍 边灵杰 安鹏 邹珩 李磊 王洪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 气管镜介入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及可重复性的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手术后发生的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临床特征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为BP... 背景与目的 气管镜介入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及可重复性的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手术后发生的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临床特征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为BPF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病中心诊治的BPF患者64例,总结BPF发生部位及瘘口特点,并采用气管镜介入治疗。对瘘口较小者(≤5mm)进行黏膜下注射聚桂醇及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生物蛋白胶或硅胶假体封堵相结合治疗;对瘘口较大者(>5 mm)分别置入不同类型的气道金属覆膜支架和心脏封堵器;观察术前、术后的卡氏体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气促评分(shortbreath scale,SS)、体温、胸腔引流液量和白细胞计数。结果64例患者实施全肺、肺叶或肺段切除96个,发生瘘的部位65处,瘘口74个;右肺瘘口数量(63.5%)明显多于左侧(36.5%),且右下叶支气管瘘最为常见(40.5%)。术后患者的KPS评分明显升高,而SS评分、体温、胸腔引流液量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话或住院随访1-3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完全缓解33例(51.6%),临床完全缓解7例(10.9%),部分缓解18例(28.1%),无效6例(9.4%),总有效率为90.6%。结论肺部手术后发生的BPF临床症状较严重,常危及生命,气管镜下介入治疗BPF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手术 支气管胸膜瘘 气管镜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难治性脓胸1例
9
作者 江文洪 应可净 +2 位作者 邵玲燕 沈立锋 蒋汉梁 《甘肃医药》 2024年第4期373-375,共3页
本文报告了1例右下肺癌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PF)的患者病例,分析了其临床特点、诊治过程以及临床经验。患者于2019年10月15日行胸腔镜右下肺切除术,术后2个月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多次抗感染治疗无效。经胸部增强CT、NGS和脓液培养等... 本文报告了1例右下肺癌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PF)的患者病例,分析了其临床特点、诊治过程以及临床经验。患者于2019年10月15日行胸腔镜右下肺切除术,术后2个月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多次抗感染治疗无效。经胸部增强CT、NGS和脓液培养等多种手段最终确诊为BPF合并脓胸。先接受了内镜下Amplatzer装置封堵瘘口治疗,后发现残余腔感染未完全吸收。随后行全麻下支气管瘘闭合术+游离皮瓣移植术+肌肉游离移植术+胸廓成形术+支气管修补术+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病损切除术+皮瓣转移术+肋骨部分切除术等多学科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且随访6个月无复发症状。对于BPF患者,不仅要充分控制感染和封堵瘘管,还要消除脓胸腔。此外,内窥镜Amplatzer装置封堵、开窗造口术和肌瓣移植等多学科合作是治疗BPF合并脓胸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脓胸 内镜治疗 肌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10
作者 顾云红 夏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1期95-99,共5页
总结1例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支气管胸膜瘘的观察和护理;心功能的评估与改善;优化气道管理,减少肺部并发症;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潜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全程心理关... 总结1例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支气管胸膜瘘的观察和护理;心功能的评估与改善;优化气道管理,减少肺部并发症;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潜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全程心理关注和支持。经过多学科合作,患者在治疗22 d后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心力衰竭 支气管胸膜瘘 介入封堵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护理分析
11
作者 孔群爱 何倩敏 郑可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69-172,共4页
分析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情况、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护理患者无死亡情况,护理后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经... 分析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情况、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护理患者无死亡情况,护理后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入睡用时变短,睡眠时间变长,夜晚觉醒次数变少,睡眠情况改善明显,(P<0.05);经过护理干预患者在生理、精神、身体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P<0.05)。结论 肺癌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护理非常重要,不仅可降低死亡率,控制情绪及缓解疼痛,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状态和生活质量,让患者在恢复期间能更好的改善身体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切除术 支气管胸膜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带蒂心包前脂肪垫预防高危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罗倩 宋永祥 《合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 探讨使用改良带蒂心包前脂肪垫进行支气管残端包埋在高危患者肺叶切除术后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提供可行的方法及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19年3月行肺叶切除术且具有支气管胸膜瘘... 目的 探讨使用改良带蒂心包前脂肪垫进行支气管残端包埋在高危患者肺叶切除术后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提供可行的方法及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19年3月行肺叶切除术且具有支气管胸膜瘘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支气管残端未做特殊处理,为对照组;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1月行肺叶切除术且具有支气管胸膜瘘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进行改良带蒂心包前脂肪垫包埋支气管残端,为试验组。两组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术后进行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死亡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纳入试验组105例,对照组215例,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得到78对。对照组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5例,发生率为6.41%,试验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74,P=0.076;z=-1.404,P=0.16);试验组带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z=-4.725,P<0.001);试验组发生包裹性液气胸、肺持续漏气、再次置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χ^(2)=4.792,P=0.029;χ^(2)=5.347,P=0.021;χ^(2)=5.778,P=0.016)。结论 改良带蒂心包前脂肪垫覆盖支气管残端在预防高危患者支气管胸膜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降低高危患者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减少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带蒂心包前脂肪垫 支气管胸膜瘘 肺叶切除术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云 彭雄 +3 位作者 王彦卿 周源 夏琨 庄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肺切除术后发生的11例BP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肺切除术后发生的11例BP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并总结其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BPF患者中,10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9.09%。采用积极治疗的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包括5例行急诊余肺或全肺切除的患者,4例行封堵器或支架治疗的患者,以及1例行生物胶治疗的患者;1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BPF早期的积极干预至关重要。肺切除术后发生的微小瘘可首选纤维支气管镜下生物胶封堵;肺叶切除的患者发生BPF时,若患者条件允许且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无法治愈,应尽早行余肺或全肺切除;全肺切除的患者发生BPF时,可优先考虑纤维支气管镜下放置封堵器或覆膜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手术 支气管胸膜瘘 危险因素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罗清泉 赵晓菁 +4 位作者 周允中 陈文虎 韩文彬 丁征平 杨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发生原因和早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0年我院全肺切除820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6例的的临床资料。BPF发生于右全肺切除(13/320)多于左全肺切除(3/500);支气管切端癌残留(10/41)多于...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发生原因和早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0年我院全肺切除820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6例的的临床资料。BPF发生于右全肺切除(13/320)多于左全肺切除(3/500);支气管切端癌残留(10/41)多于无癌残留(6/779),术前化疗(5/110)多于未化疗(11/710),70例自体组织覆盖残端未发生BPF。16例早期处理为胸腔穿刺和抗菌素冲洗,证实胸腔感染或支气管胸膜瘘后均给予闭式引流。引流不畅者必要时行胸腔开放引流(5例)。结果:2例痊愈出院(1例早期用5%碳酸氢钠和尿激酶反复冲洗,1例3天后行肌瓣瘘口修补)。8例带闭式引流管出院,4例开放引流后出院,长期换药,1例开放引流后瘘口长期未愈合,1例因全身功能衰竭死亡。结论:BPF的发生同残端的处理和残留癌密切相关,支气管残端用自体组织覆盖,是降低BPF发生的有效手段,对于右全肺切除和术前实施化疗或放疗者,更为重要。BPF的处理原则:早期的反复胸腔穿刺并用5%碳酸氢钠和尿激酶冲洗和留置胸腔,及时的闭式引流是取得治疗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良好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全肺切除 支气管胸膜瘘 原因分析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俊杰 米旭光 +7 位作者 李孝男 李晓男 杨影 江显卓 周颖 倪志强 金宁一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BPF)发生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策略,及时鉴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为BPF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BPF)发生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策略,及时鉴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为BPF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NSCLC过程中并发BPF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及归纳相关文献,总结出其发生的潜在风险。结果:患者,男性,62岁,局部晚期肺腺癌(驱动基因阴性),接受贝伐珠单抗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后线化疗,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状态均有所改善,但并发急性BPF及继发胸腔内感染,被迫停止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化疗,虽经过胸腔闭式引流、积极抗感染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等,临床症状未能得到缓解,患者最终于2019年9月17日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当病变同时侵及胸膜、气管和胸壁,且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空化效应或治疗前病变已存在癌腔时,应警惕诱发急性BPF。由于急性BPF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及时识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对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支气管胸膜瘘 非小细胞肺 抗血管生成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Y型单子弹头气道支架治疗左主支气管胸膜瘘12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培文 李宗明 +5 位作者 韩新巍 吴刚 路慧彬 焦德超 任克伟 张全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评估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根据这类患者支气管残端较短的解剖结构特点,个体化定制Y型单子弹头覆... 目的评估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根据这类患者支气管残端较短的解剖结构特点,个体化定制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患者共置入12枚Y型单子弹头内支架。观察患者支架置入后瘘口愈合情况。结果 12枚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内支架置入后瘘口即刻完全封堵,随访3~17个月;6例瘘口封堵良好,支架置入后3个月取出,瘘口愈合、残腔消失;5例复查胸部多排螺旋CT(MSCT)显示支架子弹头部周围软组织较薄,残腔较前明显缩小,未取出支架,继续负压引流,带支架生存至今。1例高龄患者,支架置入前已存在重度肺部感染,支架置入后瘘口虽即刻完全封堵,但术后未能控制原有肺部感染,加之体质虚弱,术后2周死于肺部重度感染和机体衰竭。结论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自膨式内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瘘口,近期临床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Y型自膨式覆膜内支架 Y型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宝石 于长海 +3 位作者 刘颖 夏晖 李英杰 郭楠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8.6±5.7)岁;12例均无脓性胸液,支气管胸膜瘘确诊时间为术后4~17d。本组...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8.6±5.7)岁;12例均无脓性胸液,支气管胸膜瘘确诊时间为术后4~17d。本组病例均在确诊后72h内再次手术,术中采用器械闭合支气管近端,术后配合胸腔冲洗使之无菌化。结果 10例痊愈出院,1例开放引流后出院,长期换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18~49d,平均31d。结论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如无脓性胸液,心肺功能良好,应早期积极手术,配合术后胸腔持续冲洗,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铁成 郑智 +7 位作者 周涛 汤应雄 李军 严华 陈涛 宋定伟 胡敏 张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PF)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639例接受手术的肺癌病例进行统计并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1例患者术后发生BPF(男性20例,女性1例),发生率为3.3%(21/639)。其中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PF)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639例接受手术的肺癌病例进行统计并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1例患者术后发生BPF(男性20例,女性1例),发生率为3.3%(21/639)。其中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8.6%。单因素分析中BPF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大量吸烟(吸烟指数≥400支/d/年)、术前低FVC%(FVC%<70%)、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晚(Ⅲ、Ⅳ期)、全肺切除及支气管切缘存留癌组织。多因素分析中,BPF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术前低FVC%、全肺切除、长期大量吸烟、支气管切缘存留癌组织,其OR值分别为8.97,7.76,6.60和4.45。结论对于吸烟指数≥400及术前FVC%<70%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全肺切除,如果必须采用此手术方式时则应该进行术中支气管残端冰冻切片检查,证实没有癌组织残留,以避免术后发生B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肺癌 外科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冲洗及引流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密 王志农 +3 位作者 乌立晖 李建秋 秦雄 彭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2例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一直径2 mm导管通过鼻腔经支气管残端瘘口置入胸腔,经导管向胸腔... 目的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2例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一直径2 mm导管通过鼻腔经支气管残端瘘口置入胸腔,经导管向胸腔滴注生理盐水;1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瘘口注入造影剂,CT下定位残腔并置管引流;3例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作为冲洗管,于同一腔内低位置管引流。结果治愈4例,死亡2例。结论胸腔冲洗及充分引流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胸腔冲洗 胸腔引流 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胶治疗6例食管气管瘘和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沈渝菊 杨和平 胡建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5-805,共1页
关键词 食管气管 支气管胸膜瘘 OB胶 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